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尺子测量着屋脊的角度,计算着需要调整的幅度,每一个数据都反复核对,确保无误,像一位严谨的工匠在雕琢艺术品。
在他调整屋脊的过程中,周围的空气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所牵引,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发出呼呼的声响,如同巨兽在呼吸,灵气在漩涡中疯狂涌动。
那些灵气不再是温和的包裹,而是变得活跃起来,像沸腾的水,不断翻滚、碰撞,发出细微的噼啪声,那是不同属性的灵气相互融合产生的反应。
地面也开始微微颤抖,仿佛大地在回应着这一神秘的举动,地脉中的灵气也在随之共鸣,院中的青石板微微抬起,露出底下细小的缝隙,从中冒出白色的气柱。
院角的石臼里,原本静止的水开始晃动,水面上泛起细小的波纹,与地面的震动频率一致,形成一种奇特的共振,水波纹路与天空中的云层纹路隐隐相合。
他手中握着一把特制的罗盘,那罗盘比普通的风水罗盘精致许多,盘面是用千年雷击桃木制成,木质坚硬,带着淡淡的雷火之气,能驱散阴邪; 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符文,有八卦、九宫、二十四山等,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古老符号,是历代风水大师传承下来的; 中心的指针是用纯金打造,异常灵敏,针尖锋利,能精准地指向灵气最浓郁的方向。
罗盘上的指针在灵气的影响下剧烈转动,像喝醉了酒的蝴蝶,东倒西歪,发出“嗡嗡”的震颤声,盘面也随之微微发热,符文亮起淡淡的金光,仿佛在抵抗着混乱的灵气。
最终,当屋脊调整到合适的角度时,指针稳稳地指向一个方向,标示出拨正后的精确角度,指针顶端的光点变得明亮而稳定,不再闪烁,像一颗稳定的星辰,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他一边调整,一边讲解其中的原理:“向山拨正四丈,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奥的风水之道。
这四丈的距离,恰好是此地灵气节点的间隔,你看这周围的山脉走势,从长山到陈家坪,每隔四丈便有一个灵气汇聚点,形成一条隐形的灵脉,这些节点就像珍珠,被灵脉这条线串联起来。
调整之后,便能让院子与向山的灵气形成共振,达到‘山屋相契’的最佳状态。
就像两个音叉,只有频率相同,才能相互共鸣,产生最大的能量,这院子就像一个音叉,向山是另一个,调整之后,它们的频率一致,才能相互增益。
现在你再感受一下,是不是觉得呼吸都顺畅了许多?”
杏花嫂依言凝神感受,果然觉得一股清新的气流从向山方向涌来,顺着口鼻进入体内,那气流带着草木的清香和山石的厚重,让原本还有些滞涩的经脉,瞬间通畅了不少,呼吸也变得深沉悠长,每一次吸气都能感觉到丹田微微发胀,充满了力量。
亲眼看到了这一事实,杏花嫂不仅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也更愿意配合邱癫子这几天对房子风水的改动。
她之前虽然听从邱癫子的安排,心里却难免有些疑虑,毕竟风水之说太过玄妙,看不见摸不着,像水中的月亮,让人难以捉摸。
但此刻亲身感受到了变化,那些疑虑便烟消云散,只剩下信服,像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心中豁然开朗。
更重要的是,邱癫子进一步赢得了她的尊重和信任。
她看向邱癫子的眼神中,充满了敬畏,那敬畏并非来自恐惧,而是对知识的尊重,对能力的认可,像学生对老师的崇拜。
仿佛在她眼中,邱癫子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修炼者,而是一位能够掌控气运,引导灵气的得道高人,是值得她托付信任的良师益友,能在迷茫时指引方向,在困难时提供帮助。
她尊重邱癫子的能力,他能从看似平常的山水屋舍中,发现常人无法察觉的问题,并用精妙的手段解决,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医生,能找到病因并对症下药; 她信任他的诚恳,他的每一句话都发自肺腑,每一个动作都饱含善意,从未有过丝毫欺骗,像一口深井,清澈而真诚,能映照出人心。
在这充满奇异和未知的修炼世界里,这种尊重和信任显得尤为珍贵,仿佛是幽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驱散了未知的恐惧,也为他们未来的修炼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修炼道心的契合,这两点难道不正是在修炼之路上,与他人携手共进的重要法宝吗?
