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将会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次攻城战。
四十万唐军四面合围,把十万叛军的空间一步步压缩,逐步逼进城内,最终在沧州城外围拢。
一望无际的营帐将沧州城围的密不透风,鳞次栉比的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让城内残存的叛军感到绝望。
半个多月的鏖战下来,叛军人数已经从十四万锐减到了三万,折损的士兵之中一半是主动向唐军投降的,剩下的都是没有退路的叛军骨干。
就算向唐军投降他们也是难逃一死,他们不愿意束手就擒,选择放手一搏,和唐军血战到底。
沧州地处平原,一马平川,唐军可以从四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
唐军的兵力超过了叛军十三倍,况且距离年关只剩下不到十天,王忠嗣、郭子仪、仆固怀恩三大统帅开了一次会,决定强攻沧州。
说好了要把安庆绪的头颅当做新年贺礼献给大唐皇帝,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有心投降的叛军已经在野战的时候倒戈,剩下的都是冥顽不灵的顽固分子,没必要再给他们抉择的机会!
“明日清晨,卯时攻城!”
三人同时击掌,约定了攻城的时间。
次日天色未亮,围着沧州城绵延数十里的唐军大营火把攒动,人声鼎沸,密密麻麻的唐军钻出帐篷做着攻城准备。
不消半个时辰,四十万唐军很快填饱肚子,在号角的催促下列队出营。
根据约定,由王忠嗣率部攻打沧州北城墙,郭子仪率部攻打东城墙,仆固怀恩率部攻打南城墙,而西城墙则交给了李钦麾下的三万将士。
城墙上的叛军一个个红着眼睛,握紧了手里的兵器,脸上写满了视死如归。
“攻城!”
王忠嗣亲自擂响战鼓,数百名鼓手同时跟随,颦鼓声直冲云霄,振聋发聩。
“杀啊!”
白孝德亲自统兵,率领三万精兵踩踏的烟尘滚滚,呐喊着直扑沧州城。
“冲啊!”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郭子仪麾下的大将南霁云也率领三万唐军杀奔沧州东城墙。
在南面领衔进攻的则是年轻的骁将李晟,他策马当先,手持长枪,引领着三万唐军蜂拥而至,席卷城墙下面。
相比于北、东、南三个方面,负责进攻西面的唐军声势小了很多,李钦只派了六千人发起进攻,响应其他三个方向。
当然,王忠嗣、郭子仪三人也没有指望李钦能够提供多大的帮助,他只要能堵住西门,不让叛军突围即可。
“杀啊,安庆绪快快投降!”
“冲啊,李归仁速速开门受死!”
将近十万唐军如同过潮水一般逼进到沧州城下,发起了凶猛的攻势,喊杀声直冲云霄,响彻数十里。
“去你奶奶的,怕死的是孙子!”
“狗日的唐寇来吧,老子杀一个不亏,杀两个赚一个!”
面对唐军浩浩荡荡的攻势,叛军毫无惧色,在李归仁、安太清、李庭望等叛将的率领下强硬反击,负隅顽抗。
一时间沧州城上箭雨纷飞,杀声震天。
唐军先锋部队顶着盾牌,扛着云梯,冒着箭雨直逼城墙脚下,将一架又一架云梯竖起。
后面的弓步则排列着方阵向天仰射,用密集的箭雨压制城墙上的叛军弓弩手,掩护本方将士突围。
除了地面上的弓箭手之外,唐军阵中还有许多高达四五丈的井阑来回移动,上面运载着射术高超的神箭手居高临下的朝城墙上放箭,杀伤守军。
更有大量的霹雳车向城墙上投掷滚石,摧毁城防,将城墙砸的满目疮痍,硝烟弥漫。
三万叛军分布在四面城墙上,除了用弩箭杀伤唐军之外,还使用滚石、擂木阻挡唐军登城,甚至还启用了威力强大的床弩车,对远处的井阑和霹雳车发起进攻。
“咻!”
