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喧嚣-《华娱:踩着娜英冯裤子成为顶流》

  李连捷这边,这些日子,他终于跑完了全国各大城市,“总算搞定了。”

  “不得不说,这次是真的累脱水了。”

  “是啊!”华仔也忍不住发出感慨,“前几天见了一眼李总,比以往更威风了。”

  “咱们也不差啊,场场爆满,反应也很热烈。”赵文焯忍不住插嘴道,一副自己很拽的样子,“正好一个月,五亿三千万......这成绩,独一份了吧!”

  两人一起看了赵文焯一眼,李连捷笑了笑,“你也就是遇到好时候了。”

  华仔心里那个不舒服呦......你拽什么拽?如果不是梅艳妨在李总面前保举你,你能进《投名状》剧组?

  呵......吃软饭的家伙。

  全香江的所有人都知道赵文焯和梅艳妨分手的原因。

  有人曾开玩笑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卓卓”,这如同小猫叫咪咪,小狗叫黄黄一样,似乎带有某种宠溺的意味,暗指赵文焯是梅艳妨的小狼狗。

  梅艳妨也曾劝说那些朋友不要再开如此过分的玩笑。

  但赵文焯却还选择了直接分手。

  原因是梅艳妨香江的娱乐圈地位无可撼动,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女神。

  她的歌声遍布大江南北,曾多次荣获金曲奖、最受欢迎女歌手奖等重要奖项;而在影视界,她的成绩也同样出色,是香江双栖明星的代表之一。

  相较之下,赵文焯刚刚踏入演艺圈,还未站稳脚跟,只能凭借和李连捷的对戏才有了一些热度。

  尽管后来他受到了导演徐徐克的青睐,然而与梅艳芳相比,他的知名度始终无法匹敌。

  再加上香江媒体排外,故意将他刻画成了一个典型的“软饭男”,还没有在香江站稳脚跟的他常常遭遇轻视。

  甚至有传言说他与梅艳芳在一起是看中了她的名气,外界始终给他贴了一个“女强男弱”的标签。

  这种标签一直让赵文卓心里十分不安,无法承受......

  但现在不一样了,以前是香江人排外,现在是香江人可着劲儿巴结那位内地“邪神”,连带着赵文焯的身份也没有蛐蛐了。

  ......

  香江。

  随着城龙、李连捷在内地和香江票房的大卖,已经被香江彻底传开,并掀起轩然大波。

  香江所有电影人都彻底被打了鸡血,热了起来。

  “李总,请您帮我看看这个电影有没有前途?”

  “这种没前途的, 不如直接扔了,给新片腾位置。”

  “李总,请问还有没有片子?”

  看着陈木生和古天嘞,李琦推给对方一个剧本,“有个《扫毒》,你要不要试一下?”

  “李总,这种片子能不能在内地上?”

  “......”

  一个个拿着剧本,跑到内地找李琦,哪怕没有剧本的也跑过来,想磨一个回去,亦或者想在内地上映的片商。

  各方又爱又恨,但又不得不拼着命地挤上来,要不然就只能关门。

  而这这是李琦想要的结果。

  现在的李琦,手握香江影视界的生杀予夺大权,但骑马每年不用你们上供,给你们省了多少?

  不仅香江热闹,内地的报纸上也在报道。

  喧嚣不止。

  【《投名状》创羊城有史以来最高记录!】

  【《投名状》再创观影人次新高......】

  【《投名状》上座率和口碑双丰收!】

  【......】

  李连捷打来电话,李琦一边看报纸,一边接通,“恭喜你们旗开得胜,给香江电影市场焕发生机带了一个好头啊!”

  “都是李先生运筹帷幄,我们感激不尽!”

  “......”

  不过李连捷也提及另外一件事,过了6亿票房之后,整体上座率开始下滑。

  李琦点头,“现在18块钱的票价,也差不多了,剩下的那些,许多时舍不得花钱,等着看盗版碟的。”

  当然降价是不可能降价的,要不然之前买票的人会以为是自己是冤大头。

  彻底把自己的招牌给砸了。

  “那咋办?”

  李琦一边打电话,一边让孙丽帮自己穿西服,“这就是现在要做的......我现在要去参加“2004反盗版百日活动”。”

  ......

  前世,华夏打击盗版光盘力度最大的时期主要集中在2006年至2010年前后,其中2006年尤为突出。

  如今,在李琦的推动下,这个当时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执法最严厉的专项行动,提前了两年到来。

  “领导!”

  一个女孩子领着李琦进场,“这是您的座位。”

  等发言的时候,才发现之前领着自己进场的女孩子竟然是台上发言的那位。

  嗯?

  侧面看很像一个人,莫非她也姓张?

  “在宣传部、版权局、广电等十几个部门的联合下,“反盗版百日行动”取得显着成果,收缴盗版音像制品近1.2亿张,关闭非法经营商户数千家,刑事处罚数百人。其中仅羊城等地查获了多起亿元级别的盗版光盘生产线......”

  李琦听着汇报不由感慨,怪不得都想当领导 ......

  喜欢华娱:踩着娜英冯裤子成为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