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李世民的落寞和追杀-《大唐:我有十万杀手部队》

  听完房玄龄的话,李世民瞬间便陷入了沉默当中。

  派出长安城九成九的军队。

  这对于李世民而言,绝对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但面对虎视眈眈的李潇,他又不能放任不管。

  一旦将军队给派出去,他对长安城的掌控必定下降,到时候难免会出现意外。

  李世民的心中不由有些担忧。

  毕竟如今他李世民已经是算是个废人了,只能瘫痪在床,对于朝廷的掌控能力有限。

  对朝中的那些个文武百官的威慑力也是大大下降。

  难保长安城当中的有些人的心思出现什么变化,对他李世民的忠心恐怕也不一定那么足了。

  墙倒众人推这个道理李世民可是明白的很,当年他不也是如此才坐上这个皇帝的宝座吗?

  否则若真是这些个文武大臣如此的忠心与皇帝。

  当初他李世民如何能够逼迫自己的父亲退位,又如何能够做得上这天下唯一的宝座?

  狠心杀掉自己的大哥和三弟更是不怕被世人所辱骂。

  谁看到他李世民,不说一声唐皇威严,谁看到他李世民,不说一声陛下万岁。

  这便是天下大势。

  这便是手中握着的实力足够碾压天下的大势。

  如今李世民手中没实力。

  应该说他的实力并不足以将天下各地的叛乱镇压,只能够归缩在长安城当中自保。

  在这种时候,那些大臣还会依旧的如此乖顺吗?还会依旧的对他这个唐皇如此的言听计从吗?

  人心思变,人的野心和欲望总是无穷无尽的增长。

  以前这些人被李世民牢牢的握在手中为大唐服务,可如今李世民没了手腕能够掌控他们。

  满朝的文武恐怕不会再像之前那般对朝廷乖乖听话。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眼中不由露出了一抹落寞和无奈,以及那深深的无力感。

  但想到关内道外虎视眈眈的齐王李潇之后,李世民不由的在心底狠狠地叹息了一声。

  不将兵马全给派出去,等到李潇打到长安城,到时候局面只会变得更加的被动起来。

  挡不住李潇,长安城就会立刻陷入危局当中,他这个唐朝皇帝到时候又该何去何从?

  在御书房中,李世民忽然靠在了龙榻上,闭着眼睛叹息道:

  “派出去吧!传朕的旨意一定要挡住李潇麾下的大军。

  不要辜负朕对他们的信任。”

  “老臣遵命!”房玄龄恭敬的对着李世民低头道。

  李世民点点头,依旧闭着眼睛声音却是传向了李道宗道:

  “传朕的旨意,天下各地将神探司的精锐全数调入长安城。

  拱卫住长安城的安全。

  道宗,你可要将朕好好的管理住神探司的一切。

  替朕好好盯着长安城!”

  “微臣遵命!”

  李道宗面色一肃,连忙对着李世民保证道,要知道自从出了洛青天那件事情之后,可以说是让整个神探司都是门面扫地。

  朝中的文武大臣对于神探司更是指责无比,不由对李世民大骂神探司的无人之处。

  要知道神探司可是对着文武大臣都有监察之职。

  让文武大臣颇为忌惮。

  平常办案的时候是没少得罪文武大臣,现在逮到机会这些人自然要好好的办一办神探司。

  也要教训教训李道宗。

  毕竟李道宗对李世民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为命是从,任何人的面子向来都是不给的。

  这在别人的印象当中则是固执古板死硬无比的形象。

  早就让别人恨得牙根直痒痒。

  李道宗亲自邀请进入神探司的洛青天出了这么大的纰漏,这些人自然是要攻圩李道宗。

  最好是让李世民将李道宗的职位撤去,他们才高兴!

  不过因为李世民对他的力保才让他稳住的位置,让他继续待在神探司做他的大都督的职位。

  否则他现在恐怕也不过是个闲散的王爷罢了,哪里还会有如今滔天的权势。

  也正是如此,李道宗对李世民可以说是相当的忠心。

  对李世民的吩咐向来都是尽忠尽职的去完成。

  就在这时,李世民对着他们两人有些疲惫的摆了摆手道:

  “你们下去吧!将朕吩咐的事情给办好,朕有些累了。”

  “臣等告退!”

  第二日清晨,李世民的命令便是从长安城大明宫中传出。

  封右金吾卫大将军定远郡公张公谨为关内道行军大总管。

  封左卫大将军谯国公柴绍为关内道行军副总管。

  封左威卫大将军英国公徐世绩为关内道行军副总管。

  总领三卫大军,迎战齐王李潇的反军,将齐王李潇的大军尽数诛杀在关内道。

  朝廷的三位大将军得到命令立刻便开始整顿南衙禁军。

  三日之内大军出动。

  率领朝廷精锐大军直接便是赢上了齐王李潇,一时间整个长安城当中都是暗流涌动起来。

  这次李世民算是将长安大半的兵马都给派了出去。

  不过并没有听房玄龄所说的。

  派出九成九的兵马。

  李世民可不是傻子。

  若是将长安城所有的兵马都给派了出去,固然可以挡得住李潇反贼大军的步伐,但何来兵马来保护他这个皇帝的安全?

