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这位贾先生的缘故,林东的小弟们并未继续对我动手,而是安静的站在一旁。
而我看到这一幕,也是立刻用超能力对这幅画进行鉴定。
这幅画是真品的概率为:0%!
是假画!
我的心突然颤动了一下。
这贾先生胆子也太大了吧,竟然敢拿假画来糊弄林东这位阳城南区的大佬?
林东用遥控器调暗灯光,水晶吊灯的光晕收缩成台球桌上方的金色光圈。
他特意选了这间配备真皮沙发与智能调光系统的包间。
墙上的温湿度计显示23℃、55%RH,这是展示古画的理想环境。
“贾老师,您要不先给我掌掌眼。”林东暂时放下贾先生的这幅画,反到自己从防潮柜取出一个紫檀画匣,手腕上的百达翡丽折射出一道冷光。
作为台球会所的老板,他习惯用名表豪车震慑客人,但今晚面对这位业界内有名的老专家,他特意换上了低调的亚麻西装。
不难看出他对这位贾先生非常尊重。
贾先生没急着接话,先是用指尖试了试沙发旁加湿器的出雾量。
老人枯瘦的手指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腕间却戴着块不符合年纪的AleWatchUltra。
林东注意到表盘正在记录室内温湿度。
“明代黄花梨画匣?”贾先生突然开口,声音像砂纸磨过老绢。
他接过画匣时,袖口露出半截纹身,是组模糊的二维码,这在文物界老辈中极为罕见。
林东心头一跳。
这画匣是他上个月在拍卖会所得,当时标注是清代仿品。
“您老真是好眼力,不过今天重点是里头的...”他故意停顿,用雪茄剪咔嚓一声剪开支CohibaBehike。
雪茄点燃的刹那,包间自动启动了排烟模式。
贾先生趁机将画匣放在台球桌边沿。
这个位置很妙,既避开直射灯光,又能借助绿呢台布的漫反射观察细节。
老人展开画轴的动作行云流水,仿佛早已知晓卷紧度。
“《溪山清远图》?”
贾先生眉头微动。
林东暗喜,这正是他想要的反应。
这幅号称明代仇英的画作,是他通过特殊渠道搞来的“黑马”藏品。
台球室特有的混响效果此刻显现出来——隔壁包间传来的击球声在墙面碰撞,形成类似古琴泛音的共鸣。
贾先生突然用指甲轻弹绢本,声波在老旧纤维中传导的微妙震动,让林东想起去年在苏富比预展上听过的“鉴画听音”讲座。
“有意思。”贾先生从马甲口袋掏出枚和田玉把件,在画心上方缓缓移动。
玉石投下的阴影里,几处修补痕迹显露出蛛丝马迹。“林总知道明代苏州片常用的补绢技法吗?“
林东递酒的手僵在半空。
他当然不知道,但这不妨碍他侃侃而谈:“苏州织造局特供的“金砖绢”,听说要掺入...”话音未落,贾先生突然用玉把件边缘刮过某处墨线,几粒微小的晶体反光一闪而逝。
“石英砂。”老人微笑,“明代画家调墨的秘方。”这个动作让林东想起职业台球选手擦巧克粉的架势——看似随意,实则每粒粉末的落点都有讲究。
正当林东俯身细看时,贾先生的智能手表突然震动。
老人瞥了眼表盘,状若无意地调整了画轴角度。
此刻台球桌的绿色呢面成为绝佳衬底,那些原本可疑的淡墨渲染,在互补色作用下突然变得层次分明。
“您看这远山皴法...”林东急于展示眼力,却见贾先生用球杆轻轻点住画心某处。
杆头阴影里,几个肉眼难辨的针孔显露出来——这是古画装裱特有的“命纸”痕迹。
“好眼力!”林东拍腿大笑,雪茄灰落在真皮沙发上。
他没注意到贾先生刚才借擦拭眼镜的动作,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放在桌上的手机。
更没发现当自己转身取酒时,老人迅速用指甲在某处题跋上抹过——那里有粒几乎不可见的现代印刷网点。
或许是因为超能力的缘故,我发现除了自身力量得到提升之外,甚至连视力感官也有所提升。
此刻即便我离得较远,也依旧如同鹰眼一般,可以看清两人那边的细枝末节。
尤其是林东举着两杯酒转身时,我恰巧看见贾先生手机屏幕一闪而过。
虽然迅速锁屏,但我分明瞥见“高仿书画定制“的聊天界面。
贾先生也在此刻适时咳嗽一声:“林总,我有点赶时间,你还是看看这幅画吧!”
