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长安的派系-《大唐:我有十万杀手部队》

  从御书房里走出来,李道宗立马就派遣心腹下属前往河东道,寻找那白袍小将。

  李世民这个人向来相当的迷信。

  能够作为一朝的皇帝。

  基本上只要不是太傻的人,都绝对是有一定的能力,否则皇位他们根本就是坐不稳。

  李世民同样也是有自己的准则。

  那便是他那无与伦比的自信。

  与其说是他迷信,倒不如说是他对于自己的自信,对心中的信念。

  哪怕仅仅是一个梦。

  但到了他那里也会不同寻常。

  要知道自古帝王迷信,虽说很多都是诬造传奇,但往往这些东西却是有很多都是真实存在的。

  甚至根本就没有人能够解释。

  所以无论是李世民还是长孙无忌对于白袍小将都是谨慎的很。

  毕竟现在大唐朝廷危急。

  各方面开战所树的敌人实在太多。

  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这种时候的大唐朝廷,更是缺少能够征战沙场的大将和挽回大唐朝廷颓废之势的将帅。

  若是那白袍小将真的存在。

  对大唐而言绝对是一件好事。

  这几天,李道宗在城墙之上看守他能够看得出来,李潇这一次恐怕是对长安城志在必得。

  要是不打下长安城,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李道宗也非常清楚,以齐王李潇的凶狠心性,在攻破长安城后。

  他们这些跟随着李世民一条道走到黑的人,定然会遭到清算。

  甚至有可能,就连皇帝李世民,都会受到非人的对待!

  李道宗抬头看了一眼夜空,繁星点点,是多么的寂静,让人无限的向往。

  可他现在却无心去欣赏这美景反而变得更加警惕了起来。

  如今城外拥有李潇的二十万大军包围,城内百姓更是人心惶惶。

  越是这个时候,就越发的危险。

  很多时候,一个不注意就会导致满盘皆输。

  由不得他不提防。

  其实,他更加的想要将左右千牛卫调回来一支队伍,以护卫大明宫的安全。

  越是在这大唐朝廷风雨飘摇之时,皇帝李世民就更加的不能出事。

  这几日由于李潇停止了进攻,长安城内又一次变得繁荣了起来。

  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贵人纷纷从家里面走了出来,让原本萧条的长安各坊市的生意渐渐的开始恢复起来,不再那么的冷清。

  大唐人喜好喝酒,所以长乐坊的酒肆,就算李潇在外面攻城,依旧开门营业。

  八仙庵的长安酒肆是达官贵人最喜欢来的地方。

  此时,在长安酒肆的一座包房内,工部尚书马周,吏部尚书高士廉两人相对而坐,桌子上摆放着美酒佳肴。

  联络的官员越拉越多,可马周还是想要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以扩大影响的范围。

  毕竟他们做的事情可是不小。

  只有现在能够拉越多的人参与,到时候他们面对的压力才能够变得越加的微小。

  于是乎他想到了吏部尚书高士廉。

  高士年廉虽然是当今国舅长孙无忌的舅舅,但高士廉也是当年太上皇李渊一手提拔上来的老臣。

  所以马周想要试试他的口风。

  毕竟在这种时候,谁都会为自己的以后稍作打算和考虑。

  不能栓在一棵歪脖子树上。

  高士廉平时就喜好喝酒,除开了公干,基本上都会来这长安酒肆喝上两盅再回去。

  其实,高士廉家中也是有酒的。

  只不过这人嘛,总喜欢外面的一些新奇玩意儿。

  而且在长安酒肆里喝酒,能够看着长安的风风雨雨,更加能够听到来自各地百姓方面的消息。

  或者是关于官员的一些八卦趣闻。

  这对于掌控吏部的高士廉来说,就更加的能够全面掌握每名官员的动态。

  也能够更好更全面的考核一名官员,为皇帝选好官员。

  作为工部尚书的马周,自然是知道高士廉的这一特殊的考察官员的方式。

  就来到了这长安酒肆当中,装作也是过来喝酒的,马周正好与高士廉拼个桌子。

  高士廉倒也是欢迎至极。

  马周端起了酒杯,与高士廉碰了一下道:

  “士廉兄,真是操劳,长安刚恢复两天的安宁,你就跑出来喝酒听消息了。”

  高士廉感叹道:

  “就算是贵为尚书,那也是皇帝的臣子,理应当为国多多举才,哪有宾王老弟这么的清闲咯!”

  两人碰了一下之后,就干了杯中的美酒,然后吃着美味的菜肴。

  马周轻轻摇了摇头,脸上浮现出一抹羡慕之色道:

  “哪儿有那么清闲,齐王领兵攻打长安城,毁坏建筑无数。

  过几日,皇帝还不是要找我,只是暂时的消停,意味着更加繁忙时候的到来。

  我倒是羡慕士廉兄的悠闲,能随时都有闲心来这里喝酒。”

  马周知道,想要将高士廉拉下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一个不小心,就会导致满盘皆输的局面出现。

  毕竟,他与那李世民铁杆拥护者长孙无忌拥有着甥舅关系。

  将他拉下水,就意味着要他背叛自己的外甥长孙无忌。

  虽然在以前的朝代当中,这种背叛经常发生。

  但是马周一时还把控不了高士廉的脉搏。

  高士廉深深看了一眼马周,他是个聪明人,更是个老狐狸,自然是知道马周属于那种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角色。

