第323章 看病-《四合院:我街道主任》

  这些老娘们一口一个秦凤茹是她们62号大院的李秀芝,言语中充满了为秦凤茹自豪的意味。

  王建设回应这些娘们问话的同时,也快步朝着中院走去。

  太受居民欢迎,有时候也是坏事,偷悄悄进村完全做不到。

  周博文满怀疑惑的询问着王建设。

  “李秀芝是谁?”

  从他进入南锣鼓巷街道,听到最多的名字,就是李秀芝如何,李秀芝怎样,还有人让自家孩子跟李秀芝学习,说什么成为第二个李秀芝。

  王建设没结婚,也没有对象,猜测这个李秀芝是不是王建设的对象。

  很诧异李秀芝的身份能不能经得起排查。

  毕竟王建设经常晃荡在老领导面前。

  敌特无孔不入啊。

  “是我们辖区内一位住户的配偶,男人是轧钢厂赫赫有名的大厨,做饭方面是一把好手,他们两人还是我们王主任.....。”

  小张很好心的替王建设回答了周博文的问题。

  一听说李秀芝是傻柱的媳妇,王建设还是两人的媒人,周博文便也不再说什么话,等他回过神的时候,人已经跟着王建设进入了中院。

  跟院门口一样,中院也有七八个做着针线活的娘们。

  有一张凳子空荡荡的,上面放着一只纳了一半的鞋垫。

  王建设一眼认出这是秦凤茹的宝座,上一次他带着人来对秦凤茹娘俩做家访工作时,秦凤茹手里就抓着这么一副写着建设祖国四个字的鞋垫。

  至于秦凤茹为什么不在现场。

  用脚趾头都能回答。

  刚才在大院门口,老娘们跟王建设打招呼的声音很大,大的让身在中院的秦凤茹给听到了。

  心里本身就有鬼,担心王建设是冲着她们娘俩来的,上一次就因为王建设没能进到屋内,惹得秦凤茹名义上的那个妈,在屋内狠狠的抽了秦凤茹一巴掌,说秦凤茹犯了画蛇添足的错误。

  这是提前回屋做准备工作去了。

  如此一来,更说明秦凤茹娘俩有鬼。

  “王主任,您这是?”

  一个大妈,疑惑的看着王建设身后背着药箱的周博文。

  就冲药箱,便也知道了周博文的身份。

  问题是她们大院内,好像没有住医院的病人,反倒是不远处的95号大院,隔三差五的闹幺蛾子,听说那院的街坊们,准备饿死易中海,还是王建设出面才解决了这个难题。

  “我一个当医生的朋友,医术很不错,上一次走访秦凤茹家,跟秦凤茹的母亲谈了谈,准备让我这位朋友过来看看,治好了,秦凤茹能更好的为祖国做贡献,治不好,咱再想别的办法。”

  王建设给出了解释。

  治好与治不好,都是王建设占优。

  主动权在他手中。

  “王主任,您真是有心了,比之前那个王主任好,那个王主任,整天就为聋老太太和易中海两人服务,好像她这个街道主任就是给那两人当的。”

  王红梅这都死了快半年时间了,还时不时被居民们拖出来各种咒骂。

  泉下有知,也不知道她后悔不后悔。

  “凤茹,王主任带着医生来给你妈治病来了。”朝着东侧厢房喊话的娘们,向王建设解释了一下,“刚才凤茹她娘又在屋内叫唤,凤茹丢下手里的针线活进屋照顾她妈去了,跟王主任你们也就前后脚的工夫。”

  王建设脸色平淡,还把话题岔到了别的地方,问对方家里如何,男人工作顺利不顺利。

  心里却加重了几分对秦凤茹娘俩的怀疑,根本不是秦凤茹他娘在屋内叫唤,而是秦凤茹听到王建设的声音,回去向她妈拿主意去了。

  朝着身旁的周博文,丢了一个眼色。

  周博文隐晦的点了一下头,作为医生,他晓得自己接下来要怎么办,当初也算上过战场见过血的人,眼前的局面,他能应对。

  见周博文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王建设便也不再担心,全当是为了迷惑身在屋内的秦凤茹娘俩,他跟小张两人做起了家访工作,与跟前的这些娘们说一些家长里短的话。

