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一段时间不见,怎的还变小气了-《被赶出侯府假世子靠科举逆袭权臣》

  城门口人一如既往的多。

  排了一会儿的队伍,陈延一行人才得以进城。

  早就提前两日在城门口守人的阿洪,很快就看到了陈延一行人的马车。

  前方赶马车的是熟悉的晏熙。

  “晏熙,这里!”

  听到熟悉的声音,晏熙抬头看去,见是阿洪,下意识高兴道,“洪叔!”

  陈延也掀开车帘看向阿洪,“洪叔!”

  顾甄紧随其后也喊着。

  阿洪虽然是冯先生的侍者,但是外出游学的两年,还有在那之前相处的日子,几人之间感情自然是不同寻常的,陈延和顾甄也没有将他当做是一个下人,而是亲人。

  “陈少爷,少夫人!哎哟,可算是等着你们了!”

  “洪叔别这么客气,直接叫我们名字便可。”陈延不厌其烦的纠正道。

  “那怎么行,哎哟,咱们不说这些了,大家一路上都累着了,咱们赶紧回府去歇息歇息!”阿洪知道陈少爷等人没将自己当做是下人,但是知道归知道,规矩还是得遵守的,可不能没了尊卑。

  “行,那咱们快些回去。”对于师父,陈延也是有些想念的,毕竟,他可有许多问题想要问师父的。

  阿洪又去后面与陈武几人打了招呼,最后和晏熙一起坐在马车前一道朝丞相府而去。

  来到冯归的府邸。

  但冯归人还未回来。

  “主子早就让准备好了陈少爷等人的院子,您等直接入住便可,要是还需要什么,尽管吩咐下人们去采买便是。”

  “成,洪叔辛苦了!”

  陈延和顾甄对于住在哪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若是想要距离师父近一些,确实和师父他老人家住在一起最好,所以两人对于这个安排是没有意见的。

  “啊!啊!”

  团团看见不一样的环境,大眼睛四处看着,时不时发出一些声音,两只小脚瞪得欢快。

  顾甄看得心软软的,捏了捏自家儿子的胖脸蛋。

  惹得团团笑得口水直流,以为自家娘亲和自己玩,两只小胖手抓住顾甄的胳膊笑得开心不已。

  晏熙等人在洪叔的指示下,将东西搬进了各自的住所。

  一路舟车劳顿,众人是真的有些累着了。

  此刻还是午时左右。

  吃了午膳,大家都各自前去休息了一番。

  下晌,冯归回来了。

  听到阿洪说,延哥儿等人回来了,心中激动,忙不迭大步朝着进门。

  “哎哟!午时左右便到了,那你怎么不叫人去和我说?”冯归边说边大步走着。

  阿洪:去哪儿说啊,宫里吗?进得去吗?

  无奈,他没说话。

  这边,师徒俩终于见面。

  冯归激动的大掌拍了拍小徒弟的肩膀。

  “不错不错!本来想着你能考进前十名那就不错了,没想到,你小子倒是给你师父我考了个解元回来啊!”

  陈延挺直胸膛,一脸嘚瑟,“那不是不能堕了您的威名嘛,所以啊,师父,考了解元有什么奖励没有?”

  眨眨眼,目光中全是期待。

  见师父眯眼,陈延立刻出声道,“诶!你之前可是说好了啊师父,我要是乡试考中了前十名,你库房的东西任由我选两样的,您该不会说话不算话吧?”

  看着小徒弟怀疑的目光,冯归嘴角一抽,没好气拍了一下他的后脑勺,“你就这么财迷吗?老子的好东西都要被你薅光了!”

  “哪能啊!嘿嘿,师父您的好东西那可多得很,哪里薅得完,这不开玩笑不是?放心了,我就拿两样,我保证!”

  冯归心想,你的保证算个屁。

  上次说只拿一样,结果给他薅了四五样走,雁过拔毛啊这是!

