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胜那看似随意,实则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意志,紫宸殿内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诸葛亮、司马懿、贾诩三人身上。
屏风之后,江玉燕的眸光更冷了几分,带着一丝审视的玩味;
任盈盈神色依旧恬淡,仿佛在欣赏一出雅乐;
蓝凤凰紧张地屏住了呼吸,大眼睛一眨不眨;
赵灵儿则心不在此,只是微微侧首,仿佛在聆听某种无声的韵律。
短暂的沉默,被诸葛亮清朗的声音打破。
他手持羽扇,深深一揖,动作流畅自然,带着一种洞察世情后的从容:
“陛下以国士待臣,臣自当以国士报之。”
他的话语诚挚而坦荡,没有丝毫矫揉造作。
而在得到了诸葛亮的表态后,朱胜也不由得放了一口气。
毕竟如果诸葛亮始终不愿加入大明,那要得到这位卧龙,还不知道有多麻烦。
紧接着,司马懿那低沉而略带阴冷的声音响起,如同幽谷深潭的回响:
“陛下雄才大略,大明气象万千,此诚臣平生仅见之伟业。”
“能附骥尾,共襄盛举,乃臣之幸事。”
司马懿缓缓躬身行礼,姿态恭敬。
深陷的眼窝中锐光一闪而逝,那份深沉的心机与渴望被认可的野心,被他完美地包裹在恭顺的表象之下。
不过,司马懿哪里能够想到。
朱胜可是开了挂的。
司马之心,别人不知道,朱胜还能不知道吗?
不过,如今的朱胜对自己可谓有着无穷的信心。
小小司马懿,朱胜还是有信心掌控的。
别的不说。
这司马懿,难道还能在张居正加诸葛亮的阵容面前翻天吗?
最后是贾诩。
他脸上那标志性的、人畜无害的微笑更深了些,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激动与谦卑:
“草民惶恐!陛下天恩浩荡,不以臣卑鄙,委以重任,此乃再造之恩。”
“诩,一介布衣,蒙陛下不弃,得窥天颜,沐浴圣德,敢不尽心竭力,粉身碎骨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他的话语极尽谦卑,将姿态放到最低。
但别人不知道他毒士之能,朱胜还能不知道吗?
“好!甚好!”
朱胜看着归顺的三人,随即笑了起来。
“得三位先生相助,实乃朕之幸事,大明之福泽。”
“三位先生皆乃经天纬地之才,朕当量才而用。”
他的目光首先投向诸葛亮,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
“孔明。”
“户部掌天下钱粮户籍,统筹国用民生,乃新政之血脉,社稷之根基。”
“朕意,授卿户部右侍郎之职,朕相信,先生之才,当在此处大放异彩。”
诸葛亮闻言,羽扇微顿。
户部乃是如今大明新政核心中的核心。
未曾想,这位大明天子居然直接便擢升自己为户部侍郎。
户部之中,左侍郎空缺,自己的右侍郎仅在当朝首辅张居正之下。
如此看重,诸葛亮心中都不由得涌起一股感激。
这可真的是以国士待之了。
“臣,诸葛孔明,领旨谢恩。必竭尽所能,梳理财赋,佐理民生,不负陛下重托!”
此刻,震惊的也不止诸葛亮一人。
六部官员除了张居正,谢安,也无不都是震惊无比。
这初出茅庐的十六岁少年。
居然直接摇身一变,成了三品要员,户部的二把手。
天恩浩荡,莫过如此!
朱胜满意颔首,目光转向司马懿,那锐利的眼神仿佛能穿透对方深沉的伪装:
“仲达先生,朕听闻你深谙韬略,洞悉人心,尤擅谋断兵机。”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兵部执掌军机要务,调配四方兵马,非智勇深沉、心思缜密者不可胜任。”
“朕意,授先生兵部右侍郎之职,协理兵部诸事,参赞军机,整饬武备。”
“望先生为朕洞察军机,运筹帷幄,使大明兵锋所指,无往不利。”
司马懿心头微震。
兵部!这比他预想的更为要害。
不过相比诸葛亮。
兵部之中,尚且有左侍郎谭论,虽已挂帅出征,但却任在自己之上。
日后的兵部尚书,恐也只会是谭论。
好在兵部权力深重,方才让司马懿的失落微微减轻。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思绪,脸上依旧是那份沉静恭顺,躬身道:
“臣,司马懿,领旨谢恩!陛下洞察入微,委臣以兵事,臣必夙夜惕厉,参赞戎机,整军经武,万死不辞!”
朱胜看着面前恭顺的司马懿,心中微微冷笑。
但也没说什么。
最后,朱胜的目光落在了贾诩身上,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深意:
“文和先生,刑部掌律令刑狱,纠察奸邪,肃清吏治,最需明察秋毫、明辨是非、又能洞察人心险恶之能臣。”
“朕意授先生刑部右侍郎之职,望先生能够佐理李尚书,梳理刑名,参详律例,纠劾不法。为朕明辨忠奸,厘清冤狱,使刑律如尺,丈量天下人心。”
贾诩脸上的笑容似乎僵了一下,随即化作更深的谦卑和一丝恰到好处的惶恐。
刑部?
