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为钱愁-《四合院:我街道主任》

  明面上有郑清明。

  背地里有周家奶奶。

  双管齐下,除非聋老太太长了翅膀。

  这么大费周章,可不是冲着聋老太太,一个半死不活的易中海,就已经让聋老太太生不如死。

  整天跟屎尿打交道,身上带着屎尿臭味,这才是聋老太太的报应。

  大院祖宗真能疯魔了。

  王建设这么安排,是想逼着聋老太太去找杨建民。

  回到家,躺在被窝内,王建设还在脑海中尽可能的复盘,看看有什么地方是他遗漏的,想着查漏补缺。

  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等睁开眼睛的时候,天已经大亮。

  带着少许眼屎的双眼,第一时间望向了桌子上的座钟。

  七点三十五分钟。

  穿好衣服,洗了脸,锁好门,骑着自行车,出了家属大院,快速的朝着街道办蹬去。

  还好。

  没有迟到。

  王建设进门后,将花姐招呼到自己跟前,压低声音说了周家奶奶要跟花姐商量如何盯梢聋老太太的事情。

  花姐也知道事关重大,朝着王建设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扭头朝着苏丹红等人,交代了一下今天帮扶唐寡妇的细节,离开街道办,去找周家奶奶。

  王建设推门进了自己的办公室,放下挎包,在大茶缸里面倒了少许开水,盖上了盖子。

  目光落在笔记本上,看着上面写着的贾正经几个字,想起还有这么一件事要忙。

  从办公室出来,来到户籍科,让管理户籍的胡小强找出55号大院、23号大院、88号大院的居民汇总材料。

  其实只找55号大院的居民资料就行,之所以提及了23号大院和88号大院,也是想掩人耳目。

  不是说王建设怀疑胡小强会把风声传出去,而是觉得人无完人,他自己都无法保证做到守口如瓶。

  最好把水搅浑。

  胡小强从材料柜内找到王建设要的三个大院的资料,让王建设在借出表上面签了字。

  王建设捧着户籍资料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23号和88号的资料被他丢在了一旁,打开了55号大院的户籍资料,一页一页的翻,中院和前院的不看。

  看后院。

  这个人一号后罩房,那个人后院西厢房,这个人后院东厢房。

  王建设找的就是东厢房住户的资料。

  崔有才,这是东厢房户主的名字,资料上面登记的年龄是四十四岁,在红星工坊工作。

  红星工坊位于南锣鼓巷南侧,差不多七百米的距离,一些身体残疾的人,在里面工作,做一些沾鸡毛掸子、扎扫把、修鞋之类的工作。

  无儿无女,没有老婆。

  也就是人们俗称的老光棍!

  他居住的房子是私房,不用给街道缴纳租金。

  贾正经是轧钢厂的正式职工,那天晚上后半夜,翻墙进入崔有才家,在崔有才家里待了多半个小时的时间,顺着原路又翻墙出来。

  两人在聊什么?

  凭直觉,觉得崔有才有问题。

  具体什么问题,王建设不敢打包票。

  是人是鬼,得亲自会会才知道。

  王建设将后背懒散的靠在椅子背上,仰着头,想着用什么借口去找找这位崔有才。

  “我的钱,凭什么退给贾东旭呀。”

  门外传来的声音,打断了王建设的思绪,听声音像是聋老太太,一肚子疑惑的王建设,忙起身走了出来。

  见刘慧娟拦着聋老太太,叽叽喳喳的说着什么。

  聋老太太看到了出来的王建设,还朝着王建设笑了笑。

  “王主任。”

  “吵什么?”王建设这话,看似在说刘慧娟,其实在训斥聋老太太,“都忙着办公,就听叽叽喳喳的叫唤,叫唤什么?”

  “王主任。”刘慧娟向王建设讲述着聋老太太的来意,“这老太太,来街道办要贾家退房的租金,说那笔租金是她帮忙出的,贾家把房子退了,租金就得退还到她手中。”

  “疯了?当初缴纳房屋租金的人是易中海两口子,这钱怎么成你金翠莲的了?就算是你借给易中海的钱,这钱你也找不到街道办头上,找易中海去要。”

  王建设看着聋老太太,声音很冷淡。

  他现在距离聋老太太的距离,差不多能有两米远的距离。

  屋内空气不流通。

  从聋老太太的身上嗅到了一股淡淡的屎尿味道。

  还是那句话,这才是聋老太太的报应。

  “在影响街道办的正常工作,我让派出所的郑清明副所长来解决,听到了没有?”

  聋老太太不情不愿的点了点头。

  来街道办要钱,也是有枣没枣打几杆子的心思。

  昨天被郑清明抽飞了牙齿,为了吃肉,聋老太太还想着镶牙,又因为易中海内退,工资只有十六块钱。

  按照贫困线标准,一人八块,不至于饿肚子。

  问题是易中海为了套路贾东旭,上演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大戏,从轧钢厂预支了好几个月的薪水。

  四五百块钱的样子。

  易中海要是没变成太监,这钱几个月肯定还清了。

  可现在的易中海半死不活,内退工资只有十六块钱,财务科的科长,在会议上了提到了这件事。

  李怀德一句轧钢厂国有资产不能有分毫流失的定论,让易中海和聋老太太的生活水准直线下降。

  从这个月开始,每个月扣除易中海十块钱的内退费,仅保留易中海维持最低生活标准的六块钱。

  即便这样,财务科的科长还有些不高兴,依着他的意思,最好一个月有多少就扣除多少,说易中海要是死了,这钱可就要不回来了。

  一下子闹得聋老太太的吃喝也跟着紧张了起来。

  这才有了这所谓的要钱一幕发生。

  就如聋老太太预想的那样,她被怼呛了,见王建设不给自己面子,也只能无奈的原路返回。

  走了几步,又折返了回来。

  来到王建设跟前。

  “王主任,我老婆子还有一件事要麻烦您,易中海的起来给轧钢厂做贡献,我打听了一下,有偏方能治这种病,劳改农场里面有个叫贾贵的人,当年在安丘就给小鬼子找过偏方,我找人问了一下,农场方面的意思,是街道办出面。”

  喜欢四合院:我街道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