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衡被妙玉“赶”下山去,正欲回东府,远远的望见宝钗正停在一处石桥上,半弯着腰,面前有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蹁跹起舞,忽起忽落,穿花度柳,越过石桥去了。
宝钗见其有趣,一时起了顽心,想要扑来顽,便被引着蹑手蹑脚跟在后头:
一身蜜合色小袄,葱黄绫裙,步履轻盈,随蝶而舞,香汗淋漓,娇喘微微,柳丝拂过鬓角,几缕乌发黏在莹白的脸颊上,映着春光明媚,竟似珠玉生辉。
气息微促,胸口起伏,杏眸之中光彩灼灼,眼神专注,绝无半点狼狈之态,反倒尽显出少女鲜活的生气,竟是少有的生动鲜亮,真趣盎然。
直过了石桥,宝钗偶然一抬头,方见前头竟有人正望着她,先是唬了一跳,见是林思衡,又有些不好意思的直起身子,似乎觉得先前所为有些失了“端庄持重”的形象,便自以为有些羞愧不妥。
林思衡却瞧的十分欢喜,见她不再近前,只立在原处,半低着头等着,便走过去,不及言语,就已十分自然的将宝钗莹润如玉,骨肉匀亭的葇荑牵在手里。
宝钗怕被人瞧见,忙要抽出手来,到底不能成功,便只得没好气的横他一眼,又听林思衡道:
“正要去蘅芜苑瞧瞧妹妹,可巧竟在这碰上。”
宝钗抬眼气笑道:
“林大哥便是要编瞎话来哄我,好歹也圆着些,蘅芜苑也不在这个方向上。”
林思衡呛了一下,暗道宝钗果真是比香菱机灵许多,讪笑一声,赶紧岔开话:
“妹妹这是要去何处?”
宝钗微不可察的往林思衡来的方向瞥了一眼,见是栊翠庵,便悄悄皱了下眉头,叹气道:
“才和母亲一道从宝玉那儿回来,听太太说是宝玉烫了,也总得问问,正要去寻林丫头说说话...”
说着就睨他一眼:
“你要和我一道去?”
林思衡目不斜视,并不进这个套,宝钗去探望宝玉,林思衡倒也不因此吃醋,薛家寄宿在贾府之中,这点礼数是必须要有的。
可若是他这会儿和宝钗一道去潇湘馆,指不定是要被黛玉掐个一二十回。
虽说不疼,也没必要自找苦吃。便是纵然早晚要将这事情揭破,也得寻个良机才是。嘴上却道:
“妹妹这提议甚好,那便同去。”
话说得干脆,半点也不显得心虚,宝钗却晓得他不过是装得这个样子,说是要往潇湘馆,脚底下却压根拄着不动,况且连她自己也没这个胆量。
黛玉那张巧嘴儿,若是说起些“刻薄”话来,宝钗自问也难承受得住,便气笑着摇头道:
“且还是罢了吧,我也累了,还是就在这四下走走算了。”
林思衡却笑道:
“我知妹妹缘何要往潇湘馆去了。”
宝钗诧异得瞧他一眼,并不吭声,只用眼神显出些疑惑的样子来,林思衡便故意凑到宝钗耳边道:
“妹妹心思玲珑,必有计较,莫不是想着先同师妹讨好一番,结下深情厚谊,来日咱们的事发了,好叫师妹看在当下这番情面上,高抬贵手,稍稍免了责难?”
嘴里说着玩笑,顺道还在宝钗莹润雪腻的耳垂上轻轻咬了一下,宝钗便又是忍不住一颤,脚底下打了个磕绊。
一则是因着她性子持重,实不敢再这大庭广众之下与林思衡亲近,生怕落在谁的眼里,惹出些风言风语的,二则也是因被林思衡说中,她心里倒正打着这样的主意。
宝钗自打被林思衡“哄骗”了终身,因着名不正言不顺的缘故,心中便不免有些忐忑,她如今与黛玉常走动,自然便知黛玉的性子,虽面上看着小性,像是得理不饶人的,实则最心软不过。
倘若交情深厚些,来日黛玉多半便不忍心计较了,即便说些怪话,自己也只得生受,谁叫原是自己做的不该呢。
但见那始作俑者却在一旁笑得十分可恶,倒像不关他的事似的,宝钗终究免不了又羞又气,眼睛里头泛着点点水润,竟忍不住捣了一肘过去。
林思衡便忙求饶,嬉笑几声,宝钗气着扭过去不搭理他,却听林思衡道:
“妹妹把心放肚子里就是,原是我误了妹妹终身,责任自然是我来担,师妹那头,早晚有我去说,总不至于叫妹妹一直这般心虚躲藏着,纵是师妹要打要罚,那时妹妹只管往我身上推就是了。”
宝钗抿了抿嘴,没有作声,眼神有些黯然,林思衡也有些心疼,却知道一般哄人的话对宝钗也没什么用,便依旧是故作玩笑道:
“咱们自己在这想这些,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说不准等师妹一时恼了,非但弃了我不要,还要跟咱们割袍断义,与咱们老死不相往来...”
