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以牙还牙-《变身成神:我的手镯能开两界门》

  客院石桌上,几封密信和那本关键账簿摊开。

  烛火摇曳,映着众人凝重的脸庞。

  “孙明志……”

  赵阔抚着账簿上那模糊的签押,声音低沉。

  “此人城府极深,又是府主钱秉坤面前的红人,动他,难。”

  李风灵拿起那封带有奇特图腾的血煞教密信,指尖在那诡异的印记上轻轻摩挲。

  这图腾让她隐隐不安,似乎牵扯着更深的秘密。

  但眼下,还不是深究之时。

  “张、王两家,高远,孙明志,他们织成了一张网。”

  李风灵放下密信。

  “我们拿到的证据,足以让他们焦头烂额,但想凭此彻底扳倒他们,尤其是孙明志,还不够。”

  “那怎么办?”

  “难道就看着他们继续逍遥法外?”

  龙茵有些不忿,她最恨这种藏头露尾的阴险小人。

  苏瑶此时却轻声提醒道:“风灵姐姐,外面那些说我们坏话的人,越来越多了。”

  李风灵闻言,她看着桌上的账册与信件,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们既然喜欢往我们身上泼脏水,散布谣言说我们勾结妖人,迷惑徐副统领。”

  “那我们就让他们好好尝尝,什么叫做自食恶果,谣言反噬。”

  众人精神一振,齐齐看向李风灵。

  “徐副统领那边,我们暂时不能指望他公开与府主撕破脸。”

  “但我们可以帮他,也帮我们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和主动权。”

  李风灵将几张白纸推到赵阔面前。

  “赵叔,这些信件和账簿的内容,需要梳理一下。”

  “要让青川城的百姓,一眼就能看明白,张、王两家,还有他们的靠山,究竟干了些什么好事。”

  赵阔点头,他明白李风灵的意思。

  凭借多年的江湖经验,他很快便将那些隐晦的暗语、复杂的账目,提炼成几份言简意赅、触目惊心的“罪证摘要”。

  其中几处关键,更是模仿孙明志与张、王两家往来信件中的笔迹,做了些“点睛之笔”。

  “勇哥。”

  李风灵将整理好的几份摘要交给赵勇。

  “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赵勇接过,咧嘴一笑。

  “放心吧,风灵妹子!我在青川城底层混了这么多年,兄弟遍地都是。”

  “保证明天之内,让这些真相传遍大街小巷!”

  他压低声音,眼中闪着兴奋的光。

  “咱们就说,张、王两家狼子野心,勾结血煞妖人,妄图献祭整个青川城来换取邪恶力量!”

  “鹰犬卫的高远,还有那位孙大主簿,就是他们的帮凶!”

  “至于黑山祭坛那场血战,根本就是血煞教内讧,咱们几个,是无意中撞破阴谋,拼死阻止的‘吹哨人’!”

  “这个好!这个劲爆!”

  龙茵在一旁听得双眼放光。

  次日午后,青川城最大的“百味茶楼”内,人声鼎沸,座无虚席。

  一个头戴破毡帽,身穿打着补丁的旧衣,脸上特意抹了几道灰,嘴角粘了颗假痣的“说书先生”,正唾沫横飞地讲着。

  “列位看官,要说这青川城最近怪事多,桩桩件件,都透着邪乎!”

  这个说书先生正是乔装改扮的林月瑛。

  她压着嗓子,学着说书人特有的腔调,手中惊堂木一拍。

  “啪”的一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话说那黑山之上,血光冲天,妖风阵阵!不是别个,正是那血煞教的妖人作祟!”

  “可叹我青川城中某些高门大户,平日里衣冠楚楚,暗地里竟与这些妖人沆瀣一气!”

  “哦?此话当真?”

