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市警局的全息审讯室里,淡蓝色的光影笼罩着桌面。叶云帝坐在审讯椅上,右手的医用合金支架已经拆去,只留下一圈浅浅的疤痕。他面前摊开的,是一本泛黄的皮质账本——那是叶中秋生前的私人账本,被他藏在老宅书房的暗格里,直到认清真相后,才亲手交给警方。
“2023年7月10日,收林大力定金50万星元,转账账户尾号0001;7月15日,交付第二张数据卡,未收到尾款……”叶云帝的手指划过账本上的字迹,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这是我爷爷和林大力交易的记录,后面还有他伪造‘数据卡借阅记录’的草稿,上面有他自己的笔迹。”
对面的警官拿起账本,通过全息扫描仪验证——屏幕上立刻显示“笔迹匹配度98%,转账记录与银行备份一致”。旁边的记录员快速敲击键盘,将这些证据录入警方的“历史案件数据库”。随着证据链的完整,困扰科研界十几年的“叶云天偷技术”谣言,终于被彻底推翻。
“我们会根据你提供的线索,重新归档当年的案件,正式澄清叶云天先生的清白。”警官合上账本,语气严肃却带着一丝缓和,“你主动坦白并提供关键证据,属于立功表现,后续会酌情从轻处理。”
叶云帝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审讯室窗外——那里的天空比三天前更蓝了些,几架农业无人机正驮着幼苗,飞向城市边缘的培育棚。他想起自己炸掉实验室的那天,天空是铅灰色的,满是硝烟味;而现在,他终于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正确的事。
“我还有一件事要交代。”叶云帝突然开口,“我爷爷在老宅的地下室里,藏了一台旧的量子存储设备,里面可能有他当年拷贝数据的备份。虽然我不确定设备还能不能用,但还是希望你们能查一下,别让那些残缺的数据落到不该落的人手里。”
警官立刻记录下这个线索,安排警员前往叶家老宅。叶云帝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知道,自己无法弥补炸掉实验室的过错,但至少,他能帮爷爷还清当年的债,还叶云天一个清白。
一、消失的身影:林大力的最终选择
城郊的废弃生态区,曾经是星洲市最大的“绿源生态基地”,如今只剩下成片的空置培育棚,棚顶的生态玻璃蒙着厚厚的灰尘,只有几株耐贫瘠的“抗衰草”从裂缝里钻出来,倔强地生长着。
叶云舟、年轻叶云天和林月瞳站在最大的一个培育棚前,手里拿着警方提供的线索——林大力的临时居住登记,地址就在这个棚区的3号棚。
“3号棚就在前面。”林月瞳的声音有些紧张,她攥着口袋里那张旧照片,照片上的林大力还笑着给她递糖果。她不知道,现在的表哥,会不会愿意见她。
推开3号棚的木门时,里面传来淡淡的泥土味。棚里很简陋,只有一张折叠床、一个旧的智能电饭煲,还有一个用木板搭的小架子,上面摆着几盆长势稀疏的抗衰草——显然,林大力这些年,就是靠种植这些草维持生计。
可棚里空无一人。
“有人吗?”年轻叶云天喊了一声,没有回应。只有棚顶的通风扇发出“吱呀”的声响,吹动着桌上的一张纸条。
林月瞳走过去,拿起纸条——上面的字迹有些潦草,却能看清内容:“瞳瞳,我知道你会来。当年的事,是我糊涂,被嫉妒冲昏了头,还连累了你和叶云天。叶中秋的账,我欠的债,都该由我自己承担。我不想再打扰你们的计划,也没脸见你。这些年我种抗衰草,看着它们在废土里活下来,才明白我当年追求的那些,根本不重要。你们好好做拯救植物的事,别找我了。——大力”
纸条的右下角,还压着一枚小小的金属徽章——那是力科生物当年的公司徽章,已经锈迹斑斑。
林月瞳捏着纸条,眼眶泛红。她知道,林大力不是在逃避,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忏悔。他选择消失,是不想再成为他们的负担,也是想让这段恩怨,彻底画上句号。
“算了。”叶云舟拍了拍她的肩膀,目光落在棚里的抗衰草上,“他已经做出了选择,我们尊重他。至少,他知道自己错了,这就够了。”
年轻叶云天点了点头,看着棚外的天空:“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恩怨已经落幕,现在该专注于拯救计划了。”
三人走出培育棚时,夕阳正落在远处的培育棚顶上,给灰色的玻璃镀上了一层金色。林月瞳把纸条和徽章放进包里,心里虽有惋惜,却也多了一份释然——她知道,表哥虽然消失了,但他心里的执念,已经解开了。
二、重启的希望:实验室里的新征程
无菌实验室的智能灯光缓缓亮起,淡白色的光芒照亮了整个空间。叶云舟站在全息建模台前,指尖在空中快速划过,无数蓝色的公式和参数在光影里流动——这是他根据2055年的记忆,补全的“月瞳素稳定配方”。
