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如浓墨倾泻,将打石场浸染成一幅暗沉的古画。
三丈高的青石宛如远古巨兽,横亘在山道中央,截断往来商队的生路已逾月余。
这块巨石表面布满青苔与裂痕,每一道纹路都似岁月刻下的谜题。
父亲立于巨石前,粗粝的手掌缓缓抚过锤柄,那上面经年累月磨出的凹槽,恰似镌刻着岁月的古老纹路。
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与深褐色的锤柄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诉说着力量与坚韧的较量。
夜风渐起,掠过嶙峋的石面,竟传来低沉的嗡鸣,似是地心深处传来的无声挑衅,震颤着众人的耳膜,也点燃了空气中的紧张气息。
远处山峦在暮色中化作巨兽剪影,与眼前巨石遥相呼应,仿佛整个天地都在注视着这场即将展开的较量。
父亲再度变换打法,大锤破空的轨迹宛如被赋予生命的银龙。
他先从右至左,每隔一个尖位精准落下一锤,大锤划破空气的尖啸声,与石壁碰撞出细密的石屑,如同一场微型的石雨簌簌落下。
那飞溅的石屑在黯淡的光线中闪烁,宛如星辰坠落。
围观石匠们不自觉攥紧手中工具,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却浑然不觉。
紧接着,他错开上一路的尖位,再次有条不紊地敲击,动作行云流水,每一次落锤都暗含着某种精妙的韵律,仿佛在与山石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古老对话。
此时,不知从何处传来悠远的埙声,如泣如诉,为这场凿石之战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父亲的身影与大锤的轨迹,在昏暗光线下交织成一幅动态的图腾,令众人看得如痴如醉。
随着时间推移,父亲的攻势愈发凌厉。
他不再执着于将大锤舞成规整的圆圈,而是越打越快,脚步也愈发灵动。
忽东忽西的身影在打石场中闪烁,时而疾如闪电,时而稳若磐石。
浸透汗水的粗布短打紧贴在他背上,随着剧烈的动作,勾勒出虬结如古树根脉般的肌肉线条,那线条中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月光艰难地穿透云层缝隙,洒落在挥动的大锤上,镀上一层冷冽的银边,每一次起落与石壁碰撞出的耀眼火星,恰似夜空中转瞬即逝的流星,又似神灵遗落人间的火种,照亮了打石场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众人充满敬畏的脸庞。
石粉在月光与火星的映照下,宛如悬浮的银河,将父亲笼罩其中,恍若神话中的战神。
众人屏息凝神,仿佛在翻阅一本神秘莫测的古籍,每一个动作都是最精彩的篇章;又似观赏一场惊心动魄的上古演武,每一次锤击都牵动着心弦。
就在此时,天空突然撕裂一道血红色的闪电,如同一柄燃烧着业火的巨剑,将整个打石场照得亮如白昼。
那闪电的光芒中,似乎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让人不寒而栗。
紧接着,一声闷雷炸响,震得脚下的土地都在微微颤抖,仿佛天地都在为父亲的壮举齐声呐喊助威。
刺鼻的臭氧味道与飞扬的石粉混杂在一起,弥漫在空气中,令人喘不过气,却又让人热血沸腾,仿佛置身于一场激烈的战场。
远处山林中,惊起无数飞鸟,黑压压的一片遮蔽了半边天空,更添几分紧张氛围。
突然,父亲将大锤高高举过头顶,这一次的高度远超以往。
沉重的大锤在他脑后倾斜出三十九度的惊人角度,细如鸽卵的弹木大锤杆被拉成奇异的弧形,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仿佛随时都会断裂。
父亲青筋暴起的脖颈高高扬起,喉结上下滚动,积攒全身力量后,一声震彻云霄的“开!”破口而出。
那一锤裹挟着千钧之势重重落下,“当!”地一声,清脆的声响仿佛能穿透灵魂,震得众人耳中嗡嗡作响。
一些人甚至踉跄后退,感觉五脏六腑都在跟着震颤,仿佛灵魂都要被这声巨响震出体外。
那一瞬间,时间仿佛都凝固了,整个世界只剩下这一声惊天动地的锤响。
周围的空气仿佛都被这股力量扭曲,形成肉眼可见的波纹。
一锤定音!
余音还在空气中缭绕回荡,紧接着,一声低沉的“嘣”音传来,如同远古巨兽的苏醒。
大石与山体终于断开了最后的连接,这声低沉的闷响,在众人耳中却犹如山崩地裂般震撼。
大地剧烈颤抖,众人站立不稳,纷纷摔倒在地。
碎石如雨点般滚落,扬起漫天尘雾,瞬间将父亲的身影彻底笼罩。
在那尘雾之中,仿佛有一个神秘的身影,正在完成一项伟大的使命。
尘雾中隐约传来金属摩擦的刺耳声,仿佛是巨石在不甘地嘶吼。
还没等众人从震惊中回过神来,那些嵌入石中的钢尖竟纷纷自动松落——成功了!
