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的袁军士卒瞧见自家主将桥蕤从城墙上重重摔落下来,顿时慌了神。
他们手忙脚乱地冲上前去,七手八脚地将桥蕤救起。
众人惊恐地凑近一看,只见桥蕤面如金纸,气息微弱,但好歹还未断气。
想来是蕲县城墙不算太高,且城下堆积如山的尸体做了肉垫,这才让桥蕤侥幸捡回了一条命。
袁军士卒们冒着城头的箭矢和滚木礌石,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拖着桥蕤那庞大的身躯,狼狈不堪地退了回来。
李丰见主将桥蕤重伤垂死,顿时急红了眼。
他双眼圆睁,额头上青筋暴起,自己也想去疯狂一把。
可一看到桥蕤这副半死不活的凄惨模样,心里顿时就凉了半截,无奈地命人鸣金收兵。
众多正在苦苦攻城的袁军士卒听到这声音,如蒙大赦一般,纷纷丢盔弃甲,慌不择路地撤出了战场。
张合挣扎着从地上爬了起来,咬牙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遗落在地的袁术军旗狠狠狠狠掷下了城头。
高览则倚着那满是刀剑痕迹、破烂不堪的城门楼柱,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力的笑容。
那笑容中,有连日奋战的疲惫,有坚守城池的欣慰,也有对胜利的期许。
郭嘉站在蕲县城头,望着城下的连绵数里的袁术大营。
他微微眯起眼睛,嘴角上扬,冷笑着说道:“敌军这三日疯狂用人命攻城,只怕是袁公路气急败坏了呀!呵呵……”
经过仔细清点损失,两万汉军伤亡了近三千人。
汉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士气高昂。
十万袁军看似人数众多,但在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汉军面前,根本就难以撼动分毫。
不过,张合与高览为了贯彻郭嘉的示弱之计,故意以少量兵马驻守城头。
其余兵马分成数队,轮番上城混入伤兵队伍防守,保证城池不失。
不但如此,汉军还故意做出箭矢、滚木礌石将尽的样子。
城头上的箭矢越来越稀疏,偶尔射出一支,也是有气无力。
滚木礌石中夹杂着城中民居的木料和砖石,看起来杂乱无章,以此引诱袁军拼命攻击。
虽然确实达到了迷惑桥蕤与李丰的目的,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张合、高览两员大将还真的先后受了伤,三千多汉军士卒血洒战场。
而这些表现看在桥蕤和李丰眼里,反而深信不疑。
他们总觉得只要再加把劲,就能攻下蕲县城。
可往往总是差那么一点,功败垂成,这让他们欲罢不能。
在郭嘉看来,只要能将袁术大军吸引在蕲县城下,些许牺牲还是值得的。
毕竟,这是一场关乎全局的战略布局。
(原来的历史上,曹操东征,在蕲县与袁术留守的桥蕤、李丰、梁纲、乐就四将激战,大破之。桥蕤四将被曹操斩杀,袁术残部溃散。袁术仓皇渡过淮河南逃寿春,曹操因缺乏渡船并未追击,班师回许都。)
袁军大营内。
李丰看着昏迷不醒的桥蕤,眉头紧锁,心中的忧虑越发沉重。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很想率军投降蕲县的汉军,心中甚至已经开始幻想投降后的安稳生活。
但一想起在寿春的家人,他的眼神瞬间黯淡了下来,只能颓然作罢。
不只是他,大帐中的将领们,谁的家人不都在寿春呢?
就算李丰想投降,这些将领也不一定会跟着他投降。
搞不好,他们还会斩杀了他,用他的的人头去讨好袁术。
毕竟,在这个乱世之中,人心难测,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
正当他因未能按时完成袁术军令而着急的时候,忽然有个传令兵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那传令兵跑得气喘吁吁,脸上满是汗水,单膝跪地,大声禀报道:“启禀李将军,陛下亲自率领十万大军来了!”
“不好,陛下来了!”李丰心中一惊,脸色瞬间变得一片煞白。
他的双腿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心中慌乱不已。
这蕲县城还没有攻下啊,怎么办?