床弩车同时发射出三支长一丈,粗如儿童手臂的巨箭,裹挟着呼啸的风声,破空而出。
“砰”的一声巨响,威力巨大的羽箭正中井阑,顿时将之摧毁,站在上面的唐军弓箭手瞬间惊叫着向下跌落……
“去你娘的!”
李归仁亲自举起一块百十斤的滚石,狠狠地砸向云梯,登时将顶着盾牌攀登的一名唐军死士砸的失去了平衡,闷哼一声从高耸的云梯上跌了下去。
“冲,都给我冲!”
李晟在城墙下策马游弋,手挽强弓来回驰骋,找准机会便朝墙上放一箭,几乎每一箭射出去都有收获。
十万唐军猛攻了半天,以阵亡一万人的代价,杀伤了五千守军。
唐军的先登死士好几次登上了城墙,又被叛军奋不顾身的杀退,局势呈现胶着状态。
到了晌午时分,双方都已经人困马乏,饥肠辘辘。
唐军阵营中响起了鸣金收兵的声音,九万多唐军潮水一般退却,准备返回大营填饱肚子再战。
当唐军退却之后,沧州城墙上下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斑驳的血迹将这座城池几乎勾勒成了人间炼狱。
郭子仪立于帅旗之下,挥手下令:“再攻!”
城外很快响起密集的颦鼓声,好似九天雷鸣,响彻云霄。
“杀啊!”
“冲啊!”
“生擒安庆绪!”
“活捉李归仁!”
四路唐军再次发起声势浩大的进攻。
北面的唐军由卫伯玉统帅,东面的唐军由马燧统帅,南面的唐军由辛云京率领,每一路依旧都是三万人。
杜希望带了两万人来到西边支援李钦,命吴恪守率领一万人发起冲锋,李钦只好派自己的侄子李铁带着一万人同时发起进攻。
“操他祖宗,没完了!”
叛军绝望的发出一声怒吼,只能饿着肚子应战,拼死阻挡唐军的冲锋。
下午的激战比上午更加激烈残酷,唐军投入的兵力更多,攻势更加凶猛,而叛军的抵抗却在逐渐减弱。
两军鏖战了一个下午,唐军以阵亡八千的代价消耗了一万的叛军,唐军已经在战损比上占据了上风。
天色迟暮,唐军阵中再次响起鸣金收兵的锣声,厮杀了一个下午的唐军缓缓退却。
沧州城墙上下的尸体更是密密麻麻,血流成河,积尸成丘,到处都是残肢断臂,到处都是残破的旌旗。
城墙上的叛军只剩下不到一万五千人,一个个脸上布满了硝烟,累的握弓的手指直打哆嗦,更要命的是超过一半的人都饿着肚子,一天下来连一粒米都没有进。
李归仁红着眼睛下令,留下一半人守城,另外一半人到城墙下面吃饭,填饱肚子再继续坚守。
但当李归仁话音落下的时候,唐军阵中再次响起呜咽的号角,雄壮的颦鼓。
很显然,唐军的第三波进攻又来了!
“给我冲,先登城墙者赏千金,擢中郎将!”
