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新屋入伙,红红火火!-《重生1979,婶子送来毛熊老婆!》

  我的大英雄…江阳…”

  “喜欢…喜欢这样…喜欢你…”

  毛熊媳妇的好,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热情似火,坦荡直接。

  让江阳深爱不已。

  不知过了多久,风暴终于平息。

  “疼吗?”江阳低声问。

  伊琳娜摇摇头,在他怀里蹭了蹭,声音带着一丝娇憨:“…还好。就是…你像头牛…”

  这话引得江阳低笑出声。

  “毛熊媳妇…真好。”江阳由衷地感叹,低头在她发顶亲了一口,手臂收得更紧。

  这滋味,比他想象中还要美妙千百倍。

  两人相拥着,在彼此的气息中沉沉睡去。

  第二天,农历九月二十六。

  天刚蒙蒙亮,江阳就醒了。

  这一觉睡得无比踏实,连日的紧绷和疲惫仿佛一扫而空。

  他睁开眼,只觉得神清气爽,浑身上下充满了使不完的劲儿。

  低头,伊琳娜还在熟睡。

  金色的长发铺散在枕头上,几缕发丝黏在汗湿的额角。她睡得很沉,长长的睫毛像小扇子覆在眼睑下,脸颊还带着昨夜激的红晕,嘴唇微微嘟着,柔美迷人。

  江阳心头那叫一个欢喜和迷恋,像灌了蜜一样。

  他越看越爱,忍不住俯下身,在那微微红肿的唇瓣上,轻轻地嘬了好几口。

  “嗯…”伊琳娜被弄醒了,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看到是江阳,眼神瞬间变得温软,她往他怀里缩了缩,像寻求温暖的小猫咪。

  “还早,再睡会儿?”江阳低声问,手指卷着她一缕金发把玩。

  伊琳娜摇摇头,声音带着刚睡醒的软糯:“不了…今天…是新屋入伙的日子呢…”

  她想起王奶奶的叮嘱,挣扎着要起身。

  “不急。”江阳按住她,又亲了亲她光洁的肩膀,“你再躺会儿,我去准备。”

  他利落地翻身下炕,套上衣服,走出房门。

  新屋入伙,讲究的是个热闹喜庆,驱邪纳福。

  虽然昨天闹得鸡飞狗跳,但该有的仪式感不能少。

  江阳先去看了下安娜,小姨子还在呼呼大睡,小脸红扑扑的。

  他笑了笑,轻手轻脚地关上房门。

  院子里,昨夜收拾过,但总觉得还缺点什么。

  王奶奶昨天念叨过,新屋入伙,要“六样礼”:柴(财)、米、油、盐、酱、醋,象征生活富足;还要有发糕(发财高升)、苹果(平安)、桔子(吉利)、花生(多子多福)等讨口彩的东西。

  江阳盘算了一下,家里米面粮油酱醋都不缺,苹果桔子也有存货,就是发糕没有现成的。他正准备去灶房看看能不能蒸点馒头代替,院门就被敲响了。

  “江哥!江哥!开门呐!”是顺子的声音。

  江阳打开门,只见顺子、二喜、柱子,还有王奶奶和小花都站在门口。

  顺子手里端着一个大簸箕,上面盖着白布,热气腾腾的。

  二喜拎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红纸、一小挂鞭炮。

  王奶奶则挎着个小包袱。

  “王奶奶,顺子,二喜,这么早?”江阳赶紧把他们让进来。

  “新屋入伙,赶早不赶晚,图个好兆头!”王奶奶笑呵呵地说,脸上带着喜气,“昨天闹腾的晦气,今天得好好冲冲!”

  顺子献宝似的掀开簸箕上的白布:“阳子哥!你看!我娘天没亮就起来蒸的发糕!又大又宣乎!‘发家’‘高升’!”

  簸箕里是两大块蒸得蓬松雪白,上面点缀着红枣的发糕,散发着诱人的甜香。

  二喜和柱子也举起篮子:“红纸!鞭炮!还有…还有我娘让带的苹果和花生!”

  “太好了!正愁这个呢!”江阳心头一暖,这些朴实的乡亲,在关键时刻还是念着好的。

  “快进来!伊琳娜!安娜!快起来,王奶奶他们来了!”

  屋里一阵响动,伊琳娜和安娜也赶紧穿戴整齐出来了。

  安娜还有些睡眼惺忪,看到顺子端着的发糕,眼睛立刻亮了。

  伊琳娜则感激地对王奶奶他们笑了笑:“谢谢…王奶奶…顺子…二喜…柱子。”

  “哎哟,谢啥!应该的!”王奶奶笑得见牙不见眼,拉着伊琳娜的手拍了拍,“闺女,昨天吓坏了吧?别怕,今天咱们热热闹闹的,把那些脏东西都赶跑!以后日子红红火火!”

  她打开自己带来的小包袱,里面是几块崭新的红布条:“来,把这个挂门框上,窗户上也系上!喜庆!辟邪!”

  几个人立刻忙活起来。

  江阳和顺子踩着凳子,把红布条挂在堂屋门框的正上方。

  伊琳娜和安娜则拿着小红布条,系在每扇窗户的插销上。

  二喜和柱子负责在院子里铺开红纸,准备写对联的地方。

  虽然江阳的毛笔字不咋样,但新屋贴红纸是必须的。

  王奶奶则指挥着伊琳娜,把顺子娘蒸的发糕摆在堂屋正中的桌子上,又把苹果、桔子、花生、还有江阳从空间里拿出来的米、油、盐等象征“六样礼”的东西,都规规矩矩地摆好。

  安娜在旁边好奇地看着,帮忙递东西。

  “江哥!写对联!”二喜铺好红纸,研好了墨,把一支秃头毛笔递给江阳。

  江阳看着红纸,有点挠头。

  他打架在行,写字嘛…只能算能认。

  王奶奶在一旁笑着鼓励:“没事儿!写啥都行!图个吉利话!”

  江阳想了想,深吸一口气,提笔蘸墨,在红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下:

  上联:新居落成安且吉

  下联:满堂和睦庆有余

  横批:五福临门

  字虽然歪斜,但意思到了。

  顺子和二喜赶紧帮忙,把对联贴在院门两边,横批贴在门楣上。

  “好!好!安且吉,庆有余!五福临门!好兆头!”王奶奶拍手笑着。

  这时,灶房里飘出了香味。

  伊琳娜已经在王奶奶的指点下,开始准备简单的入伙饭了。

  新买的铁锅里熬着金黄的小米粥,蒸笼里热着顺子拿来的发糕,旁边的小锅里,伊琳娜正用江阳从县城买回来的新锅新铲,煎着香喷喷的鸡蛋。

  “放鞭炮!放鞭炮!”二喜兴奋地拿起那挂小鞭炮。

  江阳接过鞭炮,走到院门口,用烟头点燃引信。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清脆的鞭炮声在静谧的清晨炸响,惊飞了树梢的麻雀,也驱散了残留的晦暗。

  红色的纸屑纷飞,硝烟弥漫开来。

  左邻右舍有人探头出来看,脸上带着复杂的神色。

  有好奇,有羡慕,也有像沈翠英家那边,窗户“砰”地一声关上的闷响。

  不少听到鞭炮声的村民,都纷纷带着祝福和礼物朝他家走来。

  一时间,院子里热闹非凡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