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万千百姓十分的生气,他们竟然成为了皇位争夺的牺牲品。
朱祁铄见到天幕中朱允炆这样的操作,久久沉默无言,他没有想到,原有的世界线中,如果他不去争那个皇帝,大明的百姓会过得那么的惨。
这天下……看来只能他当皇帝了。
天幕——
【大河决堤了】
【肘击中原五千年的大河,原本正在沉睡中,却在大明的皇位之争中,提前苏醒】
【其实那会中祖想到了这个可能性,要地方官员密切关注大河动向,但中祖也没有想到,那镇守河堤的官员,七成以上都被朱允炆的白莲教洗脑】
【奔腾不息的水体淹没了一个又一个房屋】
【没有办法的中祖,只能先放弃对白莲教的剿灭,调集中原附近的所有大军进行救灾,同时上报朝廷】
【景泰帝知道后非常震惊,但也非常关心中祖的安全,要知道在古代,发洪水也意味着伴随着瘟疫,现在整个大明,中祖算是半个主心骨,可千万不能感染瘟疫】
【于是景泰帝要中祖先回京,他要派遣其他人来赈灾,景泰帝说,江山社稷与天下倾覆,比中原地区的灾民要重要】
【景泰帝的这番做法,确实是最理智的行为,若是中祖不幸感染瘟疫,那大明可就惨了】
【中原受灾,总比好过整个大明天下倾覆要好,而中祖是那个守护整个大明天下不被倾覆的人】
【但中祖是谁啊,他是我们现在浪漫主义的代名词啊,他说他有办法预防瘟疫,现在中原受灾,他若在此时离开,岂不是会军心大乱,也是抛弃大明子民】
【他还说:“天下万民,本王为其立命,不以路难而避之,不以道险而退之。是故万物身性,仁义之国,柱石之臣先担之;德化之朝,台鼎之尊首膺之。”】
弹幕——
“当初就是因为这句话彻底粉上中祖的,他是真的爱民啊!”
“真的!中祖在那个时代真是出淤泥而不染,简直就是道德楷模,朱允炆和他比起来,简直就是笑话啊。”
“呸,朱允炆什么档次,也配和中祖相比。”
“唯一的烦恼就是中祖留下的文章太多了,背不完啊……真的背不完!”
大明——
无数的百姓,因为朱祁铄没有选择离开放弃他们而脸色稍稍缓缓。
他们都知道,景泰帝说的没错,朱祁铄离开中原不不救灾让别人来救,那是理智下来的最优解。
但是人们大多都是感性的,谁会愿意被自己效忠的大明皇室抛弃呢。
应天府的说书馆,一向能说会道的大娘这会都沉默了,她也不知道该如何解说了。
直接骂现在的皇室?她只是想赚点钱,并不想被诛九族。
天幕——
【瞧瞧中祖这对待百姓的态度,再看看朱允炆,还有那些贪墨银子、践踏良田的衮衮诸公的态度,简直就是白纸遇到黑墨】
【当然了,也正是因为中祖这种对待百姓的态度,日后他在征战西方的时候,所到之处的人们无不称呼他为“天可汗”,直接献城投降】
【后面美洲大陆打通后,甚至就连美洲的土著听说了中祖的故事后,也要来大明的京师求学,向往大明】
【这就是所谓的人格魅力吧】
【中祖拒绝了景泰帝的命令,留在了中原赈灾,并且制定出了一些防瘟疫的法子,大大减少了因为瘟疫死亡的群众】
【这场救灾,持续了整整两个半月,中祖也从一个皮肤白皙的王爷,变成了黝黑黝黑神似老农的汉子】
【他是真的在这场救灾中尽力了,手上和脚上多处受伤,甚至一度感染风寒,在病床上指挥着赈灾】
【有传言,中祖晚年的双腿一直疼痛难忍,就是在这一次的救灾中双腿浸泡在水中太久了留下的后遗症】
天幕幻化出朱祁铄在水灾中指挥着军士救灾的场景,看到了朱祁铄为了救灾五天五夜几乎没有合拢过眼的画面,大明的百姓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害他们的是他们朱家的人,救他们的也是他们朱家的人。
按道理来说,功不抵过,而且这灾难就是他们朱家的那个朱允炆带来的,他们应该恨,可是天幕中这个中祖的人格魅力,实在是太大了,而且,他是真的为他们着想……
【到了救灾的尾声,中祖长长呼出一口气,以为就要结束了】
【他也打算回京师了,这几个月,他可是一直紧绷着神经】
【然后,他的手下就告诉了他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
【宁王朱奠培造反了】
【接下来,就到了诸位观众们喜闻乐见的环节,来了来了,中祖最懵逼的时候来了】
有下属急报,朱祁铄让人进来。
“王爷,宁王反了!已经向应天府进攻了!”
“什么?”朱祁铄大惊。
“还有……”下属似乎自己也难以置信。
“还有什么,吞吞吐吐干嘛,快点说。”朱祁铄皱眉。
“还有,建文伪帝还活着。”
朱祁铄一脸懵逼地歪着头,脸上出现三个大问号。
“你觉得本王这里是开玩笑的地方吗?”