道心的契合能让两人在修炼的大方向上保持一致,不致偏离正道,像两艘航向相同的船,能并肩前行,不会迷失方向; 而尊重和信任则能让两人在具体的修行过程中,相互配合,毫无保留地交流心得,共同克服困难,像拼图的两块,相互契合才能组成完整的图案。
在这个充满神秘和危险的世界里,道心的契合或许可遇不可求,但尊重和信任却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成为彼此在修炼道路上心灵的依靠,相互扶持,共同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如同在险恶的航线上,两艘相互信任的船,彼此照应,才能安全抵达彼岸,不至于在风浪中迷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邱癫子搀扶着杏花嫂重新站了起来,此时的她虽仍有几分虚弱,脸色还有些苍白,嘴唇也缺乏血色,却已无大碍,眼神中的迷茫被清明取代,像雨后初晴的天空,干净而通透。
她的脚步还有些虚浮,身体也偶尔会微微晃动,但比起之前的状态,已经好了太多,像是刚学步的孩子,虽然不稳,却充满了向前的勇气。
她满心感激地看了邱癫子一眼,这一眼中饱含着敬佩、信任和感动,像一汪清澈的泉水,将她内心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没有丝毫掩饰。
这一眼,仿佛穿越了时空,蕴含着无尽的情感,让邱癫子的内心也为之动容,仿佛有一股暖流从心底升起,驱散了周遭的寒意,让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带领杏花嫂走向更高修炼境界的决心,他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她在修炼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让她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像璞玉经过打磨,终会成为美玉。
村女重情,她对邱癫子的情感究竟几分,是何种性质,邱癫子凭借修炼所养成的敏锐直觉,分辨得一清二楚,自然不会再无端自作多情。
他能从她的眼神中,感受到那份纯粹的感激,像山间清澈的溪流,不含任何杂质,干净而透明,能看到水底的鹅卵石; 也能感受到那份基于能力的敬佩,像学生对老师的仰慕,真挚而热烈,带着学习的渴望和模仿的意愿。
他明白,此刻杏花嫂的情感,更多是历经波折后,对他帮扶的感激与在困境中产生的信赖,并非其他情愫,像寒冬里得到的炭火,让人温暖而安心。
喜欢水不暖月
在他调整屋脊的过程中,周围的空气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所牵引,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发出呼呼的声响,如同巨兽在呼吸,灵气在漩涡中疯狂涌动。
那些灵气不再是温和的包裹,而是变得活跃起来,像沸腾的水,不断翻滚、碰撞,发出细微的噼啪声,那是不同属性的灵气相互融合产生的反应。
地面也开始微微颤抖,仿佛大地在回应着这一神秘的举动,地脉中的灵气也在随之共鸣,院中的青石板微微抬起,露出底下细小的缝隙,从中冒出白色的气柱。
院角的石臼里,原本静止的水开始晃动,水面上泛起细小的波纹,与地面的震动频率一致,形成一种奇特的共振,水波纹路与天空中的云层纹路隐隐相合。
他手中握着一把特制的罗盘,那罗盘比普通的风水罗盘精致许多,盘面是用千年雷击桃木制成,木质坚硬,带着淡淡的雷火之气,能驱散阴邪; 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符文,有八卦、九宫、二十四山等,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古老符号,是历代风水大师传承下来的; 中心的指针是用纯金打造,异常灵敏,针尖锋利,能精准地指向灵气最浓郁的方向。
罗盘上的指针在灵气的影响下剧烈转动,像喝醉了酒的蝴蝶,东倒西歪,发出“嗡嗡”的震颤声,盘面也随之微微发热,符文亮起淡淡的金光,仿佛在抵抗着混乱的灵气。
最终,当屋脊调整到合适的角度时,指针稳稳地指向一个方向,标示出拨正后的精确角度,指针顶端的光点变得明亮而稳定,不再闪烁,像一颗稳定的星辰,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他一边调整,一边讲解其中的原理:“向山拨正四丈,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奥的风水之道。
这四丈的距离,恰好是此地灵气节点的间隔,你看这周围的山脉走势,从长山到陈家坪,每隔四丈便有一个灵气汇聚点,形成一条隐形的灵脉,这些节点就像珍珠,被灵脉这条线串联起来。
调整之后,便能让院子与向山的灵气形成共振,达到‘山屋相契’的最佳状态。
就像两个音叉,只有频率相同,才能相互共鸣,产生最大的能量,这院子就像一个音叉,向山是另一个,调整之后,它们的频率一致,才能相互增益。
现在你再感受一下,是不是觉得呼吸都顺畅了许多?”
