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各方拉拢-《我,大明天子,打钱!》

  戚继光的大军最终在京城郊外的各处大营完成驻扎。

  诸葛亮、司马懿、贾诩、周瑜、陆逊、冉闵等一众人,则在戚继光的亲自引领下踏入了京城。

  然而,他们刚刚踏入外城,尚未真正领略皇城根下的繁华与威严,无形的暗流已然汹涌而至。

  各方势力的触角,早已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奇才”的价值,一场围绕着他们的争夺,已然在暗处悄然拉开序幕。

  诸葛亮、司马懿、贾诩、周瑜、陆逊、冉闵等人刚进京城,便被礼部官员恭敬地引至会同馆居住。

  驿馆奢华异常,守卫森严,透着一股京城的威仪。

  不过周瑜,陆逊,冉闵三人因为是戚继光之弟子,故而直接跟随戚继光一同去了戚继光府中,只留诸葛亮,司马懿,贾诩三人留在会同馆。

  而几乎就在诸葛亮等人踏入各自院落,尚未来得及卸下风尘之际,京城那无形的大网便已悄然张开。

  诸葛亮所居的“清竹苑”在会同馆中最为幽静。

  然而他甫一在堂中坐定,正欲梳理沿途见闻。

  便听一阵脚步声传来,随即一个声音响起。

  声音中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诸葛先生,首辅张大人亲临,正在院外等候。”

  自从严嵩倒台,张居正便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大明新的首辅。

  诸葛亮羽扇微顿,眼底闪过一丝震惊。

  张居正!

  速度之快,礼遇之隆,远超常理。

  这位在明军上下被反复提及、推行一条鞭法、主持新政的铁腕名臣,竟如此迅疾地亲自登门?

  其意不言自明。

  可是自己这么一个默默无名的“村夫”,何德何能,能够让这么一位当世名臣亲自拜访呢?

  “快请。”

  诸葛亮连忙起身,整了整衣冠,亲自迎至门廊。

  张居正一身深青色常服,未着官袍,只带了两名随从,显得低调而郑重。

  他面容清癯,目光如古井深潭,不见波澜,却自有股渊渟岳峙的威严。

  甫一照面,张居正的目光便如实质般落在诸葛亮身上。

  只一瞬,他那素来沉静如水的眼底深处,便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激赏与凝重。

  “气质当真不错。”

  “只是,这少年真的当得起圣上的那般看重吗?”

  张居正拱手,声音平和,却字字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诸葛先生,居正冒昧来访,打扰先生清静了。”

  诸葛亮微微一笑,随即还礼:

  “张首辅亲临,亮不胜惶恐,请。”

  两人分宾主落座,驿丞奉上香茗后便屏退左右,堂内只余二人。

  而几乎就在张居正踏入“清竹苑”的同时。

  司马懿所居的“墨松轩”外,空气骤然变得阴冷粘稠。

  两名身着玄色蟒袍、面白无须、眼神阴鸷的番子无声无息地出现,如同两道幽影,守在院门两侧。

  片刻,一位身着华贵玄色飞鱼服,面容俊美得近乎妖异,眉宇间却恍若凝着万年寒冰的男子缓步而入。

  他步履无声,每一步都像是踏在人心弦之上,带来无形的重压。

  院内侍奉的小吏早已噤若寒蝉,退避无踪。

  来者正是西厂厂督,雨化田。

  司马懿早已感知到这股非同寻常的阴寒气息,他立在廊下,面色平静无波,只是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更加幽邃了几分。

  “西厂厂督雨化田。”

  “见过司马先生。”

  雨化田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独特的阴柔磁性,仿佛毒蛇吐信。

  “有人于护龙山庄设下清茶一盏,静候先生。”

  “先生乃当世奇才,智谋无双。”

  “护龙山庄监察天下,洞察幽微,正需先生这般明察秋毫、算无遗策之人。”

  “山庄之内,亦有先生大展宏图之天地,更有…先生所需之‘先机’。”

  司马懿微微抬眼,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仿佛只是接受一次寻常的邀请。

  “有劳厂督引路。”

  随着隔壁寒气微微撤去,贾诩缓缓打开窗户,独坐窗前。

  看似在欣赏庭院中的假山流水,实则眼角的余光早已将院外几道若隐若现、气息精悍的身影收入眼底。

  那身飞鱼服和东厂特有的阴冷气息,瞒不过他的感知。

  果然,没过多久,一阵刻意放重的脚步声传来。

  锦衣卫指挥使左冷禅,身着大红飞鱼服,腰挎绣春刀,龙行虎步,踏入院中。

  紧随其后的,是一位面白微胖、笑容可掬,身着暗红蟒袍的太监,正是东厂督主曹正淳。

  “贾文和先生,久仰大名!”

  曹正淳的声音尖细而热情,仿佛遇到了多年老友。

  “贾先生一路辛苦。咱家与左指挥使,特来拜会先生。”

  “贾文和见过督主,见过指挥使。”

  贾诩起身还礼,脸上浮现出恰到好处的惊讶与一丝受宠若惊,眼神深处却冷静如冰潭。

  贾诩并不反感拉拢。

  但贾诩更想知道。

  东厂和锦衣卫,如今在大明朝堂中,是处于什么位置,又有哪些敌人。

  会同馆内,三方拉拢几乎在同一时间上演。

  清竹苑内,茶香袅袅,张居正言辞恳切,其势煌煌如日。

  墨松轩外,雨化田阴冷如冰,散发着不祥的幽光。

  听雨阁中,左冷禅的锋芒与曹正淳的笑里藏刀交织。

  驿站之外,京城华灯初上,宫阙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头蛰伏的巨兽。

  诸葛亮缓缓放下茶盏,瓷杯与檀木桌面相触,发出极其轻微却清晰的“嗒”声。

  他抬眸,迎上张居正深邃而期待的目光,羽扇在指尖停顿了一瞬。

  另一边,司马懿将那块冰冷的令牌悄然纳入袖中,指尖传来金属特有的寒意,他面无表情地跟在雨化田身后,玄色的身影融入渐深的夜色。

  贾诩则笑容可掬地将左冷禅与曹正淳送至院门,拱手作别,待那两股代表着厂卫的凌厉气息远去。

  他脸上的笑意瞬间敛去,只余下深潭般的冰冷与算计,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一枚温润的玉佩。

  而身处戚继光府中的周瑜,陆逊,冉闵三人也未得清闲。

  不断有着戚继光旧部、京中青年将官慕名前来拜会,谈论兵事音律,演武切磋。

  棋局已开,执子之手,落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