“不是啊王爷,建文伪帝真的活了,无数人亲眼所见,建文伪帝还说宁王当为天子,宁王也打出了大明正统的旗号,指责京师的陛下是篡逆之贼,是燕王佞臣之后。”
朱祁铄有点无法相信建文帝朱允炆竟然没死:“真的?”
“王爷,当时我也是像你这样,完全不相信,问了好几遍,但这事千真万确,建文伪帝真的没死。”
下属焦急地比划。
朱祁铄还是难以置信地道:
“原来郑和七下西洋寻找朱允炆是真的?”
“让本王静静……”
【哈哈哈哈哈,虽然说这是电视剧,和原本的历史有些偏差,但是根据史书记载,当时的中祖就是有这么懵逼】
【其实吧,本up主当时知道朱允炆没死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太离谱了,朱棣那时候的人竟然没死,谁都不相信啊】
【最主要的是,大家都默认皇宫的那把莫名其妙的大火是朱棣放的,建文帝所谓失踪是朱棣为了掩饰自己弑杀帝王的借口】
【谁都没法相信,朱棣竟然不斩草除根杀了建文帝,还让他活了下来,这确实有点离谱啊】
朱棣见自己老爹双眼喷火拿着一根棍子朝着自己走来,愣了愣,双手条件反射护着屁股:
“爹,你干嘛?”
“我没犯错啊。”
是啊,我没犯错啊,我怕什么。
朱棣松了口气,不再捂着屁股,本王心安理得好伐!
“啪!”
一棍子打在朱棣的屁股上。
朱棣恼怒:
“爹,你!干!嘛!”
“逆子!为什么不斩草除根!”朱元璋怒道。
朱棣无语,刚准备反驳,天幕又是一句蹦了出来。
【至于朱允炆为什么这样都没死,朱棣为什么没有斩草除根掉】
大明的群臣竖起耳朵,朱棣也不着急反驳了。
【有民间传说,说是朱元璋算到了燕王朱棣会夺取天下,朱允炆会失去天下】
【所以在皇宫中挖了一条暗道,还给朱允炆准备了出家用的剃发刀以及和尚袈裟,让朱允炆从暗道中逃走了,这也使得朱棣斩草除根失败】
听到此话,朱棣朝着朱元璋露出一口大白牙,面露微笑。
朱元璋心中一惊:“逆子,你要什么?”
朱棣一把夺过朱元璋手中的棍子,一棍子打在朱元璋的屁股上,怒道:
“逆爹!为什么不让我斩草除根!”
朱祁铄见到天幕中朱允炆这样的操作,久久沉默无言,他没有想到,原有的世界线中,如果他不去争那个皇帝,大明的百姓会过得那么的惨。
这天下……看来只能他当皇帝了。
天幕——
【大河决堤了】
【肘击中原五千年的大河,原本正在沉睡中,却在大明的皇位之争中,提前苏醒】
【其实那会中祖想到了这个可能性,要地方官员密切关注大河动向,但中祖也没有想到,那镇守河堤的官员,七成以上都被朱允炆的白莲教洗脑】
【奔腾不息的水体淹没了一个又一个房屋】
【没有办法的中祖,只能先放弃对白莲教的剿灭,调集中原附近的所有大军进行救灾,同时上报朝廷】
【景泰帝知道后非常震惊,但也非常关心中祖的安全,要知道在古代,发洪水也意味着伴随着瘟疫,现在整个大明,中祖算是半个主心骨,可千万不能感染瘟疫】
【于是景泰帝要中祖先回京,他要派遣其他人来赈灾,景泰帝说,江山社稷与天下倾覆,比中原地区的灾民要重要】
【景泰帝的这番做法,确实是最理智的行为,若是中祖不幸感染瘟疫,那大明可就惨了】
【中原受灾,总比好过整个大明天下倾覆要好,而中祖是那个守护整个大明天下不被倾覆的人】
【但中祖是谁啊,他是我们现在浪漫主义的代名词啊,他说他有办法预防瘟疫,现在中原受灾,他若在此时离开,岂不是会军心大乱,也是抛弃大明子民】
【他还说:“天下万民,本王为其立命,不以路难而避之,不以道险而退之。是故万物身性,仁义之国,柱石之臣先担之;德化之朝,台鼎之尊首膺之。”】
弹幕——
“当初就是因为这句话彻底粉上中祖的,他是真的爱民啊!”
“真的!中祖在那个时代真是出淤泥而不染,简直就是道德楷模,朱允炆和他比起来,简直就是笑话啊。”
“呸,朱允炆什么档次,也配和中祖相比。”
“唯一的烦恼就是中祖留下的文章太多了,背不完啊……真的背不完!”
