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方腊的使者杨再兴-《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晁盖眉头一展,对亲兵道:“请使者到会客厅相见!”

  “是!”

  晁盖接着又吩咐:“让宋头领和吴军师...也到会客厅等我。”

  “是!”

  亲兵答应一声下去了。

  晁盖转头对汤隆嘱咐道:“贤弟,这连弩之事就拜托你了。半月之后,我要亲自试射。”

  汤隆拱手应道:“天王放心,小弟定当竭尽全力。”

  晁盖大步流星来到会客厅,只见在门口站着一位身材魁梧的小伙子,年龄并不大,只不过十六、七岁的年龄。

  从外貌看,自带一股放荡不羁的野性,目光炯炯、神色坚毅,举手投足间透着少年武将的锐气。

  在这名少年的身后站着二十名护卫,各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涨,方腊的手下,果然也都是英雄豪杰。

  “贤弟!”

  晁盖高兴的快走两步,来到那名年轻人面前。

  那名年轻人一眼看到晁盖,满眼皆是喜色,往前紧跑两步来到晁盖面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大哥,想你想的小弟好苦啊!”

  晁盖一把抓住年轻人的手臂:“贤弟...快快请起,你也是想煞愚兄了。”

  这名年轻人正是杨再兴,这次作为方腊的使者来到水泊梁山。

  这是晁盖和杨再兴的第二次见面,他们的第一次遇见还是在兖州。

  当时,杨再兴是方腊手下的大将,因为贩卖私盐被兖州知府抓入大牢。

  晁盖为了救杨再兴,夜入知府府邸找到了知府的小妾钟楚红,才设法把杨再兴救了出来。

  杨再兴是位知恩图报的汉子,自此,对晁盖是感恩戴德。

  “贤弟,快快里面请!”

  “哥哥!”

  “哥哥!”

  宋江和吴用也匆匆赶了过来。

  几个人进到会客厅内,分宾主落了座。

  晁盖看了看杨再兴,心中暗道:方腊对杨再兴非常看重,又知道杨再兴和自己的情分,按道理来讲,不应该派杨再兴来水泊梁山做使者。

  原因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方腊这次的事情至关重要。

  想到此处,晁盖微微一笑:“贤弟,这次方腊派你做使者,愚兄猜...一定是大事。”

  杨再兴“噌”的一声站了起来:“哥哥果然慧眼如炬。”

  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掏出一封信笺。

  杨再兴双手将信笺呈上,晁盖展开细看,只见上面写道:

  【晁天王钧鉴:

  童贯老贼已调集二十万禁军,半月后分三路进犯江南。方某欲邀天王共举义旗,南北呼应,则童贯首尾难顾。成败在此一举,万望相助。方腊亲笔。】

  信末还盖着方腊的朱红大印。

  晁盖看完,将信递给宋江,转头对杨再兴笑道:“圣公...倒是看得起我梁山。”

  杨再兴抱拳道:“哥哥有所不知,童贯此番调集的都是西军精锐,意在一举歼灭我部。圣公还对我叮嘱道,这次童贯攻打江南,北方则空虚,正是哥哥率领梁山兵马开拓疆土的好时机。”

  这时候,宋江已经看完了信:“童贯老奸巨猾,既然要打方腊,必会在济州府留有重兵,防备我梁山。哥哥,要三思呀!”

  吴用却提出了不同意见:“哥哥!小弟则认为,这正是天赐良机!咱们趁官军南下,正好可以攻占济州府以及所辖郓城县,巨野县,金乡县和任城县。”

  晁盖看了看吴用和宋江,最后目光落在杨再兴身上:“贤弟一路劳顿,先下去歇息。此事关乎数万弟兄前程,我们梁山的众位兄弟需要商议一下。”

  “好的,哥哥,小弟告退!”

  待杨再兴退出后,宋江又说道:“哥哥不可贸然答应,方腊此计是要我梁山替他牵制官军主力,来减轻他们的压力。”

  吴用摇了摇羽扇:“哥哥,不如...明天召集所有的兄弟商议此事。”

  “好!”

  晁盖点点头:“军师所言极是。此事关系重大,确实该召集众兄弟一同商议。”

  当夜,晁盖辗转难眠,披衣起身在寝室前来回踱着步。

  望着满天星斗,他心中思绪万千:方腊此举虽是为解江南之围,但若能趁势扩大梁山势力范围,也未尝不是良机。

  只是官军势大,稍有不慎便会损兵折将……

  第二日,聚义厅内众位兄弟已经到齐了,都在议论纷纷,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吴用看了看晁盖,晁盖冲着他点了点头。

  吴用清了清嗓子开口道:“众位兄弟...”

  吴用一开口,聚义厅内马上安静了下来。

  吴用接着说道:“众位兄弟,方腊的使者昨天来到咱们梁山。”

  公孙胜问道:“军师,方腊的使者来咱们梁山,何事?”

  聚义厅内的众位兄弟,也都看着吴用。

  吴用接着说道:“童贯率大军二十万,半月后将会攻打方腊。我们曾经与方腊订有攻守同盟,故此,他希望我们能够出兵攻打济州府及所辖地区。以成南北呼应之势,让童贯顾此失彼。”

  吴用话音刚落,聚义厅内顿时炸开了锅。

  有的人议论纷纷,交头接耳,有的人低着头,沉默不语,都在想着自己的心事。

  现在的水泊梁山,已经不同于最初了。

  当初,晁盖刚上梁山的时候,只有阮氏三兄弟,吴用,公孙胜等十几个人,人事关系简单,思想也比较好统一。

  现在的水泊梁山,虽然还没有聚齐一百单八将,但是,也将近一百名好汉了,已经可以按身份和出身划分为九类。

  第一类:大封建主

  代表人物:卢俊义(大名府土豪)、柴进(前朝皇室后裔)

  特点:出身统治阶级,因权力斗争或被陷害被迫落草,希望能够被朝廷招安,再回归主流社会。

  第二类:中级官员与军官

  代表人物:林冲(禁军教头)、关胜(巡检)、呼延灼(都统制)

  特点:因被高俅等权臣陷害或战败上山,武艺高强,对招安的态度比较矛盾,既渴望洗刷罪名又担忧失去自由。

  第三类:小官吏与基层管理者

  代表人物:宋江(押司)、戴宗(节级)、李逵(小牢子)

  特点:多为地方官府小吏,因清廉或正义感被排挤,推动招安的核心群体,代表“忠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