刹那间,所有声响戛然而止,仿佛刚才的激烈锤打只是一场虚幻的梦境。
然而,空气中弥漫的那股神秘气息却愈发浓烈,令人心生敬畏。
尘埃渐渐散去,父亲面色平静,呼吸平稳,那颗历经无数锤炼的心脏也未剧烈跳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枚重达六十六斤、战功赫赫的两头尖大铁锤,稳稳地停在他脚边,仿佛是一位忠诚的卫士。
大锤虽已落地,但父亲宛如那超凡入圣的庖丁解牛后提刀而立,周身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气息。
他的身上似乎还残留着金色的光芒,如同神只下凡,与身后那道如刀切般整齐的石缝,共同构成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
那块巨大的山石,缝口整齐得不可思议,张开片刻后,又缓缓闭上,仿佛在向父亲的力量臣服。
只要父亲出手,“开大山”便如同施展神迹,完美得让石头都好似被施了定身咒,毫无反抗之力,这是力量与技艺的完美融合,也是人与天地的和谐共鸣。
此时,一阵清风拂过,吹散最后一缕尘雾,露出父亲坚毅的面容,他的眼神中透着平静与从容,仿佛刚刚完成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叫好声,欢呼声在山谷间回荡。
但在这热烈的欢呼中,也夹杂着一丝敬畏和恐惧,因为他们深知,刚刚见证的不仅仅是一场高超的技艺展示,更是一次与神秘力量的对话。
几个年轻石匠不由自主地跪伏在地,对着父亲的方向连连叩首,额头撞在碎石上渗出鲜血,却浑然不觉,眼中满是崇拜与敬畏。
他们知道,自己目睹了一场非凡的奇迹,一个凡人超越极限、与天地之力相通的奇迹。
年长的石匠们则喃喃自语,念叨着古老的传说,仿佛父亲的这一锤,唤醒了他们心中沉睡已久的信仰。
每一次看父亲打大锤,对我而言都是一场灵魂的洗礼。
心胸豁然开朗,畅快之感难以言表,那些神秘的场景和力量,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重塑着我对世界的认知。
我蹲在角落里,小手紧紧攥着衣角,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父亲。
他身上蒸腾的热气与月光交织,在我眼中幻化成一幅幅奇异的画面,仿佛看到了远古的神灵在与山石对话,那些画面中蕴含着无尽的奥秘,吸引着我不断探索。
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世界,在那里,力量与智慧并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看到父亲的身影与传说中的英雄重叠,他的每一次挥锤,都像是在书写一段新的传奇。
这些年,我对劳动的热爱远超文学,总爱投身于那些被同事们认为低贱的活计。
只因自幼从父亲的辛勤劳作中,我体会到了无与伦比的神秘乐趣。
在那些挥汗如雨的瞬间,我仿佛能与父亲产生共鸣,触摸到天地间那股神秘的力量。
当我用稚嫩的双手握住石锤,敲击石块时,尽管力量微薄,却总觉得有一股暖流从掌心传遍全身,仿佛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认可,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奇妙体验,让我沉醉其中。
我深知,劳动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一种与天地沟通的方式,一种探索生命奥秘的途径。
每一块被我敲开的石头,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门,里面藏着无数等待我去发现的秘密。
劳动的乐趣无穷无尽,劳动带来的畅快心境,只有真正的劳动高手才能领悟。
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学有所用,让英雄有用武之地,这难道不是人生一大快事吗?
而在这快事中,我似乎触摸到了超越平凡的神秘境界。
未在平凡的劳动中达到技艺的顶端,又何以突破到非凡的修行境界?
月平总结出来的“技之上有术,术之上有法,法之上是道,道之上是意,意之上该是情”修行区间,技是最基础的。
我常常在夜深人静时思考这些问题,望着窗外的星空,总觉得那些神秘的力量就藏在闪烁的星辰背后,等待着我去揭开它们的面纱。
我渴望有一天,也能像父亲一样,在劳动中领悟到更高层次的境界,与天地之力融为一体。
我想象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挥动大锤,与山石对话,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场景切换到豆腐堰,那是一个蝉鸣聒噪的夏日午后。
水面漂浮的荷叶上,一只红蜻蜓正不安地颤动着翅膀,仿佛也感受到了空气中的紧张气氛。
父亲那即将落下的一巴掌,成为了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父亲的大手高高举起,在空中似盘旋了一瞬,仿佛在积蓄着某种力量,那短暂的停顿,却如同一个漫长的世纪。
阳光洒在他的手上,仿佛给他的手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随后,他的手如闪电般急速落下,“啪”的一声,精准地落在我光溜溜的后背上,力度恰到好处,让年仅三岁的我真切感受到了羞耻。
此时,豆腐堰的水面突然泛起一阵涟漪,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水下涌动。
一圈圈波纹扩散开来,撞在岸边的石块上,发出细碎的声响,打破了周遭的寂静,也打破了我内心的平静。
水中的鱼儿受惊,纷纷跃出水面,又“扑通”一声落入水中,溅起朵朵水花。
父亲打我们的手段极为高明,意在让我们记住羞耻,而非疼痛。
疼痛忍一忍便过去,羞耻感却会成为终身记忆。
父亲将打和骂的技巧,运用得如同他打大锤一般,已达化境。
他的每一个动作,似乎都蕴含着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理解,如同神秘的导师在传授着古老的智慧。
他微微眯起的眼睛里,藏着的不是愤怒,而是一种期望,期望我能从这次教训中明白些什么,期望我能在挫折中成长。
他的眼神中,仿佛有一团火焰,在燃烧着对我的期望和关爱。
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失望,但更多的是恨铁不成钢的急切。
挨打的是后背,我羞红的却是脸。
我知道错了,愣愣地望着父亲,眼中满是委屈与懵懂。
此时,一阵阴风吹过,吹得周围的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我的过错叹息。
几片枯叶飘落,恰好盖在我脚边,像是给我的错误做了一个无声的注脚。
老矮子还在水中发愣,他压根没想到会让我挨打。
他的头发湿漉漉地贴在额头上,眼睛瞪得大大的,满是愧疚和不知所措,在水中手足无措地扑腾着,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烁,仿佛是他内心慌乱的写照。
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什么也说不出来。
父亲的手再次举起,他举手投足间都透着神秘威严,仿佛一尊不可侵犯的神像。
老矮子在水中大喊:“别打了!怪我!”
