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使者的回信送到时,李恪正在看恪记工坊的账册。
"殿下,他们说...要换工匠,得用火药配方来换。"秦红梅念着信,眉头越皱越紧,"还说已经备好了五十个匠人,在港口等着交接。"
"火药配方?"李恪把账册合上,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他们倒是敢开口。"
程咬金在旁边磨斧头,闻言"嗤"了一声:"这帮小矮子,怕是忘了上次炸膛的事了?"
上次倭国仿造唐军的火药,结果配比错误,炸伤了十几个工匠,这事在长安都传开了。
"去看看。"李恪站起身,"让杜明月也去,她认得恪记的老工匠。"
港口上,五十个"匠人"穿着粗布衣裳,站成一排。倭国使者满脸堆笑,指着他们说:"殿下请看,都是熟练的铁匠,个个手艺好得很。"
李恪没说话,让杜明月上前辨认。
杜明月走到第一个人面前,抓起他的手看了看,又闻了闻,突然问:"你锻打的铁砧,每日要蘸几次水?"
那人愣了一下,支支吾吾地说:"三...三次?"
"不对。"杜明月放下他的手,"恪记的老规矩,烧红的铁砧每刻都要蘸水,一天至少二十次。你的手上没有老茧,指缝里也没有铁屑,根本不是铁匠。"
使者的脸色瞬间变了。
杜明月接着往下查,五十个人里,竟有四十七个都不合格。要么是手太嫩,要么是答不上工坊的规矩。
"剩下这三个,"她指着最后三人,"倒是像真的,手上有锻打留下的厚茧。"
李恪盯着使者:"这就是你们的诚意?"
使者擦着汗:"这...这是误会,剩下的人在路上,马上就到..."
"不必了。"李恪转身就走,"回去告诉你们的国王,想要配方可以,先把真工匠交出来。否则,白银换土豆的生意,也别做了。"
使者急了,赶紧拉住李恪的袖子:"殿下留步!我们...我们可以先放这三个,配方的事好商量!"
"不必商量。"李恪甩开他的手,"给你们三天时间,把所有恪记的工匠都送回来。否则,我就把你们银矿含汞的事,昭告天下。"
倭国使者的脸彻底白了。银矿汞中毒的事要是传开,谁还敢去挖矿?
三天后,港口真的送来三十个工匠,都是恪记的老人。为首的王铁匠一见到李恪,眼泪就下来了:"殿下!可算见到您了!"
李恪让人带他们下去休整,转头对秦红梅道:"把那个假配方给他们。"
那是李恪早就备好的配方,硝石的比例少了三成,硫磺却多了一半,看着像模像样,实则根本用不了。
"这能行吗?"秦红梅有点担心。
"放心。"李恪嘴角勾了勾,"他们要是敢试,准得炸。"
果然,没过几天就传来消息,倭国工匠按配方造火药,结果炸了工坊,伤了不少人。使者再也不敢提换配方的事,乖乖把剩下的工匠都送了回来。
被救回来的工匠里,有个姓周的老木匠,偷偷告诉李恪:"殿下,我们在倭国时,怕被人监视,就教当地的小孩唱《西游记》。没想到那些娃子学得快,到处唱,我们也趁机听了不少消息。"
"唱《西游记》?"
"是啊,"周木匠笑着说,"唱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有个小娃说漏嘴,说他们的船要去高丽,帮着那边的人运东西。"
李恪心里一动:"运什么东西?"
"好像是...火把和油布。"
程咬金一拍大腿:"娘的!肯定是高丽的复国军!想搞事!"
李恪立刻让人去查,果然查到高丽复国军在边境聚集,带头人正是泉盖苏文的侄子。
"他们想干什么?"秦红梅问道。
李恪还没说话,就见斥候骑着快马冲进来,嘴里大喊:"殿下!不好了!辽东的土豆田...被人烧了!"
"什么?"李恪猛地站起来,"烧了多少?"
"西边的三万亩田,全烧光了!"斥候满头大汗,"放火的人留了字条,说是要让大唐尝尝饿肚子的滋味!"
程咬金气得斧头都扔了:"这帮狗娘养的!老子这就带兵去平了他们!"
李恪没动,手指紧紧攥着桌角。
土豆田是辽东的命根子,刚种下没多久,就被烧了。这不仅是断了粮草,更是在打他的脸。
他想起周木匠说的话,高丽复国军和倭国勾结,怕是早就计划好了。
"备马。"李恪的声音冷得像冰,"去辽东。"
秦红梅看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这天气比冬天还冷。
刚解决了倭国的事,高丽又冒出来捣乱。这埋下的祸根,终究还是要爆发了。
远处的天空,不知何时阴了下来,像是要下雨。
"殿下,他们说...要换工匠,得用火药配方来换。"秦红梅念着信,眉头越皱越紧,"还说已经备好了五十个匠人,在港口等着交接。"
"火药配方?"李恪把账册合上,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他们倒是敢开口。"
程咬金在旁边磨斧头,闻言"嗤"了一声:"这帮小矮子,怕是忘了上次炸膛的事了?"
