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关芝芝心事-《冷戾权臣撑腰,嫡女重生虐哭全家》

  伴着琴声,叶濯缓缓解释,语气却是更加的疏离:

  “臣除了尽自己的职责外,没有给殿下任何明示暗示,谈不上对殿下是否公平。”

  见对方执拗,叶濯言辞更生硬了些:

  “当日,无论是谁被送去戈勒,我都会将人追回。我救殿下,是因为我心中的坚持,而无关乎你是谁。”

  明懿眼睛倏然睁大。

  ‘无关乎你是谁’……

  她以为,当初雨夜相护,他们之间的情谊,总是不一样的。

  原来不是吗?

  明懿挺了挺脊背,眼泪却落得更凶:

  “那我去找陛下赐婚。我是陛下的长姐,一生对他没有所求,只此一次,叶濯,你猜陛下会不会答应我?”

  陛下一定会答应的。

  随着陆家仿造御赐之物敛财结党一案浮出水面。

  所涉及的官员不少。

  这就代表这些人都与肃王有关。

  皇帝哪怕再昏庸,一旦涉及皇位不稳,也必然在意到惴惴不安。

  此时唯一能与肃王相抗的叶濯,绝对不能倒戈。

  而把明懿长公主嫁给叶濯,似乎是拉拢他的极好办法。

  莫说不会拒绝,叶濯想,陛下甚至会很乐意促成此事。

  说罢,没等叶濯再回答什么,明懿长公主转身便走。

  她就不信,等那道明黄色的圣旨下到叶府,她与叶濯是名正言顺的夫妻时,他还能说出那句‘无关你是谁’吗?

  她笃定离开,直到最后,都挺直了脊背,不输一国长公主的骄傲。

  叶濯面色复杂地看着明懿的背影,仿佛是在下定什么决心。

  直到一曲终了,荣仪贞起身行礼时,叶濯才回过神。

  是时候了。

  叶濯对自己说。

  ……

  而另一边,荣仪贞才弹过琴,与身旁交好的夫人说几句话后,便被关芝芝强势拉到一旁。

  廊下临水的安静处,关芝芝侧坐在廊边的美人靠上,捂着脸求荣仪贞:

  “荣湉湉,你能不能求你舅母劝劝我嫂子,我年纪还小呢,真的没有必要现在就张罗人家。”

  荣仪贞想了想,故意逗她,扒下关芝芝捂脸的手,迫使她面对现实:

  “你确定吗?也许是关少夫人觉得,你比较难嫁出去,所以要提前准备。”

  “而且,你都及笄了。去府上问询的人都几乎没有,这不是很说明问题?”

  满京城的公子儿郎,没有一个敢做关芝芝这炮仗一般的人的夫君。

  关芝芝急了,一拍栏杆:“荣湉湉你是站哪边的?难不成,你也觉得那个陈澈瑾好?”

  荣仪贞一愣。

  “陈澈瑾?”

  她顺势坐在关芝芝身边,拉着关芝芝的手,有些兴奋:

  “你是说,你嫂子想让你嫁的是关阁老的关门弟子,陈澈瑾?”

  前世,关家全家流放,叶濯重用关崇的学生陈澈瑾。

  陈澈瑾步步高升后,为关家求了赦免,亲自派人将关家剩余的人接回京城照料。

  他一生除了编着水利书籍外,几乎是照顾关家后人。

  终身未娶,几乎将自己活成了半个关家人。

  可以说是个有情有义,又在官场之上长袖善舞的好人。

  这样的人,又与关芝芝年岁相符,还是关芝芝祖父的学生,的确很适合她。

  看见荣仪贞眼中的热切,关芝芝下意识往一旁挪了挪。

  她讪讪一笑:“不是,荣湉湉你冷静一点。”

  荣仪贞冷静些许,认真问:

  “你见过陈澈瑾了?他可有什么地方不对,让你这样抗拒讨厌?”

  关芝芝抱怨:“我就见过他几面。”

  “他长得不行?”

  关芝芝蹙眉:“我就偶然见过他几次,哪次都没正眼看他,谁知道他几个鼻子几只眼睛。”

  荣仪贞想了想,试着引导关芝芝:

  “那等改天,我陪你去工部看他,万一此人貌如天仙,你将他让给别人,岂不是吃了大亏。”

  相处得久了,荣仪贞算是了解关芝芝的。

  关芝芝一生最爱的便是俊俏男子。

  偶尔和她约着出去玩,一起在铺子里挑东西,都不忘给喜欢的戏子带上一份,找丫头送到戏园子去。

  说到‘貌如天仙’四个字,关芝芝刚才还严词拒绝,此时也是含糊了。

  “那个……真有这个可能?”

  她问荣湉湉:“我祖父这个学生,年纪比我大不了几岁,性子却像个老头儿似的,喜欢寄情山水,每每不是从这个山上下来,就是去那个湖边勘探,这样性子的人,如何貌若天仙?”

  荣仪贞解释:“陈澈瑾在工部掌管水利,自是要多游走,将山川地势烂熟于心的。”

  “而且,他自身也对此很感兴趣。你要说他寄情山水,总比你嫂子刚才带你认识的那些逛花楼的公子要好吧?”

  说到寄情山水,荣仪贞这才想起,前世,陈澈瑾之所以能够升迁得如此之快,都是因为京中一场大水。

  堤坝失修,水漫京师之时,是叶濯举荐了陈澈瑾,利用京郊地势之便,修挖临时水道,将水引出京城。

  关芝芝口中的‘寄情山水’,只怕是陈澈瑾日复一日在心中盘点京郊山脉与河流走势。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便有小太监来传话给关芝芝,说是蔡氏找她有要事。

  关芝芝有些松动,和荣仪贞约好:

  “那就说好了,改天你陪我去看。若他不是貌若天仙,我转身就走。”

  荣仪贞点头,笑着应是。

  看着关芝芝随着小太监离开,荣仪贞脸上的笑容一点点趋于平淡,直到消失不见。

  她板起一张脸,看向转角处露在外面的半个袍角:

  “谁在那儿鬼鬼祟祟的,滚出来!”

  一声呵斥,肃王身着藏青蟒袍,从拐角处信步而出:

  “荣二小姐不愧在昭平侯府长大,颇有将门风范。”

  见到来人是肃王,荣仪贞起身,行了一礼:

  “殿下,臣女刚才,得罪了。”

  她低眉顺目,一副骂了王爷后,惶恐不安的样子。

  其实,只有她自己知道,刚才,荣仪贞便是看见了肃王蟒袍的一角,才故意骂得那般难听。

  “二小姐不必多礼。说来,是本王唐突,方才听了荣二小姐一展琴艺,便心悦诚服,所以才让人支走关小姐,只盼能多和荣二小姐说上几句话。”

  说着,肃王探手,带着翠玉扳指的大手眼看要抬起荣仪贞的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