他奋力划动着手臂,溅起大片水花,想要上岸阻止父亲,却因脚下打滑,又跌回水中,激起一阵更大的水花。
那水花在阳光下绽放,如同他急切的心情。
他的脸上写满了焦急,眼神中充满了恳求。
父亲不会随意浪费手势,他的手是为劳动而生,充满了神秘力量。
既然我已知道羞耻,他便不再打。
父亲平举着手,厚实的掌心横在我眼前:“知耻而后勇,勇既是勇力,也是勇智。来,我写一个字,只写一遍,你要是写不出来,我就把你丢下去,让何叔叔吐你一肚子口水。”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却又隐隐透露出一丝鼓励,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神秘的大门。
他的话语中,蕴含着对我的期望和信任,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
我望着他的掌心,仿佛那上面有一个神秘的世界在等待我去探索。
不知父亲是心血来潮,还是另有深意。
他用食指在左掌心写下一个字。
这个字极为复杂,只有食指划过的淡淡痕迹,父亲写得规规矩矩,如同他神秘莫测的为人。
按理说,没有字迹显现,我根本不可能写出来。
然而,就在父亲写完的那一刻,我眼前突然闪过一道微光,一个模糊的字迹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指引着我的小手在父亲大手上准确无误地把字写了出来。
我人生学会的第一个汉字,就这样诞生了。
而且我是先会写,后才会认。
从那之后,我再也没忘记这个字,连同当时的一切场景,都深深烙印在脑海中。
别的小孩,绝无我这般机缘,仿佛命运的齿轮在这一刻开始转动,引领我走向一个充满未知和神秘的世界。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与父亲之间有了一种特殊的联系,仿佛我们共享着一个只有我们知道的秘密。
我从此与文字结下不解之缘。
父亲,便是我神秘的启蒙老师。
我九岁领悟生活活生生,十二岁便能在人学上有所建树,便始于这一刻。
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推动着我,让我在人字的世界里不断探索,发现其中隐藏的奥秘。
每当我拿起笔,写下这个“席”字,就仿佛能感受到父亲掌心的温度,以及那神秘力量的指引,它如同黑暗中的灯塔,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我在文字的世界里遨游,寻找着人生的真谛,探索着宇宙的奥秘。
我开始阅读各种书籍,希望能从文字中找到更多与父亲、与神秘力量相关的线索。
父亲的妙手开启了我的灵智,他的方法和举动神秘而绝妙,如同神秘诗人灵感突发创作传世诗篇,妙不可言。
当我第三次准确无误地写出这个字后,父亲说:“记住,这是个‘席’字,席子的席,酒席的席,主席的席。”
他的手指点在我的鼻尖,嘴角扬起一抹欣慰的笑容,眼中闪烁着神秘而温暖的光芒,那光芒中蕴含着无尽的爱意与期许。
他的笑容,如同阳光一般,温暖了我的心田,也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我望着他的笑容,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成为像他一样了不起的人。
这个最早陪伴我的汉字,后来被我品出许多字典里都没有的神秘内涵和外延。
多年后,我才明白,父亲当时教我这个字,又是在豆腐堰,又当着老矮子的面,其实与老矮子有着神秘的关联。
也许这个字是解开某个古老谜团的钥匙,也许还有我的阅历还想象不到的意义,而我,在不经意间,已经被授意,不知不觉就卷入了这场神秘的命运漩涡。
我曾无数次回到豆腐堰,蹲在当年的位置,试图从水波和泥土中寻找答案,却始终一无所获,但那种被命运选中的感觉,却愈发强烈,如同心中燃起的一团火焰,无法熄灭。
我开始四处打听老矮子的身世,希望能揭开这个神秘的谜团。
父亲胖揍我一顿后,却对着老矮子哈哈大笑:“何曾精,与小儿的这番际遇,或许能让你有所顿悟。”
很少有人喊老矮子的大名“何曾精”,这几个字在忧乐沟几乎已被遗忘,可老矮子却声名远扬。
顿了顿,父亲又说:“人生诸多机缘,往往藏于细微之处,你我皆需用心体悟。”
这两句话,看似随意,却如同打石匠神秘的“囋言子”,话里藏着玄机。
也许这些话语,是父亲对老矮子的一种隐晦提醒,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神秘而诱人。
老矮子挠了挠头,尴尬地笑了笑,眼中却闪过一丝若有所思的神情,仿佛在思索着话语中的深意。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我注意到,老矮子在听到父亲的话后,眼神变得异常专注,仿佛在回忆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第二天晚上,家中弥漫着浓郁的香气,一大锅炖煮多时的猪蹄刚端上桌,便引得我和哥哥不停地吞咽口水。
就在这时,父亲手下的石匠袁二哥兴高采烈地跑来了,还没进门就大声喊道:“幺舅舅,幺舅舅,今天工地上出怪事了!”
父亲十分高兴,他最喜欢吃饭时来客人,尤其是袁二哥。
袁二哥常给父亲通风报信,让父亲即便不去石场,也能知晓那里的情况。
而且袁二哥几乎每次来都赶上饭点,每次来都能吃到好东西。
妈妈说,这是因为他年三十晚上洗脚洗得干净,这样的人“走运”,就连招待他的人家也会沾光,仿佛有一种神秘力量在暗中相助,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抹奇幻色彩。
袁二哥的脚步总是带着独特的节奏,仿佛与山间的韵律共鸣,这次也不例外,他的急切呼喊声穿透夜色,带着工地上那股神秘气息一同涌进屋内。
妈妈赶忙去加菜,围裙上还沾着方才做饭时的油渍,脚步却轻快得很。
不到七岁的哥哥也兴致勃勃地去帮忙,小小的身影在灶台与饭桌间穿梭,端来碗筷时,眼中满是期待。
我们三人不等袁二哥,便开始吃起来。热气腾腾的猪蹄泛着诱人的油光,香气钻进鼻腔,勾得人食指大动。
这顿饭我印象深刻,父亲和袁二哥一边吃肉,一边喝着用烂红苕换来的烧酒,一边聊着天,气氛神秘而融洽,仿佛这平凡的场景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故事。
陶制酒碗相碰时发出清脆声响,混着撕下肉时的撕扯声,在屋内回荡。
袁二哥讲述着工地上的怪事,说在一块石头中似乎看到了一双眼睛,盯着他们看,让人毛骨悚然。
他描述时,眼睛瞪得滚圆,手还在空中比划着眼睛的大小,仿佛那诡异的画面就在眼前重现。
父亲听后,只是微微一笑,仿佛对这些神秘现象早已见怪不怪,他的笑容中,似乎隐藏着对世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洞察。
他端起酒碗,轻抿一口,目光望向窗外的夜色,仿佛在回忆着什么,又仿佛在思索着宇宙的奥秘。
那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的沉稳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让我忍不住猜想,父亲究竟还知晓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袁二哥是我家的常客,像秦书记的女婿、老矮子、五爸、李大爷、乌爸爸等,也时常来我家走动,每次相聚,都带着说不出的诡秘氛围。
他们围坐在饭桌旁,压低声音交谈,偶尔发出几声神秘的笑声。
我躲在角落里,竖着耳朵偷听,却只能捕捉到只言片语,那些神秘的词汇和故事,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我,让我对这个世界的神秘充满了好奇,如同置身于一个充满谜团的宝库,渴望揭开每一个秘密。
我注意到,每当提到某些特殊话题时,大人们的眼神会突然变得深邃,交流的话语也变得隐晦难懂,像是在传递某种暗号。
父亲和袁二哥一边大口撕咬着肉,一边喝着用烂红苕换来的烧酒,两人的交谈声在昏黄的灯光下,带着几分醉意,也透着些许神秘。
“幺舅舅,今天工地上出了件邪门事儿!您说说,何曾精(老矮子)这十多年来,就没打好过一个尖窝眼,哪个眼子不得让人帮忙返工?嘿!可今儿个,这小子像是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也不知道去了哪儿,得了什么机缘。邪了门了,他今天打一个成一个,钢尖放下去严丝合缝,锤痕规整得就像用尺子量过,连最刁钻的石匠看了都挑不出半点毛病。”
袁二哥说到激动处,猛地一拍大腿,酒碗里的烧酒溅出大半,洒在粗布裤腿上,晕开深色的痕迹,“而且速度快得吓人,以前他一天打十个眼,现在不到半日就完成二十个,这哪里是在凿石头,分明是在施法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的脸上写满震惊与困惑,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进酒碗里,泛起小小的涟漪。
父亲用筷子敲了敲酒碗,清脆的声响让袁二哥瞬间噤声。
他望着碗中晃动的酒液,烛火在酒面上跳跃,映得他眼中光影明灭:“你可留意他握锤的手势?发力时气息走向?”