上次倭国仿造唐军的火药,结果配比错误,炸伤了十几个工匠,这事在长安都传开了。
"去看看。"李恪站起身,"让杜明月也去,她认得恪记的老工匠。"
港口上,五十个"匠人"穿着粗布衣裳,站成一排。倭国使者满脸堆笑,指着他们说:"殿下请看,都是熟练的铁匠,个个手艺好得很。"
李恪没说话,让杜明月上前辨认。
杜明月走到第一个人面前,抓起他的手看了看,又闻了闻,突然问:"你锻打的铁砧,每日要蘸几次水?"
那人愣了一下,支支吾吾地说:"三...三次?"
"不对。"杜明月放下他的手,"恪记的老规矩,烧红的铁砧每刻都要蘸水,一天至少二十次。你的手上没有老茧,指缝里也没有铁屑,根本不是铁匠。"
使者的脸色瞬间变了。
杜明月接着往下查,五十个人里,竟有四十七个都不合格。要么是手太嫩,要么是答不上工坊的规矩。
"剩下这三个,"她指着最后三人,"倒是像真的,手上有锻打留下的厚茧。"
李恪盯着使者:"这就是你们的诚意?"
使者擦着汗:"这...这是误会,剩下的人在路上,马上就到..."
"不必了。"李恪转身就走,"回去告诉你们的国王,想要配方可以,先把真工匠交出来。否则,白银换土豆的生意,也别做了。"
使者急了,赶紧拉住李恪的袖子:"殿下留步!我们...我们可以先放这三个,配方的事好商量!"
"不必商量。"李恪甩开他的手,"给你们三天时间,把所有恪记的工匠都送回来。否则,我就把你们银矿含汞的事,昭告天下。"
倭国使者的脸彻底白了。银矿汞中毒的事要是传开,谁还敢去挖矿?
三天后,港口真的送来三十个工匠,都是恪记的老人。为首的王铁匠一见到李恪,眼泪就下来了:"殿下!可算见到您了!"
李恪让人带他们下去休整,转头对秦红梅道:"把那个假配方给他们。"
那是李恪早就备好的配方,硝石的比例少了三成,硫磺却多了一半,看着像模像样,实则根本用不了。
"这能行吗?"秦红梅有点担心。
"放心。"李恪嘴角勾了勾,"他们要是敢试,准得炸。"
果然,没过几天就传来消息,倭国工匠按配方造火药,结果炸了工坊,伤了不少人。使者再也不敢提换配方的事,乖乖把剩下的工匠都送了回来。
被救回来的工匠里,有个姓周的老木匠,偷偷告诉李恪:"殿下,我们在倭国时,怕被人监视,就教当地的小孩唱《西游记》。没想到那些娃子学得快,到处唱,我们也趁机听了不少消息。"
"唱《西游记》?"
"是啊,"周木匠笑着说,"唱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有个小娃说漏嘴,说他们的船要去高丽,帮着那边的人运东西。"
李恪心里一动:"运什么东西?"
"好像是...火把和油布。"
程咬金一拍大腿:"娘的!肯定是高丽的复国军!想搞事!"
李恪立刻让人去查,果然查到高丽复国军在边境聚集,带头人正是泉盖苏文的侄子。
"他们想干什么?"秦红梅问道。
李恪还没说话,就见斥候骑着快马冲进来,嘴里大喊:"殿下!不好了!辽东的土豆田...被人烧了!"
"什么?"李恪猛地站起来,"烧了多少?"
"西边的三万亩田,全烧光了!"斥候满头大汗,"放火的人留了字条,说是要让大唐尝尝饿肚子的滋味!"
程咬金气得斧头都扔了:"这帮狗娘养的!老子这就带兵去平了他们!"
李恪没动,手指紧紧攥着桌角。
土豆田是辽东的命根子,刚种下没多久,就被烧了。这不仅是断了粮草,更是在打他的脸。
他想起周木匠说的话,高丽复国军和倭国勾结,怕是早就计划好了。
"备马。"李恪的声音冷得像冰,"去辽东。"
秦红梅看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这天气比冬天还冷。
刚解决了倭国的事,高丽又冒出来捣乱。这埋下的祸根,终究还是要爆发了。
远处的天空,不知何时阴了下来,像是要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