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王子腾回京。-《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王子腾回京了。

  虽说京中早有此风声,然而当此人真个又回到京师,各方势力也还是不免都将目光往王家偏过来几分。

  便连贾府上下,也都显得十分振奋,独贾母面色郁郁,并不觉得有多高兴——一是因贾母地位崇高,王子腾再怎么生发,到她跟前也还是矮一头。

  再则,王子腾本是借贾家之力兴起,如今论起权势,反倒似更压过贾家一筹,岂不愈发显得贾家后继无人?

  贾母作为贾代善之妻,正是从贾家鼎盛之期过来的,见着这等场面,能高兴的起来就怪了。

  然而她虽有些郁闷,儿女们则未必有她的心气。

  王子腾其人,是王夫人和薛姨妈的亲哥哥,宝钗以及宝玉的亲舅舅,如今王子腾回京,便不亚于二房又多出一大靠山来。

  若再往官面上去瞧,贾史薛王四大家族眼下在京中日渐势颓,贾赦贾政等人虽无能耐振作,但这般趋势总还能瞧得出来。

  王子腾为九省统制,正二品的武官,虽说因无军功,未能得爵,倘若计较起权势,也实在已经是如今四大家族官面上的扛鼎之人。

  如今两年巡边归来,多半又有加封,又是在当下这等紧要时候,莫说只对这四大家族是件大事,便是朝堂上也不免都得重视着些。

  ————

  “这王子腾今日一早回了京,家门都没进,也没做什么声张,就已直接进宫去了,西府里那头多有人欢欣鼓舞,莫不是这王子腾将要留在京中掌权?”

  钱旋坐在角落里,抓着自己辛辛苦苦养出来的络腮胡,随口猜了一句。边城坐在一旁,面色沉吟,似乎是在想什么心事,郑阳站在一侧,若有所思,也不吭声。

  林思衡端坐在书桌后头,手指搭在扶手上,轻轻敲击几下,继而缓缓摇头道:

  “我看是未必,王子腾若要留京,以他如今的地位,倘若不去贬斥,能叫他坐的位置,屈指可数。

  若他此番巡边有大功,多半如今这空下来的兵部尚书一职就是留给他的,可惜他此番在边军也并无什么建树,不过是拿了大猫小猫三两只,连个副将也不敢动。

  这等作为,皇帝多半对他心中已生不满,因而巡边两年方回,竟不见宫中派人去迎接,这岂是待有功之人的礼数?这兵部尚书,自然也落不到他手里了。

  我看王子腾自己心中多半也有数,因而才急急的入宫请罪去了。”

  边城回过神来,也点点头,应道:

  “公子所言有理,王子腾当年在京中为京营节度使,京营软弱,王子腾尚且要借贾家的势才能坐得稳,边军彪悍,他若敢下什么狠手,我看他多半路上就要死在哪一伙流寇手里。

  想来他也是为难的很,晓得这里头的凶险,小心谨慎的拿捏分寸,巡视九边,还能全须全尾的回来,也算他的能耐了。”

  林思衡笑了笑:

  “便是不满意,皇帝也不会发落他,能在军中拉起一个王子腾已是不易,我一个,冯唐一个,再一个就是王子腾,便是皇帝手里在军中位置最高的几人,或许柳芳也能算半个...

  王子腾没有军功,这是他的弱点,到他这样的位置,再想往上走,倘若群臣不服,也不是皇帝能一言而决的,皇帝多半是要再给他一次机会,加官进爵,然后再将他踢回九边去。”

  林思衡冷笑一声:

  “这本也是皇帝一贯用人之法。”

  边城等人便都连连点头,深以为然,又论起其余诸事,各自计议一番。

  —————

  御书房中。

  帘幕低垂,香炉静立,沉水香丝丝缕缕,萦绕盘旋。

  王子腾年近五旬,身形挺拔高大,面方口阔,瞧着也颇有几分威严,此时正跪在阶下,眼观鼻鼻观心,额上沁出薄汗,谨小慎微,不敢有半点动作。

  崇宁帝坐在上头,翻过两本奏折,方才撂下笔,语气平和道:

  “子腾回来了,边陲风沙苦寒,一路辛苦,快起来吧。”

  王子腾再叩首方起,垂手躬身答道:

  “臣受皇命,岂敢言苦,仰赖陛下洪福,九边宴然,可称太平。”

  “太平...”