见袁二哥一脸茫然,父亲轻叹一声,夹起一块泛着油光的猪蹄,“当年我师傅教我‘抬大山大锤术’时说过,这世上没有突然开窍的技艺,只有厚积薄发的机缘。老何能有今日,怕是早就在暗中下了苦功。”
父亲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话语中带着历经岁月沉淀的智慧,他的眼神望向远处,仿佛透过墙壁,看到了老矮子默默努力的无数个日夜。
话音未落,院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秦书记的女婿上气不接下气地闯进来,衣襟上还沾着草屑,发丝凌乱地贴在额头上,脸上带着惊恐与焦急:“不好了!镇西采石场塌了半边山,好几个人被埋在下面!”
屋内气氛瞬间凝固,父亲手中的筷子“当啷”落在碗沿,袁二哥腾地站起身,酒碗“砰”地砸在桌上,烧酒泼洒在粗陶碗里盛着的花生米上,溅起细小的颗粒。
“走!”父亲抓起墙角的牛皮护腕,三两下缠在手臂上,动作利落得如同当年挥动大锤。
护腕上的铜扣碰撞发出清脆声响,仿佛是战斗的号角。
我跟在他身后,看着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那道影子在青石板路上跳跃,恍惚间竟与打石场中挥锤的身影重叠。
夜风吹过,带来远处山林的气息,混杂着一丝泥土的腥味,让人心中隐隐不安。
赶到事发地时,坍塌的山体如同被巨兽啃噬过的伤口,碎石堆中不时传来微弱的呼救声。
月光下,尘土飞扬,受伤的工人躺在血泊中呻吟,幸存者们在一旁焦急地呼喊着。
父亲站在废墟前,目光如炬扫视着现场。
突然,他指着一块凸起的巨石:“那下面有人!”
说罢,抄起不知谁递来的大锤,就要往上冲。
秦书记的女婿一把拉住他:“太危险了!这山体随时可能再次塌方!”
父亲甩开他的手,大锤在掌心转了个圈,锤柄上的防滑纹路深深嵌入掌心:“我这条命,本就是石头缝里捡回来的。”
他的眼神坚定如铁,透着视死如归的决心,仿佛与山石战斗早已成为他生命的本能。
此时,老矮子不知从哪里冒出来,身上沾满泥土,脸上还挂着几道血痕,眼神却异常坚定:“我和你一起!”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站定位置。
老矮子握紧手中的小锤,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父亲深吸一口气,大锤划破夜空,这一次的轨迹与那日如出一辙,却又多了几分悲壮。
锤声与山石的轰鸣交织,在我耳中竟化作一首激昂的战歌。
每一次锤击,都震得地面微微颤抖,碎石不断从头顶掉落,却丝毫没有动摇他们的决心。
随着一声声闷响,巨石上的裂缝如同蛛网般蔓延,终于在一声巨响中轰然倒塌。
尘埃落定,废墟下传来微弱的啜泣。
当我们把幸存者抬出来时,我看见老矮子瘫坐在地,双手颤抖得连水壶都拿不稳。
汗水和着泥土在他脸上划出一道道痕迹,眼神中还残留着劫后余生的惊恐。
父亲走过去,将一壶水递到他面前:“当年你在豆腐堰救我儿子时,也是这般手抖?”
老矮子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愕,随即苦笑道:“原来你都知道……”
他的声音沙哑,带着深深的疲惫,却又仿佛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回家的路上,父亲背着疲惫不堪的我。
月光如水,洒在他宽厚的背上。
我困倦地问:“爹,老矮子的变化,真的只是巧合吗?”
父亲的脚步顿了顿,声音带着夜色的深沉:“人生哪有那么多巧合?就像这抬大山大锤术,看似一锤定音,实则是千万次锤炼的结果。有些秘密,该揭晓时自会揭晓。”
远处,打石场的方向传来悠长的梆子声,那是石匠们收工的信号。
我望着漫天星辰,突然觉得,这看似平凡的世界下,藏着太多等待我去探寻的奥秘,而父亲手中的大锤,或许就是打开这些奥秘的钥匙。
那些闪烁的星星,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指引我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追寻神秘力量的踪迹,解开一个又一个谜团。
? ?忧乐沟的说珐,应该是‘罩子布,做窑绔,梢马宝,忍不住......’
