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月龙也就顺势被她称作了七哥,这称呼中蕴含着她的心意,是她对这份感情的独特注解,仿佛这样就能让他们的关系更加亲密,更加与众不同。
她不想当大嫂,却一心想当七嫂,刚与我哥订婚,就迫不及待要我们这么称呼她,那份急切与欢喜,溢于言表,逢人便说“我是七嫂啦”,仿佛这称呼能让她更快地融入这个家,更快地与哥的生命紧密相连,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说起来,她爸作为镇公所的三大巨头之一,位高权重,却也极为重视这门亲事,更是像宣读红头文件那般,郑重其事地宣布我们不许叫她七姐,必须叫七嫂,那语气,不容置疑,带着长辈的威严与对女儿的疼爱,希望她能在这个家里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幸福,不受半点委屈。
“爸,我能不能不听?”
午后的阳光懒洋洋地洒进屋内,透过斑驳的窗户,窗户上的玻璃有几块已经破碎,用硬纸壳糊着,上面还贴着妹妹画的小人儿,在地面上投射出一片片光影,如同跳动的精灵,忽明忽暗,随着阳光的移动而变幻。
屋内的陈设简单而朴素,一张老旧的木桌,桌面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发亮,能映出模糊的人影,桌面上放着一个缺了口的粗瓷茶壶,里面还剩着半壶凉茶;几把缺了角的椅子,是父亲亲手做的,木头的纹理清晰可见,随意地摆放着,透着生活的气息,每一件物品都带着时光的痕迹,诉说着这个家的故事。
你百无聊赖地坐在椅子上,双手撑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对着正在一旁忙碌的父亲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年轻人特有的叛逆与撒娇,那是独属于你的表达方式,在父亲面前,再大的年纪也还是个孩子。
父亲站在窗前,阳光勾勒出他微微发福的身形,他正专注地擦拭着手中的农具——那是一把锄头,锄刃被磨得发亮,能映出人影,他用一块抹布细细地擦拭着,连缝隙里的泥土都不放过,仿佛在擦拭一件珍贵的艺术品,那农具在他手中,仿佛是一件珍贵的宝物,每一个细节都擦拭得干干净净,那是他赖以生存的伙伴,也是他对土地热爱的寄托。
“当然可以,你可以不听,我也能接着说。”
父亲停下手中的活儿,转过身来,目光坚定地看着你,眼神中透着长辈的威严与对儿子未来的期许,那目光如同深邃的潭水,蕴含着无尽的关爱,仿佛能看穿你的心思,却又不点破。
“你老子我老眼还没花,方圆百里,村村寨寨,哪家我不熟悉?张家的姑娘勤快,李家的姑娘孝顺,哪家的姑娘品性如何、手脚勤快与否,我都一清二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年轻时去县城,要过七七四十九座桥;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在部队时,顿顿离不开咸菜。依我看呐,这世上也就只有她最适合你了,你们俩性情相投,一个沉稳——遇事不慌,一个活泼——能给生活带来乐趣,定能好好过日子,相互扶持,白头偕老,像村口的老槐树一样,根连着根,枝缠着枝。”
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一道道皱纹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每一条都凝聚着生活的智慧,那是他用一生的经历换来的感悟,朴实却深刻。
“爸,我今年才十六岁岁呀,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候,您该不会是太保守,怕我老缠着您,把您的技术都学去了,所以急着找个人来绊住我吧?”
你半开玩笑地说道,试图用轻松的语气化解这略显严肃的氛围,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狡黠,眼中闪烁着调皮的光芒,像个没长大的孩子。
屋内弥漫着淡淡的尘土气息,混合着父亲身上质朴的汗味,那是辛勤劳作的味道,是父亲为这个家操劳的印记,闻起来让人感到踏实,如同闻到了土地的味道。
“别胡说!”
父亲皱了皱眉头,声音提高了几分,显然对你的调侃有些不满,却也并未真的生气,眼角的皱纹因这皱眉而更深了些,像刀刻一般,“你瞧瞧,村里和你一般大的,有几个还没订亲的?李家的小子,比你还小一岁,孩子都快出生了,人家小两口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种地、养牲口,日子有奔头。我这是为你好,成家立业,先成家才能后立业,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在身边,才能更安心地干事业,累了有人给你捶背,饿了有人给你做饭,生病了有人照顾你,这才是完整的人生,一个人的日子再风光,也不如两个人的日子温暖。”
他的声音在屋内回荡,惊起了角落里的一只蜘蛛,蜘蛛慌乱地在网上爬动,寻找着安全的角落,那蛛网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微弱的光芒,如同生活中的细小联系,看似脆弱,却坚韧无比。
“爸,我知道哥的想法,他把自己看得太高了,就怕您给他找个身材矮小的姑娘,到时候哥老是低头看人家,都得变得弓腰驼背了。”
一旁的小妹,见气氛有些紧张,赶忙插了句话,试图缓和一下,说完还朝你挤了挤眼睛,调皮地笑了笑,露出两颗小虎牙,像只顽皮的小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阳光洒在我的脸上,有些刺眼,我眯起了眼睛,享受着这片刻的温馨,看着父亲与哥之间的互动,心中充满了暖意,这就是家的感觉,有争吵,有调侃,更有爱。
“那是!”