大明——
无数的百姓,因为朱祁铄没有选择离开放弃他们而脸色稍稍缓缓。
他们都知道,景泰帝说的没错,朱祁铄离开中原不不救灾让别人来救,那是理智下来的最优解。
但是人们大多都是感性的,谁会愿意被自己效忠的大明皇室抛弃呢。
应天府的说书馆,一向能说会道的大娘这会都沉默了,她也不知道该如何解说了。
直接骂现在的皇室?她只是想赚点钱,并不想被诛九族。
天幕——
【瞧瞧中祖这对待百姓的态度,再看看朱允炆,还有那些贪墨银子、践踏良田的衮衮诸公的态度,简直就是白纸遇到黑墨】
【当然了,也正是因为中祖这种对待百姓的态度,日后他在征战西方的时候,所到之处的人们无不称呼他为“天可汗”,直接献城投降】
【后面美洲大陆打通后,甚至就连美洲的土著听说了中祖的故事后,也要来大明的京师求学,向往大明】
【这就是所谓的人格魅力吧】
【中祖拒绝了景泰帝的命令,留在了中原赈灾,并且制定出了一些防瘟疫的法子,大大减少了因为瘟疫死亡的群众】
【这场救灾,持续了整整两个半月,中祖也从一个皮肤白皙的王爷,变成了黝黑黝黑神似老农的汉子】
【他是真的在这场救灾中尽力了,手上和脚上多处受伤,甚至一度感染风寒,在病床上指挥着赈灾】
【有传言,中祖晚年的双腿一直疼痛难忍,就是在这一次的救灾中双腿浸泡在水中太久了留下的后遗症】
天幕幻化出朱祁铄在水灾中指挥着军士救灾的场景,看到了朱祁铄为了救灾五天五夜几乎没有合拢过眼的画面,大明的百姓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害他们的是他们朱家的人,救他们的也是他们朱家的人。
按道理来说,功不抵过,而且这灾难就是他们朱家的那个朱允炆带来的,他们应该恨,可是天幕中这个中祖的人格魅力,实在是太大了,而且,他是真的为他们着想……
【到了救灾的尾声,中祖长长呼出一口气,以为就要结束了】
【他也打算回京师了,这几个月,他可是一直紧绷着神经】
【然后,他的手下就告诉了他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
【宁王朱奠培造反了】
【接下来,就到了诸位观众们喜闻乐见的环节,来了来了,中祖最懵逼的时候来了】
有下属急报,朱祁铄让人进来。
“王爷,宁王反了!已经向应天府进攻了!”
“什么?”朱祁铄大惊。
“还有……”下属似乎自己也难以置信。
“还有什么,吞吞吐吐干嘛,快点说。”朱祁铄皱眉。
“还有,建文伪帝还活着。”
朱祁铄一脸懵逼地歪着头,脸上出现三个大问号。
“你觉得本王这里是开玩笑的地方吗?”
“不是啊王爷,建文伪帝真的活了,无数人亲眼所见,建文伪帝还说宁王当为天子,宁王也打出了大明正统的旗号,指责京师的陛下是篡逆之贼,是燕王佞臣之后。”
朱祁铄有点无法相信建文帝朱允炆竟然没死:“真的?”
“王爷,当时我也是像你这样,完全不相信,问了好几遍,但这事千真万确,建文伪帝真的没死。”
下属焦急地比划。
朱祁铄还是难以置信地道:
“原来郑和七下西洋寻找朱允炆是真的?”
“让本王静静……”
【哈哈哈哈哈,虽然说这是电视剧,和原本的历史有些偏差,但是根据史书记载,当时的中祖就是有这么懵逼】
【其实吧,本up主当时知道朱允炆没死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太离谱了,朱棣那时候的人竟然没死,谁都不相信啊】
【最主要的是,大家都默认皇宫的那把莫名其妙的大火是朱棣放的,建文帝所谓失踪是朱棣为了掩饰自己弑杀帝王的借口】
【谁都没法相信,朱棣竟然不斩草除根杀了建文帝,还让他活了下来,这确实有点离谱啊】
朱棣见自己老爹双眼喷火拿着一根棍子朝着自己走来,愣了愣,双手条件反射护着屁股:
“爹,你干嘛?”
“我没犯错啊。”
是啊,我没犯错啊,我怕什么。
朱棣松了口气,不再捂着屁股,本王心安理得好伐!
“啪!”
一棍子打在朱棣的屁股上。
朱棣恼怒:
“爹,你!干!嘛!”
“逆子!为什么不斩草除根!”朱元璋怒道。
朱棣无语,刚准备反驳,天幕又是一句蹦了出来。
【至于朱允炆为什么这样都没死,朱棣为什么没有斩草除根掉】
大明的群臣竖起耳朵,朱棣也不着急反驳了。
【有民间传说,说是朱元璋算到了燕王朱棣会夺取天下,朱允炆会失去天下】
【所以在皇宫中挖了一条暗道,还给朱允炆准备了出家用的剃发刀以及和尚袈裟,让朱允炆从暗道中逃走了,这也使得朱棣斩草除根失败】
听到此话,朱棣朝着朱元璋露出一口大白牙,面露微笑。
朱元璋心中一惊:“逆子,你要什么?”
朱棣一把夺过朱元璋手中的棍子,一棍子打在朱元璋的屁股上,怒道:
“逆爹!为什么不让我斩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