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本官等于九千岁,等于死太监?-《奋斗在洪武元年》

  “宁阳县那个地方有点儿邪性。”

  朱皇帝咂吧咂吧嘴,“要么是文庙的位置有点儿问题,要么就是整个县的风水都有点儿问题。”

  “你瞧瞧这几个混账东西写的奏本。”

  “静海县说要大力开采煤矿,顺带着要修港口,里外里的意思就是缺人。”

  “遵化县说要采煤炼铁,奏请朝廷迁移十万户百姓去遵化。”

  “这个就更厉害了。”

  朱皇帝顺手又把几份奏本推到马皇后身前,满脸唏嘘地说道:“淮安府不声不响干大事,标儿前脚让人把辽东招工的公文送过去,淮安府后脚就派人去邻近的州县招工。”

  马皇后拿起几份奏本看了看,忽然笑了一声,说道:“淮安府的动静传出去,那四十多个小混账肯定会有样儿学样儿。这下子好了,汪广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且有他头疼的。”

  朱皇帝嘿的笑了一声,只是刚刚笑完,脸色就再一次沉了下来。

  “你看看这个。”

  朱皇帝郑重其事地将一份奏本推到马皇后面前,冷笑一声道:“妹子,你说这些人都是怎么想的?”

  马皇后拿起奏本看了一眼,随后也冷笑一声道:“他们还能咋想?无非就是在赌你这个皇帝的气量。不过,这些人倒是学聪明了。”

  杨公祠。

  给活人立生祠。

  理论上来说,立生祠并不违背大明律,而且历史上也早有先例。

  西汉栾布为燕相,燕齐之间为其立社,号栾公社;石庆为齐相,齐人为立石相祠。

  如果是宁阳县或者登州府的百姓给杨少峰立生祠,这事儿完全说得过去,朱皇帝和马皇后也不会当成什么大事儿。

  偏偏这些杨公祠没有出现在宁阳县和登州府,反而出现在江南的一些州县。

  “杨公治蝗抗旱,造福万民。”

  “杨公奏请朝廷修《洪武大典》,堪为万世师。”

  “杨公造收割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杨公造压水机,当代鲁班。”

  “……”

  从杨少峰当上宁阳知县开始,一直到最近这两年折腾出来的动静,几乎有一件算一件,都被人找出正面且积极的意义,然后再大肆宣扬,恨不能把杨少峰吹捧成活着的当世圣人。

  立生祠。

  必须立生祠以为纪念。

  那么问题来了。

  杨少峰现在的身份是当朝驸马兼瀛国公、兼登州知府、兼宁阳知县、兼鸿胪寺少卿、兼大明数十位知县甚至未来数十位知府的恩师。

  当他的声望被推高到当世圣人、一呼万应、甚至盖过当朝皇帝的地步,当朝皇帝会怎么想?

  哦,全天下人都认你杨癫疯而不认咱这个皇帝?

  这要是不找个由头宰了你,万一哪天你想当皇帝了怎么办?

  就算你杨癫疯忠心耿耿,确实没想着当皇帝,但是你手下的那些人想要搏一个从龙之功怎么办?

  咱能信得过你,难道咱还能信得过所有人?

  即便咱能信得过你,也能信得过所有人,但是你杨癫疯真就一丁点儿的毛病都没有?

  比如说奢靡无度、食不厌精?

  一个身上有污点的圣人,你配当圣人?

  既然你不配当圣人,世人偏偏又把你推崇为圣人,那是不是就能说明你在邀名养望?

  你说你都已经做到了国公的位置,又是当朝驸马,你还不断的邀名养望,你想干什么?

  肯定是为了造反!

  就算不是为了你自己当皇帝,也肯定也是跟曹操和司马懿一样,为子孙后代谋朝篡位做准备!

  所以,皇帝你确定不杀杨懿?

  朱皇帝呵的冷笑一声。

  “这些人确实长进了啊。”

  “竟然玩起了捧杀的手段。”

  “不像以前一样傻乎乎的冲在前面。”

  “也不像以前一样玩儿那些不入流的手段。”

  “可惜啊。”

  朱皇帝撇了撇嘴,满是不屑的说道:“不成器永远都是不成器,这些人也只有这么点儿出息。”

  马皇后笑了笑,说道:“他们要是成器啊,也就不会是现在这般模样了。”

  “不过,杨公祠这个事儿还是得小心对待。”

  “直接毁了,容易伤百姓的民心。”

  “不毁,这些人早晚都会拿这个来做文章。”

  朱皇帝嗯了一声,直接晃了晃手里的奏本,“这个就用不着咱们头疼了,毕竟是杨公祠,不是朱皇祠,该头疼的是那个混账东西。”

  ……

  “什么玩意儿?”

  杨少峰把手指着自己的鼻子,问道:“我?杨公祠?”

  见到夏煜点头,杨少峰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些人给本官立生祠。

  他们好像也给魏忠贤立生祠。

  所以,本官等于魏忠贤?

  魏忠贤是个死太监。

  所以,本官等于太监?

  我尼玛!

  我刀呢?

  来人,把本官四十米的大刀扛出来。

  本官要杀光那些王八蛋!

  杨少峰气得想要杀人,朱标和李善长却是差点儿笑尿。

  长见识了嘿!

  头一回见着有人因为老百姓给他立生祠而发疯的!

  “立就立呗,左右不过是几座生祠。”

  朱标笑眯眯的劝说杨少峰:“反正也不用朝廷掏钱,姐夫何必跟他们置气?”

  李善长也捋着胡须笑道:“殿下说的对,不过是几座生祠而已。”

  杨少峰直接斜了朱标和李善长一眼。

  那踏马是几座生祠的事儿吗!

  立生祠,这事儿就跟封禅泰山差不多。

  自从宋真宗赵恒封禅泰山,封禅泰山的逼格一下子就降低到无人问津的程度。

  自从有人给老魏立生祠,立生祠这事儿就臭了名声。

  也就是你俩不知道九千岁。

  但凡你俩知道老魏,你俩还不得疯狂嘲笑本官?

  杨少峰越想越气,直接黑着脸说道:“要不然,下官让人给李相立几座生祠?”

  嗯?

  卧槽!

  老夫不过是损了你几句,你却想要老夫的命?

  李善长黑着脸冷哼一声道:“驸马爷说笑了。”

  杨少峰又将目光投向朱标:“要不然,本官让人给太子殿下立几座生祠?”

  朱标的脸色也黑了下来。

  给孤立生祠倒是无所谓。

  孤当得起。

  关键是你让人给孤立生祠之前,是不是得先给我爹立几座生祠?

  要不然的话,我爹看我还能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