七哥听到这话,得意地笑了起来,脸上洋溢着年轻人的自信与骄傲,仿佛自己真的有多么了不起,胸膛微微挺起,带着少年人的意气风发,“我将来可是要干大事的人,要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盖砖瓦房,买拖拉机,要让村里人都看得起,媳妇自然也要是最好的,温柔贤惠、勤劳善良,配得上我的才行,这样才能一起奋斗,共创美好未来。”
他笑起来时,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带着少年人的纯真与憧憬,那眼神里闪烁着对未来的向往,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
父亲看着他,无奈地摇了摇头,眼中却满是宠溺的笑意,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那个也曾有过远大抱负、也曾调皮捣蛋的自己,心中感慨万千,既希望他能展翅高飞,又舍不得他离开身边。
屋内的空气,在这玩笑与调侃中,变得轻松而温暖,阳光也似乎更加明媚了,透过窗户,在地面上投下更多跳动的光斑,如同一个个快乐的音符,谱写着这首名为“家”的乐曲,悠扬而动人。
离七在一旁听着,脸颊微红,像熟透的苹果,泛着健康的红晕,她没有说话,只是低着头,用手指轻轻绞着衣角,那衣角是她亲手绣的花纹,此刻却被绞得变了形。
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那笑容里,有羞涩——被说中心事的不好意思;有甜蜜——听到七哥对未来的规划里有自己;有对未来的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与哥幸福生活的模样,在砖瓦房里,围着桌子吃饭,孩子们在院子里嬉戏。
窗外的鸟儿不知何时飞了回来,落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为这幸福的一幕歌唱,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与屋内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美好的气息,让人相信,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这份温暖与爱意都能支撑着他们,走过漫长的人生路,克服一切困难,迎来属于他们的幸福明天。
离人村的老槐树依旧在村口伫立,小溪水依旧潺潺流淌,离七和七哥的故事,如同这山水一般,在岁月中延续,虽然有波折,有遗憾,却也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成为这片土地上又一个动人的传说,被后人传颂,提醒着人们,爱与担当,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如同梅与梨的酸涩,虽有苦味,却也蕴含着生命的本真与美好。
我赶忙接着说:“七哥,我这儿可有资料:离七,女,16岁,刚参加完高考,毕业成绩在龙王镇中学 94级电脑专业里排名第一,体重 55公斤,身高 171.25厘米。这下可好,七哥被人家比下去了,哥你身高一米九零,像辆九零摩托,人家却是 125本田,不在一个级别啊。”我一边说着,一边偷眼看着七哥的反应,嘴角抑制不住地微微上扬,心中暗自觉得这对比颇为有趣。
屋内的空气仿佛被这句话逗得轻快了几分,墙角的蛛网在穿堂风里轻轻晃动,沾着的几粒尘埃如同星子般闪烁。
墙上的老式挂钟在滴答作响,那声音清脆而规律,仿佛在为这场轻松的对话打着节拍,每一声都像是时光的脚步,不紧不慢地向前挪动,记录着这片刻的欢愉。
阳光透过窗棂,在地面上投下一方明亮的光斑,随着时间的推移,缓缓移动,如同一个沉默的见证者,将这寻常的场景拓印在记忆里。
“啊,这样啊?哈,那我得再看看。”七哥听了我的话,先是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像是没想到我会如此细致地了解离七的情况,那惊讶里还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羞赧,耳根微微泛红。
随后又恢复了那副略带调侃的玩世不恭模样,转头跟父亲开起了玩笑,“爸,要不这样,您就真给我买辆本田 125,我保证给您驮回一个百里之内最出色的儿媳妇,还不用您再额外花钱。”他说这话时,语气轻松,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狡黠,仿佛这只是一场寻常的讨价还价,手指却不自觉地抠着木椅的纹路,那纹路是父亲早年亲手雕刻的缠枝莲,此刻正被摩挲得发亮。
父亲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却难以掩饰地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那笑意里藏着对儿子的宠溺与期许,如同春日里融化的冰雪,温柔而深沉。
? ?章节名称请以内文中所显示的为准!
