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京城。
李泽渊今天依旧在东宫忙碌着。
虽然宁魏国战已然结束,可他户部的差事依旧没有卸掉。
户部郑老尚书好像还是卧病在床,看他这模样,好像一时半会不准备痊愈了。
他年纪确实是大了,户部又是一个操心的摊子,尤其是给如今这位陛下管家,麻烦事更是一件接着一件,这些年可当真是心力交瘁。
宁魏国战前夕,郑老尚书终究还是病倒了,这一病就是半年多,户部没人管着不行,陛下就令太子观风户部,把摊子操持起来。
如今,仗打完了,郑老尚书也不准备把摊子接回来了,劳累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清闲下来,他可不愿意再去找罪受。
他年纪大了,也该乞骸骨了,把位置让给那些年轻人。
陛下是个大方的,在自己致仕之后,陛下可能还会看在他为李家管了半辈子家的份上,给他上个光禄大夫、太子太师之类的头衔,让他风风光光地回乡,在史书上也能添彩不少。
所以,郑老尚书可是打定了颐养天年的主意啦。
只是……他老家在蜀地,路有些难走,也不知这把老骨头还能不能经得起这一阵折腾。
东宫大书房内,官员们都埋头忙碌着。
原以为宁魏国战结束,议和完成,大家伙都可以松一口气了,可谁知……
霜戎又他娘打过来了。
陛下一道圣旨,大宁这座刚刚歇了一口气的精密机器再度运转起来。
中枢的官员们继续劳心劳力,原本要归乡的战士们再度奔赴战场,粮草、军械、酒精……源源不断地向敦煌押送而去。
“须得向各府摊派任务,加征次税了。”
李泽渊叹了一口气,下意识地把文书递向自己右侧:
“陆瑜,你看看这……”
原本吵吵闹闹的大书房寂静了一瞬,属官们与户部官员们都抬起头,悄咪咪地看了眼太子殿下,随后连忙低下头。
“殿下老糊涂了,那陆修撰早就不再东宫待着,已经动身去蜀地找他那真正的主子去了,太子殿下还想着他呢……”
官员们暗暗腹诽着,实在不明白那陆琢之到底哪里好了。
不就是长的帅些,有些才华、有些见解,有些谋略吗?
太子默默收回了将文书递向身旁的手,拿起笔,自己写下了处理方案。
与陆修撰一同共事了数月,他一走,还真有些不习惯。
陆瑜虽年轻,实践方面有些缺乏经验,但某些见解确实有独到之处,经常可以给他提供些思路。
天色渐暗,李泽渊搁下笔,整理好了文书,随后起身。
“诸位,天色不早了,今天先到这吧。”
官员们纷纷起身,俯身行礼:
“臣等告退。”
李泽渊点点头,走出了大书房。
乾安的初冬温度很低,冷冽的寒风吹来,直往领口里钻。
东宫大太监杨超默默为太子披上了一层大氅。
李泽渊似乎并没有因天寒受到影响,径直向后院走去。
“忙完了?”
殿内极为温暖,地龙已经烧了起来,与屋外宛如两个世界。
太子妃张绣怀抱着小小李渟,正在喂奶,见着丈夫进屋,微笑着轻声道。
李泽渊的脸上也出现一抹笑意,点了点头。
其实,宫里本应请来几位乳母的,专门给孩子喂奶。
可老二那家伙不知发什么神经,偷偷跑去奶奶宫里,说了一大堆不知所谓的话。
什么母亲亲自给孩子喂奶,孩子一定会跟母亲更亲近,让孩子喝别人家的奶不健康,万一有什么病怎么办……
奶奶好不容易得来了重孙子,自然宝贝的不行,生怕出什么意外,一听这话,连忙请来她无条件信任的孙老神仙询问。
在孙老神仙那里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老太后当场立下懿旨,以后李家的媳妇都不准请乳母,除非没有奶水,不然必须亲自喂奶!
李泽渊脱下大氅,还是感觉屋里有些闷热,皱了皱眉,给窗户敞开了一条缝,用来通风。
其实,按如今的规矩,刚生下来的孩子所在的房间,是不准打开任何窗户的,必须得捂着,再闷也得闷着。
可老二又不知从哪听来的道理,对他说屋子里还是要多通风,一直闷着才是对孩子不好,尤其是烧着地龙,更危险了。
李泽渊其实听着也有道理,但稳妥起见,还是请来了孙神仙询问,依旧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所以,在保持房间温暖的前提下,他一有时间就打开窗户通风。
小李渟似乎吃饱了,咂巴了两下嘴,慢慢闭上了眼睛。
张绣缓缓把他放在了老二亲手做的摇篮里,为他盖上了一层被子。
“你饿了吗?”
