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京郊一处山明水秀的缓坡之上。
消息不知如何传开,天刚蒙蒙亮,便有大量的百姓扶老携幼,从京城乃至周边村镇涌来。
他们听闻有高僧要讲经说法,宣扬能涤荡心孽、明心见性的佛法,故纷纷赶来。
此外,闻风而来的还有武林中各门各派的弟子。
“看!是五岳剑派的人!”
“那边……好像是武当山的道长们也来了!”
“还有道姑的,是峨眉派的?”
儒衫文士、负剑侠客、奇装异服的各种武者……三三两两散布在人群外围或高处,低声交谈,目光皆投向坡地中央那片清理出的空地。
最前方的,自然是大明武林的几位佛门魁首。
大明少林方丈——方正。
大明南少林祖师——红叶禅师。
……
人群熙攘,却自有一股肃穆期待的气氛弥漫。
空气中更仿佛有无形的弦被轻轻拨动。
日上三竿,阳光遍洒。
慧能的身影如期出现。
他依旧穿着那身略显陈旧的僧衣,步履从容,面容平和。
他没有搭建高台,只是在空地中央随意寻了块平坦的青石,盘膝坐下,目光扫过下方黑压压的人群,无悲无喜,澄澈如镜。
忽然,仿佛有温润的琉璃光华在他眼底一闪而过。
“阿弥陀佛。”
一声低沉的佛号,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奇异地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慧能开始诵念《金刚经》经文起始,声音平和舒缓。
起初,并无异象,只有那蕴含着奇妙禅理的字句流淌入心田。
然而,随着他讲解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时。
天地忽然生出了感应。
天空之中,不知何时聚拢了祥云,缕缕金色阳光穿透云隙,如光柱般投下,恰好笼罩住那小小的茅棚和其中的僧人。
微风拂过,带来远处山花的清香,又似有若有若无的梵唱声在虚空中应和。
紧接着,更为惊人的一幕发生了。
慧能周身毛孔似乎都在舒张,散发出纯净温和的金色佛光,并不刺眼,却照亮了所有人的眼眸,也照亮了他们惊愕的脸庞。
更有点点金色光斑自他座下凭空涌现,旋转凝聚,化作一朵朵含苞待放的金色莲花虚影,随即花瓣次第绽放,地涌金莲,将他托举得愈发宝相庄严。
清雅的莲香弥漫开来,沁人心脾,闻之令人心神宁静,杂念顿消。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远处山中的一页书见得此状,微微一笑。
目光之中,满是赞许。
慧能的声音依旧平和,但每一个字吐出,都直指人心。
下方无数百姓早已听得如痴如醉,许多人心中的郁结、恐惧、悲伤在这佛光梵唱中竟悄然化解,脸上不自觉流淌下清净的泪水。
慧能脑后,一轮柔和而明亮的圆光缓缓显现,散发着无量慈悲、无量智慧的佛光,将他映照得宝相庄严,如同真佛临世。
就在这万众瞩目,异象达到顶峰之际。
慧能的声音微微一顿,整个天地间的光华仿佛都凝聚到了他一人身上。
他突破了。
并非真气鼓荡,也非气势冲霄,而是一种内在的、极致圆满后的自然升华。
然而,佛门修行,迥异寻常。
进阶涅盘,需直面自身累世劫以来所造业障。
非是以力抗衡天雷,而是以无上定慧智慧,引业火焚身,断尽一切罪业因果,方得清净自在,成就涅盘金身。
霎时间,祥和的天象骤然一变。
无量佛光与金色莲花并未消散,但在慧能的身上,却无声无息地腾起一片片虚幻却令人心悸的火焰。
这火焰非是凡火,不呈赤红,而是呈现出一种暗红、漆黑、惨绿交织的诡异色泽。
散发出毁灭、憎恨、怨毒、痴狂的气息。
“业火焚身之劫!”
方正颤声低语,眼中充满了敬畏与担忧。
此劫凶险万分,古往今来,多少高僧大德便是在这一关被焚尽修为,甚至形神俱灭。
诡异的业火瞬间将慧能吞没,疯狂灼烧,要将他拖入无间地狱,偿还一切罪孽。
然而,身处业火中心的慧能,面容依旧平静如水,甚至比方才讲经时更加澄澈空明。
仿佛焚烧的不是他一般,慧能继续讲解着经书。
业火熊熊,发出令人牙酸的嗤嗤声响。
怨毒的低语、绝望的嘶吼在火焰中幻灭。
但却始终无法侵入那看似淡薄、实则坚不可摧的佛光一分一毫,更无法沾染他那无瑕的僧衣和肌肤。
他心无所住,见诸相非相,本无业障,何来业火可焚?
