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正式动工-《艺考落榜,我觉醒了田园系统》

  现场男人女人加起来,有三百一十五人。

  等林北带着姜书勤到达后,老支书把指挥权交了出来。

  “我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只知道修土坝,怎么做女娃子你说了算。”

  提前跟村里人说好,重新修水坝的事,由城里来的大学生负责,务必要服从命令。

  就怕里边有些老爷们,看见人家是个年轻女孩子,心里边觉着不服气。

  谁敢不听话带头闹事,那就别怪他不讲情面。

  “谢谢老支书,我知道这条河给村里带来不少的麻烦,等工程顺利完工后,保证往后几十年不会决口。”

  姜书勤的胳膊上,套上了块红布,也叫做袖章。

  接下来她将所有人划分成三个队伍,有负责挖开土层,有负责抡大锤砸石头,剩下的去运沙子。

  材料都是现成的,附近就能找得到,就地取材省去了许多麻烦。

  水坝总长度九十米,河对岸是大山,所以不用担心这边挡住了洪水,又淹了对面。

  并且坝体所处的位置,刚好是个凹口,两边天然地势比较高,发大水也不会漫过去。

  姜书勤从昨天下午五点开始,忙到了晚上九点半,连着四个半小时绘图。

  结合现场的的情况,将发电机安放的位置,选择在水流落差最大区域。

  所有的工程都在空地上进行,等到了完工之后,通过在河对面投放大量的石块,迫使河道发生改变。

  “你这人脑子比较灵光,再找几个靠得住的,先跟我去画线。”

  到了这时候,林北也得乖乖听从指挥,又去将周建国还有几个人喊过来帮忙。

  木棍削成尖的,东西两边分别砸进地面,通过麻绳来连接。

  中间同样还要插入木棍,整体走势呈现出向北拱入,能够扛得住更大的洪水冲击。

  确认没有问题后,再用白石灰粉,顺着绳子留下痕迹,接下来就能正式开工。

  由于早晚气温都在零下十几度,地面仍旧处于结冰的状态。

  这就需要人工挥舞洋镐,刨开一米深的冻土层,再往下挖半米就是岩石。

  人多力量大,伟人的话仍旧是至理名言。

  一百多号工人同时开工,很快就将地面啃开一层皮,干起活来相当卖力气。

  随着日头越升越高,气温也逐渐回暖,往下刨开一尺深,土质没那么难挖。

  林北也跟着加入其中,他举起手里的洋镐,每一次砸在地面上,都能啃下大块的土块。

  最底层是地基层,深一米五宽五米,挖好了之后洋灰拌沙子,再将收集到菖蒲的绒毛掺杂进去,提升整体的强度。

  之后加入石块填满,但凡有空隙的地方,务必要用拌好的洋灰填充。

  十二点准时下工,所有人去大队院里吃饭,休息一个半小时后,再接着开工。

  “按照目前的进度,全部完工的话,估计得二十多天。”

  吃饭的时候姜书勤也没闲着,边吃边在笔记本上做计算,她对进度还算比较满意。

  三百来人集体出动,修一条百米长的水坝,还要耗费这么长时间。

  要是放在后世,整上几台挖机,混凝土搅拌车,以及泵车。

  赶工的话最多一个礼拜就能完成,并且人数远没有这么多的前提下。

  果然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眼下还是太过于落后,大大限制了发展的速度。

  “距离春耕的话,差不多也得这些日子,不过生产队可能会提前下地,后期人手跟不上去。”

  修水坝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耽误了农业生产,毕竟时间不会等人的。

  “这倒是不着急,水坝整体高度是五米,开春化冻河水顶多也就一米多,有的是时间加高。”

  姜书勤早就将这些考虑在其中,提前预留好接口,后期再来达到设计好的高度。

  她找老支书询问过,每年河边决口都是发生在夏天,下暴雨的时候发洪水。

  降落在山上的雨水,会集中往地处汇聚,再加上这段河道高低落差,土坝怎么可能拦得住。

  也因此河边出现了大面积的荒地,经常被河水浸泡,盐碱化过于严重。

  水坝修成之后,后期土壤也会有所改善,还能增加大量的耕地面积,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

  中午大队院里边,比过年的时候还要热闹,所有修水坝的村民,主动排起了长队。

  提前从家里带好饭盒,肉片白菜炖粉条子管够吃,也可以装好了带回家去,每人三个白面馍。

  事先煮好的鸡蛋,一人领取一颗。

  平日家里养的鸡,下了蛋都不舍得吃,全都放在篮子里攒起来。

  有些小贩踩着三轮板车,附近几个村子来回转悠,专门倒腾收鸡蛋。

  能换些粮票、布票什么的、

  小贩费力气把鸡蛋拉到城里,来回能挣个一块多,带回去补贴家用。

  绿皮鸭蛋个头大,大人们领了也不舍得吃,都是留给孩子。

  参加集体劳动,不用自已做饭,菜里边有肉有油花,还有白面馒头吃。

  家里边过年,都没大锅菜吃得好,这不得卖力气把火干好了。

  下午林北开车去了县城,洋灰肯定是不够的,提前买好运回老金沟。

  厂子位于塔河县外的矿山上,是当初老大哥给借钱,安排技术人员建设完成。

  最忙的时候,年产量达到了八千吨,养活了不少工人。

  后来老大哥翻脸,将技术人员撤走,厂子虽然留了下来,可产量大不如从前。

  设备出现故障,找不到专业技术员维修,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粮食缺口严重。

  工业建设停下了脚步,洋灰都在仓库里搁着,也没地方出售。

  不过按照规矩,这些属于生产建设物资,林北就算兜里有钱,去了人家也不会卖的。

  毕竟管事人得按照规矩办事,被人抓住把柄就得进去,又不是把洋灰卖出去,能够从中得到提成。

  机关单位就这样,凡事都得遵守规章制度,少一条都不行。

  自已的事不想麻烦赵书记,人家还在医院里养伤。

  林北开车去了县委,先是找到了负责人说明了情况,申请要购买一批洋灰。

  “呵呵,还真是搞笑,小小的老金沟,山村里还修什么水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