太子妃走到李泽渊面前,轻声细语问道。
“?”
李泽渊下意识瞄了一眼儿子的餐厅。
张绣俏脸一红,捂住胸脯,拍了他一下,嗔怪道:
“别不正经,妾在问你用不用膳?”
李泽渊笑了笑,道:“方才在书房用过了,这会儿还不饿。”
张绣轻轻拉开凳子,坐在了夫君的身旁,倚靠在了他身上。
“老二怎么样了?”
“还不知,雪满关那边送来了消息,说是受伤颇重,但总归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这小子从小就皮糙肉厚,你不用担心他。”
李泽渊开了个玩笑,可那双一向冷静而沉稳的眸子里,却没有半点笑意。
天下第四,法王桑结。
这笔账,总归是要算算的……
很快了。
“西边的战事……如何了?”
张绣又开口问道。
“目前还不知西域前线的情况,只知赵叔已经率军西去了,那边的消息还没传过来。”
“这样啊……”
张绣叹了口气,眼神中出现一抹惶恐与担忧,随即迅速敛去。
李泽渊捕捉到了那抹神色。
他知道,夫人在担忧她那位西域都护的父亲。
宁魏大战,西域都护府派出三万精兵驰援定北关,致使兵力空虚,被霜戎当作了突破口。
“岳丈带兵打仗的本事,你还不知道吗,那么多年,他率兵纵横西域,压得各部落服服帖帖,那么多年不敢冒头。
如今不过是一些霜戎蛮夷,岳丈大人手上还有亲部两万,加之西域州军,定能坚持至赵叔赶到。”
李泽渊轻声宽慰着,搂住了夫人的腰肢,让她靠进怀里。
张绣一直是一位坚强的女子,若非实在是忧心难耐,她也不会开口向他询问西域的状况。
夫妻二人温存片刻,寝殿大门处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
今天喝多了,天亮补上。
李泽渊今天依旧在东宫忙碌着。
虽然宁魏国战已然结束,可他户部的差事依旧没有卸掉。
户部郑老尚书好像还是卧病在床,看他这模样,好像一时半会不准备痊愈了。
他年纪确实是大了,户部又是一个操心的摊子,尤其是给如今这位陛下管家,麻烦事更是一件接着一件,这些年可当真是心力交瘁。
宁魏国战前夕,郑老尚书终究还是病倒了,这一病就是半年多,户部没人管着不行,陛下就令太子观风户部,把摊子操持起来。
如今,仗打完了,郑老尚书也不准备把摊子接回来了,劳累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清闲下来,他可不愿意再去找罪受。
他年纪大了,也该乞骸骨了,把位置让给那些年轻人。
陛下是个大方的,在自己致仕之后,陛下可能还会看在他为李家管了半辈子家的份上,给他上个光禄大夫、太子太师之类的头衔,让他风风光光地回乡,在史书上也能添彩不少。
所以,郑老尚书可是打定了颐养天年的主意啦。
只是……他老家在蜀地,路有些难走,也不知这把老骨头还能不能经得起这一阵折腾。
东宫大书房内,官员们都埋头忙碌着。
原以为宁魏国战结束,议和完成,大家伙都可以松一口气了,可谁知……
霜戎又他娘打过来了。
陛下一道圣旨,大宁这座刚刚歇了一口气的精密机器再度运转起来。
中枢的官员们继续劳心劳力,原本要归乡的战士们再度奔赴战场,粮草、军械、酒精……源源不断地向敦煌押送而去。
“须得向各府摊派任务,加征次税了。”
李泽渊叹了一口气,下意识地把文书递向自己右侧:
“陆瑜,你看看这……”
原本吵吵闹闹的大书房寂静了一瞬,属官们与户部官员们都抬起头,悄咪咪地看了眼太子殿下,随后连忙低下头。
“殿下老糊涂了,那陆修撰早就不再东宫待着,已经动身去蜀地找他那真正的主子去了,太子殿下还想着他呢……”
官员们暗暗腹诽着,实在不明白那陆琢之到底哪里好了。
不就是长的帅些,有些才华、有些见解,有些谋略吗?