那滔天业火煅烧半晌,非但不能伤他,反而像是燃料般,将他周身的佛光煅烧得愈发璀璨纯净,将他脑后的圆光淬炼得愈发圆满无缺。
最终,在万千人震撼的注视下,那令人心悸的业火,如同失去了所有支撑,摇曳了几下,终究无可奈何地渐渐消散,化于无形。
就在业火彻底消失的刹那,一股难以形容的、浩大、慈悲、宁静、圆满的气息从慧能身上冲天而起,直贯云霄,随即又如同甘霖般洒落。
天空中异香越发浓郁,隐约有梵唱天乐响起。
而自始至终,慧能的讲经都未曾中断一刻。
而下方听经的众人,在这整个过程中。
先是震惊于天地异象,后又揪心于业火焚身之劫,心神随之起伏,更在慧能那贯穿始终、安定平和的诵经声中,得到了莫大的洗礼和好处。
许多百姓只觉得浑身暖洋洋的,积年的小病小痛不翼而飞,心中积压的愁苦烦闷也烟消云散,脸上不自觉地带上了平和喜悦的笑容。
而那些武林中人,尤其是佛门弟子,收获更是巨大。
他们近距离感受了高僧突破涅盘境时与天地交融的道韵。
亲历了业火焚身而心不动的无上禅定,对佛法禅理的理解瞬间突飞猛进。
其中,获益最大的便是方证大师。
他卡了多年的瓶颈竟在慧能讲经声的引动下轰然冲破,境界连连提升,直接突破了数个以往不敢想象的小境界。
类似的情况在人群中多处发生,道道突破的气息此起彼伏。
当慧能诵完《金刚经》最后一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时。
他缓缓停下,目光扫过下方无数或沉醉、或明悟、或狂喜、或泪流满面的面孔,微微一笑,合十不语。
消息不知如何传开,天刚蒙蒙亮,便有大量的百姓扶老携幼,从京城乃至周边村镇涌来。
他们听闻有高僧要讲经说法,宣扬能涤荡心孽、明心见性的佛法,故纷纷赶来。
此外,闻风而来的还有武林中各门各派的弟子。
“看!是五岳剑派的人!”
“那边……好像是武当山的道长们也来了!”
“还有道姑的,是峨眉派的?”
儒衫文士、负剑侠客、奇装异服的各种武者……三三两两散布在人群外围或高处,低声交谈,目光皆投向坡地中央那片清理出的空地。
最前方的,自然是大明武林的几位佛门魁首。
大明少林方丈——方正。
大明南少林祖师——红叶禅师。
……
人群熙攘,却自有一股肃穆期待的气氛弥漫。
空气中更仿佛有无形的弦被轻轻拨动。
日上三竿,阳光遍洒。
慧能的身影如期出现。
他依旧穿着那身略显陈旧的僧衣,步履从容,面容平和。
他没有搭建高台,只是在空地中央随意寻了块平坦的青石,盘膝坐下,目光扫过下方黑压压的人群,无悲无喜,澄澈如镜。
忽然,仿佛有温润的琉璃光华在他眼底一闪而过。
“阿弥陀佛。”
一声低沉的佛号,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奇异地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慧能开始诵念《金刚经》经文起始,声音平和舒缓。
起初,并无异象,只有那蕴含着奇妙禅理的字句流淌入心田。
然而,随着他讲解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时。
天地忽然生出了感应。
天空之中,不知何时聚拢了祥云,缕缕金色阳光穿透云隙,如光柱般投下,恰好笼罩住那小小的茅棚和其中的僧人。
微风拂过,带来远处山花的清香,又似有若有若无的梵唱声在虚空中应和。
紧接着,更为惊人的一幕发生了。
慧能周身毛孔似乎都在舒张,散发出纯净温和的金色佛光,并不刺眼,却照亮了所有人的眼眸,也照亮了他们惊愕的脸庞。
更有点点金色光斑自他座下凭空涌现,旋转凝聚,化作一朵朵含苞待放的金色莲花虚影,随即花瓣次第绽放,地涌金莲,将他托举得愈发宝相庄严。
