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北上汉中5-《身穿汉末,助刘备三兴汉室》

  山林幽密,两旁树木郁郁葱葱,远处山峦层峦叠翠,人行走在路上,并不显得那般的燥热。

  王安看着前面一段段长短不一的栈道悬浮空中,脚下的木板微微震颤,发出吱呀的轻响。

  栈道悬于千仞绝壁之上,一侧是冷硬的石壁,生着斑驳的苔痕;另一侧则是无遮无拦的虚空,仅凭一道粗木栏杆勉强隔开深渊。

  山风从谷底盘旋而上,带着湿冷的雾气,扑在脸上,让人不自觉地绷紧了身子。偶尔有飞鸟掠过,翅膀拍打的声音在空谷中格外清晰,转瞬又消失在苍茫的绿意里。

  他抬头看看走在前面的张任,又看看落在身后的熊大,心中略微心安,又忍不住低头望去,刹那间,心跳如擂鼓。

  深谷如巨口张开,溪流细如银线,在嶙峋的乱石间蜿蜒。

  “先生小心。”

  姬平发现了王安的不对劲,立刻便一把将他拉了回来,深怕王安一个想不开,被悬崖吸引,而后一跃而下。

  “放心,没事,这次就算是绑了绳子,我也不敢跳了。”

  王安的手指死死扣住潮湿的岩壁,指甲缝里蹭进细碎的石屑,整个人更是紧紧的贴在了石壁一侧,生怕下一秒就坠入那片吞噬一切的青黑色之中。

  姬平见王安已经无事,这才松了口气。

  “先生,我记得走过这段栈道便有一处休息的地方,不如待这边走出这段栈道后,咱们休息一会。”

  王安看了一眼身后跟随的士卒,见他们也面露疲惫之色,便点点头。

  “太守大人,且稍等。”

  身后传来一个雄浑的声音,带着沧桑感。

  这声音又让姬平有些紧张。

  如今汉中也才刚刚平定,因为大战出现的盗匪可不少。

  先前从汉中迁徙了不少的人回来,这半路上逃入山林的人可是不少。

  潜入山林之后,除了半耕半猎,便要依靠劫道抢些粮食。

  至于那些被抢的人?

  谁会顾得上他们的死活?又或者说,你想加入他们,也得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份实力。

  呛。

  长刀出鞘,身边的其他几人,也纷纷执弓拔刀,看着远处的栈道上不断靠近的身影。

  来人显然看到了王安身边这些人的架势,不过他此来并不是为了厮杀,所以很快就停下了脚步。

  “张任愿意追随先生,还望先生能够收留。”

  张任?

  “快,快放下弓箭。”

  王安想不到,自己临行之前,不过是送了一次米粮,居然能让张任前来。

  “张将军,眼下栈道狭窄,不如你我走出这栈道再说?”

  “正有此意,再走大约五里,便能够走出这栈道了。”

  张任在后面说道。

  一行人又行了四五里路,这才寻到了一处平坦之地,说是平坦,也不过百十来平方,只能容纳少量的人停留。

  “将军何以在此?”

  王安有些好奇的问道。

  “这不是投奔先生来了,还望先生莫要嫌弃我这愚陋之人。”

  张任恭敬的说道。

  王安听着张任的意思,是想要出仕,可既然想要出仕,那何必跟在自己身边?

  还不如直接跟在刘备身边,日后北伐大战,也少不了他一席之地。

  “怎会?将军能来,安高兴之至。只是将军既然要出仕,何以不选择大王,却来我这小庙。”

  “某自雒城战败之后,便与族中不和,遍观益州,唯有先生能不计前嫌,雪中送炭,可见先生乃至诚之人,难道不值得某追随么?”

  王安见张任如此说,心中也小小的得意一番,看来自己在己方阵营里面,人品和口碑还是可以的。

  “将军过誉了。”

  王安说道。

  可他却不知道,张任本虽不是豪门出身,可族内还是小有家资,但因为战败之后死活不肯归顺刘备,最后和宗族闹了一个不欢而散,宗族也顺水推舟,直接将张任一家驱逐。

  到了这时候,张任的日期陡然间变得困难。

  虽然刘备叮嘱了诸葛亮,让他四时用度,不要短缺,可张任又抱着虚无的忠义之名,结果便是每况愈下,便是妻子生病也没有多少余财。

  他本怜惜妻子不离不弃,又觉得甚为对不起子女,便想着通过旧日的关系谋求职位,结果却纷纷遭到拒绝。

  谁人不知,张任先前数次击败刘备及其麾下大将,甚至差点杀了庞统,谁人敢于帮他?

  何况以他的能力,必定是后来者居上,到时候他得了刘备的器重,那还有自己的日子么?

  成都的良田,还有好的产业,不多啊。

  这时候,王安还能记得自己,怎能不让张任感动。

  何况,王安还年轻,如今又即将和关家结亲,是一个好去处。

  “非是过誉,某特意和大王,以及军师请求,要来大人麾下效力,还望大人能够收下我。”

  说完,张任便是单膝跪地。

  “将军何故如此?安对将军之才,多有佩服,如今能得将军的帮助,自然是感激还来不及,又怎会嫌弃?”

  王安马上将张任扶起来,又将跟随在身边的姬平等人,先一一介绍了。

  这段时间,随行的侍卫已经将饭食弄好,如今还在赶路,伙食极为简单,但因为长途赶路,脱水严重,就着盐巴居然也吃的津津有味。

  一行人吃完之后,又休息了小半个时辰,这才整理行装,继续赶路。

  如此走栈道,穿山路,走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这才靠近了阳平关。

  “再行两日的距离,差不多就能到阳平关了。”

  王安对于阳平关,可是极为熟悉。先前和魏延长途跋涉,混入阳平关中。

  而后便是在汉中待了两年,却只对南郑和定军山比较熟悉。

  说着,便又觉得走栈道实在太过枯燥,绵延不绝的山路,让自己都不知道该走多少时日,才能赶到下一个休息地。

  “姬平,咱们能在汉中待一个月,待返回之时,还是将栈道的距离,或者赶路的路程多做一些标注,也好给路人一些提醒。”

  王安回头看,可栈道在崎岖险峻的山峦之间,早就看不清模样。

  “先生,今日夜间,我等且在这里休息吧。”

  姬平看了一眼四周。

  喜欢身穿汉末,助刘备三兴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