  虽然他们两个都是朝廷的尚书。

  但他们俩人的阵营却是不一样。

  整个朝堂当中,除了文官派系和武关派系之外,这两个大派系之内也是分很多的小派系。

  就像五官当中还分为南衙禁军和北衙禁军这两个派系。

  而文官当中也是分了数个派系。

  当中高士廉和长孙无忌是最为贴近于皇族的亲皇派,而马周他们这些老臣则是固执的固守派。

  除此外,还有文人组成的学院派。

  马周和高士廉分属不同的派系自然是没有什么多联系。

  只不过之前同为太上皇李渊所提拔上来的老臣,两人的私交算得上是不错,但也没多深厚。

  平日里,他极少听见有人说马周经常流连于长安酒肆里喝着闲酒。

  只是对方既然,还在那里试探,高士廉自然也不会去挑明了。

  反正今日出来,他只不过就是喝喝酒,看看长安城恢复到了何种地步。

  高士廉轻轻抿了一口小酒,微微拿眼瞥了下马周道:

  “宾王老弟,此言差矣啊,我这是外表看着闲。

  实际上则非常忙碌,你看看,这几天,我这胡子又白了许多。

  齐王反叛陛下,所有人不好受,老兄也想出来看看有没有人才能够为陛下所用。”

  马周摇头笑了笑道:

  “乱世出英雄,如今这长安城危如累卵,应该有人站出来。

  不知士廉兄有没有寻到一两个?”

  现在马周也不慌,他听得出来,高士廉在试探自己。

  他是个老狐狸,自己也不是蠢人。

  高士廉摇头感叹道:

  “哪有那么好找,齐王心狠手辣,已经斩杀好几员虎将。

  长安城内很多人都已经被吓破了胆,宾王老弟,你就没有觉察到吗?”

  马周抿了一口小酒道:

  “还是士廉兄明察秋毫,对长安城内的人掌握得如此清楚。

  不知道,士廉兄,还记得太上皇……”

  高士廉急忙抬手向下压,同时扭头朝四处查看了一眼:

  “宾王老弟,此话不可乱说。

  我看,咱们还是好好喝酒吧,小心祸从口出。”

  马周斜眼朝高士廉看了眼,连忙拿起酒杯道笑道:

  “咱们喝酒,咱们喝酒。”

  从这番话,他已经看出来了,高士廉绝对是站在李世民那边的。

  想要将他拉入伙,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心中不禁一阵冷哼,不识时务的老家伙,忘恩负义,你就等着和李世民一起陪葬吧!

  喝完了这杯酒之后,马周又与高士廉聊了一会儿,索性就借口府上还有事情,就起身离开了。

  高士廉看着马周离开的背影,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他觉察到了一丝不寻常,突然面色骤然一变。

  好像是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想到这里,高士廉再也没有心思喝酒了,结算了酒钱之后,索性就向自己的府邸行去。

  随后的几日里,高士廉特意做了个有心人。

  今日下了朝会后,高士廉背负着双手,脸上挂着含蓄的笑容,这是他的标志性动作。

  可就在这时候,他忽然瞧见,平日里极少一起离开的文武官员,竟然有好几名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交头接耳,像是在商量着什么事情一样。

  高士廉故意将步子放慢了一些,装作一副寻找其他官员结伴而行的样子。

  忽然,他发现工部尚书马周,与刑部尚书刘政会一起向前行走,交头接耳,并且不时还十分隐晦的朝他这方向看了下。

  仅仅就这么一下,忽然有一丝不妙在高士廉的心中产生。

  高士廉心中暗叫一声不好:

  “他们这恐怕是真的别有所图啊!”

  即便是觉察到不对劲,高士廉也没有表露出来,反而在马周和刘政会经过身边时,他还对两人拱了拱手,赔上了一丝笑脸。

  回到府中,高士廉就开始琢磨这件事情来,越琢磨他就越发觉得此事不对劲。

  恐怕马周是要趁着这个机会,将太上皇迎接出来。

  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高士廉便是不再继续呆在府中,招呼侍从就向长孙无忌的府中行了过去。

  长孙无忌府中的书房之内,长孙无忌躺在太师椅上,一边看着书,一边静养着手臂上的伤。

  太医说这几日,他的伤恢复得非常好。

  看到高士廉走进来,长孙无忌急忙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疑惑的道:

  “舅舅,你怎么来了?”

  高士廉有些犹豫,朝左右的侍从看了一眼。

  长孙无忌会意,立即屏退了左右,并且让他们出去时将房门关闭。

  长孙无忌这才又一次询问道:

  “舅舅,你有什么事情?

  现在可以说了。”

  高士廉想了想道:

  “辅机啊!这几日,舅舅察觉到了一个坏消息,朝中有些人恐怕对太上皇有些想法。”

  听到这消息,长孙无忌面色顿时一变道:

  “什么?竟有这事!

  太上皇依旧还活着,齐王攻打长安城,只怕他们是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将太上皇迎接出来。

  此时非同小可,舅舅,外甥就不陪你了。”

  长孙无忌自然是比高士廉知道的事情要多一些,此时牵扯到了太上皇李渊。

  那这事情就变得大条了,马周这些人,是想要将太上皇营救出来,取代李世民。

  高士廉轻轻点头道:

  “辅机,你去吧,此时非同小可,要注意些。”

  从府中出来,长孙无忌直扑大明宫,向御书房行了过去。

  在太监通报获得李世民召见之后,长孙无忌迫不及待的走了进去。

  李世民朝急急赶过来的长孙无忌看了眼道:“辅机,你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说吧。”

  长孙无忌拱手行礼道:“陛下,臣从舅舅那里获得了消息。

  朝中有文武官员出现异动,他们私下勾连,想将太上皇救出来。”

  李世民面色顿时就拉了下来:

  “这些贼臣子,简直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