“月瞳素的核心成分是绿藻提取物和量子活性因子,但之前的配方缺少‘基因锚定适配剂’,所以稳定性只有60%。”叶云舟指着全息屏上的分子结构模型,“现在补全的这个适配剂参数,能让稳定性提升到92%,足够支撑改良种子的基因活性。”
林月瞳站在旁边,手里拿着一支装有绿色液体的试管——那是根据新配方合成的第一支“稳定版月瞳素”,试管里的液体泛着柔和的微光,没有一丝沉淀。“我们已经准备好初代改良种子了。”她笑着说,指了指旁边的智能培育舱,“里面是小麦和水稻的种子,已经注射了月瞳素,正在模拟自然环境培育。”
培育舱的透明舱壁里,能看到一排排整齐的种子,每一颗种子都被包裹在淡绿色的营养凝胶里,凝胶表面的传感器实时显示着种子的活性:“活性值95%,基因锚定成功率88%,预计72小时后发芽。”
年轻叶云天则在实验室的另一角,调试着一台半人高的银色设备——那是他放弃修复“云舟0号”后,重新研发的“小型植物运输舱”。设备的顶端嵌着一个圆形的空间场发生器,侧面有一个透明的舱门,里面能容纳十盆幼苗。
“之前的‘云舟0号’太大,能量消耗也高,不适合大规模运输种子。”年轻叶云天按下设备上的启动键,空间场发生器周围浮现出淡淡的蓝色光晕,“这台运输舱用的是简化版空间场技术,能量消耗只有‘云舟0号’的五分之一,传送距离能覆盖整个星洲市,而且能通过全息监控实时调整舱内环境,保证种子在传送过程中不受损伤。”
说着,他把一盆抗衰草放进运输舱,关上舱门,在控制屏上输入“目标坐标:城东培育棚”,然后按下了“传送”键。
设备发出轻微的“嗡”声,蓝色的光晕闪烁了三下,舱门再次打开时,里面的抗衰草已经消失了。几秒钟后,实验室的全息通讯器响起,城东培育棚的工作人员发来消息:“运输舱已接收,抗衰草状态良好,活性值无变化!”
实验室里响起了短暂的欢呼声。叶云舟看着全息屏上稳定的月瞳素参数,林月瞳盯着培育舱里的种子,年轻叶云天检查着运输舱的能量数据——他们知道,这是“拯救植物计划”重启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接下来的几天,实验室里变得忙碌起来。林月瞳的团队每天监测培育舱里的种子,记录它们的生长数据;叶云舟则根据种子的活性反馈,微调月瞳素的配方;年轻叶云天则带着运输舱,往返于实验室和各个培育棚之间,测试不同距离的传送效果。
72小时后,培育舱里的第一颗小麦种子终于发芽了。淡绿色的嫩芽顶破营养凝胶,在智能灯光下舒展着叶片,传感器显示:“幼苗活性值93%,抗衰退基因表达正常。”
叶云舟、年轻叶云天和林月瞳围在培育舱前,看着那株小小的嫩芽,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叶云舟想起自己从2055年穿回来时,看到的是一片枯黄的土地,无数植物因为衰退症死亡;而现在,他们亲手培育出的改良幼苗,正带着希望,在实验室里生长。
“接下来,我们要扩大培育规模。”年轻叶云天拿出一份计划,投影在全息屏上,“先在城东、城西的两个培育棚种植改良小麦和水稻,用运输舱定期传送幼苗;等收获第一批种子后,再推广到其他城市。”
林月瞳点了点头,手里拿着新的月瞳素试管:“我们已经合成了100支稳定版月瞳素,足够培育1000颗种子。后续还能通过生物发酵技术,批量生产月瞳素。”
叶云舟看着全息屏上的计划,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拯救植物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如何让改良种子适应不同的气候,如何解决大规模运输的能量问题,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基因变异……但他不再担心,因为他们不再被恩怨纠缠,不再有内耗,而是拧成一股绳,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实验室的窗外,天已经亮了。第一缕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培育舱里的嫩芽上,给嫩绿的叶片镀上了一层金色。叶云舟、年轻叶云天和林月瞳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场跨越时空的拯救计划,终于摆脱了过去的阴影,步入了正轨。
而在遥远的未来,2055年的星洲市,一片郁郁葱葱的麦田里,一位白发老人正抚摸着金黄的麦穗——那是年老的叶云舟,他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想起了2025年实验室里的那株嫩芽,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恩怨早已落幕,希望正在生长。拯救植物的故事,还在继续。