宝钗便急道:
“你又胡说!林丫头哪里舍得了你!她便是怨,也自然是怨我的...”
林思衡便轻轻拧过宝钗臂膀,叫她看着自己,双目对视,面色真诚道:
“妹妹放心就是,师妹通情达理,断不至于真有多大计较,即便她真个气恼了,也是我的错处,纵是她怨你,也还有我呢,自然我来想办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宝钗看他半晌,方才轻轻的嗯了一声,慢慢倚靠在他怀里,林思衡将手搭在宝钗的腰肢上,虽一时不做什么大的动静,嘴里仍在哄道:
“方才见妹妹扑蝶,果真意趣动人,少见妹妹如此,竟叫我看入了迷,不自觉做了首诗,也不知妥不妥帖,妹妹可愿意听听?”
宝钗抬眼瞧他一回,心中怦然一动,在他怀里轻轻点了点头,便听林思衡在她耳边低声吟道:
“春困抛书芳径悄。
蝶引罗衫,蹑向垂杨道。
蜜合鹅黄晴翠绕,香肩微侧团扇小。
汗湿云鬓浑未晓。
颊沁新色,玉颜生娇娆。
蓦地惊鸿眸底俏,东风识得天然好。”
宝钗听他念过一遍,知是写给自己的,便已记在心里,又忍不住喃喃念了几回,字字回味,一时出神。
等转回神,方觉自己竟不知何时,又被这人拽进了一处假山石洞里头,正在他膝上坐着,一双手已攀上了自己胸前的盘扣。
“你...你别...你又这样...”
石洞里头只有些略显含糊的应答:
“上回见了妹妹的金锁,倒也十分可爱,正想着再给妹妹也打上一枚,求妹妹再叫我瞧瞧式样...”
“你...你瞧就瞧...别...别碰...哼~你!果真不该信你!...就只这一回了...”
“就按妹妹说的,只这一回了...这里头日光差了些,倒瞧不清楚,还是要劳妹妹辛苦一回,仍如上回一般,且用手捧着近些...”
几声言语,隐隐带着些笑意,而后女子羞然低语:
“你...!你真是冤家!我可真欠了你的不成...”
喜欢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宝钗见其有趣,一时起了顽心,想要扑来顽,便被引着蹑手蹑脚跟在后头:
一身蜜合色小袄,葱黄绫裙,步履轻盈,随蝶而舞,香汗淋漓,娇喘微微,柳丝拂过鬓角,几缕乌发黏在莹白的脸颊上,映着春光明媚,竟似珠玉生辉。
气息微促,胸口起伏,杏眸之中光彩灼灼,眼神专注,绝无半点狼狈之态,反倒尽显出少女鲜活的生气,竟是少有的生动鲜亮,真趣盎然。
直过了石桥,宝钗偶然一抬头,方见前头竟有人正望着她,先是唬了一跳,见是林思衡,又有些不好意思的直起身子,似乎觉得先前所为有些失了“端庄持重”的形象,便自以为有些羞愧不妥。
林思衡却瞧的十分欢喜,见她不再近前,只立在原处,半低着头等着,便走过去,不及言语,就已十分自然的将宝钗莹润如玉,骨肉匀亭的葇荑牵在手里。
宝钗怕被人瞧见,忙要抽出手来,到底不能成功,便只得没好气的横他一眼,又听林思衡道:
“正要去蘅芜苑瞧瞧妹妹,可巧竟在这碰上。”
宝钗抬眼气笑道:
“林大哥便是要编瞎话来哄我,好歹也圆着些,蘅芜苑也不在这个方向上。”
林思衡呛了一下,暗道宝钗果真是比香菱机灵许多,讪笑一声,赶紧岔开话:
“妹妹这是要去何处?”
宝钗微不可察的往林思衡来的方向瞥了一眼,见是栊翠庵,便悄悄皱了下眉头,叹气道:
“才和母亲一道从宝玉那儿回来,听太太说是宝玉烫了,也总得问问,正要去寻林丫头说说话...”
说着就睨他一眼:
“你要和我一道去?”
