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大厅。
张阳看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弹幕说道:“看来大家对这个话题都很感兴趣,那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不知道刚才大家注意到了没有,直播中可可和小希玩的时候,宋雨婕多次想要过去帮助可可、或者想要喊停可可的行动。”
“这样的想法对吗?”
“对,也不对。”
“小孩子远远要比我们想象中坚强的多,我们不能过多的去限制孩子的成长。”
刚才看直播的时候张阳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很多家长和宋雨婕一样,都是过度的保护、过度的提醒孩子。
看到一点点危险就立刻阻止孩子,然后唠唠叨叨说个不停,生活中有很多家长都存在这个问题。
很多时候,家长总是以‘为你好’的名义,过度的保护孩子,却忘了他们也需要成长的空间和独立的机会。
张阳继续刚才的话题,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
“我记得有一次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小孩在草地上跌跌撞撞地学着走路。”
“在旁边的父母紧张的不行,每当孩子快要摔倒的时候就急匆匆的冲上去辅助。”
“其实,孩子正是在这些摔倒和尝试中学会走路的,过度的保护会让孩子失去成长的机会。”
“当然了,也不是说非要让孩子摔倒或者摔伤。”
“只是有了摔倒的经历后,他们的意识中就会留下这个印象,记得摔倒的行为会带给他们疼痛,学习走路的这个过程也就会更快。”
“就像小希在直播中那样,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可可自己尝试去做,我们也明显可以感受到她的开心。”
“各位网友,你们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呢?”
“是不是也曾在孩子尝试新事物时,忍不住的想要去帮忙,却担心这样会剥夺他们成长的机会呢?”
“其实,这也是我们每一个家长都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直播间里,弹幕开始飞快地滚动了起来。
【说的太多了,我之前也总是忍不住去帮孩子,不停的在孩子身边提醒。】
【我也是,每次看到孩子遇到困难,就忍不住想要帮他们解决,但是下一次他们还会被难到。】
【这样确实有些不好,孩子会逐渐依赖家长,失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是不说也不行,我家那个说着还好,不然总是丢三落四的。】
......
有关于这个话题,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
很多时候大家都觉得,孩子小的时候就是应该好好保护。
现在基本都是独生子子女,每个家庭对孩子都是保护的很好的。
有时候,一个家庭甚至存在六个大人看一个孩子的情况。
像这种家庭,对于孩子的关爱以及保护绝对是很到位的。
对于年纪大一些的家长来说,很多时候会把孩子的一切事情都安排到位。
包括但不限于吃饭喂到嘴边之类的行为,还有要什么就给什么,绝对不会让孩子受到一点委屈。
其实这样完全包办,会让孩子缺少一定的独立性。
应该让孩子适当的去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如果过度的保护,也可能会让孩子畏手畏脚,不敢尝试很多事情。
像这样的例子生活中很是常见,被家庭保护太好的孩子,在和同龄人一起玩的时候会有胆小的表现,适应环境的能力就比较差。
勇于尝试的小孩子,会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
当然,遇到危险的时候家长也需要保护好孩子。
在这方面上没有什么好说的,因为很多家长都做的不错。
可还是有些许不足,那就是保护的太好了。
关于张阳说的这些,有一部分网友是认同的,但是还有很多网友觉得不对。
因为在他们的心里,生活中的危险还是有很多的。
孩子那么小,没有辨别危险的能力,作为家长肯定是要保护好孩子的。
【说的轻巧,有时候一眼没瞧好孩子就去做危险的事情,除了好好看着还能怎么办?】
【就是,说什么别管的太紧了,那万一孩子出现什么问题你们能负责吗?】
【我们家的孩子反正不能这样,半点都不敢离开视线,一点安全意识都没有。】
【很多时候不光是说说那么简单,等有了孩你就知道了......】
......
张阳看到有很多的网友对于这个话题有不一样的看法。
于是他继续说道:“就像大家说的那样,很多时候孩子还小,需要我们家长的保护。”
“但是,我刚才所说的过度保护,是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的。”
“不是说孩子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在那边袖手旁观。”
他继续补充道:“因为,有很多的家长还是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现在的社会中,家庭的结构变化导致好多大人面对一个孩子。”
“孩子被全家人细心呵护着,当然是一件好事。”
“但这种过度的保护,有时候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绊脚石。”
“......”
其实大家说的都没有问题。
但是有很多人比较执着,只要一听到和自己意见不同的说法,下意识的就要去反驳别人。
就像现在这样,明明都说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不要过去的保护孩子,可还是有人一直在反驳......
张阳在心底叹了口气,继续分析道:“确实,每位家长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但爱的方式,却值得我们深思。”
“比如说,孩子摔倒时有的家长会立刻冲上去紧张的扶起孩子,甚至责备地面不平。”
“这样的反应无形中是在告诉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有父母为他们挡在前面。”
“而另一种做法,是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告诉他跌倒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站起来,继续前行。”
“这样中凡事,哪一种更能培养孩子的韧性和独立性,不言而喻。”
“可能会有家长这样说,说孩子还不会走路,说这些孩子也听不懂。”
“这样想就错了,孩子可能还没学会说话,不懂得怎么表达。”
“但是大人说的话,孩子都可以听懂的。”
“孩子也都很聪明,家里谁喜欢他、跟他亲近,他就会更愿意和谁待着。”
“反而是整天在孩子面前唠叨、时不时吓唬的家长,孩子都不愿意让他们抱的。”
“......”