“2023年7月10日,收林大力定金50万星元,转账账户尾号0001;7月15日,交付第二张数据卡,未收到尾款……”叶云帝的手指划过账本上的字迹,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这是我爷爷和林大力交易的记录,后面还有他伪造‘数据卡借阅记录’的草稿,上面有他自己的笔迹。”
对面的警官拿起账本,通过全息扫描仪验证——屏幕上立刻显示“笔迹匹配度98%,转账记录与银行备份一致”。旁边的记录员快速敲击键盘,将这些证据录入警方的“历史案件数据库”。随着证据链的完整,困扰科研界十几年的“叶云天偷技术”谣言,终于被彻底推翻。
“我们会根据你提供的线索,重新归档当年的案件,正式澄清叶云天先生的清白。”警官合上账本,语气严肃却带着一丝缓和,“你主动坦白并提供关键证据,属于立功表现,后续会酌情从轻处理。”
叶云帝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审讯室窗外——那里的天空比三天前更蓝了些,几架农业无人机正驮着幼苗,飞向城市边缘的培育棚。他想起自己炸掉实验室的那天,天空是铅灰色的,满是硝烟味;而现在,他终于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正确的事。
“我还有一件事要交代。”叶云帝突然开口,“我爷爷在老宅的地下室里,藏了一台旧的量子存储设备,里面可能有他当年拷贝数据的备份。虽然我不确定设备还能不能用,但还是希望你们能查一下,别让那些残缺的数据落到不该落的人手里。”
警官立刻记录下这个线索,安排警员前往叶家老宅。叶云帝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知道,自己无法弥补炸掉实验室的过错,但至少,他能帮爷爷还清当年的债,还叶云天一个清白。
一、消失的身影:林大力的最终选择
城郊的废弃生态区,曾经是星洲市最大的“绿源生态基地”,如今只剩下成片的空置培育棚,棚顶的生态玻璃蒙着厚厚的灰尘,只有几株耐贫瘠的“抗衰草”从裂缝里钻出来,倔强地生长着。
叶云舟、年轻叶云天和林月瞳站在最大的一个培育棚前,手里拿着警方提供的线索——林大力的临时居住登记,地址就在这个棚区的3号棚。
“3号棚就在前面。”林月瞳的声音有些紧张,她攥着口袋里那张旧照片,照片上的林大力还笑着给她递糖果。她不知道,现在的表哥,会不会愿意见她。
推开3号棚的木门时,里面传来淡淡的泥土味。棚里很简陋,只有一张折叠床、一个旧的智能电饭煲,还有一个用木板搭的小架子,上面摆着几盆长势稀疏的抗衰草——显然,林大力这些年,就是靠种植这些草维持生计。
可棚里空无一人。
“有人吗?”年轻叶云天喊了一声,没有回应。只有棚顶的通风扇发出“吱呀”的声响,吹动着桌上的一张纸条。
林月瞳走过去,拿起纸条——上面的字迹有些潦草,却能看清内容:“瞳瞳,我知道你会来。当年的事,是我糊涂,被嫉妒冲昏了头,还连累了你和叶云天。叶中秋的账,我欠的债,都该由我自己承担。我不想再打扰你们的计划,也没脸见你。这些年我种抗衰草,看着它们在废土里活下来,才明白我当年追求的那些,根本不重要。你们好好做拯救植物的事,别找我了。——大力”
纸条的右下角,还压着一枚小小的金属徽章——那是力科生物当年的公司徽章,已经锈迹斑斑。
林月瞳捏着纸条,眼眶泛红。她知道,林大力不是在逃避,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忏悔。他选择消失,是不想再成为他们的负担,也是想让这段恩怨,彻底画上句号。
“算了。”叶云舟拍了拍她的肩膀,目光落在棚里的抗衰草上,“他已经做出了选择,我们尊重他。至少,他知道自己错了,这就够了。”
年轻叶云天点了点头,看着棚外的天空:“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恩怨已经落幕,现在该专注于拯救计划了。”
三人走出培育棚时,夕阳正落在远处的培育棚顶上,给灰色的玻璃镀上了一层金色。林月瞳把纸条和徽章放进包里,心里虽有惋惜,却也多了一份释然——她知道,表哥虽然消失了,但他心里的执念,已经解开了。
二、重启的希望:实验室里的新征程
无菌实验室的智能灯光缓缓亮起,淡白色的光芒照亮了整个空间。叶云舟站在全息建模台前,指尖在空中快速划过,无数蓝色的公式和参数在光影里流动——这是他根据2055年的记忆,补全的“月瞳素稳定配方”。
“月瞳素的核心成分是绿藻提取物和量子活性因子,但之前的配方缺少‘基因锚定适配剂’,所以稳定性只有60%。”叶云舟指着全息屏上的分子结构模型,“现在补全的这个适配剂参数,能让稳定性提升到92%,足够支撑改良种子的基因活性。”