仆固怀恩翻身上马,亲自率领三万人马直逼沧州城墙。
其他三面的唐军不肯示弱,休息了一下午的南霁云再次披挂上阵,与郭子仪的儿子郭曜一起率领三万人逼向沧州城墙。
北面的王忠嗣则派出大将王思礼率领以逸待劳的两万人,加上上午攻城的三万人同时发起进攻,力争首先打开沧州城门。
杜希望则派出麾下大将王难得率领一万人从西面进攻,李钦也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亲自率领两万人扑了上去,希望能从中分一杯羹。
夕阳西垂,晚霞洒在沧州城墙上,一如即将湮没的“大燕”。
望着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的唐军,城墙上的叛军眸子里只剩下绝望,终于意识到了什么叫做“大势已去”……
四十万唐军四面合围,把十万叛军的空间一步步压缩,逐步逼进城内,最终在沧州城外围拢。
一望无际的营帐将沧州城围的密不透风,鳞次栉比的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让城内残存的叛军感到绝望。
半个多月的鏖战下来,叛军人数已经从十四万锐减到了三万,折损的士兵之中一半是主动向唐军投降的,剩下的都是没有退路的叛军骨干。
就算向唐军投降他们也是难逃一死,他们不愿意束手就擒,选择放手一搏,和唐军血战到底。
沧州地处平原,一马平川,唐军可以从四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
唐军的兵力超过了叛军十三倍,况且距离年关只剩下不到十天,王忠嗣、郭子仪、仆固怀恩三大统帅开了一次会,决定强攻沧州。
说好了要把安庆绪的头颅当做新年贺礼献给大唐皇帝,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有心投降的叛军已经在野战的时候倒戈,剩下的都是冥顽不灵的顽固分子,没必要再给他们抉择的机会!
“明日清晨,卯时攻城!”
三人同时击掌,约定了攻城的时间。
次日天色未亮,围着沧州城绵延数十里的唐军大营火把攒动,人声鼎沸,密密麻麻的唐军钻出帐篷做着攻城准备。
不消半个时辰,四十万唐军很快填饱肚子,在号角的催促下列队出营。
根据约定,由王忠嗣率部攻打沧州北城墙,郭子仪率部攻打东城墙,仆固怀恩率部攻打南城墙,而西城墙则交给了李钦麾下的三万将士。
城墙上的叛军一个个红着眼睛,握紧了手里的兵器,脸上写满了视死如归。
“攻城!”
王忠嗣亲自擂响战鼓,数百名鼓手同时跟随,颦鼓声直冲云霄,振聋发聩。
“杀啊!”
白孝德亲自统兵,率领三万精兵踩踏的烟尘滚滚,呐喊着直扑沧州城。
“冲啊!”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郭子仪麾下的大将南霁云也率领三万唐军杀奔沧州东城墙。
在南面领衔进攻的则是年轻的骁将李晟,他策马当先,手持长枪,引领着三万唐军蜂拥而至,席卷城墙下面。
相比于北、东、南三个方面,负责进攻西面的唐军声势小了很多,李钦只派了六千人发起进攻,响应其他三个方向。
当然,王忠嗣、郭子仪三人也没有指望李钦能够提供多大的帮助,他只要能堵住西门,不让叛军突围即可。
“杀啊,安庆绪快快投降!”
“冲啊,李归仁速速开门受死!”
将近十万唐军如同过潮水一般逼进到沧州城下,发起了凶猛的攻势,喊杀声直冲云霄,响彻数十里。
“去你奶奶的,怕死的是孙子!”
“狗日的唐寇来吧,老子杀一个不亏,杀两个赚一个!”
面对唐军浩浩荡荡的攻势,叛军毫无惧色,在李归仁、安太清、李庭望等叛将的率领下强硬反击,负隅顽抗。
一时间沧州城上箭雨纷飞,杀声震天。
唐军先锋部队顶着盾牌,扛着云梯,冒着箭雨直逼城墙脚下,将一架又一架云梯竖起。
后面的弓步则排列着方阵向天仰射,用密集的箭雨压制城墙上的叛军弓弩手,掩护本方将士突围。
除了地面上的弓箭手之外,唐军阵中还有许多高达四五丈的井阑来回移动,上面运载着射术高超的神箭手居高临下的朝城墙上放箭,杀伤守军。
更有大量的霹雳车向城墙上投掷滚石,摧毁城防,将城墙砸的满目疮痍,硝烟弥漫。
三万叛军分布在四面城墙上,除了用弩箭杀伤唐军之外,还使用滚石、擂木阻挡唐军登城,甚至还启用了威力强大的床弩车,对远处的井阑和霹雳车发起进攻。
“咻!”
