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毕家寨的来历-《我白天特案局办案,晚上地府当差》

  在路上的时候,

  胡惟仁问起了村长毕渊明,他们毕家村这个水库的前身,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毕竟我们原先只知道水库之前是个湖泊,

  但是这个湖泊的来历,却并不太详细。

  村长毕渊明可能还是有些计较之前胡惟仁对自己发了脾气,

  此刻这个半大老头子背着手,只顾一个劲的赶路,

  竟然来了个充耳不闻,

  此刻我快走了两步,

  从兜里掏出了一盒小苏烟,打开后递了过去,

  “毕大叔,光闷头走路多无聊啊,来冒一根!”

  毕渊明这样的人,还是那种老派作风,见不得别人恭敬自己,

  看到我虽然年轻,但是毕竟是北城特别部门来的领导,

  竟然主动给他递烟了,连忙挥手示意不敢,

  “哎,许科长,您可是领导,我可不敢接领导的烟,”

  我笑嘻嘻的看着这个有些倔强的小老头,

  换了个说辞,

  “毕大叔啊,这事儿呢,发生在你们村了,”

  “你也看到了,我们这种部门都来了,算是都通天了,”

  “这么多人,人吃马嚼的消耗多大啊?“

  再说了,只要一天不弄好,你们村一天就有这么多人围着,”

  “许进不许出的……连个网都没有,村里也不方便不是?”

  我这句话直接把这个毕家村的村长给拿捏住了,

  对方长叹了一口气后,

  接过了我递过来的烟,

  “按理说是不能抽烟的,但是刚下过雨,我就破例一次,”

  接着毕渊明抽了两口烟后,

  就把他们毕家村这个湖泊之前的一些情况简单说了一遍,

  毕家村是建国后改的,

  其实在民国那会儿不叫这个名字,

  之前的名字多少有些匪气,叫——毕家寨!

  这个毕家寨是三面环山,只有一个出口,

  出口也是一条绕寨而行的水路,

  自古以来道路不通,交通闭塞,经济条件就不太好,

  寨子里的原着居民不算多,生活的很清苦,

  这时候的毕家寨还是一个平静的小村庄,

  但是从被一帮马匪占据后,

  毕家寨就成了就是当地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土匪寨,

  有那么一句话说的好,叫穷山恶水出刁民,

  其实不是人的问题,而是当时的环境,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蛮狠不讲理,

  所以这个那个年代的人,越穷越横!

  占据毕家寨的马匪老大叫蒙六斤!

  心狠手辣无恶不作,据说靠的是卸岭起家的,

  早些年收拢了一帮难民,铁铲锄头驴拉马拽的,就和蝗虫过境一般,

  所到之处的墓无论大小都给你刨个遍!

  发财后鸟枪换炮,开始用火器了,眼界也越来越高,着实起了不少大墓,

  这蒙六斤带着人马到了毕家寨一带后,

  不知为何竟然不走了,

  把寨里原来的寨民收编成了手下,自己摇身一变成了大寨主,

  势力最大的时候,寨子盘踞这有小一千人,

  而且还排了有十把交椅,

  这个蒙六斤身边的二寨主姓裴,

  原名不知道,因为脸上坑坑洼洼的,所以江湖诨号叫裴二麻子,

  据说是个专门会勘探阴阳地脉的摸金校尉!

  这蒙六斤之前搬山得的第一桶金,全靠这位摸金校尉裴二麻子的帮忙,

  所以两人是拜了把子的生死兄弟,是过命的老交情,

  两人齐心协力把个毕家寨经营的蒸蒸日上,

  算起来在这毕家寨盘踞了足足有二十多年!

  这蒙六斤也是个人物,在毕家寨盘踞期间,

  把寨子里的小孩都收拢起来,专门请了个教书先生教孩子们认字,

  妇女们统一浆洗衣服做饭搞后勤,

  壮劳力们除了出任务外,也还要种地务农,

  那时节外头乱的很,毕家寨内部却着实是安稳了些日子!

  后来听老一辈人讲,

  毕家寨出了一件稀奇事儿,

  自从在毕家寨安营后,这大当家和二当家就不再外出下地了,

  只是觉得库房钱货不够使了,就隔一段时间派手下的得力干将,带人出去干一票大买卖,

  然后就又开始了坐吃山空,

  两位当家的也没闲着,

  一个月里总能有十天半个月,看不到大当家和二当家的身影,

  有些时候还能听到两位当家的居住方向传来不断的震动声!

  时间一长,

  寨里的其他当家的也起了疑心,

  可这好奇归好奇,但是没有人敢主动去探查这件事,

  直到外人打进来的那段时间,

  小短腿围住了毕家寨,

  在迫击炮的威力下,不到一天!远近闻名的毕家寨就告破沦陷了,

  后来据说就算告破的那天,

  人们也都一直都没有发现寨里几个当家的身影!

  小短腿搜刮了一番后,

  按理说应该就离开了,

  可是不知道为何,竟然也在毕家寨设下了据点,

  建起了炮楼,着实盘踞了一年之久,

  等最后胜利了,小短腿们这才仓皇逃窜!

  喜欢我白天特案局办案,晚上地府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