? 邱癫子出场,才把本书正式带进老农会大院子,第二卷“老宅院”也才正式开始。
? 忧乐沟有种说珐,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豆十棉,为农村的十大生灵要素。七人和十棉在第一章就出现了,也没有少了三猪二狗,也提到了五牛六马。至于鸡,这才是第一次出现,鸡为首,出来得是晚,却是出现在头顶的。
? 本书讲究多多,要一一道来,那又得是一本书了。
喜欢水不暖月
三丈高的青石宛如远古巨兽,横亘在山道中央,截断往来商队的生路已逾月余。
这块巨石表面布满青苔与裂痕,每一道纹路都似岁月刻下的谜题。
父亲立于巨石前,粗粝的手掌缓缓抚过锤柄,那上面经年累月磨出的凹槽,恰似镌刻着岁月的古老纹路。
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与深褐色的锤柄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诉说着力量与坚韧的较量。
夜风渐起,掠过嶙峋的石面,竟传来低沉的嗡鸣,似是地心深处传来的无声挑衅,震颤着众人的耳膜,也点燃了空气中的紧张气息。
远处山峦在暮色中化作巨兽剪影,与眼前巨石遥相呼应,仿佛整个天地都在注视着这场即将展开的较量。
父亲再度变换打法,大锤破空的轨迹宛如被赋予生命的银龙。
他先从右至左,每隔一个尖位精准落下一锤,大锤划破空气的尖啸声,与石壁碰撞出细密的石屑,如同一场微型的石雨簌簌落下。
那飞溅的石屑在黯淡的光线中闪烁,宛如星辰坠落。
围观石匠们不自觉攥紧手中工具,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却浑然不觉。
紧接着,他错开上一路的尖位,再次有条不紊地敲击,动作行云流水,每一次落锤都暗含着某种精妙的韵律,仿佛在与山石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古老对话。
此时,不知从何处传来悠远的埙声,如泣如诉,为这场凿石之战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父亲的身影与大锤的轨迹,在昏暗光线下交织成一幅动态的图腾,令众人看得如痴如醉。
随着时间推移,父亲的攻势愈发凌厉。
他不再执着于将大锤舞成规整的圆圈,而是越打越快,脚步也愈发灵动。
忽东忽西的身影在打石场中闪烁,时而疾如闪电,时而稳若磐石。
浸透汗水的粗布短打紧贴在他背上,随着剧烈的动作,勾勒出虬结如古树根脉般的肌肉线条,那线条中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月光艰难地穿透云层缝隙,洒落在挥动的大锤上,镀上一层冷冽的银边,每一次起落与石壁碰撞出的耀眼火星,恰似夜空中转瞬即逝的流星,又似神灵遗落人间的火种,照亮了打石场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众人充满敬畏的脸庞。
石粉在月光与火星的映照下,宛如悬浮的银河,将父亲笼罩其中,恍若神话中的战神。
众人屏息凝神,仿佛在翻阅一本神秘莫测的古籍,每一个动作都是最精彩的篇章;又似观赏一场惊心动魄的上古演武,每一次锤击都牵动着心弦。
就在此时,天空突然撕裂一道血红色的闪电,如同一柄燃烧着业火的巨剑,将整个打石场照得亮如白昼。
那闪电的光芒中,似乎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让人不寒而栗。
紧接着,一声闷雷炸响,震得脚下的土地都在微微颤抖,仿佛天地都在为父亲的壮举齐声呐喊助威。
刺鼻的臭氧味道与飞扬的石粉混杂在一起,弥漫在空气中,令人喘不过气,却又让人热血沸腾,仿佛置身于一场激烈的战场。
远处山林中,惊起无数飞鸟,黑压压的一片遮蔽了半边天空,更添几分紧张氛围。
突然,父亲将大锤高高举过头顶,这一次的高度远超以往。
沉重的大锤在他脑后倾斜出三十九度的惊人角度,细如鸽卵的弹木大锤杆被拉成奇异的弧形,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仿佛随时都会断裂。
父亲青筋暴起的脖颈高高扬起,喉结上下滚动,积攒全身力量后,一声震彻云霄的“开!”破口而出。
那一锤裹挟着千钧之势重重落下,“当!”地一声,清脆的声响仿佛能穿透灵魂,震得众人耳中嗡嗡作响。
一些人甚至踉跄后退,感觉五脏六腑都在跟着震颤,仿佛灵魂都要被这声巨响震出体外。
那一瞬间,时间仿佛都凝固了,整个世界只剩下这一声惊天动地的锤响。
周围的空气仿佛都被这股力量扭曲,形成肉眼可见的波纹。
一锤定音!
余音还在空气中缭绕回荡,紧接着,一声低沉的“嘣”音传来,如同远古巨兽的苏醒。
大石与山体终于断开了最后的连接,这声低沉的闷响,在众人耳中却犹如山崩地裂般震撼。
大地剧烈颤抖,众人站立不稳,纷纷摔倒在地。
碎石如雨点般滚落,扬起漫天尘雾,瞬间将父亲的身影彻底笼罩。
在那尘雾之中,仿佛有一个神秘的身影,正在完成一项伟大的使命。
尘雾中隐约传来金属摩擦的刺耳声,仿佛是巨石在不甘地嘶吼。
还没等众人从震惊中回过神来,那些嵌入石中的钢尖竟纷纷自动松落——成功了!