床弩车同时发射出三支长一丈,粗如儿童手臂的巨箭,裹挟着呼啸的风声,破空而出。
“砰”的一声巨响,威力巨大的羽箭正中井阑,顿时将之摧毁,站在上面的唐军弓箭手瞬间惊叫着向下跌落……
“去你娘的!”
李归仁亲自举起一块百十斤的滚石,狠狠地砸向云梯,登时将顶着盾牌攀登的一名唐军死士砸的失去了平衡,闷哼一声从高耸的云梯上跌了下去。
“冲,都给我冲!”
李晟在城墙下策马游弋,手挽强弓来回驰骋,找准机会便朝墙上放一箭,几乎每一箭射出去都有收获。
十万唐军猛攻了半天,以阵亡一万人的代价,杀伤了五千守军。
唐军的先登死士好几次登上了城墙,又被叛军奋不顾身的杀退,局势呈现胶着状态。
到了晌午时分,双方都已经人困马乏,饥肠辘辘。
唐军阵营中响起了鸣金收兵的声音,九万多唐军潮水一般退却,准备返回大营填饱肚子再战。
当唐军退却之后,沧州城墙上下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斑驳的血迹将这座城池几乎勾勒成了人间炼狱。
郭子仪立于帅旗之下,挥手下令:“再攻!”
城外很快响起密集的颦鼓声,好似九天雷鸣,响彻云霄。
“杀啊!”
“冲啊!”
“生擒安庆绪!”
“活捉李归仁!”
四路唐军再次发起声势浩大的进攻。
北面的唐军由卫伯玉统帅,东面的唐军由马燧统帅,南面的唐军由辛云京率领,每一路依旧都是三万人。
杜希望带了两万人来到西边支援李钦,命吴恪守率领一万人发起冲锋,李钦只好派自己的侄子李铁带着一万人同时发起进攻。
“操他祖宗,没完了!”
叛军绝望的发出一声怒吼,只能饿着肚子应战,拼死阻挡唐军的冲锋。
下午的激战比上午更加激烈残酷,唐军投入的兵力更多,攻势更加凶猛,而叛军的抵抗却在逐渐减弱。
两军鏖战了一个下午,唐军以阵亡八千的代价消耗了一万的叛军,唐军已经在战损比上占据了上风。
天色迟暮,唐军阵中再次响起鸣金收兵的锣声,厮杀了一个下午的唐军缓缓退却。
沧州城墙上下的尸体更是密密麻麻,血流成河,积尸成丘,到处都是残肢断臂,到处都是残破的旌旗。
城墙上的叛军只剩下不到一万五千人,一个个脸上布满了硝烟,累的握弓的手指直打哆嗦,更要命的是超过一半的人都饿着肚子,一天下来连一粒米都没有进。
李归仁红着眼睛下令,留下一半人守城,另外一半人到城墙下面吃饭,填饱肚子再继续坚守。
但当李归仁话音落下的时候,唐军阵中再次响起呜咽的号角,雄壮的颦鼓。
很显然,唐军的第三波进攻又来了!
“给我冲,先登城墙者赏千金,擢中郎将!”
仆固怀恩翻身上马,亲自率领三万人马直逼沧州城墙。
其他三面的唐军不肯示弱,休息了一下午的南霁云再次披挂上阵,与郭子仪的儿子郭曜一起率领三万人逼向沧州城墙。
北面的王忠嗣则派出大将王思礼率领以逸待劳的两万人,加上上午攻城的三万人同时发起进攻,力争首先打开沧州城门。
杜希望则派出麾下大将王难得率领一万人从西面进攻,李钦也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亲自率领两万人扑了上去,希望能从中分一杯羹。
夕阳西垂,晚霞洒在沧州城墙上,一如即将湮没的“大燕”。
望着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的唐军,城墙上的叛军眸子里只剩下绝望,终于意识到了什么叫做“大势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