  大部分都是这些街坊们在说,王建设和小张两人更多的是那种聆听者的身份,聆听的过程中,还把笔记本摆在腿上,用钢笔认真的记录着大家伙的要求。

  能不能办到是一回事,但是该有的样子必须要有。

  周博文心里的震惊,已经无法用言语来描述,这还是那个在尖刀大队长让无数人闻风丧胆的尖刀之王嘛。

  或许只有这样,王建设才能忘记心中的那份痛楚。

  此时的周博文,也老老实实的扮演着听者的角色。

  并没有去刻意打量秦凤茹家,周博文猜测秦凤茹娘俩真有问题的话,此时肯定会在屋内偷悄悄的观察着他们。

  要麻痹对方。

  也不担心对方会在屋内各种收拾,周博文自认为自己的观察力还是可以的。

  他倒是希望对方紧急收拾一番,越收拾,破绽越多,也便于周博文找出线索。

  “这位大夫同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人朝着周博文打了招呼。

  占便宜的心思占据了上风,听说周博文是个医术不错的医生,一位前脚与王建设吐槽完家里矛盾的大妈,后脚凑到了周博文的跟前,很小心的跟周博文套着近乎。

  “我叫周博文。”

  这话看似在回答大妈,其实是说给屋内的秦凤茹娘俩听得。

  名字是真名字,人也是真人。

  只有真实到极致,才能让对方无处下手。

  要配合王建设一心为民的主任人设。

  “周同志你好,我最近头疼,晚上睡不着觉。”

  “把舌头伸出来看看。”

  “你这是上了火,买点黄莲,泡点黄莲水喝。”

  “周大夫,我晚上睡觉的时候,就算盖着被子,还是觉得冻得不行。”

  “我给你号号脉。”

  中院变成了义诊的现场,前后两院的大妈们也都围了过来,还有人将家里的大桌子搬了出来。

  看着这张桌子,王建设一度想到了电视剧中全院大会的场景。

  ......

  “院长,你真要把那个狗屁易中海弄到咱孤老院?”

  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年轻,向五十多岁的周博文进行着求证。

  他脸上的表情充满了愤怒。

  孤老院的其他职工,也都把目光汇集在了周博文的身上。

  街道办的刘慧娟来找周博文,这事情大家伙都知道,一度以为周博文向街道办化了缘,想着弄来物资,要怎么怎么分配。

  小年轻的话,犹如一柄锋利的刀子,划开了众人的浮想联翩。

  作为孤老院的职工,有可能不知道孤老院的院长叫周博文,但却知道南锣鼓巷人杰地灵四合院的住户易中海。

  一句话,易中海的名声臭了大街,苍蝇都嫌弃的那种货色。

  这种遗臭万年的东西,往日里躲都躲不及,周博文却非要上赶着挨。

  停下手里或洗漱或收拾的活,用直视的目光表达着他们对于易中海来孤老院静养的反对意见。

  周博文皱着眉头,看着面前义愤填膺的小年轻,眼角的余光将其他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心里暗骂了一句易中海。

  本来想偷悄悄的把这件事给落实了,等易中海住进来,大家伙再提反对意见,却也于事无补,总不能硬生生的赶走易中海吧。

  事实多变。

  有人偷听到了周博文跟刘慧娟两人的谈话,还当众喊了出来。

  一个头两个大。

  “院长,我坚决反对易中海住到咱孤老院,咱孤老院是为广大无儿无女老头老太太服务的,不是为禽兽服务的。”

  “易中海是太监,将他们四合院闹得臭气熏天,住到咱孤老院,咱孤老院成什么了?我也反对易中海住进来。”

  “好多人都说易中海他们那个四合院是厕所四合院,易中海住到咱孤老院,咱孤老院可就成厕所孤老院了。”

  “这话我爱听,不能因为易中海一块烂肉毁了咱孤老院的声誉,这么多人,有个好歹,谁负责?”

  “院长,可不能因小失大,易中海真要是住进来,我反正不照顾他,要死要生跟我没关系。”

  “我也躲得易中海远远的,作恶做了一辈子,临老了,让人照顾,我呸!”

  ......