林月瞳站在旁边,手里拿着一支装有绿色液体的试管——那是根据新配方合成的第一支“稳定版月瞳素”,试管里的液体泛着柔和的微光,没有一丝沉淀。“我们已经准备好初代改良种子了。”她笑着说,指了指旁边的智能培育舱,“里面是小麦和水稻的种子,已经注射了月瞳素,正在模拟自然环境培育。”
培育舱的透明舱壁里,能看到一排排整齐的种子,每一颗种子都被包裹在淡绿色的营养凝胶里,凝胶表面的传感器实时显示着种子的活性:“活性值95%,基因锚定成功率88%,预计72小时后发芽。”
年轻叶云天则在实验室的另一角,调试着一台半人高的银色设备——那是他放弃修复“云舟0号”后,重新研发的“小型植物运输舱”。设备的顶端嵌着一个圆形的空间场发生器,侧面有一个透明的舱门,里面能容纳十盆幼苗。
“之前的‘云舟0号’太大,能量消耗也高,不适合大规模运输种子。”年轻叶云天按下设备上的启动键,空间场发生器周围浮现出淡淡的蓝色光晕,“这台运输舱用的是简化版空间场技术,能量消耗只有‘云舟0号’的五分之一,传送距离能覆盖整个星洲市,而且能通过全息监控实时调整舱内环境,保证种子在传送过程中不受损伤。”
说着,他把一盆抗衰草放进运输舱,关上舱门,在控制屏上输入“目标坐标:城东培育棚”,然后按下了“传送”键。
设备发出轻微的“嗡”声,蓝色的光晕闪烁了三下,舱门再次打开时,里面的抗衰草已经消失了。几秒钟后,实验室的全息通讯器响起,城东培育棚的工作人员发来消息:“运输舱已接收,抗衰草状态良好,活性值无变化!”
实验室里响起了短暂的欢呼声。叶云舟看着全息屏上稳定的月瞳素参数,林月瞳盯着培育舱里的种子,年轻叶云天检查着运输舱的能量数据——他们知道,这是“拯救植物计划”重启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接下来的几天,实验室里变得忙碌起来。林月瞳的团队每天监测培育舱里的种子,记录它们的生长数据;叶云舟则根据种子的活性反馈,微调月瞳素的配方;年轻叶云天则带着运输舱,往返于实验室和各个培育棚之间,测试不同距离的传送效果。
72小时后,培育舱里的第一颗小麦种子终于发芽了。淡绿色的嫩芽顶破营养凝胶,在智能灯光下舒展着叶片,传感器显示:“幼苗活性值93%,抗衰退基因表达正常。”
叶云舟、年轻叶云天和林月瞳围在培育舱前,看着那株小小的嫩芽,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叶云舟想起自己从2055年穿回来时,看到的是一片枯黄的土地,无数植物因为衰退症死亡;而现在,他们亲手培育出的改良幼苗,正带着希望,在实验室里生长。
“接下来,我们要扩大培育规模。”年轻叶云天拿出一份计划,投影在全息屏上,“先在城东、城西的两个培育棚种植改良小麦和水稻,用运输舱定期传送幼苗;等收获第一批种子后,再推广到其他城市。”
林月瞳点了点头,手里拿着新的月瞳素试管:“我们已经合成了100支稳定版月瞳素,足够培育1000颗种子。后续还能通过生物发酵技术,批量生产月瞳素。”
叶云舟看着全息屏上的计划,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拯救植物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如何让改良种子适应不同的气候,如何解决大规模运输的能量问题,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基因变异……但他不再担心,因为他们不再被恩怨纠缠,不再有内耗,而是拧成一股绳,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实验室的窗外,天已经亮了。第一缕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培育舱里的嫩芽上,给嫩绿的叶片镀上了一层金色。叶云舟、年轻叶云天和林月瞳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场跨越时空的拯救计划,终于摆脱了过去的阴影,步入了正轨。
而在遥远的未来,2055年的星洲市,一片郁郁葱葱的麦田里,一位白发老人正抚摸着金黄的麦穗——那是年老的叶云舟,他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想起了2025年实验室里的那株嫩芽,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恩怨早已落幕,希望正在生长。拯救植物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