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奖文武新帝立新规-《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

  随着禅让的流程结束,刘备已然是大汉的正统皇帝了。

  当刘备走到台边的时候,两侧的士卒皆是单膝下跪,行礼。

  等到所有人叩拜完毕,登基大典也算是完成。

  刘备当场宣布,改元为章武元年。

  立王妃甘氏为皇后。(原本应该病死的甘氏,因为有华佗在,没有死。)

  长子刘禅为太子。

  封次子刘永为鲁王。

  封三子刘理为梁王。(冷知识,刘理的字,奉孝。)

  这几年比较安定,刘备自然把力气都用到了该用的地方去了。本该再过几年出生的永理和诸葛瞻一样,提前来到了这个世上。

  “今新皇登基,当与万民同贺,念天下未定,战不得休,万民与苦甚,今乘朕新登基之际,其赦天下殊死以下。”

  漫长的登基仪式结束之后,便到了这一场仪式的高潮。

  先是刘备下令大赦天下。

  赦免了所有死刑以下的犯人。

  这也算是基操了。

  大部分新登基的帝王都会搞这么一套。

  至于说社会治安的问题……

  因为限制了死刑犯,没有赦免,所以一时半会儿之间,并不会给社会的安定产生太大的冲击。

  毕竟大部分的情况之下,牢里关着的无非是偷鸡摸狗之辈。

  况且,以古代的牢房环境,估计不会有什么人在经历过一次之后还愿意再进去第二次的。

  能够离开牢房,总归还是要珍惜一下这样的机会的。

  再者,即便再犯,再抓进来就是了。

  只是赦免了这一次,又不是一直赦免。

  另外,目前刘备麾下的这帮人,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整体上百姓的生活过的还是相对比较富足的。

  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除了个别老油子之外,大部分的百姓还是相信能够通过劳动致富的。

  尤其是之前刘备在经历过会稽的乞丐事件之后,更是狠抓了一下好吃懒做的风气。治下的百姓更是人心向好,轻易哪里会愿意去尝试一下牢狱体验?

  大赦天下的政令传达之后,便是刘备麾下文武最期盼的环节了。

  “颍川陈辰,自荆州从天子始,东奔西走,平益州、定江东……功勋卓着,有功于君,有功于民,有功于天下!”

  “上台听封!”

  刘备声音一落,安排在台阶上两侧的士卒,齐声大喊,“颍川陈辰,上台听封!”

  因为刚刚客串过受禅行礼官,为了有这么个仪式感,陈辰又特意从台上跑到了台下。

  这会儿听到了喊声,再一次一步一步重新登上受禅台。

  这么几趟跑下来,陈辰心里就一个想法。

  娘的,我回去就研究自动扶梯该怎么在这个时代落实下来!

  来回两趟,靠近三百层台阶,实在是把他爬了个够呛……

  等到陈辰站定之后,刘备开始宣读下一个人。

  “解良关羽,自涿郡从天子始,不离不弃,破黄巾,斩华雄,战吕布……战必当先,忠勇非常,有功于君,有功于民,有功于天下!”

  “上台听封!”

  “解良关羽,上台听封!”

  二爷身披战袍,迈步上台。身后披风上绣着一排特殊的图标,那是之前在新野就商定下来的军功章样式。

  二爷一向就红的脸,这会儿更是红的发紫。

  “军师!”

  登台之后,还不忘向一旁的陈辰行礼。

  上首的刘备看到关羽的表现也是暗自点了点头。

  二弟在这种场合之下还能保持着冷静和礼节,确实不错……

  “常山赵云,自邺城从天子始,履立大功,战新野,据汉水……天赐先锋,踏阵战将,战功卓着,有功于君,有功于民,有功于天下!”

  “上台听封!”

  “常山赵云,上台听封!”

  云妹一身白袍,身后鲜红似血的披风上,同样是一排特殊的图标。

  本就俊朗的脸庞,在一步步登高的过程中,更加显得神武不凡。

  围观的百姓中,时不时地爆发出一阵阵的尖叫声。

  不知道今夜又有多少小娘子会因为他夜不能寐了……

  登上台后,同样也是先向陈辰行了一礼,之后到关羽的下手站定。

  ……

  因为诸葛亮、张飞等人未亲至,故而没有安排他们上台,会有单独一封圣旨送到他们手上,宣布封赏的内容。

  而在现场的这些人,则是直接安排了封赏。

  爵位和官职一并宣布了出来。

  陈辰,楚国公爵位不变,迁兵部尚书为尚书省长官尚书令,总领全国军政事。

  关羽,加封为永安侯,迁为大将军,领水师都督事。

  赵云,加封为真定侯,迁为车骑将军。

  徐庶,加封为颍阳侯,迁为尚书省左丞,领荆州牧事。

  尚书省是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负责具体实施皇帝的诏令和决策。

  ……

  不在现场的人,也有封赏。

  诸葛亮,雍国公爵位不变,迁吏部尚书为尚书省左仆射,掌吏部户部礼部诸事。

  张飞,加封为范阳侯,迁为骠骑将军。

  庞统,加封为宜城侯,迁为尚书省左丞,领凉州牧。

  ……

  除开一开始就跟着刘备的老人以及像陈辰这种立下过大功的人之外,平定江东过程中立下大功的周瑜和陆逊也有封赏。

  周瑜,加封为舒城侯,迁为尚书省右丞,领扬州牧。

  陆逊,加封为吴侯,迁为尚书省右司郎中,领交州牧。

  ……

  除开陆逊的吴侯特意恶心了一下孙权之外,还有一个人的封赏特意去恶心了一下曹操。

  荀彧,加封为颍川侯,迁为中书省中书令。

  中书省,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

  赤裸裸地请曹操吃了个大逼斗。

  按照职能来说,尚书令,中书令,左右仆射的职能基本上都算是宰相衔。

  以尚书令为首,若不置尚书令,则以左仆射为首。

  陈辰也没有想到,刘备居然会把尚书令的位置给自己,更没有想到会把中书令的位置交给荀彧……

  不过考虑到刘备一贯以来的识人之能,也没有多说什么。

  况且,在封赏的这个场合下总要给自家主公……哦,这会儿是天子了……一点面子不是?

  陈辰啧了啧嘴。

  没事,这会儿才哪到哪儿,等真的统一了之后,再建议主公把自己裁撤了就行。

  尚书令,听着就挺累的……

  (官职和爵位查了不少资料,才改好,兄弟们抱歉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