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冬季大反攻(三)-《二战,我在苏俄当少尉》

  第339章 冬季大反攻(三)

  苏联的这次冬季大反攻意味着一件事,德军想要在1941年末的圣诞节前击败苏联的愿景落空了。

  苏联红军的战斗力以及坚韧程度与他们在苏芬战争中看到的表象完全不一样。

  为了阻止各个部队继续向后撤退,维持目前的阵线,希儿向国防军各级军官传达第39号作战指令。

  内容是意思就是因为严冬,补给运输困难,导致部队作战困难,德军立刻停止所有大规模进攻,转攻为守,各个部队守住目前所在的防线。

  要注意的一件事是,这并非是一道撤退指令,希儿也没提过要撤回,只是通知前线部队转攻为守,守住目前所在的防线。

  但这丝毫不影响前线各支德军部队不断后撤,你撤,我撤,大家一起撤。

  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博克元帅甚至开始在筹划更加激进,快速的撤退。

  从12月9日开始,在第30集团军,突一集为反攻打开局面后。

  朱可夫命令第5集团军,第20集团军,第16集团军开始攻击克林突出部南部,目的是配合北部部队,包围这个突出部。

  同时德军依托克林-伊斯特拉水库-伊斯特拉河这条算是坚固的防线来挡住进攻的苏军。

  之后第三装甲集群派出第六装甲师与一支步兵师来反攻被苏军收复的罗加乔夫。

  双方围绕这座城市展开激战。

  而此时瓦列里率领的第一近卫机械化军也正面遭遇一支德军步兵师与装甲团新构筑的防线。

  这是收到白拉斯特沦陷消息后,莫斯科正面德军紧急抽调的一支部队,用来阻挡苏军部队前进的步伐。

  他们是来给莫斯科正面德军部队撤退争取时间的。

  …只是这支德军部队还没有准备好。

  新构建阵地旁。

  德军第113步兵师工兵中尉维尔纳突然扔掉望远镜。

  地平线腾起的雪雾中。

  三十余个黑色剪影正呈楔形队列逼近。这个参加过法国战役的老兵立即意识到:那些是俄国人的T-34,但它们的行进速度比情报所述快了近三倍。

  按照指挥部提供的情报,他们至少还有四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准备防线,怎么这支苏军部队前进的速度如此之快。

  “反坦克炮连进入阵地!”维尔纳对着野战电话嘶吼,话音未落,122毫米炮弹已如冰雹般砸在88毫米高炮阵地上。

  爆炸的火光将阵地上的德军全部吞噬,火炮的残骸…零件,士兵的身体都被高高的抛向空中,然后重重摔落在地上…

  侥幸在炮击中活下来的新任炮兵参谋直到此刻才明白。

  为何上级特别警告要警惕苏军";五分钟炮击法";。

  这些从乌拉尔调来的重炮兵团,竟能在暴风雪中完成每分钟8发的急速射。

  第一近卫机械化军的先导坦克团已经向没有动静的德军防线冲去。

  德军第113步兵师左翼阵地上,第503装甲团第2营的十二辆四号F1型坦克正将炮管转向东南方。

  “反坦克阵地没了!要应对苏军坦克,只能靠我们了,所有人加快装填速度!”施密特少校通过喉部通话器大喊道。

  “长官,炮弹润滑油冻住了!”装填手颤抖着声音回答道。

  “你说什么?!”

  施密特少校还没反应过来,突然只听到叮的一声,耳朵开始嗡鸣起来…他的脑袋也撞在前面的铁板上,开始缓缓流出鲜血。

  此刻苏军坦克已冲到800米距离,数辆T-34坦克停下,76毫米火炮向着德军阵地开火。

  又一辆四号坦克的炮盾被击中,飞溅的装甲碎片将车长钉死在舱盖上。

  德军无线电里充斥着混乱的呼叫,施密特少校捂着脑袋上的鲜血…努力鼓起力气命令道:“所有人…开火!一定要将…苏军的坦克部队按倒在雪原上…”

  数辆填装好炮弹的四号坦克对着正在飞速靠近的T-34坦克就是一轮齐射。

  结果他们也只是在T-34的表面留下几道划痕,炮弹都被无情的弹开了。

  ZIS-3型火炮群在两翼实施压制射击。

  这种76毫米火炮被德军称为‘魔鬼的七弦琴’。

  其低矮的防盾设计让它们能隐蔽在雪堆后直瞄射击。

  当德军第43反坦克营的三号突击炮试图反击时,十二门ZIS-3已从两公里外锁定了这些钢铁棺材。

  德军剩余的反坦克炮阵地对着苏军正在飞速行驶的坦克就是一顿猛射…可基本没打出什么真伤。

  唯一打出真伤的只有一门50反坦克炮射出的钨芯穿甲弹。

  这一发炮弹就将靠近阵地的一辆T-34直接给打的冒黑烟。

  只是在暴雪中,才刚刚在新防线上准备不久的德军部队并没有足量的50MM反坦克火炮。

  因为指挥部给出的苏军想要到达他们这里至少还需要五个小时…

  但苏军的先头部队提前四个小时就到达了,并向德军这支没有多少准备的部队发起突袭。

  要知道经过两三天的暴风雪,德军许多装备都已经冻坏了,炮弹都冻在箱子里,所以这批前来阻挡苏军前进的113步兵师其实已经折损不少重装备。

  本来第四装甲集群指挥部还抽调一支部队来拖住苏军这支从侧面突入,前进速度过快的部队。

  但他们现在还没有赶到。

  德军步兵们觉得俄国坦克像犁开冻土的铁犁。

  他们的37炮以及50火炮打在它们倾斜装甲上就像冰雹砸钢板。

  而且…德军士兵们作战还遇上了装备上的困难。

  机枪被冻住…炮弹结冰…步枪被冻坏…德军MG34机枪每打光两个弹链就还必须更换枪管,否则就会遇上卡壳。(金属低温收缩导致卡壳)

  自己手中的武器失效,这使得防线上的德军士兵们狼狈不堪。

  “快点!再拿一壶热水过来!”

  “快!快!再来两个人把这箱炮弹给处理了!它们结冰了!”

  这类的叫喊声充斥着整条防线。

  喜欢二战,我在苏俄当少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