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还真有-《艺考落榜,我觉醒了田园系统》

  看着两口子打打闹闹,是越瞅越顺眼。

  晚饭简单,锅里煮着高粱米粥,火盖上烙大饼。

  碗里面一朵朵的,就跟疙瘩汤似的。

  吃饭期间林北想起之前的事,不由心里冒出了疑问。

  一边啃着大葱,一边搁碗里面蘸酱。

  起初自己也不适应,好端端为啥要吃大葱,满嘴都是味。

  老话说入乡随俗,渐渐他也适应了这种生活。

  “娘,您嫁到林家的时候,那会儿林家还算过得去,有没有见过家里有啥值钱的?”

  思考了半天,能够让轧钢厂的老厂长看上,肯定不是那三间破房子。

  以前就听人们说起过,拆老房子的时候经常挖到好东西,什么银元、古币之类的。

  林家以前在老金沟是地主老财,没准老帮菜还真藏了宝贝,消息走漏出去被人给盯上了。

  此前林大山跟刘银枝去县城,两人偷偷摸摸不知道干啥,兜里一下子多出那么多钱。

  “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李萍不解道。

  “好奇,纯属好奇。”

  “我嫁过来的时候,林家已经在走下坡路,地产卖的差不多,就剩屋里那些个破烂。”

  再大的家业,哪能经得住两代人败家。

  “家里那些个家具也卖了抵债,我记得老太太有那么一对炕柜,上着锁成天守着,谁都不许碰。”

  这事儿李萍印象深刻,当初她给两个老人打扫屋子,无意中碰了一下柜子,就让老太太狠狠骂了一顿。

  不过没多长时间,就带着孩子被赶出家,屋里那些个东西在哪,也不可能告诉她的。

  毕竟家底厚实,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我听人说当初划成分那会儿,林家好多东西消失了,大队派人里里外外搜了个遍,始终没能找到。”

  还真让林北给猜中了,老太太的确藏了东西,至于藏在什么地方,八成还在院子里。

  要么是这会儿住的大宅子,要么是在林家三间大瓦房。

  林大山、林天良、林伟,祖孙三人都死了。

  剩下老太太神志不清,刘银枝叶疯了。

  无论如何林北也算林家的后人,那些个祖上传下来的东西,绝不能落到外人手里。

  第二天,天还没亮。

  通往县城的气包车,在村后摁响了喇叭。

  三声间隔十分钟,要是没人出来,客车直接开走了。

  黑咕隆咚发出手电光。

  紧接着一道身影,快速通过村口上车。

  林北没有睡懒觉的习惯,六点半准时醒来穿衣服。

  先去河边挑水,村外溜达一圈,回到家劈柴打炭,喂猪喂狍子。

  自己要是睡懒觉,醒过来这些活娘就一个人做完了,不想让她累着。

  两只小狍子不缺料,都长到了二十多斤。

  母狍子产奶期,妹妹也跟着沾光,小丫头吃的红光满面的。

  以至于看见小丫头,两只小狍子就用脑袋顶她,要赶走这个抢饭吃的。

  咚咚咚!

  一大早有人在敲门。

  “老周,这么早跑我家,来蹭饭了?”

  开门看见是周建国,正叼着烟气喘吁吁。

  “我早就吃过了,刚去大队收到一封电报,赶紧过来通知你。”

  说完就把手里的信纸递了上去。

  80年代以前,村里人都没见过啥是电话,更不可能单独拉一趟电话线。

  通讯无非就是两种方式,要么写信要么发报。

  发电报一般收费比较贵,通常只有紧急情况才会使用,家长里短写信就行。

  电报上写的是译文,并且为了能够节省费用,都把长篇压缩成短短一句话。

  已登火车,腊月二十四,中午十二点抵达车站。

  “腊月二十四,不就是今天吗?”

  林北转身回到屋里,将这个好消息赶紧告诉娘,大舅已经在火车上,中午就能回来。

  兄妹将近二十年未见,得知消息的李萍激动到要落泪。

  “太好了,你大舅总算要回来!”

  整整二十年,几次都以为人不在了。

  “前些日子我已经烧过炕,屋里一点都不冷,上午我再去把墙刷一遍。”

  “娘…您在家好好歇着吧,这些让我去做。”

  “你这孩子,我才多大岁数,干点活又不碍事。”

  李萍是个闲不住的人,尤其想到大哥要回来,早就迫不及待了。

  没办法只能由着娘,刷墙也不是啥累活。

  这会儿才注意到,周建国还在院里站着呢,脸上明显写着有事儿两个字。

  “老周啊,咱俩认识又不是一两天,有啥话你就直说,跟木头桩子似的杵在那干啥?”

  周建国还真有事儿,他这个人做事干脆利索,能这般扭扭捏捏,肯定是私事。

  “我想让你跑一趟县城,捎我跟拉娣办点事。”

  说着脸还红了,很不好意思的样子。

  “我两人准备过完年就把事办了,这不快过年了,打算去县城扯点布,提前买点礼品啥的。”

  “多大点事,我还以为你身上长痱子了。”

  “你小子是大忙人,不是进山就是有事要忙,实在不好意打扰你。”

  “打扰算不上,刚才你也听见了,正好我得去车站接我大舅。”

  林北打算要去一趟菜市场,将这几天攒的菜跟蛋卖掉,顺便买点花生瓜子啥的,过年得有个过年的样子。

  顺便还有不少的布票棉花票,油票肉票啥的,多换点东西备用着。

  反正都要去,多拉两人也无所谓。

  等等……老周说要办事儿?

  “啥……啥情况,你俩那个了?”

  老周红着脸点点头,单身三十六年,家里多了个女人,哪里能忍得住。

  即便没能当了村主任,老郑也没提反对的话,毕竟他打小也是干部。

  在村里有地位,每个月还能领工资,比下地干活挣工分强多了。

  老郑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周建国没啥问题,认了这个女婿也算有了靠山。

  “可以啊,还真把生米煮成了熟饭,三十多年的老枪,没提前擦一擦?”林北笑着调侃道。

  之前这货还拍着胸口,信誓旦旦说不结婚不同房,才过几天就破了戒。

  果然男人的话,没有一句靠谱的!

  “该办的事是办了,可我为啥那么疼呢?”

  说着老周一脸痛苦表情,就跟新婚夜的小媳妇似的,还用手捏了捏裤裆。

  “嗯?你说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