贾诩并不喜欢这么一个危险无比的位置。
可事到如今,他还能说什么呢?
“臣一介草莽出身,唯恐有负圣恩……然陛下慧眼如炬,既委臣以此重任,臣定当竭尽驽钝,以陛下之心为心,明慎用刑,不枉不纵,以报陛下之恩!”
安排完三位谋士,朱胜的目光转向那三位年轻英杰——周瑜、陆逊、冉闵。
又是三个未来不可限量的奇才。
而相比无资历,无脚跟的诸葛亮三人。
周瑜他们三个可就好很多了。
尤其是周瑜,陆逊。
汉州之战战功卓着,背靠早早加入大明的世家,再加上戚继光这个师傅。
朱胜纵然直接把他们升为六部侍郎和擢升五军都督府也毫不为过。
朱胜首先看向周瑜,陆逊。
“周公瑾,陆伯言,你二人精通水战,谋略过人,此前在汉州,屡败敌军,战功卓着。”
“现朕擢升尔等为水师提督,与韩世忠将军分领大明水军。”
“望尔不负所学,整饬舟师,巡弋海疆,扬我大明水师之威于万里波涛!”
闻声,周瑜,陆逊连忙躬身行礼,声音清越,带着少年得志的意气风发。
但他们却依旧没掩盖住眼中的震惊。
水师提督!
这可是此前戚继光,俞大猷剿倭时候的官职。
二品的大员。
如今自己二人刚刚进入大明,居然便得此要职。
二人心中一时间不禁感恩不尽。
最后,朱胜的目光锁定了冉闵。
这位如同未开锋的绝世凶刃般的年轻人,充满原始的野性和力量感。
原世界的武悼天王。
在这个世界,只会发出更璀璨的光芒。
“冉闵!”
“汝天生神力,勇冠三军。”
“朕观尔乃将帅之才,今擢升尔为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随右军都督府左都督俞大猷行事。”
“假以时日,朕期尔能统帅千军,开疆拓土。”
冉闵虎目圆睁,猛地单膝跪地,动作刚猛有力,声音如同金铁交击:
“末将冉闵,叩谢陛下天恩。”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诸葛亮、司马懿、贾诩三人身上。
屏风之后,江玉燕的眸光更冷了几分,带着一丝审视的玩味;
任盈盈神色依旧恬淡,仿佛在欣赏一出雅乐;
蓝凤凰紧张地屏住了呼吸,大眼睛一眨不眨;
赵灵儿则心不在此,只是微微侧首,仿佛在聆听某种无声的韵律。
短暂的沉默,被诸葛亮清朗的声音打破。
他手持羽扇,深深一揖,动作流畅自然,带着一种洞察世情后的从容:
“陛下以国士待臣,臣自当以国士报之。”
他的话语诚挚而坦荡,没有丝毫矫揉造作。
而在得到了诸葛亮的表态后,朱胜也不由得放了一口气。
毕竟如果诸葛亮始终不愿加入大明,那要得到这位卧龙,还不知道有多麻烦。
紧接着,司马懿那低沉而略带阴冷的声音响起,如同幽谷深潭的回响:
“陛下雄才大略,大明气象万千,此诚臣平生仅见之伟业。”
“能附骥尾,共襄盛举,乃臣之幸事。”
司马懿缓缓躬身行礼,姿态恭敬。
深陷的眼窝中锐光一闪而逝,那份深沉的心机与渴望被认可的野心,被他完美地包裹在恭顺的表象之下。
不过,司马懿哪里能够想到。
朱胜可是开了挂的。
司马之心,别人不知道,朱胜还能不知道吗?
不过,如今的朱胜对自己可谓有着无穷的信心。
小小司马懿,朱胜还是有信心掌控的。
别的不说。
这司马懿,难道还能在张居正加诸葛亮的阵容面前翻天吗?
最后是贾诩。
他脸上那标志性的、人畜无害的微笑更深了些,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激动与谦卑:
“草民惶恐!陛下天恩浩荡,不以臣卑鄙,委以重任,此乃再造之恩。”
“诩,一介布衣,蒙陛下不弃,得窥天颜,沐浴圣德,敢不尽心竭力,粉身碎骨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他的话语极尽谦卑,将姿态放到最低。
但别人不知道他毒士之能,朱胜还能不知道吗?
“好!甚好!”