“好好好。”
林东随意回答一句,便重新拿贾先生带来的那副画。
约莫几分钟的样子,两人钱货两清。
我虽然知道他手里的这幅画是假的,但我默不作声,静静的看着两人交易在微妙的气氛中完成。
而在我的观察下,贾先生全程没碰过POS机,老人只是把AleWatch贴近感应区,支付成功的提示音就混着台球碰撞声响起。
临走时,贾先生突然用球杆挑起茶几上的火柴盒,那是“大东台球”的定制款,印着林东引以为傲的slogan:“真品至上”。
“火柴不错。”老人笑着将火柴盒揣进兜里,二维码纹身在袖口一闪而逝。
“贾先生慢走!”
待得对方离去,站在包房内的林东这才面露笑意的将花又一次拿起来欣赏。
“东哥,买画果然还是得找贾先生啊,这画看着真不错。”
一旁的小弟开口拍马屁,林东也赞同的点着头,仿佛是占到了什么便宜一般。
因为这幅画他花了500万!
按照贾先生所言,放到拍卖会上必然价值千万,但因为知道林东喜爱收藏,并不会转售卖它,加上两人是老熟人了,林东从他手里买过不少东西,所以这才愿意低价给他。
“东哥,你就那么相信刚才那位贾先生吗?”
我久违的开了口,一下子又让东哥回想起还有我的事情没有处理。
他微微偏头看着我道:“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当然,我也不介意成全你做个哑巴!”
身旁小弟明白他的意思,再次朝着我围过来。
“唉,就你这脑子还收藏东西,被人坑了还要谢谢人家!”
我的话立刻引起了他的关注,抬手瞬间,小弟们原地停止,而他则是目不转睛的盯着我道:“你是说,我被贾先生坑了?”
而我看到这一幕,也是立刻用超能力对这幅画进行鉴定。
这幅画是真品的概率为:0%!
是假画!
我的心突然颤动了一下。
这贾先生胆子也太大了吧,竟然敢拿假画来糊弄林东这位阳城南区的大佬?
林东用遥控器调暗灯光,水晶吊灯的光晕收缩成台球桌上方的金色光圈。
他特意选了这间配备真皮沙发与智能调光系统的包间。
墙上的温湿度计显示23℃、55%RH,这是展示古画的理想环境。
“贾老师,您要不先给我掌掌眼。”林东暂时放下贾先生的这幅画,反到自己从防潮柜取出一个紫檀画匣,手腕上的百达翡丽折射出一道冷光。
作为台球会所的老板,他习惯用名表豪车震慑客人,但今晚面对这位业界内有名的老专家,他特意换上了低调的亚麻西装。
不难看出他对这位贾先生非常尊重。
贾先生没急着接话,先是用指尖试了试沙发旁加湿器的出雾量。
老人枯瘦的手指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腕间却戴着块不符合年纪的AleWatchUltra。
林东注意到表盘正在记录室内温湿度。
“明代黄花梨画匣?”贾先生突然开口,声音像砂纸磨过老绢。
他接过画匣时,袖口露出半截纹身,是组模糊的二维码,这在文物界老辈中极为罕见。
林东心头一跳。
这画匣是他上个月在拍卖会所得,当时标注是清代仿品。
“您老真是好眼力,不过今天重点是里头的...”他故意停顿,用雪茄剪咔嚓一声剪开支CohibaBehike。
雪茄点燃的刹那,包间自动启动了排烟模式。
贾先生趁机将画匣放在台球桌边沿。
这个位置很妙,既避开直射灯光,又能借助绿呢台布的漫反射观察细节。
老人展开画轴的动作行云流水,仿佛早已知晓卷紧度。
“《溪山清远图》?”