刹那间,所有声响戛然而止,仿佛刚才的激烈锤打只是一场虚幻的梦境。
然而,空气中弥漫的那股神秘气息却愈发浓烈,令人心生敬畏。
尘埃渐渐散去,父亲面色平静,呼吸平稳,那颗历经无数锤炼的心脏也未剧烈跳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枚重达六十六斤、战功赫赫的两头尖大铁锤,稳稳地停在他脚边,仿佛是一位忠诚的卫士。
大锤虽已落地,但父亲宛如那超凡入圣的庖丁解牛后提刀而立,周身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气息。
他的身上似乎还残留着金色的光芒,如同神只下凡,与身后那道如刀切般整齐的石缝,共同构成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
那块巨大的山石,缝口整齐得不可思议,张开片刻后,又缓缓闭上,仿佛在向父亲的力量臣服。
只要父亲出手,“开大山”便如同施展神迹,完美得让石头都好似被施了定身咒,毫无反抗之力,这是力量与技艺的完美融合,也是人与天地的和谐共鸣。
此时,一阵清风拂过,吹散最后一缕尘雾,露出父亲坚毅的面容,他的眼神中透着平静与从容,仿佛刚刚完成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叫好声,欢呼声在山谷间回荡。
但在这热烈的欢呼中,也夹杂着一丝敬畏和恐惧,因为他们深知,刚刚见证的不仅仅是一场高超的技艺展示,更是一次与神秘力量的对话。
几个年轻石匠不由自主地跪伏在地,对着父亲的方向连连叩首,额头撞在碎石上渗出鲜血,却浑然不觉,眼中满是崇拜与敬畏。
他们知道,自己目睹了一场非凡的奇迹,一个凡人超越极限、与天地之力相通的奇迹。
年长的石匠们则喃喃自语,念叨着古老的传说,仿佛父亲的这一锤,唤醒了他们心中沉睡已久的信仰。
每一次看父亲打大锤,对我而言都是一场灵魂的洗礼。
心胸豁然开朗,畅快之感难以言表,那些神秘的场景和力量,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重塑着我对世界的认知。
我蹲在角落里,小手紧紧攥着衣角,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父亲。
他身上蒸腾的热气与月光交织,在我眼中幻化成一幅幅奇异的画面,仿佛看到了远古的神灵在与山石对话,那些画面中蕴含着无尽的奥秘,吸引着我不断探索。
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世界,在那里,力量与智慧并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看到父亲的身影与传说中的英雄重叠,他的每一次挥锤,都像是在书写一段新的传奇。
这些年,我对劳动的热爱远超文学,总爱投身于那些被同事们认为低贱的活计。
只因自幼从父亲的辛勤劳作中,我体会到了无与伦比的神秘乐趣。
在那些挥汗如雨的瞬间,我仿佛能与父亲产生共鸣,触摸到天地间那股神秘的力量。
当我用稚嫩的双手握住石锤,敲击石块时,尽管力量微薄,却总觉得有一股暖流从掌心传遍全身,仿佛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认可,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奇妙体验,让我沉醉其中。
我深知,劳动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一种与天地沟通的方式,一种探索生命奥秘的途径。
每一块被我敲开的石头,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门,里面藏着无数等待我去发现的秘密。
劳动的乐趣无穷无尽,劳动带来的畅快心境,只有真正的劳动高手才能领悟。
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学有所用,让英雄有用武之地,这难道不是人生一大快事吗?
而在这快事中,我似乎触摸到了超越平凡的神秘境界。
未在平凡的劳动中达到技艺的顶端,又何以突破到非凡的修行境界?
月平总结出来的“技之上有术,术之上有法,法之上是道,道之上是意,意之上该是情”修行区间,技是最基础的。
我常常在夜深人静时思考这些问题,望着窗外的星空,总觉得那些神秘的力量就藏在闪烁的星辰背后,等待着我去揭开它们的面纱。
我渴望有一天,也能像父亲一样,在劳动中领悟到更高层次的境界,与天地之力融为一体。
我想象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挥动大锤,与山石对话,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场景切换到豆腐堰,那是一个蝉鸣聒噪的夏日午后。
水面漂浮的荷叶上,一只红蜻蜓正不安地颤动着翅膀,仿佛也感受到了空气中的紧张气氛。
父亲那即将落下的一巴掌,成为了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父亲的大手高高举起,在空中似盘旋了一瞬,仿佛在积蓄着某种力量,那短暂的停顿,却如同一个漫长的世纪。
阳光洒在他的手上,仿佛给他的手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随后,他的手如闪电般急速落下,“啪”的一声,精准地落在我光溜溜的后背上,力度恰到好处,让年仅三岁的我真切感受到了羞耻。
此时,豆腐堰的水面突然泛起一阵涟漪,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水下涌动。
一圈圈波纹扩散开来,撞在岸边的石块上,发出细碎的声响,打破了周遭的寂静,也打破了我内心的平静。
水中的鱼儿受惊,纷纷跃出水面,又“扑通”一声落入水中,溅起朵朵水花。
父亲打我们的手段极为高明,意在让我们记住羞耻,而非疼痛。
疼痛忍一忍便过去,羞耻感却会成为终身记忆。
父亲将打和骂的技巧,运用得如同他打大锤一般,已达化境。
他的每一个动作,似乎都蕴含着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理解,如同神秘的导师在传授着古老的智慧。
他微微眯起的眼睛里,藏着的不是愤怒,而是一种期望,期望我能从这次教训中明白些什么,期望我能在挫折中成长。
他的眼神中,仿佛有一团火焰,在燃烧着对我的期望和关爱。
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失望,但更多的是恨铁不成钢的急切。
挨打的是后背,我羞红的却是脸。
我知道错了,愣愣地望着父亲,眼中满是委屈与懵懂。
此时,一阵阴风吹过,吹得周围的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我的过错叹息。
几片枯叶飘落,恰好盖在我脚边,像是给我的错误做了一个无声的注脚。
老矮子还在水中发愣,他压根没想到会让我挨打。
他的头发湿漉漉地贴在额头上,眼睛瞪得大大的,满是愧疚和不知所措,在水中手足无措地扑腾着,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烁,仿佛是他内心慌乱的写照。
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什么也说不出来。
父亲的手再次举起,他举手投足间都透着神秘威严,仿佛一尊不可侵犯的神像。
老矮子在水中大喊:“别打了!怪我!”