张阳看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弹幕说道:“看来大家对这个话题都很感兴趣,那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不知道刚才大家注意到了没有,直播中可可和小希玩的时候,宋雨婕多次想要过去帮助可可、或者想要喊停可可的行动。”
“这样的想法对吗?”
“对,也不对。”
“小孩子远远要比我们想象中坚强的多,我们不能过多的去限制孩子的成长。”
刚才看直播的时候张阳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很多家长和宋雨婕一样,都是过度的保护、过度的提醒孩子。
看到一点点危险就立刻阻止孩子,然后唠唠叨叨说个不停,生活中有很多家长都存在这个问题。
很多时候,家长总是以‘为你好’的名义,过度的保护孩子,却忘了他们也需要成长的空间和独立的机会。
张阳继续刚才的话题,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
“我记得有一次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小孩在草地上跌跌撞撞地学着走路。”
“在旁边的父母紧张的不行,每当孩子快要摔倒的时候就急匆匆的冲上去辅助。”
“其实,孩子正是在这些摔倒和尝试中学会走路的,过度的保护会让孩子失去成长的机会。”
“当然了,也不是说非要让孩子摔倒或者摔伤。”
“只是有了摔倒的经历后,他们的意识中就会留下这个印象,记得摔倒的行为会带给他们疼痛,学习走路的这个过程也就会更快。”
“就像小希在直播中那样,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可可自己尝试去做,我们也明显可以感受到她的开心。”
“各位网友,你们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呢?”
“是不是也曾在孩子尝试新事物时,忍不住的想要去帮忙,却担心这样会剥夺他们成长的机会呢?”
“其实,这也是我们每一个家长都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直播间里,弹幕开始飞快地滚动了起来。
【说的太多了,我之前也总是忍不住去帮孩子,不停的在孩子身边提醒。】
【我也是,每次看到孩子遇到困难,就忍不住想要帮他们解决,但是下一次他们还会被难到。】
【这样确实有些不好,孩子会逐渐依赖家长,失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是不说也不行,我家那个说着还好,不然总是丢三落四的。】
......
有关于这个话题,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
很多时候大家都觉得,孩子小的时候就是应该好好保护。
现在基本都是独生子子女,每个家庭对孩子都是保护的很好的。
有时候,一个家庭甚至存在六个大人看一个孩子的情况。
像这种家庭,对于孩子的关爱以及保护绝对是很到位的。
对于年纪大一些的家长来说,很多时候会把孩子的一切事情都安排到位。
包括但不限于吃饭喂到嘴边之类的行为,还有要什么就给什么,绝对不会让孩子受到一点委屈。
其实这样完全包办,会让孩子缺少一定的独立性。
应该让孩子适当的去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如果过度的保护,也可能会让孩子畏手畏脚,不敢尝试很多事情。
像这样的例子生活中很是常见,被家庭保护太好的孩子,在和同龄人一起玩的时候会有胆小的表现,适应环境的能力就比较差。
勇于尝试的小孩子,会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
当然,遇到危险的时候家长也需要保护好孩子。
在这方面上没有什么好说的,因为很多家长都做的不错。
可还是有些许不足,那就是保护的太好了。
关于张阳说的这些,有一部分网友是认同的,但是还有很多网友觉得不对。
因为在他们的心里,生活中的危险还是有很多的。
孩子那么小,没有辨别危险的能力,作为家长肯定是要保护好孩子的。
【说的轻巧,有时候一眼没瞧好孩子就去做危险的事情,除了好好看着还能怎么办?】
【就是,说什么别管的太紧了,那万一孩子出现什么问题你们能负责吗?】
【我们家的孩子反正不能这样,半点都不敢离开视线,一点安全意识都没有。】
【很多时候不光是说说那么简单,等有了孩你就知道了......】
......
张阳看到有很多的网友对于这个话题有不一样的看法。
于是他继续说道:“就像大家说的那样,很多时候孩子还小,需要我们家长的保护。”
“但是,我刚才所说的过度保护,是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的。”
“不是说孩子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在那边袖手旁观。”
他继续补充道:“因为,有很多的家长还是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现在的社会中,家庭的结构变化导致好多大人面对一个孩子。”
“孩子被全家人细心呵护着,当然是一件好事。”
“但这种过度的保护,有时候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绊脚石。”
“......”
其实大家说的都没有问题。
但是有很多人比较执着,只要一听到和自己意见不同的说法,下意识的就要去反驳别人。
就像现在这样,明明都说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不要过去的保护孩子,可还是有人一直在反驳......
张阳在心底叹了口气,继续分析道:“确实,每位家长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但爱的方式,却值得我们深思。”
“比如说,孩子摔倒时有的家长会立刻冲上去紧张的扶起孩子,甚至责备地面不平。”
“这样的反应无形中是在告诉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有父母为他们挡在前面。”
“而另一种做法,是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告诉他跌倒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站起来,继续前行。”
“这样中凡事,哪一种更能培养孩子的韧性和独立性,不言而喻。”
“可能会有家长这样说,说孩子还不会走路,说这些孩子也听不懂。”
“这样想就错了,孩子可能还没学会说话,不懂得怎么表达。”
“但是大人说的话,孩子都可以听懂的。”
“孩子也都很聪明,家里谁喜欢他、跟他亲近,他就会更愿意和谁待着。”
“反而是整天在孩子面前唠叨、时不时吓唬的家长,孩子都不愿意让他们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