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青山生尘同炊烟-《青山少年》

  周晚看见易年惊讶的样子,说道:

  “对啊,我刚才没说吗?还有两个,一个我认识,另一个我老爹也不知道。”

  易年有些无奈的笑了笑,今天周晚给自己带来的震撼确实有点多。

  想着以前天天在师父身边,可这么多年为什么没对自己说呢。

  不过那时天天看书学医,就是闲暇时听听师父讲故事,自己没问,师父不说,也正常。

  想到此,也释然。

  又转身回屋,翻翻找找,找到另外两封,一封有名字,一封没有名字。

  把有名字的拿出来递给周晚,周晚接过一看,嘴上说着:

  “果然,和我爹说的就是同一个人”

  说完,把信还给易年,易年接过来,看着上面的名字。

  这封信还是同给周信的一样,上面只有几个小字,

  天衍殿,晋天星。

  易年邀周晚坐下,现在上午时分,也没来个病人,医馆安静的很,不过易年也不急,反正今天已经有了一位客人。

  便和周晚继续聊着天,总不能大白天,还在这里发呆。

  “我知道天衍殿在圣山,不过没打算去,这封信,应该暂时送不出去了。”

  说着,又拿起第三封,那封没有名字的信,嘴里喃喃道:

  “这封又是给谁的呢?给周元帅都不认识的那位吗?”

  周晚在旁边看着易年这个样子,开口说道:

  “好啦,别想了,不过我知道天衍殿的这位,现在就在上京,比你早来几天。”

  “哦,这么巧?”

  易年有些惊讶的问道。

  “巧不巧我不知道,反正现在就在星夜苑呢。”

  周晚耐心回答道。

  易年看着手中的信,考虑着最近要不要送去,还有,真的这么巧?

  不过念头转瞬即过,反正师父又没有要求一定送到,碰见就送,碰不见就再说。

  周晚看见易年这个样子,又开口问道:

  “你真的不是四皇子?”

  “当然不是”

  “为什么?”

  易年看着好奇的周晚,开口解释道:

  “你说过四皇子七八岁的时候失踪,我七八岁的时候,已经在青山漫山遍野的跑了几年了,还天天听书。我虽然不是过目不忘天资聪慧的人,不过,也同正常孩童一样,三四岁之后的记忆总是有的。”

  周晚听着易年的回答,歪着头思考了一会,继续向易年问道:

  “你不会骗我吧?”

  “我骗你做什么”

  易年虽然解释了两遍,不过还是有些耐心的,继续回答着周晚。

  周晚听完,拿起桌上茶杯一饮而尽,靠在椅背,看着外面,说道:

  “我信,但是上京城里的人可不信啊,现在外面传的有鼻子有眼,越说越真。”

  “为什么,就因为救了秦怀素?”

  “还有你来上京的时间。”

  周晚看着小院门外,继续说道。

  “时间怎么了?”

  “咱们的皇帝陛下,身体越来越不好了,说句不敬的话,估计也就最近些天吧。”

  “所以呢?”

  周晚听见易年的回答,直接坐起身,有些奇怪的看着易年说道:

  “你是真傻还是装的?你在这个时间来上京,说对那个位置没有心思,会有人信吗?”

  “你说的这些我都不知道,我来上京也不是师傅安排。如果路上遇不到你,可能我也不会来上京。”

  周晚呵呵一笑,说道:

  “这些我信,别人会信吗?”

  易年摇摇头,为所谓的说道:

  “信不信由他们去吧,我安心赚一段时间钱,去那不用问喝杯茶水,不管结果如何,应该也不会再上京多住。”

  抻了个懒腰,继续说道:

  “这里的空气,没有青山的好闻。”

  说到这儿,也不再说话,同周晚刚才一样,躺在躺椅上,顺着门口,向外看去,发起呆来。

  周晚见易年没有说话的心思,起身进了屋,找龙桃聊天去了,捂着额头,求着龙桃再上点药。

  龙桃此时还在看着书,听见周晚说话,头也没抬说道:

  “你一个修行之人,这点伤,明天就好了”

  说完,也不理周晚,继续看书。

  周晚见龙桃不理自己,有些无趣,在屋里找了把椅子坐下,看着龙桃看书。

  也是,总比看着易年强。

  看着看着,也学着易年的样子,发起呆来。

  这跳脱性子,可能慢慢会被二人磨平吧。

  今天周晚对易年说的有点多,不过易年倒是无所谓的态度,还和以前一样,当成故事听了。

  心里想着,和以前也没什么区别。

  医馆小院里,易年外面发呆,屋里,周晚看着龙桃发呆,龙桃时不时抬眼看看两人,而后低下头接着看书。

  一时之间,一位顾客的医馆,只能听见树下马儿吃草的声音。

  有些静。

  随着时间,阳光变强,晒的院中的易年有些刺眼,伸手挡住,不再发呆,起身向着后面厨房走去,龙桃看见,放下书,应该是又去学了。

  周晚看见二人的举动,立刻快步跑到前面,拉着易年说道:

