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邪派高手黑煞-《水不暖月》

  黎杏花顺着灯光望向通道深处,那些青铜灯盏的灯座上刻满细小符文,组合起来竟是幅微型的修行图谱。

  她忽然想起《身心合一篇》里的记载,指尖不自觉地在空气中虚画,淡粉色灵气在灯影里凝成半透明的纹路:“这些符文......是‘引灵入体’的基础阵纹?”

  “正是。”邱癫子脚步不停,反手从怀中摸出个油布包,里面裹着三枚鸽卵大小的玉佩,玉质温润处泛着淡淡的金光,“这是陈家的‘醒神玉’,含在舌下能稳住灵识。过会儿穿密道出口时会经过‘洗灵涧’,那里的水流能冲刷掉身上的灵气痕迹,却也会引动体内命器共鸣,你切记守住心神。”

  说话间,前方突然传来潺潺水声。

  青铜灯盏的光芒在水汽中氤氲开来,隐约可见道丈宽的石涧横在密道尽头,涧水泛着珍珠母贝般的虹彩,水面漂浮的灵气泡沫破裂时,散出的光点在空中拼出残缺的符文。

  邱癫子率先踏入水中,脚踝没入的瞬间,涧水突然掀起半尺高的浪头,在他周身凝成个旋转的水环。

  “跟着我的脚印走,踩错一步就会触发‘惊神阵’。”他回头时,鬓角已凝上层白霜,暗紫色灵气在水面画出串闪烁的星轨,“这水是用千年玄冰所融,能冻住灵气流转,你运转《身心合一篇》的心法护住丹田,让五花玛命器的光芒维持在三寸之内。”

  黎杏花深吸口气,将醒神玉含在舌下。

  冰凉的玉质触到舌尖的刹那,识海突然炸开团清凉的雾气,那些因黑煞邪气侵扰而躁动的符文瞬间安定下来。

  她踩着邱癫子在水面留下的灵气涟漪迈步,涧水没到膝盖时,刺骨的寒意顺着毛孔往里钻,丹田处的五花玛命器骤然爆发出粉光,将周围的水流逼开半尺,形成个晶莹的水罩。

  “好!”邱癫子眼中闪过赞许,他突然双掌合十,周身暗紫色灵气如孔雀开屏般散开,在水面激出无数细小的漩涡,“就是现在!运转‘两内相济’的心法,让胎记与命器产生共鸣!”

  黎杏花依言凝神,后腰的胎记突然传来灼热感,与丹田的清凉形成奇妙的平衡。

  她清晰地感觉到两股力量如同游龙般在经脉中交汇,所过之处,那些被玄冰寒气冻结的灵窍纷纷解冻,发出细微的噼啪声。

  当两股力量在膻中穴相撞的刹那,她张口喷出团淡金色的雾气,落在水面竟化作朵半开的石花,花瓣上的纹路与空中的修行图谱完美契合。

  “成了!”邱癫子猛地拽住她的手腕,两人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出涧水。

  身后传来轰然巨响,回头望去,整个洗灵涧已被冰封,冰层里冻着无数狰狞的黑影,正是黑煞派来追踪的邪灵。

  密道出口藏在片茂密的竹林里,晨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在青石板上织出跳动的光斑。

  黎杏花踩着满地的竹影往前走,忽然发现每片竹叶的脉络都透着淡淡的灵气,组合起来竟是《石上开花修行图录》的某个残页。

  她弯腰拾起片飘落的竹叶,指尖灵气注入的瞬间,叶片突然化作道金光没入眉心。

  识海里顿时炸开幅壮阔的画面:万仞高峰上,位白衣修士正以指为笔,在崖壁上刻下符文,每笔落下都有石花从崖缝中绽放,花瓣上的纹路与她胎记的纹路分毫不差。

  当最后笔完成时,整座山峰突然崩裂,化作漫天流光坠入云海,只留下句回荡的箴言:“石开花绽,道启鸿蒙。”

  “看到了什么?”邱癫子递来块干粮,他的指尖还沾着密道石壁的青苔,“这竹林是龙王镇的‘护镇灵障’,凡与图录有缘者踏入此处,便能窥见些先祖的修行印记。”

  黎杏花将刚才的幻象复述遍,后腰的胎记突然发烫,竟在衣襟上印出朵金色的石花印记。

  她忽然想起《内景初探》里的记载,伸手按住印记处运转灵气,那些金色纹路竟顺着指尖流出,在空气中凝成行古篆:“龙王镇西,枯井三生,稳婆子在彼,静待花开。”

  “是先祖的指引!”邱癫子眼中迸出精光,他抬手结了个“观气印”,望向竹林西侧的目光穿透层层叠叠的竹叶,“那边确实有股温润的灵气,与陈家的‘养魂术’同源,应该就是稳婆子子的居所。”

  两人穿过竹林时,黎杏花发现那些竹叶上的符文正在缓缓消失,仿佛完成了使命般化作点点青光。

  她忽然明白,这《石上开花修行图录》的传承从不是死板的文字,而是像这竹林般生生不息,在每个有缘人心中开出不同的花。

  龙王镇的石板路泛着被岁月打磨的光泽,临街的酒肆飘出米酒混着桂花的香气。

  黎杏花跟着邱癫子拐进条幽深的巷弄,巷尾的老槐树下果然有口古井,井栏上布满青苔,隐约可见刻着的“三生”二字。

  井边坐着位穿蓝布围裙的老妪,正低头用根竹篾修补着什么,她手边的竹篮里放着些绣针和彩线,针脚处竟缠着淡淡的灵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客人是来打井水的?”老妪抬头时,黎杏花才发现她的瞳孔是淡淡的琥珀色,眼白处布满细密的金色纹路,“这井的水甜,就是得用陈家的‘转灵桶’才舀得出。”

  邱癫子突然单膝跪地,双手结出陈家的传承印:“陈家第二十七代守印人邱三,携图录载体黎氏,拜见稳婆子大人。”

  老妪手中的竹篾突然绷直,化作道青色灵气缠上黎杏花的手腕。

  当灵气触到她后腰胎记的刹那,老妪眼中的金纹骤然亮起:“铁石为心,花开为性......果然是图录现世了。”她放下竹篮站起身,原本佝偻的脊背竟变得挺拔如松,蓝布围裙下露出的衣襟上,绣着与黎杏花胎记相同的纹路,“随我来吧,有些事,得在‘往生镜’前说才清楚。”

  老妪的居所是间素雅的院落,正屋的供桌上摆着面青铜古镜,镜面蒙着层薄雾,隐约可见里面流动的光影。稳婆子点燃三炷檀香,青烟升起的瞬间,镜面的雾气突然散开,映出的竟不是两人的身影,而是片燃烧的城郭,城墙上站着位身披战甲的修士,正将本发光的书卷按入块巨石中。

  “那是陈家第九代家主,也是《石上开花修行图录》的创编者。”稳婆子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她从供桌下取出个樟木盒,里面铺着暗红色的绒布,放着四卷泛黄的竹简,“当年他预感修行界将有浩劫,便将毕生所学刻入图录,分藏于四块‘镇界石’中,而你的胎记,正是其中块镇界石的灵气印记。”

  黎杏花望着镜中燃烧的城郭,忽然觉得心口传来阵阵刺痛,那些画面竟与她识海里的符文产生共鸣。她下意识地按住后腰,胎记处的金光透过衣襟渗出,在地面拼出半块残缺的石碑图案:“那其他三块镇界石......”

  喜欢水不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