他奋力划动着手臂,溅起大片水花,想要上岸阻止父亲,却因脚下打滑,又跌回水中,激起一阵更大的水花。
那水花在阳光下绽放,如同他急切的心情。
他的脸上写满了焦急,眼神中充满了恳求。
父亲不会随意浪费手势,他的手是为劳动而生,充满了神秘力量。
既然我已知道羞耻,他便不再打。
父亲平举着手,厚实的掌心横在我眼前:“知耻而后勇,勇既是勇力,也是勇智。来,我写一个字,只写一遍,你要是写不出来,我就把你丢下去,让何叔叔吐你一肚子口水。”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却又隐隐透露出一丝鼓励,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神秘的大门。
他的话语中,蕴含着对我的期望和信任,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
我望着他的掌心,仿佛那上面有一个神秘的世界在等待我去探索。
不知父亲是心血来潮,还是另有深意。
他用食指在左掌心写下一个字。
这个字极为复杂,只有食指划过的淡淡痕迹,父亲写得规规矩矩,如同他神秘莫测的为人。
按理说,没有字迹显现,我根本不可能写出来。
然而,就在父亲写完的那一刻,我眼前突然闪过一道微光,一个模糊的字迹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指引着我的小手在父亲大手上准确无误地把字写了出来。
我人生学会的第一个汉字,就这样诞生了。
而且我是先会写,后才会认。
从那之后,我再也没忘记这个字,连同当时的一切场景,都深深烙印在脑海中。
别的小孩,绝无我这般机缘,仿佛命运的齿轮在这一刻开始转动,引领我走向一个充满未知和神秘的世界。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与父亲之间有了一种特殊的联系,仿佛我们共享着一个只有我们知道的秘密。
我从此与文字结下不解之缘。
父亲,便是我神秘的启蒙老师。
我九岁领悟生活活生生,十二岁便能在人学上有所建树,便始于这一刻。
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推动着我,让我在人字的世界里不断探索,发现其中隐藏的奥秘。
每当我拿起笔,写下这个“席”字,就仿佛能感受到父亲掌心的温度,以及那神秘力量的指引,它如同黑暗中的灯塔,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我在文字的世界里遨游,寻找着人生的真谛,探索着宇宙的奥秘。
我开始阅读各种书籍,希望能从文字中找到更多与父亲、与神秘力量相关的线索。
父亲的妙手开启了我的灵智,他的方法和举动神秘而绝妙,如同神秘诗人灵感突发创作传世诗篇,妙不可言。
当我第三次准确无误地写出这个字后,父亲说:“记住,这是个‘席’字,席子的席,酒席的席,主席的席。”
他的手指点在我的鼻尖,嘴角扬起一抹欣慰的笑容,眼中闪烁着神秘而温暖的光芒,那光芒中蕴含着无尽的爱意与期许。
他的笑容,如同阳光一般,温暖了我的心田,也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我望着他的笑容,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成为像他一样了不起的人。
这个最早陪伴我的汉字,后来被我品出许多字典里都没有的神秘内涵和外延。
多年后,我才明白,父亲当时教我这个字,又是在豆腐堰,又当着老矮子的面,其实与老矮子有着神秘的关联。
也许这个字是解开某个古老谜团的钥匙,也许还有我的阅历还想象不到的意义,而我,在不经意间,已经被授意,不知不觉就卷入了这场神秘的命运漩涡。
我曾无数次回到豆腐堰,蹲在当年的位置,试图从水波和泥土中寻找答案,却始终一无所获,但那种被命运选中的感觉,却愈发强烈,如同心中燃起的一团火焰,无法熄灭。
我开始四处打听老矮子的身世,希望能揭开这个神秘的谜团。
父亲胖揍我一顿后,却对着老矮子哈哈大笑:“何曾精,与小儿的这番际遇,或许能让你有所顿悟。”
很少有人喊老矮子的大名“何曾精”,这几个字在忧乐沟几乎已被遗忘,可老矮子却声名远扬。
顿了顿,父亲又说:“人生诸多机缘,往往藏于细微之处,你我皆需用心体悟。”
这两句话,看似随意,却如同打石匠神秘的“囋言子”,话里藏着玄机。
也许这些话语,是父亲对老矮子的一种隐晦提醒,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神秘而诱人。
老矮子挠了挠头,尴尬地笑了笑,眼中却闪过一丝若有所思的神情,仿佛在思索着话语中的深意。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我注意到,老矮子在听到父亲的话后,眼神变得异常专注,仿佛在回忆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第二天晚上,家中弥漫着浓郁的香气,一大锅炖煮多时的猪蹄刚端上桌,便引得我和哥哥不停地吞咽口水。
就在这时,父亲手下的石匠袁二哥兴高采烈地跑来了,还没进门就大声喊道:“幺舅舅,幺舅舅,今天工地上出怪事了!”
父亲十分高兴,他最喜欢吃饭时来客人,尤其是袁二哥。
袁二哥常给父亲通风报信,让父亲即便不去石场,也能知晓那里的情况。
而且袁二哥几乎每次来都赶上饭点,每次来都能吃到好东西。
妈妈说,这是因为他年三十晚上洗脚洗得干净,这样的人“走运”,就连招待他的人家也会沾光,仿佛有一种神秘力量在暗中相助,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抹奇幻色彩。
袁二哥的脚步总是带着独特的节奏,仿佛与山间的韵律共鸣,这次也不例外,他的急切呼喊声穿透夜色,带着工地上那股神秘气息一同涌进屋内。
妈妈赶忙去加菜,围裙上还沾着方才做饭时的油渍,脚步却轻快得很。
不到七岁的哥哥也兴致勃勃地去帮忙,小小的身影在灶台与饭桌间穿梭,端来碗筷时,眼中满是期待。
我们三人不等袁二哥,便开始吃起来。热气腾腾的猪蹄泛着诱人的油光,香气钻进鼻腔,勾得人食指大动。
这顿饭我印象深刻,父亲和袁二哥一边吃肉,一边喝着用烂红苕换来的烧酒,一边聊着天,气氛神秘而融洽,仿佛这平凡的场景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故事。
陶制酒碗相碰时发出清脆声响,混着撕下肉时的撕扯声,在屋内回荡。
袁二哥讲述着工地上的怪事,说在一块石头中似乎看到了一双眼睛,盯着他们看,让人毛骨悚然。
他描述时,眼睛瞪得滚圆,手还在空中比划着眼睛的大小,仿佛那诡异的画面就在眼前重现。
父亲听后,只是微微一笑,仿佛对这些神秘现象早已见怪不怪,他的笑容中,似乎隐藏着对世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洞察。
他端起酒碗,轻抿一口,目光望向窗外的夜色,仿佛在回忆着什么,又仿佛在思索着宇宙的奥秘。
那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的沉稳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让我忍不住猜想,父亲究竟还知晓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袁二哥是我家的常客,像秦书记的女婿、老矮子、五爸、李大爷、乌爸爸等,也时常来我家走动,每次相聚,都带着说不出的诡秘氛围。
他们围坐在饭桌旁,压低声音交谈,偶尔发出几声神秘的笑声。
我躲在角落里,竖着耳朵偷听,却只能捕捉到只言片语,那些神秘的词汇和故事,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我,让我对这个世界的神秘充满了好奇,如同置身于一个充满谜团的宝库,渴望揭开每一个秘密。
我注意到,每当提到某些特殊话题时,大人们的眼神会突然变得深邃,交流的话语也变得隐晦难懂,像是在传递某种暗号。
父亲和袁二哥一边大口撕咬着肉,一边喝着用烂红苕换来的烧酒,两人的交谈声在昏黄的灯光下,带着几分醉意,也透着些许神秘。
“幺舅舅,今天工地上出了件邪门事儿!您说说,何曾精(老矮子)这十多年来,就没打好过一个尖窝眼,哪个眼子不得让人帮忙返工?嘿!可今儿个,这小子像是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也不知道去了哪儿,得了什么机缘。邪了门了,他今天打一个成一个,钢尖放下去严丝合缝,锤痕规整得就像用尺子量过,连最刁钻的石匠看了都挑不出半点毛病。”
袁二哥说到激动处,猛地一拍大腿,酒碗里的烧酒溅出大半,洒在粗布裤腿上,晕开深色的痕迹,“而且速度快得吓人,以前他一天打十个眼,现在不到半日就完成二十个,这哪里是在凿石头,分明是在施法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的脸上写满震惊与困惑,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进酒碗里,泛起小小的涟漪。
父亲用筷子敲了敲酒碗,清脆的声响让袁二哥瞬间噤声。
他望着碗中晃动的酒液,烛火在酒面上跳跃,映得他眼中光影明灭:“你可留意他握锤的手势?发力时气息走向?”