  “做饭多累啊,走,我请你们出去吃,小朋友,劝劝你老板。”

  说着,还一边向着龙桃使着眼色。

  易年被周晚的举动弄得有些尴尬,不过还是笑着对周晚说道:

  “哪能天天出去,万一一会来人呢?第一天开业就关门,有些说不过去。你要是想在这儿吃,就忍几天,等龙桃学会,可能会改善改善吧。”

  说着,轻轻挣脱周晚的手,向后面走去。

  龙桃看着周晚,笑了一下,也跟着去了。

  周晚看见二人的身影进了厨房,也不能自己一个人出去,索性,也跟着二人去了,可能是想看看,什么样的手才能做出那种味道的菜吧。

  不多时,医馆后面,炊烟升起。

  就在医馆小院一人忙着,两人看着的时候,上京以东,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座绿色的小山。

  小山很小,除了冬季的落雪白头外,其余三季始终如一。

  为这平凡的小山,带来些新意。因为常绿,所以小山有个通用的名字,青山。

  青山南面有个山谷,山谷里面有个小院,此时小院中,也正升着袅袅炊烟。

  同样有身影,在忙碌,有人,在看着。

  章若愚自易年走后,可能是因为易年的嘱托,还是放心不下老人,现在基本上两天就来一次。

  这不,今天又在厨房里忙着,而院中,竹子做的九成新的躺椅上,一位老人正在看着不远处的竹园,喝着茶,等着小愚大厨的饭菜上桌。

  易年的厨艺是小愚教的,小愚教的很用心,奈何易年的天赋有限,被师父说了一年。

  不过出自小愚之手的饭菜,老人说过,比晋阳城的大师傅也差不了多少。

  没错,易年尝过。

  日头稍偏,饭菜上桌,章若愚陪着老人,不过大多时候都是老人在吃,自己旁边添着菜。

  老人吃着味道依旧,依旧可口的小菜,脸上有些笑意,对着对面的魁梧汉子问道:

  “书都看了吗,怎么样了?”

  汉子听见老人问话,有些羞愧的低下头,挠着脑袋,有些憨厚的说道:

  “看了,很多年前就看了,可是那时候早就知道我没有修行的天赋,现在再看,也没什么用了吧。”

  老人听了,还是刚才的笑意,对着小愚说道: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急,慢慢看吧。”

  章若愚听着老人的话,更加愁眉苦脸,沮丧的说道:

  “可是那书,就百来个字,我这脑子虽然没易年聪明,可几天也就都记住了。老爷子啊,我是真没有这个修行的天赋啊,要不,你换个人?”

  老人看着眼前魁梧汉子这般模样,没有说话,只是笑笑,依旧专心吃着桌上可口饭菜。

  少时,盘空。

  章若愚手脚利落,一会功夫收拾完毕,给老人泡了壶茶,坐在此时正躺在躺椅上看着竹园的老人身边。

  叹了口气。

  老人听见叹气声,收了目光,投到章若愚身上,嘴上说着,把手拿过来。

  章若愚听话照办,老人看着汉子拿过来的硕大手掌,伸出手,食指点在章若愚掌心之中,看着没什么变化。

  而原本还有些沮丧的章若愚,在老人的手指碰到自己的时候,忽然惊讶的睁大了眼睛。

  只感觉从掌心传来一股热流,沿着手掌手臂,瞬间流过全身。

  刚要说话,老人开口说道:

  “不要说话,闭上眼睛,好好感受,记住。”

  章若愚听见,立马照办,闭上眼睛,感受着体内刚刚钻入的暖流。

  这时又听耳畔传来老人的声音,说着:

  “以后每两天来一次,耽误不了你太长时间,这机缘能的多少,看你造化。”

  话音到此,再无其他。

  此时院中,一个魁梧汉子端坐在椅子之上,闭着眼睛,不知干着什么。

  一个老人,喝着茶,靠在躺椅上,看着远处竹园里,有根断了的竹子,也不知在想着什么。

  小院,确实比上京的医馆,安静不少。

  夕阳西下,绿色的青山,被披上一层金纱。

  汉子悠悠转醒,起身活动下,双手张开,浑身噼啪。

  老人听了,说着:

  “回吧,别让你媳妇等急了,记住,两天来一次就行。”

  汉子点头,推开院门出了小院,沿着五里山路,五里乡路,向山外走去。

  感觉,身上轻快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