他的心一一沉,不由得慌乱了起来。
他偷偷瞄了一眼还在昏迷中的桥蕤,心中却在寻思着,要不要抛下他跑路呢?
可是,他如今是仲氏皇帝袁术麾下大将,早已打上了叛逆的烙印,成了众矢之的,还能跑到哪里去呢?
李丰咬了咬牙,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
算了,还是继续在袁术麾下混吧。
毕竟,他也是袁术麾下有数的大将,还是有一些分量的。
虽然没有能攻下蕲县,但毕竟也是尽了自己全力的。
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想到这里,李丰连忙问道:“陛下大军到哪里了?”
传令官恭敬地回答道:“回禀李将军,陛下大军离蕲县不足五十里,明日便到。”
李丰长舒了一口气,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他立刻吩咐下去,今夜小心戒备,莫要让城中汉军偷营了。
其实,他想多了。
城中的郭嘉可舍不得让袁军现在就大败溃散,他还指望着能将袁术的大军都吸引过来呢!
一夜无话,时间在紧张的气氛中悄然流逝。
第二天上午上午,袁术果然率领着十万大军来到了蕲县城下的大营。
那浩浩荡荡的大军,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李丰战战兢兢地率领一群将领跪在大营门口,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迎接他们仲氏皇帝陛下袁术的大驾。
他们的身体微微颤抖着,还不知道袁术会怎样惩治自己。
大营之外,尘土飞扬,旌旗蔽空。
袁术的“御驾”缓缓驶入营门,那排场极大,俨然一副天子出巡的架势。
金根车驾,六马齐驱。
车驾驾通体鎏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刺眼的光芒。
车辕雕龙刻凤,栩栩如生。
华盖垂珠,每一颗珠子都晶莹剔透,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
车前六匹骏马,毛色纯白。
马首饰金铃,蹄踏锦毯。
每行一步,铃声清脆悦耳,彰显着无比的威严。
数百名精锐甲士手持长戟,身披精良铠甲,在阳光下反射出冰冷的的光芒。
他们列阵在前,肃杀之气扑面而来,让人不寒而栗。
其后是鼓吹乐队,鼓声如雷,号角齐鸣。
喜欢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他们手忙脚乱地冲上前去,七手八脚地将桥蕤救起。
众人惊恐地凑近一看,只见桥蕤面如金纸,气息微弱,但好歹还未断气。
想来是蕲县城墙不算太高,且城下堆积如山的尸体做了肉垫,这才让桥蕤侥幸捡回了一条命。
袁军士卒们冒着城头的箭矢和滚木礌石,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拖着桥蕤那庞大的身躯,狼狈不堪地退了回来。
李丰见主将桥蕤重伤垂死,顿时急红了眼。
他双眼圆睁,额头上青筋暴起,自己也想去疯狂一把。
可一看到桥蕤这副半死不活的凄惨模样,心里顿时就凉了半截,无奈地命人鸣金收兵。
众多正在苦苦攻城的袁军士卒听到这声音,如蒙大赦一般,纷纷丢盔弃甲,慌不择路地撤出了战场。
张合挣扎着从地上爬了起来,咬牙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遗落在地的袁术军旗狠狠狠狠掷下了城头。
高览则倚着那满是刀剑痕迹、破烂不堪的城门楼柱,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力的笑容。
那笑容中,有连日奋战的疲惫,有坚守城池的欣慰,也有对胜利的期许。
郭嘉站在蕲县城头,望着城下的连绵数里的袁术大营。
他微微眯起眼睛,嘴角上扬,冷笑着说道:“敌军这三日疯狂用人命攻城,只怕是袁公路气急败坏了呀!呵呵……”
经过仔细清点损失,两万汉军伤亡了近三千人。
汉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士气高昂。
十万袁军看似人数众多,但在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汉军面前,根本就难以撼动分毫。
不过,张合与高览为了贯彻郭嘉的示弱之计,故意以少量兵马驻守城头。
其余兵马分成数队,轮番上城混入伤兵队伍防守,保证城池不失。
不但如此,汉军还故意做出箭矢、滚木礌石将尽的样子。
城头上的箭矢越来越稀疏,偶尔射出一支,也是有气无力。