林思衡目不斜视,并不进这个套,宝钗去探望宝玉,林思衡倒也不因此吃醋,薛家寄宿在贾府之中,这点礼数是必须要有的。
可若是他这会儿和宝钗一道去潇湘馆,指不定是要被黛玉掐个一二十回。
虽说不疼,也没必要自找苦吃。便是纵然早晚要将这事情揭破,也得寻个良机才是。嘴上却道:
“妹妹这提议甚好,那便同去。”
话说得干脆,半点也不显得心虚,宝钗却晓得他不过是装得这个样子,说是要往潇湘馆,脚底下却压根拄着不动,况且连她自己也没这个胆量。
黛玉那张巧嘴儿,若是说起些“刻薄”话来,宝钗自问也难承受得住,便气笑着摇头道:
“且还是罢了吧,我也累了,还是就在这四下走走算了。”
林思衡却笑道:
“我知妹妹缘何要往潇湘馆去了。”
宝钗诧异得瞧他一眼,并不吭声,只用眼神显出些疑惑的样子来,林思衡便故意凑到宝钗耳边道:
“妹妹心思玲珑,必有计较,莫不是想着先同师妹讨好一番,结下深情厚谊,来日咱们的事发了,好叫师妹看在当下这番情面上,高抬贵手,稍稍免了责难?”
嘴里说着玩笑,顺道还在宝钗莹润雪腻的耳垂上轻轻咬了一下,宝钗便又是忍不住一颤,脚底下打了个磕绊。
一则是因着她性子持重,实不敢再这大庭广众之下与林思衡亲近,生怕落在谁的眼里,惹出些风言风语的,二则也是因被林思衡说中,她心里倒正打着这样的主意。
宝钗自打被林思衡“哄骗”了终身,因着名不正言不顺的缘故,心中便不免有些忐忑,她如今与黛玉常走动,自然便知黛玉的性子,虽面上看着小性,像是得理不饶人的,实则最心软不过。
倘若交情深厚些,来日黛玉多半便不忍心计较了,即便说些怪话,自己也只得生受,谁叫原是自己做的不该呢。
但见那始作俑者却在一旁笑得十分可恶,倒像不关他的事似的,宝钗终究免不了又羞又气,眼睛里头泛着点点水润,竟忍不住捣了一肘过去。
林思衡便忙求饶,嬉笑几声,宝钗气着扭过去不搭理他,却听林思衡道:
“妹妹把心放肚子里就是,原是我误了妹妹终身,责任自然是我来担,师妹那头,早晚有我去说,总不至于叫妹妹一直这般心虚躲藏着,纵是师妹要打要罚,那时妹妹只管往我身上推就是了。”
宝钗抿了抿嘴,没有作声,眼神有些黯然,林思衡也有些心疼,却知道一般哄人的话对宝钗也没什么用,便依旧是故作玩笑道:
“咱们自己在这想这些,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说不准等师妹一时恼了,非但弃了我不要,还要跟咱们割袍断义,与咱们老死不相往来...”
宝钗便急道:
“你又胡说!林丫头哪里舍得了你!她便是怨,也自然是怨我的...”
林思衡便轻轻拧过宝钗臂膀,叫她看着自己,双目对视,面色真诚道:
“妹妹放心就是,师妹通情达理,断不至于真有多大计较,即便她真个气恼了,也是我的错处,纵是她怨你,也还有我呢,自然我来想办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宝钗看他半晌,方才轻轻的嗯了一声,慢慢倚靠在他怀里,林思衡将手搭在宝钗的腰肢上,虽一时不做什么大的动静,嘴里仍在哄道:
“方才见妹妹扑蝶,果真意趣动人,少见妹妹如此,竟叫我看入了迷,不自觉做了首诗,也不知妥不妥帖,妹妹可愿意听听?”
宝钗抬眼瞧他一回,心中怦然一动,在他怀里轻轻点了点头,便听林思衡在她耳边低声吟道:
“春困抛书芳径悄。
蝶引罗衫,蹑向垂杨道。
蜜合鹅黄晴翠绕,香肩微侧团扇小。
汗湿云鬓浑未晓。
颊沁新色,玉颜生娇娆。
蓦地惊鸿眸底俏,东风识得天然好。”
宝钗听他念过一遍,知是写给自己的,便已记在心里,又忍不住喃喃念了几回,字字回味,一时出神。
等转回神,方觉自己竟不知何时,又被这人拽进了一处假山石洞里头,正在他膝上坐着,一双手已攀上了自己胸前的盘扣。
“你...你别...你又这样...”
石洞里头只有些略显含糊的应答:
“上回见了妹妹的金锁,倒也十分可爱,正想着再给妹妹也打上一枚,求妹妹再叫我瞧瞧式样...”
“你...你瞧就瞧...别...别碰...哼~你!果真不该信你!...就只这一回了...”
“就按妹妹说的,只这一回了...这里头日光差了些,倒瞧不清楚,还是要劳妹妹辛苦一回,仍如上回一般,且用手捧着近些...”
几声言语,隐隐带着些笑意,而后女子羞然低语:
“你...!你真是冤家!我可真欠了你的不成...”
喜欢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