清雅的莲香弥漫开来,沁人心脾,闻之令人心神宁静,杂念顿消。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远处山中的一页书见得此状,微微一笑。
目光之中,满是赞许。
慧能的声音依旧平和,但每一个字吐出,都直指人心。
下方无数百姓早已听得如痴如醉,许多人心中的郁结、恐惧、悲伤在这佛光梵唱中竟悄然化解,脸上不自觉流淌下清净的泪水。
慧能脑后,一轮柔和而明亮的圆光缓缓显现,散发着无量慈悲、无量智慧的佛光,将他映照得宝相庄严,如同真佛临世。
就在这万众瞩目,异象达到顶峰之际。
慧能的声音微微一顿,整个天地间的光华仿佛都凝聚到了他一人身上。
他突破了。
并非真气鼓荡,也非气势冲霄,而是一种内在的、极致圆满后的自然升华。
然而,佛门修行,迥异寻常。
进阶涅盘,需直面自身累世劫以来所造业障。
非是以力抗衡天雷,而是以无上定慧智慧,引业火焚身,断尽一切罪业因果,方得清净自在,成就涅盘金身。
霎时间,祥和的天象骤然一变。
无量佛光与金色莲花并未消散,但在慧能的身上,却无声无息地腾起一片片虚幻却令人心悸的火焰。
这火焰非是凡火,不呈赤红,而是呈现出一种暗红、漆黑、惨绿交织的诡异色泽。
散发出毁灭、憎恨、怨毒、痴狂的气息。
“业火焚身之劫!”
方正颤声低语,眼中充满了敬畏与担忧。
此劫凶险万分,古往今来,多少高僧大德便是在这一关被焚尽修为,甚至形神俱灭。
诡异的业火瞬间将慧能吞没,疯狂灼烧,要将他拖入无间地狱,偿还一切罪孽。
然而,身处业火中心的慧能,面容依旧平静如水,甚至比方才讲经时更加澄澈空明。
仿佛焚烧的不是他一般,慧能继续讲解着经书。
业火熊熊,发出令人牙酸的嗤嗤声响。
怨毒的低语、绝望的嘶吼在火焰中幻灭。
但却始终无法侵入那看似淡薄、实则坚不可摧的佛光一分一毫,更无法沾染他那无瑕的僧衣和肌肤。
他心无所住,见诸相非相,本无业障,何来业火可焚?
那滔天业火煅烧半晌,非但不能伤他,反而像是燃料般,将他周身的佛光煅烧得愈发璀璨纯净,将他脑后的圆光淬炼得愈发圆满无缺。
最终,在万千人震撼的注视下,那令人心悸的业火,如同失去了所有支撑,摇曳了几下,终究无可奈何地渐渐消散,化于无形。
就在业火彻底消失的刹那,一股难以形容的、浩大、慈悲、宁静、圆满的气息从慧能身上冲天而起,直贯云霄,随即又如同甘霖般洒落。
天空中异香越发浓郁,隐约有梵唱天乐响起。
而自始至终,慧能的讲经都未曾中断一刻。
而下方听经的众人,在这整个过程中。
先是震惊于天地异象,后又揪心于业火焚身之劫,心神随之起伏,更在慧能那贯穿始终、安定平和的诵经声中,得到了莫大的洗礼和好处。
许多百姓只觉得浑身暖洋洋的,积年的小病小痛不翼而飞,心中积压的愁苦烦闷也烟消云散,脸上不自觉地带上了平和喜悦的笑容。
而那些武林中人,尤其是佛门弟子,收获更是巨大。
他们近距离感受了高僧突破涅盘境时与天地交融的道韵。
亲历了业火焚身而心不动的无上禅定,对佛法禅理的理解瞬间突飞猛进。
其中,获益最大的便是方证大师。
他卡了多年的瓶颈竟在慧能讲经声的引动下轰然冲破,境界连连提升,直接突破了数个以往不敢想象的小境界。
类似的情况在人群中多处发生,道道突破的气息此起彼伏。
当慧能诵完《金刚经》最后一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时。
他缓缓停下,目光扫过下方无数或沉醉、或明悟、或狂喜、或泪流满面的面孔,微微一笑,合十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