滚木礌石中夹杂着城中民居的木料和砖石,看起来杂乱无章,以此引诱袁军拼命攻击。
虽然确实达到了迷惑桥蕤与李丰的目的,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张合、高览两员大将还真的先后受了伤,三千多汉军士卒血洒战场。
而这些表现看在桥蕤和李丰眼里,反而深信不疑。
他们总觉得只要再加把劲,就能攻下蕲县城。
可往往总是差那么一点,功败垂成,这让他们欲罢不能。
在郭嘉看来,只要能将袁术大军吸引在蕲县城下,些许牺牲还是值得的。
毕竟,这是一场关乎全局的战略布局。
(原来的历史上,曹操东征,在蕲县与袁术留守的桥蕤、李丰、梁纲、乐就四将激战,大破之。桥蕤四将被曹操斩杀,袁术残部溃散。袁术仓皇渡过淮河南逃寿春,曹操因缺乏渡船并未追击,班师回许都。)
袁军大营内。
李丰看着昏迷不醒的桥蕤,眉头紧锁,心中的忧虑越发沉重。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很想率军投降蕲县的汉军,心中甚至已经开始幻想投降后的安稳生活。
但一想起在寿春的家人,他的眼神瞬间黯淡了下来,只能颓然作罢。
不只是他,大帐中的将领们,谁的家人不都在寿春呢?
就算李丰想投降,这些将领也不一定会跟着他投降。
搞不好,他们还会斩杀了他,用他的的人头去讨好袁术。
毕竟,在这个乱世之中,人心难测,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
正当他因未能按时完成袁术军令而着急的时候,忽然有个传令兵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那传令兵跑得气喘吁吁,脸上满是汗水,单膝跪地,大声禀报道:“启禀李将军,陛下亲自率领十万大军来了!”
“不好,陛下来了!”李丰心中一惊,脸色瞬间变得一片煞白。
他的双腿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心中慌乱不已。
这蕲县城还没有攻下啊,怎么办?
他的心一一沉,不由得慌乱了起来。
他偷偷瞄了一眼还在昏迷中的桥蕤,心中却在寻思着,要不要抛下他跑路呢?
可是,他如今是仲氏皇帝袁术麾下大将,早已打上了叛逆的烙印,成了众矢之的,还能跑到哪里去呢?
李丰咬了咬牙,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
算了,还是继续在袁术麾下混吧。
毕竟,他也是袁术麾下有数的大将,还是有一些分量的。
虽然没有能攻下蕲县,但毕竟也是尽了自己全力的。
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想到这里,李丰连忙问道:“陛下大军到哪里了?”
传令官恭敬地回答道:“回禀李将军,陛下大军离蕲县不足五十里,明日便到。”
李丰长舒了一口气,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他立刻吩咐下去,今夜小心戒备,莫要让城中汉军偷营了。
其实,他想多了。
城中的郭嘉可舍不得让袁军现在就大败溃散,他还指望着能将袁术的大军都吸引过来呢!
一夜无话,时间在紧张的气氛中悄然流逝。
第二天上午上午,袁术果然率领着十万大军来到了蕲县城下的大营。
那浩浩荡荡的大军,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李丰战战兢兢地率领一群将领跪在大营门口,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迎接他们仲氏皇帝陛下袁术的大驾。
他们的身体微微颤抖着,还不知道袁术会怎样惩治自己。
大营之外,尘土飞扬,旌旗蔽空。
袁术的“御驾”缓缓驶入营门,那排场极大,俨然一副天子出巡的架势。
金根车驾,六马齐驱。
车驾驾通体鎏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刺眼的光芒。
车辕雕龙刻凤,栩栩如生。
华盖垂珠,每一颗珠子都晶莹剔透,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
车前六匹骏马,毛色纯白。
马首饰金铃,蹄踏锦毯。
每行一步,铃声清脆悦耳,彰显着无比的威严。
数百名精锐甲士手持长戟,身披精良铠甲,在阳光下反射出冰冷的的光芒。
他们列阵在前,肃杀之气扑面而来,让人不寒而栗。
其后是鼓吹乐队,鼓声如雷,号角齐鸣。
喜欢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