喜欢水不暖月
她不想当大嫂,却一心想当七嫂,刚与我哥订婚,就迫不及待要我们这么称呼她,那份急切与欢喜,溢于言表,逢人便说“我是七嫂啦”,仿佛这称呼能让她更快地融入这个家,更快地与哥的生命紧密相连,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说起来,她爸作为镇公所的三大巨头之一,位高权重,却也极为重视这门亲事,更是像宣读红头文件那般,郑重其事地宣布我们不许叫她七姐,必须叫七嫂,那语气,不容置疑,带着长辈的威严与对女儿的疼爱,希望她能在这个家里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幸福,不受半点委屈。
“爸,我能不能不听?”
午后的阳光懒洋洋地洒进屋内,透过斑驳的窗户,窗户上的玻璃有几块已经破碎,用硬纸壳糊着,上面还贴着妹妹画的小人儿,在地面上投射出一片片光影,如同跳动的精灵,忽明忽暗,随着阳光的移动而变幻。
屋内的陈设简单而朴素,一张老旧的木桌,桌面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发亮,能映出模糊的人影,桌面上放着一个缺了口的粗瓷茶壶,里面还剩着半壶凉茶;几把缺了角的椅子,是父亲亲手做的,木头的纹理清晰可见,随意地摆放着,透着生活的气息,每一件物品都带着时光的痕迹,诉说着这个家的故事。
你百无聊赖地坐在椅子上,双手撑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对着正在一旁忙碌的父亲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年轻人特有的叛逆与撒娇,那是独属于你的表达方式,在父亲面前,再大的年纪也还是个孩子。
父亲站在窗前,阳光勾勒出他微微发福的身形,他正专注地擦拭着手中的农具——那是一把锄头,锄刃被磨得发亮,能映出人影,他用一块抹布细细地擦拭着,连缝隙里的泥土都不放过,仿佛在擦拭一件珍贵的艺术品,那农具在他手中,仿佛是一件珍贵的宝物,每一个细节都擦拭得干干净净,那是他赖以生存的伙伴,也是他对土地热爱的寄托。
“当然可以,你可以不听,我也能接着说。”
父亲停下手中的活儿,转过身来,目光坚定地看着你,眼神中透着长辈的威严与对儿子未来的期许,那目光如同深邃的潭水,蕴含着无尽的关爱,仿佛能看穿你的心思,却又不点破。
“你老子我老眼还没花,方圆百里,村村寨寨,哪家我不熟悉?张家的姑娘勤快,李家的姑娘孝顺,哪家的姑娘品性如何、手脚勤快与否,我都一清二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年轻时去县城,要过七七四十九座桥;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在部队时,顿顿离不开咸菜。依我看呐,这世上也就只有她最适合你了,你们俩性情相投,一个沉稳——遇事不慌,一个活泼——能给生活带来乐趣,定能好好过日子,相互扶持,白头偕老,像村口的老槐树一样,根连着根,枝缠着枝。”
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一道道皱纹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每一条都凝聚着生活的智慧,那是他用一生的经历换来的感悟,朴实却深刻。
“爸,我今年才十六岁岁呀,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候,您该不会是太保守,怕我老缠着您,把您的技术都学去了,所以急着找个人来绊住我吧?”
你半开玩笑地说道,试图用轻松的语气化解这略显严肃的氛围,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狡黠,眼中闪烁着调皮的光芒,像个没长大的孩子。
屋内弥漫着淡淡的尘土气息,混合着父亲身上质朴的汗味,那是辛勤劳作的味道,是父亲为这个家操劳的印记,闻起来让人感到踏实,如同闻到了土地的味道。
“别胡说!”
父亲皱了皱眉头,声音提高了几分,显然对你的调侃有些不满,却也并未真的生气,眼角的皱纹因这皱眉而更深了些,像刀刻一般,“你瞧瞧,村里和你一般大的,有几个还没订亲的?李家的小子,比你还小一岁,孩子都快出生了,人家小两口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种地、养牲口,日子有奔头。我这是为你好,成家立业,先成家才能后立业,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在身边,才能更安心地干事业,累了有人给你捶背,饿了有人给你做饭,生病了有人照顾你,这才是完整的人生,一个人的日子再风光,也不如两个人的日子温暖。”
他的声音在屋内回荡,惊起了角落里的一只蜘蛛,蜘蛛慌乱地在网上爬动,寻找着安全的角落,那蛛网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微弱的光芒,如同生活中的细小联系,看似脆弱,却坚韧无比。
“爸,我知道哥的想法,他把自己看得太高了,就怕您给他找个身材矮小的姑娘,到时候哥老是低头看人家,都得变得弓腰驼背了。”
一旁的小妹,见气氛有些紧张,赶忙插了句话,试图缓和一下,说完还朝你挤了挤眼睛,调皮地笑了笑,露出两颗小虎牙,像只顽皮的小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阳光洒在我的脸上,有些刺眼,我眯起了眼睛,享受着这片刻的温馨,看着父亲与哥之间的互动,心中充满了暖意,这就是家的感觉,有争吵,有调侃,更有爱。
“那是!”