  崇宁帝端起茶盏,啜了一口,淡淡道:

  “朕听闻年前草原上闹了白灾,准格尔部似有南下的迹象,可有此事?”

  王子腾忙答道:

  “陛下放心,臣已细细察看,并无此事,准格尔远在漠南,既闹了白灾,粮饷不足,如何还能千里叩关?

  不过是近处几支草头鞑靼,饿死了牛羊,借着准格尔的名头,寻机生事罢了。

  九边将士枕戈待旦,尽心用命,不曾懈怠,陛下可高枕无忧。”

  崇宁帝呵呵一笑,点头道:

  “若果真如此,自是再好不过,朕高枕无忧,爱卿居功甚伟。”

  王子腾躬身谢道:

  “陛下谬赞,真叫微臣汗颜无地,臣不过循例察看,实不敢言功。”

  崇宁帝将青瓷杯盏放下,垂着眼睑,忽然道:

  “卿发来的奏折,朕皆已看过,却从别处听来一事...朕听闻大同总兵,在营中私设马市,与鞑靼诸部交易盐铁等物,依卿看,可有此事?朕在卿的奏疏之中,倒未曾瞧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子腾脊背倏的绷紧,身上沁出冷汗来:

  “臣...臣确有些风闻,然查无实据...孙家世代将门,忠勤王事,兴许只是诬告...”

  皇帝截断话头,面上依旧挂着笑意,点点头:

  “倘若如此,自然最好,将门呐...朕记得,这孙家祖上,是老荣国公的旧部?听说当年深入草原,顶风卧雪,也是给老国公牵过马的,有此情分,倒也难怪,朕拿此事问你,也是叫你为难了。”

  王子腾忙复又跪倒,急道:

  “陛下明鉴,臣受陛下抬举,方有今日,岂敢有半点徇私?实是...实是边军积弊,已如老树盘根,交结纵横,臣唯恐牵一发而动全身,届时操切生变...臣有负圣恩!”

  崇宁帝叹息一声,轻轻拍了拍御案:

  “盘根错节...树根都烂了,光是修剪几根枝叶又有何用?朕若只想要个面上光鲜,也不必劳爱卿这般重臣如此辛苦。

  你性情稳妥,朕实欣慰,然则边关重重,若再只顾着那“稳妥”二字,只怕来日祸起萧墙,朕与卿...皆无颜面去见太祖啊,朕心中所思,爱卿可能谅解?”

  声音虽缓,却字字千钧,皆砸在王子腾背上,叫他当即冷汗涔涔,伏地叩首,不敢仰视,声音微颤道:

  “臣...臣愚钝!辜负天恩!乞陛下再予臣些时日,臣必当整肃纲纪,不负陛下所托!”

  崇宁帝默然片刻,挥了挥手:

  “罢了,你才回京,路途奔波,且好生将养,料理家事。其余事...容后再议,先下去吧。”

  王子腾再拜而出,直至宫门外,方才吐出一口气来,竟觉得有些发冷,方才察觉中衣尽湿。

  他此番回京之前,便已猜得崇宁帝心中必有不满,然而真个到了此时,心中忐忑惊惧,也莫能抵御。

  只怕这京师,多半待不长久啊...

  又叹了口气,前头长子已迎上前来,满脸喜色,拱手作揖:

  “儿子来迎老爷回府,听闻老爷回京,各家皆有贺礼送到,琏二哥得了赦大老爷的话,正在府中等候,说要给老爷接风洗尘呢...”

  喜欢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