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三枪定边疆-《大明天幕:曝光我将成为千古一帝》

  弹幕锐评——

  “来了来了,是传说中的那一招!”

  “一人一马一枪,虽千万人,吾往矣!”

  “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天幕——

  【中祖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大人,时代变了”】

  【事实确实如此,当时的大明,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战争正是冷兵器时代全面转型为热武器时代的过渡期】

  【之前的大明,就对火器有所研究,而中祖,就是将火器带上战场,彻底让冷兵器黯然失色地退出历史舞台的那个人】

  【中祖,将狙击枪这个物种,正式带上了历史舞台,也是因为这一次的战争,从此以后的战争,都是将不见将,帅不见帅!】

  【在面对也先带领的瓦剌大军,中祖让人搬来了一把他在滇地造出来的狙击枪!】

  【那把狙击枪,现在还在我们的博物馆中哦,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那可是和勾践剑一样是镇馆之宝】

  【这把狙击枪,对于现代的狙击枪来说,有效射程只有四分之一,大概500米左右,但在那个时代,弓箭的有效射程普遍是150到200米,这把狙击枪,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让我们就来看看,中祖是怎么一人一马一枪定边疆的吧!】

  边疆,风吹得沙迷了眼。

  吹了很久很久,风停了。

  朱祁铄喊来樊铮:

  “樊铮,滇地的那把枪运来了吗?”

  “王爷,运来了,只是……”

  “只是什么?”

  “工匠说虽然解决了偶尔会炸膛的问题,但射程有时候不会很稳定。”

  “无妨,一枪不行便来三枪。”

  “外面的风停了吗?”

  “暂时停了。”

  “瞄准镜呢,装好没有?”

  “装了装了,现在整个滇地,就这一个瞄准镜。”

  “行,帮我约见也先,从骂他娘开始。”

  “末将遵命!”

  大明的军队和瓦剌的大军摆开了阵势。

  也先指着大明那毫无章法的军阵,对着手下大笑:

  “此等大军,吾唾手可得。”

  “此乃天赐良机,大明天命已失矣!”

  “入主中原,君临天下,本大汗必成!”

  然后也先指着朱祁铄,讥讽道:

  “南国莫非无人?竟让你这白袍小王爷上阵,本大汗实乃不战而胜!”

  “我看尔等速速投降,本大汗在草原素闻太后孙氏屁翘圆润、风韵犹存、巧舌如簧,于我等男儿是水帘洞耶?若尔等奉之于我,使其承欢,待本大汗登大宝,尔等都是从龙之臣!”

  “本大汗也可学徽钦二宗,封你这白袍小王爷为[昏德公]!”

  也先的羞辱激怒了大明的武将,由樊铮带头,一个个把也先的祖宗十八代女性全问候了个遍。

  骂得双面通红。

  朱祁铄面不改色,一身白袍,一匹白马,袍子中藏着一把枪。

  他独自一人,驾着马驱前,一人一马离瓦剌的大军越来越近,和大明的军队隔远了些。

  也先不知道朱祁铄这在搞什么名堂,按捺住了手下,死死地盯着朱祁铄。

  只见他们远远地望去,朱祁铄手中拿出了一根“棍子”。

  然后那个“棍子”朝着他们这边指着。

  也先很是纳闷,心想这大明的王爷在搞什么名堂。

  “砰!”

  一道巨大的冲击打在了也先的胸前护甲上,他吐出了一口血。

  他立马就反应过来了,“护驾!”

  “护驾”二字还未说完,又是两声“砰”!

  也先的脑袋被击中了。

  瓦剌的大纛(dao)被击倒了。

  也先的尸体,从马背上掉了下来。

  瓦剌的大纛,压倒了数十个骑兵。

  朱祁铄的第一枪,宣告了他的到来。

  第二枪,结束了也先的生命。

  “杀!”

  三枪放完,朱祁铄拔出腰间的剑,发起了进攻的命令。

  而瓦剌这边,因为也先的死亡,彻底混乱了,所有的人都丧失了战意。

  大明的反攻正式拉响。

  【这,就是中祖,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位狙击手】

  【是在战场上用一己之力改变整个战局,带领大明以弱胜强的人】

  【此战,大明大获全胜,草原彻底被打垮】

  【永乐大帝打了草原几十年,五次北征,都还是让草原有喘息之气】

  【而这一次,因为是草原主动集结大军扣边,在中祖的反攻下,草原直接被元气大伤了】

  【也是这一战,成功让大明收复了河套平原这一肥沃的土地,自大唐覆灭后,再次将漠南纳入了中原汉人王朝的版本】

  【带着,满身功勋的中祖回京了】

  【景泰帝拖病带着文武百官,到了京师外五里地的地方迎接他】

  【大明大将军,实至名归】

  大明——

  武将们都惊住了。

  如果他们没有看错的话,那狙击枪,很像现在的手统。

  以后的手统,可以有这么大的威力和射程?

  还有那个瞄准镜,似乎是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

  若是行军打仗中有这玩意,岂不就是百胜之师?

  蓝玉立马建议:

  “陛下,还请速令工部研发此物,这天幕瓦剌、鞑靼同我们大明一样可以看到,若是让他们先研发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其他武将纷纷附和,他们太清楚这样的东西对战争的改变了。

  朱元璋倒不是很吃惊,他知道工部现在研发出了燧发枪,最大射程可以达250米,只是还处于保密阶段,这些武将都不知道。

  可刚刚看天幕,那狙击枪的射程好像是上了400米,天下竟有如此神器?

  “诸位不要惊慌,不必担心瓦剌、鞑靼研究出来此物,这等神器,工艺十分复杂。”

  朱祁铄压下了武将们惊慌的声音,心道慌什么呢,就现在这科技树,能造出稳定的燧发枪就不错了。

  听到朱祁铄的解释,众多武将心里才是松了一口气,他们不知道明王为什么能够懂那么多,但都十分相信明王。

  可能圣人就是生而知之吧。

  朱祁铄在心中暗暗盘算,算算时间,工部现在应该也造出稳定的燧发枪了吧。

  接下来就是量产了,还要找一批精兵悍将进行训练。

  天幕——

  【等到中祖回京师的时候,京师的老百姓们无不心悦诚服,家家奔喜相告】

  【这一仗,也彻底将大明那些主和派的脸给抽肿了】

  【自此之后,大明再无敢议主和之人,主和之人,必定被世人唾弃】

  【大明,又看起来欣欣向荣了】

  【直到第四代宁王朱奠培的谋反,打破了大明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