七哥听到这话,得意地笑了起来,脸上洋溢着年轻人的自信与骄傲,仿佛自己真的有多么了不起,胸膛微微挺起,带着少年人的意气风发,“我将来可是要干大事的人,要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盖砖瓦房,买拖拉机,要让村里人都看得起,媳妇自然也要是最好的,温柔贤惠、勤劳善良,配得上我的才行,这样才能一起奋斗,共创美好未来。”
他笑起来时,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带着少年人的纯真与憧憬,那眼神里闪烁着对未来的向往,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
父亲看着他,无奈地摇了摇头,眼中却满是宠溺的笑意,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那个也曾有过远大抱负、也曾调皮捣蛋的自己,心中感慨万千,既希望他能展翅高飞,又舍不得他离开身边。
屋内的空气,在这玩笑与调侃中,变得轻松而温暖,阳光也似乎更加明媚了,透过窗户,在地面上投下更多跳动的光斑,如同一个个快乐的音符,谱写着这首名为“家”的乐曲,悠扬而动人。
离七在一旁听着,脸颊微红,像熟透的苹果,泛着健康的红晕,她没有说话,只是低着头,用手指轻轻绞着衣角,那衣角是她亲手绣的花纹,此刻却被绞得变了形。
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那笑容里,有羞涩——被说中心事的不好意思;有甜蜜——听到七哥对未来的规划里有自己;有对未来的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与哥幸福生活的模样,在砖瓦房里,围着桌子吃饭,孩子们在院子里嬉戏。
窗外的鸟儿不知何时飞了回来,落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为这幸福的一幕歌唱,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与屋内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美好的气息,让人相信,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这份温暖与爱意都能支撑着他们,走过漫长的人生路,克服一切困难,迎来属于他们的幸福明天。
离人村的老槐树依旧在村口伫立,小溪水依旧潺潺流淌,离七和七哥的故事,如同这山水一般,在岁月中延续,虽然有波折,有遗憾,却也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成为这片土地上又一个动人的传说,被后人传颂,提醒着人们,爱与担当,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如同梅与梨的酸涩,虽有苦味,却也蕴含着生命的本真与美好。
我赶忙接着说:“七哥,我这儿可有资料:离七,女,16岁,刚参加完高考,毕业成绩在龙王镇中学 94级电脑专业里排名第一,体重 55公斤,身高 171.25厘米。这下可好,七哥被人家比下去了,哥你身高一米九零,像辆九零摩托,人家却是 125本田,不在一个级别啊。”我一边说着,一边偷眼看着七哥的反应,嘴角抑制不住地微微上扬,心中暗自觉得这对比颇为有趣。
屋内的空气仿佛被这句话逗得轻快了几分,墙角的蛛网在穿堂风里轻轻晃动,沾着的几粒尘埃如同星子般闪烁。
墙上的老式挂钟在滴答作响,那声音清脆而规律,仿佛在为这场轻松的对话打着节拍,每一声都像是时光的脚步,不紧不慢地向前挪动,记录着这片刻的欢愉。
阳光透过窗棂,在地面上投下一方明亮的光斑,随着时间的推移,缓缓移动,如同一个沉默的见证者,将这寻常的场景拓印在记忆里。
“啊,这样啊?哈,那我得再看看。”七哥听了我的话,先是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像是没想到我会如此细致地了解离七的情况,那惊讶里还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羞赧,耳根微微泛红。
随后又恢复了那副略带调侃的玩世不恭模样,转头跟父亲开起了玩笑,“爸,要不这样,您就真给我买辆本田 125,我保证给您驮回一个百里之内最出色的儿媳妇,还不用您再额外花钱。”他说这话时,语气轻松,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狡黠,仿佛这只是一场寻常的讨价还价,手指却不自觉地抠着木椅的纹路,那纹路是父亲早年亲手雕刻的缠枝莲,此刻正被摩挲得发亮。
父亲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却难以掩饰地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那笑意里藏着对儿子的宠溺与期许,如同春日里融化的冰雪,温柔而深沉。
? ?章节名称请以内文中所显示的为准!
喜欢水不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