  刘海忠化身成了三哥。

  他脑袋上裹着厚厚的绷带。

  到现在,脑子还有些晕乎乎的。

  被徒弟搀扶着坐到凳子上,手摸了摸脑袋上的绷带,一时间想不明白了,怎么脑袋还被摔破了。

  大徒弟趁着车间主任不在的机会,偷悄悄的凑到刘海忠的跟前。

  看着大徒弟左顾右盼的鬼祟样子,刘海忠气不打一处来,嘴里咳嗽了一声,拉长了说话的语调,教训起了大徒弟。

  “准备偷地雷去?”

  “师傅,您这话问的,我去哪偷地雷啊?我是想提醒您一下,你在当着大家伙的面,尤其当着车间主任的面,说您之前跟易中海跟杨厂长的那些事情。”

  刘海忠看着大徒弟。

  却不知大徒弟比刘海忠的气势还足。

  “我说过这些话?”

  刘海忠脑子乱糟糟一团。

  就记得他下午迟到,说了一些许大茂如何的话,还因为站在凳子上,摔在地上不小心磕到了后脑勺。

  别的都没怎么有印象。

  “我的好师傅啊,您真的一点都不记得了?”

  大徒弟认真的瞅着刘海忠,以为刘海忠在故意装糊涂,见刘海忠脸上的表情透着十二分的真诚。

  心道了一句。

  这是真不记得了。

  担心刘海忠将来还犯今天这种低级错误,大徒弟赶紧把刚才的那些事情说了出来。

  “您说王建设抓走贾张氏的第二天,杨厂长通过保卫科把您和易中海两人捞了出来,又说你们大院那个什么闫阜贵因为没人捞,一直被关在派出所,易中海找您要钱.....”

  刘海忠越听,脑子越是懵逼,眼睛瞪的越圆溜。

  ......

  东侧厢房的门。

  嘎吱一声被人从里面推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秦凤茹一脸急切之色的从屋内小跑出来,三下两下的来到王建设的跟前,张着嘴巴向王建设说了一些歉意的话。

  什么对不起,不好意思,她妈突然生病,自己跑回家照顾,又因为什么什么事情,没能第一时间出来,等等之类的理由,说了一大堆。

  周围有街坊还好心的替秦凤茹打着圆场,说秦凤茹没出来,她们跟着沾光。

  王建设笑了笑,手指着正在为街坊们进行义诊活动的周博文,介绍了起来,什么什么医院的医生,医术如何如何,自己为什么会带着周博文来给秦凤茹的母亲看病。

  该说的理由,一字不少的讲了,不该说的借口,也都编着半真半假的瞎话给出了具体的回应。

  又用秦凤茹照顾生病母亲十几年的事情来为整个计划进行收尾,王建设说自己也是被秦凤茹的孝心给感动了。

  被大妈们包围在人群中的周博文,见当事人出来,在给最后一个人号完脉后,从凳子上站起身子,向着秦凤茹表明身份。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为老百姓服务的医生,建设过分的捧我,能不能治好,我现在给不出准确的答案,先看看病人,咱是在这里看?还是在屋内看?”

  选择给到了秦凤茹。

  这里看,那就是把秦凤茹的母亲从屋内搀扶出来,屋内看,周博文跟着秦凤茹进屋去给秦母诊治。

  外面看,有外面看的好处,屋内会诊,有屋内的优势。

  周博文都是稳赚不赔的那种局面。

  依着秦凤茹从屋跑出来的动静来分析,周博文猜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点,也就是让周博文去屋内给秦母看病。

  从王建设带着周博文进院到现在,小三十分钟的时间过去了。

  秦凤茹跟他妈肯定在这段时间内把屋里的线索清理的干干净净!

  请周博文进屋,也是为上一次拦着王建设不让王建设进屋事件的一个闭环。

  “我妈不能长时间见风,周医生,麻烦您进屋帮我妈看看,您真要是给我妈治好了病,我一辈子记着您的好处。”

  秦凤茹还看了看王建设。

  “王主任,您?”

  言下之意,你进来不进来。

  “我不是医生,进去也帮不上忙,我就在这里等着吧。”王建设给出答案的同时,周博文已经迈步向着东侧厢房去了。

  秦凤茹跑了几步,领着周博文进了东侧厢房。

  喜欢四合院:我街道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