太子默默收回了将文书递向身旁的手,拿起笔,自己写下了处理方案。
与陆修撰一同共事了数月,他一走,还真有些不习惯。
陆瑜虽年轻,实践方面有些缺乏经验,但某些见解确实有独到之处,经常可以给他提供些思路。
天色渐暗,李泽渊搁下笔,整理好了文书,随后起身。
“诸位,天色不早了,今天先到这吧。”
官员们纷纷起身,俯身行礼:
“臣等告退。”
李泽渊点点头,走出了大书房。
乾安的初冬温度很低,冷冽的寒风吹来,直往领口里钻。
东宫大太监杨超默默为太子披上了一层大氅。
李泽渊似乎并没有因天寒受到影响,径直向后院走去。
“忙完了?”
殿内极为温暖,地龙已经烧了起来,与屋外宛如两个世界。
太子妃张绣怀抱着小小李渟,正在喂奶,见着丈夫进屋,微笑着轻声道。
李泽渊的脸上也出现一抹笑意,点了点头。
其实,宫里本应请来几位乳母的,专门给孩子喂奶。
可老二那家伙不知发什么神经,偷偷跑去奶奶宫里,说了一大堆不知所谓的话。
什么母亲亲自给孩子喂奶,孩子一定会跟母亲更亲近,让孩子喝别人家的奶不健康,万一有什么病怎么办……
奶奶好不容易得来了重孙子,自然宝贝的不行,生怕出什么意外,一听这话,连忙请来她无条件信任的孙老神仙询问。
在孙老神仙那里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老太后当场立下懿旨,以后李家的媳妇都不准请乳母,除非没有奶水,不然必须亲自喂奶!
李泽渊脱下大氅,还是感觉屋里有些闷热,皱了皱眉,给窗户敞开了一条缝,用来通风。
其实,按如今的规矩,刚生下来的孩子所在的房间,是不准打开任何窗户的,必须得捂着,再闷也得闷着。
可老二又不知从哪听来的道理,对他说屋子里还是要多通风,一直闷着才是对孩子不好,尤其是烧着地龙,更危险了。
李泽渊其实听着也有道理,但稳妥起见,还是请来了孙神仙询问,依旧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所以,在保持房间温暖的前提下,他一有时间就打开窗户通风。
小李渟似乎吃饱了,咂巴了两下嘴,慢慢闭上了眼睛。
张绣缓缓把他放在了老二亲手做的摇篮里,为他盖上了一层被子。
“你饿了吗?”
太子妃走到李泽渊面前,轻声细语问道。
“?”
李泽渊下意识瞄了一眼儿子的餐厅。
张绣俏脸一红,捂住胸脯,拍了他一下,嗔怪道:
“别不正经,妾在问你用不用膳?”
李泽渊笑了笑,道:“方才在书房用过了,这会儿还不饿。”
张绣轻轻拉开凳子,坐在了夫君的身旁,倚靠在了他身上。
“老二怎么样了?”
“还不知,雪满关那边送来了消息,说是受伤颇重,但总归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这小子从小就皮糙肉厚,你不用担心他。”
李泽渊开了个玩笑,可那双一向冷静而沉稳的眸子里,却没有半点笑意。
天下第四,法王桑结。
这笔账,总归是要算算的……
很快了。
“西边的战事……如何了?”
张绣又开口问道。
“目前还不知西域前线的情况,只知赵叔已经率军西去了,那边的消息还没传过来。”
“这样啊……”
张绣叹了口气,眼神中出现一抹惶恐与担忧,随即迅速敛去。
李泽渊捕捉到了那抹神色。
他知道,夫人在担忧她那位西域都护的父亲。
宁魏大战,西域都护府派出三万精兵驰援定北关,致使兵力空虚,被霜戎当作了突破口。
“岳丈带兵打仗的本事,你还不知道吗,那么多年,他率兵纵横西域,压得各部落服服帖帖,那么多年不敢冒头。
如今不过是一些霜戎蛮夷,岳丈大人手上还有亲部两万,加之西域州军,定能坚持至赵叔赶到。”
李泽渊轻声宽慰着,搂住了夫人的腰肢,让她靠进怀里。
张绣一直是一位坚强的女子,若非实在是忧心难耐,她也不会开口向他询问西域的状况。
夫妻二人温存片刻,寝殿大门处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
今天喝多了,天亮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