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下场拉流量一-《四合院之无奈的穿越》

  记者见面会结束后,记者团一哄而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飞奔着回去编稿去了,这场记者会上的爆点太多了。

  尤其是最后一个,未来的香江首富竟然答应在电视上公开授课。

  这种事情简直闻所未闻,在香江更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别管他讲什么,即便是给孩子讲睡前故事,也会有无数人坐在电视机前观看。

  杨山还是小瞧了丁芸为电视台拉收视率的决心,也小瞧了自己的带流量的能力。

  如今的杨山可以说是香江地界叠BUFF最多的人,没有之一。

  这些年来他在商界的翻云覆雨,香江的每个人都知道他的实力;而他不遗余力的推广新兴科技,也在年轻人当中拥有着众多拥趸;再加上这几个月来的“白玫瑰战争”,让他在当地的人气已经登顶。

  只要他在电视上露面,什么周润发、赵亚芝,通通靠边站。

  既然已经答应,杨山只能苦笑着跟随星空管理层去往会议室,与他们对接新节目的具体方案。

  沿途的职员纷纷聚集在两边,捂着嘴偷笑,看向丁芸的目光中也多了一层敬意。

  通过这件事,丁芸完美的打造了自己的第一个人设:大女主。

  她在杨家并不是没有话语权,同样能做杨山的主,不比于莉差。

  到会议室坐定后,丁芸递过来一摞稿件,“提纲已经给你写好了,讲义你自己完善。”

  杨山拿过来翻了翻,不禁摇摇头,这本提纲完全是理科类的,讲的是西方科学发展史,属于科普性质,对他来说并不难。但是仅仅依靠这些还差得远。整期节目有二十讲,如果凭借他的人气,顶多三四讲之后,就没人关注这档节目了。

  嗯,除了丁芸这样的自带理科光环的人,但是这样的人全香江根本挑不出几个。到时候收视率掉到个位数都有可能。

  “这类型的内容上电视有人看吗?”杨山扭头问黄经理,心说丁芸搞不清楚观众的喜好,你也不懂?

  “丁小姐写的东西我已经看过了,虽然里边是以古代的数学发展史为主线,但夹杂了很多天文、地理、物理、化学以及人文思想的发展脉络,还有很多古代名人的奇闻轶事,观众观看起来并不觉得枯燥。再加上这期节目并不在黄金档播出,我觉得收视率还是有保证的。”

  最后一句最重要,真够直接的!

  我这个香江富豪就是来帮你们凑播出时长的对吧!

  当丁芸把节目策划告诉黄经理之后,他就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如此大的噱头,绝对能让全香江人瞩目,极大提高星空电视台的知名度。而整个节目内容都是杨山唱独角戏,对电视台来说基本就是零成本,怎么算都不亏。

  “这节目真的不怎么样,观众不会有耐心看下去的。”

  “有你这个榜样在,他们会要求自己的孩子观看!”黄经理笑眯眯的解释道。

  杨山咂摸咂摸嘴,心说你说的对,望子成龙嘛~~~。

  不愧是做媒体的,他可能不知道流量概念,但绝对懂人心。

  但是,杨山既然同意在电视上露面,可不会只想当个凑数的。

  “杨先生尽管安心备课,其他宣传推广工作由我们来。”电视剧部门的总监麦当雄也意气风发。

  一场记者见面会,星空台得到2.5亿港币的注资,他这个电视剧部门的主管至少能拿到其中三成,想想都激动,这能拍出多少部电视剧啊。

  现在无线台大制作电视剧一集的制作成本也就十来万港币。如果按照一年200集的电视剧制作数量来算,未来三年的费用都够了。

  “你们先安排着,我再考虑考虑怎么做这档节目。哦,对了,”杨山似乎想起了什么,“麦总监,最近你们是不是在策划几部电视剧啊,能不能让我看看剧本。”

  “没问题。”麦当雄很痛快的答应。好歹杨山也制作过两部卖座电影,不算外行。

  拿过剧本后,杨山果然发现了他想看的那部电视剧——《霍元甲》。

  “这部戏不错。”杨山翻看几页就点点头,“不过其中有一点不妥,霍元甲的妻子还在,就与赵倩楠眉来眼去,不太合适。改成他妻子已经过世吧。”

  如果不改的话,那简直是对星空台老板赤果果的影射。

  嗯,虽然自己是个渣男,但是三观一定要正。

  麦当雄也想到了这点,他没敢看向丁芸,忍着笑答应下来,“好的,杨生,我们马上改。”

  眼见着杨山要走的样子,黄经理起身提出邀请,“杨生,我们星空台全体同仁想与您一起吃顿便饭,不知可否赏光?”

  “不了。”杨山摇摇头,“我还有事情要做。等以后你们的广告收入超过无线,我包下珍宝海鲜舫给你们庆功。”

  珍宝海鲜舫是何老头搞出来的船上餐厅,噱头十足。味道嘛,杨山去过两次,也就那样。

  在去年的时候,也就是80年,丽的台曾经发起过针对无线的收视大战,成绩斐然,两家的收视率比一度接近到4:6。

  但龙头就是龙头,广告商大爷们还是把无线当成首选,所以两家的广告收入比只有2:8。

  收入上的巨大差距,让丽的的收视大战无以为继。

  所以,想要在广告收入上超过无线,可比短时间内收视率超越难多了。

  杨山回去后就把丁芸给他的科普课教案大纲扔到了一边,这种讲课类的节目放到教育台都不会有几个人看。

  琢磨了一个晚上,杨山觉得干脆改版成谈话类节目好了。

  所讲的内容从之前的以自然科学为核心轴,改成以人物或者事件为核心,而把现代科技的发展脉络隐到身后。

  至于数学部分,杨山只保留一些概念性的东西。这玩意太抽象了,绝对没人爱听,他当初也是忍着恶心学下来的。

  嗯,既然是谈话类节目,那肯定要请一些嘉宾,这些嘉宾也要有些分量。

  杨山暗自咬咬牙,策划一档节目还真不容易。

  重新编写教案大纲吧!

  喜欢四合院之无奈的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