  所以虽派出大半的兵马。

  但长安城和南衙禁军还是留着部分兵马拱卫长安。

  毕竟他李世民的性命如今才是他眼中的重中之重,没有他李世民的保驾护航,他的几个儿子都难以能够登得上皇位。

  到时候李家的根基断了。

  丢了这偌大的王朝之地。

  他李世民就要成为千古罪人。

  所以李世民他这时候绝对不能够倒下去,他要撑住,最少也要让自己儿子继承皇位。

  而此刻在房玄龄的府邸上。

  议事厅当中,房玄龄面色阴晴不定的看着平淡的雨化田道:

  “时机已经到了,此刻的长安城已经是陷入了混乱当中。

  李世民更是焦头烂额。

  我们什么时候离开长安城?”

  雨化田坐在客椅上淡淡道:

  “别着急,离开长安城的事情我早已是筹备好了。

  今夜我们便秘密离开长安。

  绝对会把你送出长安城的。”

  “好,这就好!”房玄龄松了一口气道。

  等到雨化田离开,房玄龄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叹息,目光不由的看向长安城当中的大明宫。

  他和李世民之间可以说是主仆信任了一辈子,双方的情谊更早已经是相当的深厚了。

  如今突然要去背叛唐皇李世民离开长安城让房玄龄的心中颇有些不是滋味。

  但是他却是没得选择。

  应该说房玄龄已经被他的儿子逼上了不归路上面,他已经踏上了绝路,已经没有选择的机会。

  一面是儿子,一面是李世民。

  他只能够选择自己的爱子。

  想到这里,房玄龄不由的叹息了一声喃喃自语道:

  “陛下,你可不要怪老臣!”

  等李世民得到消息时,当朝中书令房玄龄已经带着自己的亲信人马悄悄地离开了长安城。

  御书房当中李世民的脸色已经彻底的黑了下来。

  房玄龄竟然逃出了长安城。

  这简直就是对他唐皇李世民最大的打脸,让他顿时愣住,更是被打的脸生疼。

  房玄龄不是什么小官小帽。

  而是当朝的中书令啊!

  这种人物在朝廷随便跺一跺脚都是要抖三抖,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位极人臣的地步。

  如今竟然背叛了朝廷。

  背叛了他唐皇李世民。

  李世民甚至都不敢相信房玄龄竟然会背叛他,这可是他信任了大半辈子的忠心大臣。

  如今也要弃他而去。

  李世民不由大怒,对守候在一旁的李道宗嘶哑着嗓音道:

  “将所有人手都给派出去。

  给朕找,给朕杀,房玄龄朕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立刻就给朕去!”

  面对暴怒的李世民,李道宗连忙点头道:

  “陛下息怒,微臣这就将神探司所有的人手都派出去。

  必定将房玄龄给抓回来。”

  说完这些话,李道宗直接转身离开御书房,急忙去下达李世民的旨意,追杀房玄龄。

  对房玄龄逃出长安城,李道宗可以说是相当的惊讶。

  这可是当朝的首府大臣。

  这种人物都逃出了长安城。

  李道宗不敢置信,毕竟房玄龄已做到如此地位,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比中书令还要吸引他的?

  李道宗有些想不明白。

  而此刻在御书房中,李世民确实有些呆愣住了,整个人的脸上都是布满着一丝落寞之情。

  可想而知,房玄龄的离开对他到底有多么大的打击。

  “玄龄,朕对你不薄啊!

  为何你要在朕最危难的时刻离开朕?离开大唐?

  难道你的心真的变了吗?”

  李世民此刻的心中真是充满着落寞和失望,就连自己最得力的助手准备留给儿子的辅佐大臣的房玄龄都离开了他。

  这天下还有什么人能够信任?

  难道大唐朝廷真的要在他李世民的手中毁掉吗?

  李世民的心中充满不甘。

  同时还有着对房玄龄的怨恨。

  想他李世民对房玄龄立朝以来是如此的信任,可房玄龄竟然在关键的时刻背叛了他李世民。

  这让他感到深深的愤怒。

  也只有愤怒才能掩饰李世民心中的深深落寞,李世民不愿承认自己已是夕阳西下,人走茶凉!

  他李世民还能撑得住。

  当房玄龄离开长安城时。

  武关城内齐王李潇便已经是得到了这个消息,他面无表情地对着身旁的武媚娘问道:

  “薛衣人出发了吗?”

  武媚娘恭敬的轻声道:

  “主人,东厂大都督薛衣人三日前已带着人前往长安。

  想来不会误了殿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