杏花嫂依言凝神感受,果然觉得一股清新的气流从向山方向涌来,顺着口鼻进入体内,那气流带着草木的清香和山石的厚重,让原本还有些滞涩的经脉,瞬间通畅了不少,呼吸也变得深沉悠长,每一次吸气都能感觉到丹田微微发胀,充满了力量。
亲眼看到了这一事实,杏花嫂不仅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也更愿意配合邱癫子这几天对房子风水的改动。
她之前虽然听从邱癫子的安排,心里却难免有些疑虑,毕竟风水之说太过玄妙,看不见摸不着,像水中的月亮,让人难以捉摸。
但此刻亲身感受到了变化,那些疑虑便烟消云散,只剩下信服,像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心中豁然开朗。
更重要的是,邱癫子进一步赢得了她的尊重和信任。
她看向邱癫子的眼神中,充满了敬畏,那敬畏并非来自恐惧,而是对知识的尊重,对能力的认可,像学生对老师的崇拜。
仿佛在她眼中,邱癫子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修炼者,而是一位能够掌控气运,引导灵气的得道高人,是值得她托付信任的良师益友,能在迷茫时指引方向,在困难时提供帮助。
她尊重邱癫子的能力,他能从看似平常的山水屋舍中,发现常人无法察觉的问题,并用精妙的手段解决,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医生,能找到病因并对症下药; 她信任他的诚恳,他的每一句话都发自肺腑,每一个动作都饱含善意,从未有过丝毫欺骗,像一口深井,清澈而真诚,能映照出人心。
在这充满奇异和未知的修炼世界里,这种尊重和信任显得尤为珍贵,仿佛是幽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驱散了未知的恐惧,也为他们未来的修炼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修炼道心的契合,这两点难道不正是在修炼之路上,与他人携手共进的重要法宝吗?
道心的契合能让两人在修炼的大方向上保持一致,不致偏离正道,像两艘航向相同的船,能并肩前行,不会迷失方向; 而尊重和信任则能让两人在具体的修行过程中,相互配合,毫无保留地交流心得,共同克服困难,像拼图的两块,相互契合才能组成完整的图案。
在这个充满神秘和危险的世界里,道心的契合或许可遇不可求,但尊重和信任却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成为彼此在修炼道路上心灵的依靠,相互扶持,共同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如同在险恶的航线上,两艘相互信任的船,彼此照应,才能安全抵达彼岸,不至于在风浪中迷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邱癫子搀扶着杏花嫂重新站了起来,此时的她虽仍有几分虚弱,脸色还有些苍白,嘴唇也缺乏血色,却已无大碍,眼神中的迷茫被清明取代,像雨后初晴的天空,干净而通透。
她的脚步还有些虚浮,身体也偶尔会微微晃动,但比起之前的状态,已经好了太多,像是刚学步的孩子,虽然不稳,却充满了向前的勇气。
她满心感激地看了邱癫子一眼,这一眼中饱含着敬佩、信任和感动,像一汪清澈的泉水,将她内心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没有丝毫掩饰。
这一眼,仿佛穿越了时空,蕴含着无尽的情感,让邱癫子的内心也为之动容,仿佛有一股暖流从心底升起,驱散了周遭的寒意,让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带领杏花嫂走向更高修炼境界的决心,他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她在修炼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让她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像璞玉经过打磨,终会成为美玉。
村女重情,她对邱癫子的情感究竟几分,是何种性质,邱癫子凭借修炼所养成的敏锐直觉,分辨得一清二楚,自然不会再无端自作多情。
他能从她的眼神中,感受到那份纯粹的感激,像山间清澈的溪流,不含任何杂质,干净而透明,能看到水底的鹅卵石; 也能感受到那份基于能力的敬佩,像学生对老师的仰慕,真挚而热烈,带着学习的渴望和模仿的意愿。
他明白,此刻杏花嫂的情感,更多是历经波折后,对他帮扶的感激与在困境中产生的信赖,并非其他情愫,像寒冬里得到的炭火,让人温暖而安心。
喜欢水不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