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真理在手,天下我有-《穿越七九,我要娶祖孙三代的女神》

  爷俩回到家附近,看看离下班还早;

  老周车子龙头一偏,跑学校去了。

  明早还要去房管局办手续,得先把明早的课调一下。

  周知一个人回到家,想起还有两个从黄文彬那里弄来的箱子,没好好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便躺在床上从空间里拉出插头,点亮空间中100瓦的大灯泡,顺便给笔记本电脑充电。

  打开装满画轴的箱子,拿起最上面的一个白布包打开。

  从里面抽出一个画轴出来。

  在书桌上缓缓将画轴展开,一幅山水画出现在周知眼前。

  画面是暗黄色的,应该是存世时间太久留下的痕迹。

  但却遮不住满纸的青绿色,这是一幅青绿山水画,采用的是披麻皴的用笔技法。

  或许是保管不当,有两三处边缘已经破损,周知仔细看了看,还好画心并未受到影响。

  记得曾经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修复古画的工艺,几十年后都能修复,现在的装裱修复师应该更厉害吧?

  得把箱子里这些画都整理一遍,改天送到荣宝斋去让人装裱修复。

  周知看着画心有点不一样,打开手电照着画心一角仔细看了看;

  哗!这是绢本画!

  左上角空白处有一处题跋,“嘉靖十四年夏五月长洲 徵明题。”

  仔细看了看印文,是一个写着‘文’字的印鉴。

  周知的心脏砰砰的跳的很激烈,这特么是开门红啊,第一幅画就是文征明的;

  还有三个印章,一个很模糊,看不出来是什么内容;另一个是什么听涛阁鉴藏;

  还有一个倒是很明显,‘古稀天子之宝’,这颗印很出名;

  玩字画的人没有不知道的,这是乾隆那老头的印鉴。

  不说值多少钱,老文这厮的作品确实不多见,况且还有弘历同志的印鉴,必是真迹无疑。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啊,要是这些卷轴中能凑齐四大才子的画,那自己就牛批了。

  这一箱子画,一边欣赏一边清理,看了几个小时才看了三分之二。

  吃完饭,去外面遛了个弯,回来后继续清理。

  到晚上九点多,终于把这箱书画清点完毕;

  共计有画卷27幅,竟无一卷书法,周知有点奇怪,莫非这姓黄的不喜欢收藏书法作品?还是名人存世的书法作品太少?

  也未如周知所愿集齐四大才子的画作,仅找到了一幅霸王枪传人伯虎兄的吹箫仕女图。

  不过这已经让周知大为满意了。

  其中有清代画家16幅,周知觉得清代的不怎么值钱,只是把破损比较大的挑了出来,准备送去荣宝斋重新装裱。

  年代最久远的是一幅已经模糊到看不清原画的山水画,仅在右上角辨认出‘李成’二字;

  但这图上的印章却不少,大约数了一下,有十一枚之多,也是模糊的看不清印文;

  周知想了半晌,脑海中没李成这个人的信息;

  但也不敢轻视,这古画,印章越多说明作者名气越大,就越有收藏价值。

  意犹未尽的盖上箱盖,周知目光投向最后一个木箱。

  这箱子里,又会给他带来什么惊喜呢?

  怀着期盼的心情,周知打开最后一个箱子。

  箱子里是大大小小的包裹,有丝绸的、粗白布的、有红布的、也有蓝布的。

  周知从最上面一个拿起,入手不重,十公分见方;

  打开一看却是一个异兽钮木质印玺,好奇的看向印文,九叠篆?

  这玩意不多见啊!

  记得师傅曾经说过,九叠篆起源于宋金时期,主要借鉴于道教的云篆文;

  到明清之时,因为这种篆文秩序感极强,多用于皇室、官府的印玺之上。

  这莫非是个官印?

  但明清时期的木质官印,一般都是从九品以下的官员在用,应该没多少收藏价值;

  但这印也太大了,正七品知县印才二寸一分、厚四分四厘;

  这印有三寸三分,至少是六部一级才用这么大的印,远远超出了规制。

  周知好奇的看向印文。

  ‘敬天勤民’,我定力过沸啊,这特么是一把手才能用的印啊。

  周知更加好奇了,记忆中明清两朝都有这个印文的印玺,也不知道这是哪个朝代的?

  又把玩了一下,将印玺放在一旁。

  重新拿起一个长包裹打开。

  这次,包裹里是一个宫装仕女陶俑,胖妞一个,风格太明显,一看就知道是唐代的。

  周知一件件打开包裹,就像开盲盒一样,时间不长,书桌上就有点摆不开了。

  周知就将自己的手办柜收拾了一下,将一些小件放了进去;

  其中包括琥珀笔架一个,成化青花小碗两只,犀角笔筒一个(猜的),和田玉印章两枚、鸡血石印章一枚;

  这些印章也看不出来是谁的手笔,暂时不忙着给师傅,等过些年再说;

  还有一个巴掌大小的和田羊脂玉香炉,雕工精湛、典雅古朴;

  炉体温润光洁,油性十足,周知估计这玩意将来能值很多票子;

  其他稍大一些的等会看完了,还只能放回箱里。

  收拾完,又继续拿起箱底的一个红布包,这玩意入手颇为沉重,触感冰凉;

  周知又摸了摸,脸色有点不对,小心翼翼的放在桌上打开;

  银灰带局部氧化黑色的枪身显现在周知眼前,这枪有点年头了,这是周知的第一反应;

  手柄的胶木上方是压出来的‘coLt’四个大写英文字母。

  下方有一匹压出来的小马。

  枪身上有一串被磨平阿拉伯数字,仔细辨认了一下,只能看出是‘2’开头,后面的完全看不清。

  真特么的没有摸错,真是把枪。

  手柄上有匹马,这不会就是鼎鼎大名的马牌撸子吧?

  姓黄的咋连这玩意也收藏了一把?不过,我喜欢。

  周知高兴的拿起枪,拉了下枪栓,并未弹出子弹,又把弹匣退出来看看,是空枪。

  既然有枪,那多半是有子弹的。

  周知低头在箱子里找了起来,也不知道姓黄的是怎么保存子弹的,摸了几样都感觉不是。

  又不敢随便乱翻,怕把里面易碎的东西干废了,只得有顺序的打开。

  先翻出来个砚台,不是很懂,便放在一边;

  接着又拿出个乌沉沉的铜香炉,看看底款,‘大明宣德年制’;

  咦,宣德炉?真的假的?

  把玩了一下,还是没认出是真是假来。

  再摸下一个红布包,周知的脸色顿时精彩起来。

  特么的,又来?

  小心打开布包,里面赫然是一把九成新的手枪,枪柄上有五角星,这是五四式?

  同样枪号被磨去,同样是空枪,我尼玛。

  把枪放在一边,看着箱子里最后三个红布包,总不能再拿出一把二十响了吧?

  最后三个红布包依次打开,一面不知道朝代的铜镜,背面装饰有双龙双凤的图案,边缘则是云纹和蝴蝶的纹饰?。

  一个拳头大的做工精美的鎏金铜钟,上面篆刻着看不懂的文字,很有可能是梵文。

  还有一个鎏金方盒,这子弹总该在里面了吧?

  打开一看,里面摆着七个鼻烟壶,周知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你特么有枪没子弹,留着称废铁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