朱胜看着归顺的三人,随即笑了起来。
“得三位先生相助,实乃朕之幸事,大明之福泽。”
“三位先生皆乃经天纬地之才,朕当量才而用。”
他的目光首先投向诸葛亮,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
“孔明。”
“户部掌天下钱粮户籍,统筹国用民生,乃新政之血脉,社稷之根基。”
“朕意,授卿户部右侍郎之职,朕相信,先生之才,当在此处大放异彩。”
诸葛亮闻言,羽扇微顿。
户部乃是如今大明新政核心中的核心。
未曾想,这位大明天子居然直接便擢升自己为户部侍郎。
户部之中,左侍郎空缺,自己的右侍郎仅在当朝首辅张居正之下。
如此看重,诸葛亮心中都不由得涌起一股感激。
这可真的是以国士待之了。
“臣,诸葛孔明,领旨谢恩。必竭尽所能,梳理财赋,佐理民生,不负陛下重托!”
此刻,震惊的也不止诸葛亮一人。
六部官员除了张居正,谢安,也无不都是震惊无比。
这初出茅庐的十六岁少年。
居然直接摇身一变,成了三品要员,户部的二把手。
天恩浩荡,莫过如此!
朱胜满意颔首,目光转向司马懿,那锐利的眼神仿佛能穿透对方深沉的伪装:
“仲达先生,朕听闻你深谙韬略,洞悉人心,尤擅谋断兵机。”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兵部执掌军机要务,调配四方兵马,非智勇深沉、心思缜密者不可胜任。”
“朕意,授先生兵部右侍郎之职,协理兵部诸事,参赞军机,整饬武备。”
“望先生为朕洞察军机,运筹帷幄,使大明兵锋所指,无往不利。”
司马懿心头微震。
兵部!这比他预想的更为要害。
不过相比诸葛亮。
兵部之中,尚且有左侍郎谭论,虽已挂帅出征,但却任在自己之上。
日后的兵部尚书,恐也只会是谭论。
好在兵部权力深重,方才让司马懿的失落微微减轻。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思绪,脸上依旧是那份沉静恭顺,躬身道:
“臣,司马懿,领旨谢恩!陛下洞察入微,委臣以兵事,臣必夙夜惕厉,参赞戎机,整军经武,万死不辞!”
朱胜看着面前恭顺的司马懿,心中微微冷笑。
但也没说什么。
最后,朱胜的目光落在了贾诩身上,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深意:
“文和先生,刑部掌律令刑狱,纠察奸邪,肃清吏治,最需明察秋毫、明辨是非、又能洞察人心险恶之能臣。”
“朕意授先生刑部右侍郎之职,望先生能够佐理李尚书,梳理刑名,参详律例,纠劾不法。为朕明辨忠奸,厘清冤狱,使刑律如尺,丈量天下人心。”
贾诩脸上的笑容似乎僵了一下,随即化作更深的谦卑和一丝恰到好处的惶恐。
刑部?
贾诩并不喜欢这么一个危险无比的位置。
可事到如今,他还能说什么呢?
“臣一介草莽出身,唯恐有负圣恩……然陛下慧眼如炬,既委臣以此重任,臣定当竭尽驽钝,以陛下之心为心,明慎用刑,不枉不纵,以报陛下之恩!”
安排完三位谋士,朱胜的目光转向那三位年轻英杰——周瑜、陆逊、冉闵。
又是三个未来不可限量的奇才。
而相比无资历,无脚跟的诸葛亮三人。
周瑜他们三个可就好很多了。
尤其是周瑜,陆逊。
汉州之战战功卓着,背靠早早加入大明的世家,再加上戚继光这个师傅。
朱胜纵然直接把他们升为六部侍郎和擢升五军都督府也毫不为过。
朱胜首先看向周瑜,陆逊。
“周公瑾,陆伯言,你二人精通水战,谋略过人,此前在汉州,屡败敌军,战功卓着。”
“现朕擢升尔等为水师提督,与韩世忠将军分领大明水军。”
“望尔不负所学,整饬舟师,巡弋海疆,扬我大明水师之威于万里波涛!”
闻声,周瑜,陆逊连忙躬身行礼,声音清越,带着少年得志的意气风发。
但他们却依旧没掩盖住眼中的震惊。
水师提督!
这可是此前戚继光,俞大猷剿倭时候的官职。
二品的大员。
如今自己二人刚刚进入大明,居然便得此要职。
二人心中一时间不禁感恩不尽。
最后,朱胜的目光锁定了冉闵。
这位如同未开锋的绝世凶刃般的年轻人,充满原始的野性和力量感。
原世界的武悼天王。
在这个世界,只会发出更璀璨的光芒。
“冉闵!”
“汝天生神力,勇冠三军。”
“朕观尔乃将帅之才,今擢升尔为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随右军都督府左都督俞大猷行事。”
“假以时日,朕期尔能统帅千军,开疆拓土。”
冉闵虎目圆睁,猛地单膝跪地,动作刚猛有力,声音如同金铁交击:
“末将冉闵,叩谢陛下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