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为电网“修水库”-《重生破烂王,干到世界500强》

  国网的刘总工点点头:

  “西北风电、光伏基地一旦大规模并网,对整个大电网的安全冲击是巨大的。”

  “发出来的电用不掉是浪费,用电高峰它又没动静,我们调度中心的同志头发都快愁白了。”

  王部长接过话头,手指在桌上重一点。

  “所以,得想个办法,给这帮野孩子配个管家,给电网修一个大水库!”

  “在风大光足、用电低谷的时候,把电存起来。等到晚上或者用电高峰,再平稳地放出来。削峰填谷,变废为宝!”

  孟远的心跳开始加速。

  他已经彻底明白了。

  “大水库”……这不就是储能电站吗?

  果然,王部长接下来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想。

  “国家决定,在‘863计划’里,上马一个重大科技专项——大规模储能技术与示范工程!”

  “我们计划投入巨资,集中力量,不仅要攻克技术,还要建几个世界级的示范电站!”

  话音落下,王部长和刘总工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孟远的脸上。

  孟远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一瞬。

  “王部长,您的意思是……”

  “专家组进行了多轮论证,对目前国内外的各种储能技术路线都做了评估。”

  王部长身体微微前倾,一字一句地说道,

  “最后的意见,高度一致。”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观察孟远的反应。

  “这个项目的核心技术路线,就是磷酸铁锂。而核心承建单位,就是你们,远新新能源!”

  “说白了,孟远同志,国家需要你的技术,需要你的磷酸铁锂电池!”

  轰!孟远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

  “我们联合了电力研究院和国家电网,共同申请了一个示范项目。”

  刘总工递过来一份薄薄的文件,

  “项目代号‘长城’,目标是在冀北风光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建设一座‘百兆瓦时级’的磷酸铁锂储能电站。”

  百兆瓦时……

  孟远在心里迅速换算了一下。

  1MWh就是一千度电,100MWh……就是十万度电!

  一座电站,一次性就能储存和释放整整十万度电!

  这在九十年代,绝对是世界级的超级工程!

  “这个项目,要求你们提供从储能电芯、模组、电池簇,到核心的电池管理系统,一整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解决方案。”

  “小孟,这既是国家的信任,也是一次大考。任务很重,挑战很大,有没有信心?”

  孟远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站起身,郑重地伸出手。

  “王部长,刘总工,请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走出红墙大院,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

  孟远的心情却从刚才的万丈豪情,逐渐冷静下来。

  动力电池,是给汽车装上“移动的心脏”。

  而储能,则是给国家电网配上“超级压舱石”。

  但这块“压舱石”,分量太重了!

  储能电站对电池的要求,在某些方面,比电动汽车更苛刻。

  极致的安全、超长的寿命、严苛的一致性……

  最难的,是那个需要同时管理数万颗电芯的“电池大脑”——电池管理系统。

  孟远的眉头微微皱起。

  论材料,老周带领的团队已经是世界顶尖,他不怕。

  可电池管理系统,那是电力电子和复杂算法的集合体。

  恰恰是眼下以材料化学起家的远新,最薄弱的短板!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攻关了。

  这是一场国家级的大考,考的不仅是你的长处,更是你的短板。

  而这场考试,绝不能挂科。

  回到厂区,会议室的门刚关上,孟远就把一份文件轻轻拍在桌子中央。

  “‘长城项目’,百兆瓦时级。”

  六个字,让整个会议室炸了锅。

  交头接耳中,负责材料研发的老周,脸涨得通红,拳头都攥紧了:

  “孟总,您就瞧好吧!材料这块,我给您立军令状!循环寿命、能量密度,绝对给您干到世界前排去!”

  “对!咱们的磷酸铁锂,谁来了都不怵!”

  “干就完了!”

  孟远没说话,只是抬起手,食指在会议桌上轻轻叩了两下。

  咚,咚。

  喧闹声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了过来。

  “咱们的电芯,是‘长板’,是盖大楼的地基和钢筋,这我比谁都清楚。”

  “但决定这栋楼能不能盖起来,会不会塌的,从来不是最长的那块板。”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吐出三个字母。

  “BMS。”

  “电池管理系统。”

  他目光转向角落里一个没怎么说话的中年人,那人鼻梁上架着厚厚的眼镜。

  “老李,你在电力系统干过,大功率这块你是专家。‘长城项目’的总工,你来当。你先给大家泼泼冷水。”

  被点名的老李推了推眼镜,扶着桌子站起来。

  “孟总说到根子上了。”

  “百兆瓦时,简单换算一下,至少是几万颗电芯要拧成一股绳,同时充、同时放。电池管理系统就是拧绳子的总司令。”

  他停顿了一下,会议室里安静得能听到呼吸声。

  “现在的情况是,咱们手里只有一个总司令部——还是个从国外买来的‘哑巴’。”

  “核心算法全部锁死,咱们连给它下命令的资格都没有,更别提让它去指挥咱们自己的兵。它就是个摆设。”

  老李的话像一盆冰水,把刚才还热血沸腾的众人浇了个透心凉。

  “所以,”

  孟远接过了话头,目光重新锁定老李。

  “我要你在电脑里,给我搭一个一模一样的电站出来。用我们自己的电芯数据,套上已知参数,做一个全尺寸的——”

  “数字孪生。”

  “我要看,在最热、最冷、最极端的情况下,咱们这个‘草台班子’,到底能撑多久,会在哪个点,以什么方式,彻底完蛋。”

  老李的镜片后闪过一丝光,重重地点了下头:“是!”

  孟远站起身,双手撑着桌子,身体微微前倾,给所有人下了最后通牒。

  “丑话说在前面,这次模拟,我不要漂漂亮亮的数据,我要看它到底能有多惨!所有要爆的雷,必须在咱们自己实验室里,一个一个,亲手踩爆!”

  “只有这样,我们建在戈壁上的那座‘长城’,才能真正稳如泰山!”

  会议结束,电池管理系统攻关小组直接在实验室安了家。

  一周后。

  老李拿着一份薄薄的A4纸,敲响了孟远办公室的门。

  “孟总,模拟结果……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