贾先生眉头微动。
林东暗喜,这正是他想要的反应。
这幅号称明代仇英的画作,是他通过特殊渠道搞来的“黑马”藏品。
台球室特有的混响效果此刻显现出来——隔壁包间传来的击球声在墙面碰撞,形成类似古琴泛音的共鸣。
贾先生突然用指甲轻弹绢本,声波在老旧纤维中传导的微妙震动,让林东想起去年在苏富比预展上听过的“鉴画听音”讲座。
“有意思。”贾先生从马甲口袋掏出枚和田玉把件,在画心上方缓缓移动。
玉石投下的阴影里,几处修补痕迹显露出蛛丝马迹。“林总知道明代苏州片常用的补绢技法吗?“
林东递酒的手僵在半空。
他当然不知道,但这不妨碍他侃侃而谈:“苏州织造局特供的“金砖绢”,听说要掺入...”话音未落,贾先生突然用玉把件边缘刮过某处墨线,几粒微小的晶体反光一闪而逝。
“石英砂。”老人微笑,“明代画家调墨的秘方。”这个动作让林东想起职业台球选手擦巧克粉的架势——看似随意,实则每粒粉末的落点都有讲究。
正当林东俯身细看时,贾先生的智能手表突然震动。
老人瞥了眼表盘,状若无意地调整了画轴角度。
此刻台球桌的绿色呢面成为绝佳衬底,那些原本可疑的淡墨渲染,在互补色作用下突然变得层次分明。
“您看这远山皴法...”林东急于展示眼力,却见贾先生用球杆轻轻点住画心某处。
杆头阴影里,几个肉眼难辨的针孔显露出来——这是古画装裱特有的“命纸”痕迹。
“好眼力!”林东拍腿大笑,雪茄灰落在真皮沙发上。
他没注意到贾先生刚才借擦拭眼镜的动作,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放在桌上的手机。
更没发现当自己转身取酒时,老人迅速用指甲在某处题跋上抹过——那里有粒几乎不可见的现代印刷网点。
或许是因为超能力的缘故,我发现除了自身力量得到提升之外,甚至连视力感官也有所提升。
此刻即便我离得较远,也依旧如同鹰眼一般,可以看清两人那边的细枝末节。
尤其是林东举着两杯酒转身时,我恰巧看见贾先生手机屏幕一闪而过。
虽然迅速锁屏,但我分明瞥见“高仿书画定制“的聊天界面。
贾先生也在此刻适时咳嗽一声:“林总,我有点赶时间,你还是看看这幅画吧!”
“好好好。”
林东随意回答一句,便重新拿贾先生带来的那副画。
约莫几分钟的样子,两人钱货两清。
我虽然知道他手里的这幅画是假的,但我默不作声,静静的看着两人交易在微妙的气氛中完成。
而在我的观察下,贾先生全程没碰过POS机,老人只是把AleWatch贴近感应区,支付成功的提示音就混着台球碰撞声响起。
临走时,贾先生突然用球杆挑起茶几上的火柴盒,那是“大东台球”的定制款,印着林东引以为傲的slogan:“真品至上”。
“火柴不错。”老人笑着将火柴盒揣进兜里,二维码纹身在袖口一闪而逝。
“贾先生慢走!”
待得对方离去,站在包房内的林东这才面露笑意的将花又一次拿起来欣赏。
“东哥,买画果然还是得找贾先生啊,这画看着真不错。”
一旁的小弟开口拍马屁,林东也赞同的点着头,仿佛是占到了什么便宜一般。
因为这幅画他花了500万!
按照贾先生所言,放到拍卖会上必然价值千万,但因为知道林东喜爱收藏,并不会转售卖它,加上两人是老熟人了,林东从他手里买过不少东西,所以这才愿意低价给他。
“东哥,你就那么相信刚才那位贾先生吗?”
我久违的开了口,一下子又让东哥回想起还有我的事情没有处理。
他微微偏头看着我道:“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当然,我也不介意成全你做个哑巴!”
身旁小弟明白他的意思,再次朝着我围过来。
“唉,就你这脑子还收藏东西,被人坑了还要谢谢人家!”
我的话立刻引起了他的关注,抬手瞬间,小弟们原地停止,而他则是目不转睛的盯着我道:“你是说,我被贾先生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