  一名茶客按捺不住,拍案追问。

  林月瑛唇角勾起一抹诡秘的笑意,指尖轻轻叩击着茶盏。

  “客官稍安,且听我慢慢讲来 ——”

  她目光扫过满堂茶客,忽然话锋一转。

  “诸位可晓得城中张、王两家为何能富甲一方?”

  “不过是靠搜刮民脂民膏,更与血煞教暗中勾连!”

  林月瑛陡然提高声调,眼中闪过厉色。

  “他们竟妄图以满城百姓的性命,献祭那血煞邪神!”

  话音未落,她声线陡然压低,似是泄露惊天秘闻。

  “只为换得自身长生不老,权势滔天!”

  “什么?!”

  茶肆内顿时哗然一片,杯盏碰撞之声此起彼伏,众人惊怒交加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林月瑛。

  “竟有此事?太歹毒了!”

  茶客们听得是义愤填膺,拍案叫绝。

  “这天杀的张家王家!早就看他们不是好东西了!”

  “还有那些当官的!竟然包庇这些畜生!”

  “难怪前几日鹰犬卫封锁城西,原来是这么回事!”

  惊呼声,议论声,此起彼伏。

  龙茵坐在角落,一边嗑着瓜子,一边适时插话。

  她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可不是嘛!那些血煞教的妖人,青面獠牙,杀人不眨眼!”

  “我亲眼见过,他们抓活人炼丹,那场面,啧啧,惨不忍睹!”

  “张家王家跟这种东西为伍,能是什么好货色?”

  她一番添油加醋,说得绘声绘色。

  众人听得头皮发麻,对张、王两家的厌恶又深了几分。

  林月瑛继续补充。

  “更有甚者,那鹰犬卫的副都统高远,还有府衙那位孙明志孙大主簿,平日里道貌岸然,实则早被张、王两家喂饱了!”

  “不然,为何李家惨案至今不明不白?为何那日祭坛血战,他们反倒要捉拿揭露真相的义士?”

  她话锋一转,又指向另一个方向。

  “还有啊,听说府里那位钱主簿,最近也跟张、王两家的管家走动得勤快得很呐!”

  “这世道,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钱主簿?他也……”

  “这青木府,怕是从根上就烂了!”

  茶楼内议论纷纷,群情激愤。

  新的谣言如插上了翅膀,迅速向城中各个角落蔓延。

  内容更具体,细节更“真实”,还带着几分“内部消息”的神秘感。

  百姓们本就对张、王两家平日的嚣张跋扈积怨已久,此刻听闻这些“内幕”,更是怒不可遏。

  一时间,“张王献祭青川城”、“高远孙志是帮凶”、“钱明被收买”、“李氏遗孤实为义士”的说法,成了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话题。

  舆论的风向,开始悄然逆转。

  张府之内,张德昌听着下人汇报回来的“新谣言”,气得将最心爱的古董花瓶砸了个粉碎。

  “反了!反了!一群刁民,竟敢如此污蔑本家主!”

  他暴跳如雷。

  “去!给我把那些胡说八道的舌头都割了!”

  王宗耀那边也好不到哪里去。

  派出去弹压谣言的家丁,不仅没能堵住悠悠众口,反而因为行事粗暴,与几个义愤填膺的市民发生了冲突,闹得更大。

  这下更是坐实了他们“做贼心虚”的形象,越描越黑。

  钱明这几日更是如坐针毡,那些关于他被张、王两家收买的流言,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

  他几次三番想去找孙明志求助,希望能撇清关系,却都吃了闭门羹。

  孙明志府上的门房只冷冷一句“主簿大人公务繁忙,概不见客”,便将他打发了。

  钱明心中那点侥幸彻底破灭,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恐慌与绝望。

  他明白,自己恐怕是成了弃子。

  客院内,李风灵听着赵勇带回来的最新消息,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火候差不多了。”

  她看向窗外,青川城的天空,似乎也不再那般阴沉。

  “下一步,该给他们再添一把火,让他们彻底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