见袁二哥一脸茫然,父亲轻叹一声,夹起一块泛着油光的猪蹄,“当年我师傅教我‘抬大山大锤术’时说过,这世上没有突然开窍的技艺,只有厚积薄发的机缘。老何能有今日,怕是早就在暗中下了苦功。”
父亲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话语中带着历经岁月沉淀的智慧,他的眼神望向远处,仿佛透过墙壁,看到了老矮子默默努力的无数个日夜。
话音未落,院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秦书记的女婿上气不接下气地闯进来,衣襟上还沾着草屑,发丝凌乱地贴在额头上,脸上带着惊恐与焦急:“不好了!镇西采石场塌了半边山,好几个人被埋在下面!”
屋内气氛瞬间凝固,父亲手中的筷子“当啷”落在碗沿,袁二哥腾地站起身,酒碗“砰”地砸在桌上,烧酒泼洒在粗陶碗里盛着的花生米上,溅起细小的颗粒。
“走!”父亲抓起墙角的牛皮护腕,三两下缠在手臂上,动作利落得如同当年挥动大锤。
护腕上的铜扣碰撞发出清脆声响,仿佛是战斗的号角。
我跟在他身后,看着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那道影子在青石板路上跳跃,恍惚间竟与打石场中挥锤的身影重叠。
夜风吹过,带来远处山林的气息,混杂着一丝泥土的腥味,让人心中隐隐不安。
赶到事发地时,坍塌的山体如同被巨兽啃噬过的伤口,碎石堆中不时传来微弱的呼救声。
月光下,尘土飞扬,受伤的工人躺在血泊中呻吟,幸存者们在一旁焦急地呼喊着。
父亲站在废墟前,目光如炬扫视着现场。
突然,他指着一块凸起的巨石:“那下面有人!”
说罢,抄起不知谁递来的大锤,就要往上冲。
秦书记的女婿一把拉住他:“太危险了!这山体随时可能再次塌方!”
父亲甩开他的手,大锤在掌心转了个圈,锤柄上的防滑纹路深深嵌入掌心:“我这条命,本就是石头缝里捡回来的。”
他的眼神坚定如铁,透着视死如归的决心,仿佛与山石战斗早已成为他生命的本能。
此时,老矮子不知从哪里冒出来,身上沾满泥土,脸上还挂着几道血痕,眼神却异常坚定:“我和你一起!”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站定位置。
老矮子握紧手中的小锤,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父亲深吸一口气,大锤划破夜空,这一次的轨迹与那日如出一辙,却又多了几分悲壮。
锤声与山石的轰鸣交织,在我耳中竟化作一首激昂的战歌。
每一次锤击,都震得地面微微颤抖,碎石不断从头顶掉落,却丝毫没有动摇他们的决心。
随着一声声闷响,巨石上的裂缝如同蛛网般蔓延,终于在一声巨响中轰然倒塌。
尘埃落定,废墟下传来微弱的啜泣。
当我们把幸存者抬出来时,我看见老矮子瘫坐在地,双手颤抖得连水壶都拿不稳。
汗水和着泥土在他脸上划出一道道痕迹,眼神中还残留着劫后余生的惊恐。
父亲走过去,将一壶水递到他面前:“当年你在豆腐堰救我儿子时,也是这般手抖?”
老矮子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愕,随即苦笑道:“原来你都知道……”
他的声音沙哑,带着深深的疲惫,却又仿佛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回家的路上,父亲背着疲惫不堪的我。
月光如水,洒在他宽厚的背上。
我困倦地问:“爹,老矮子的变化,真的只是巧合吗?”
父亲的脚步顿了顿,声音带着夜色的深沉:“人生哪有那么多巧合?就像这抬大山大锤术,看似一锤定音,实则是千万次锤炼的结果。有些秘密,该揭晓时自会揭晓。”
远处,打石场的方向传来悠长的梆子声,那是石匠们收工的信号。
我望着漫天星辰,突然觉得,这看似平凡的世界下,藏着太多等待我去探寻的奥秘,而父亲手中的大锤,或许就是打开这些奥秘的钥匙。
那些闪烁的星星,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指引我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追寻神秘力量的踪迹,解开一个又一个谜团。
? ?忧乐沟的说珐,应该是‘罩子布,做窑绔,梢马宝,忍不住......’
? 邱癫子出场,才把本书正式带进老农会大院子,第二卷“老宅院”也才正式开始。
? 忧乐沟有种说珐,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豆十棉,为农村的十大生灵要素。七人和十棉在第一章就出现了,也没有少了三猪二狗,也提到了五牛六马。至于鸡,这才是第一次出现,鸡为首,出来得是晚,却是出现在头顶的。
? 本书讲究多多,要一一道来,那又得是一本书了。
喜欢水不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