  “两样,不许多拿!我让阿洪看着你!”冯归面无表情的说道。

  “瞧您,一段时间不见,怎的还变小气了,咱们师徒之间的信任呢?唉!终究还是感情淡了啊,我……”

  “限你二十分钟,不拿那后面就没了!”冯归慢悠悠的打断小徒弟的话。

  结果,话音才落,就见小徒弟已经飞奔离去了。

  “师父,我一定不多拿,您放心吧!”

  冯归:“……逆徒!”

  说是这么说,冯归嘴角的笑容那可从未卸下。

  幸好他的好东西多,不然都不够那财迷薅的。

  陈延的声音响彻整个宅子。

  内院逗儿子玩耍的顾甄听到后,摇头笑了笑。

  果然,这家伙,一来就薅好东西!

  师父也是忒惨了,遇到这么个财迷徒弟。

  “啊?啊?”

  团团不满自家亲娘视线不在自己身上,皱着小眉头抗议。

  顾甄忙低头和儿子玩,“团团宝贝真可爱。”

  见亲娘看向自己了,团团这才笑了。

  阿洪,阿洪只能为主子默哀。

  陈武和晏熙速度不比陈延慢多少,紧跟上去看看战况。

  最后,陈延的保证果然没什么用,说好的只拿两样东西的,但是他见了这个也喜欢,看了那个也觉得适合自己。

  于是,最后又成功拿了四样东西。

  要不是阿洪阻拦,想着阿洪也不容易,要是拦不住自己,师父肯定得踹他屁股了,于是陈延便克制了一些。

  不然,他拿的东西可就不止这么点了。

  算了,下次吧,下次再薅。

  一次性薅完了,有什么意思对不对?

  吃了一顿丰盛的晚膳,陈延又被自家师父逮去书房了。

  询问的就是乡试考试的题目,问他大概是怎么答题的。

  陈延便实话实说了。

  不过,冯归听完后,诧异又惊奇的看向自家小徒弟。

  “你是怎么想到这些方法的?”

  闻言,陈延摆手,“就这么想到的呀?可能看书看多了?”

  冯归,“那我看书也看多了,怎么没想到这些?”

  陈延听到这话,目光隐晦的看向自家师父,欲言又止。

  “我真的要说吗?我怕你打我。”

  一听小徒弟这话,就知他没憋好屁,“那你还是不说了吧。”

  “不过,你这些方法确实是可行的,某些举措上,和这次抗洪的方法差不多,但是,你这个更加的具体可行,后面说的好些方法就连朝中的大臣们都没有想到。”

  “那是。”

  毕竟这可是几千年浓缩的精华呢,都是实验出来的,也不可能不准啊!

  如果有水泥钢筋这些玩意,那实施起来更是如虎添翼。

  可惜没有如果。

  这里没有水泥,也没有钢筋。

  不过,虽然没有这些东西,但是古人的智慧也不是盖的,可以利用其他的方法来达成。

  只是效果可能差些。

  冯归看着小徒弟。

  难怪了,难怪他能够斩获头名解元。

  这样的方法也不是谁都能够想出来的。

  还有,算术上,他几乎没有错漏,在算术一道,他的天赋堪称恐怖!

  至于和亲的题目上,小徒弟的回答亦是是冯归满意的。

  “对于和亲,你真是这么想的?”

  陈延闻言,看向自家师父,点头,“是啊,这就是我的真实想法,现在这种情况,和亲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

  冯归点头。

  确实如此。

  师徒俩聊到很晚。

  冯归有意开始将朝中目前的局势讲给陈延听,和他分析,让他思考,为何会成为现在的局面。

  ……

  翌日。

  萧珩钺来了丞相府。

  随行而来的还有秦蘅芜。

  夫妻俩的到来,陈延和顾甄都不惊讶。

  秦蘅芜拉着顾甄去了一旁说些女子家的悄悄话。

  陈延和萧珩钺坐在凉亭里侃侃而谈。

  好久不见,两人似乎都有说不完的话。

  从午时聊到下晌,直到冯归回来才作罢。

  因着陈延来了应天府,所以萧珩钺和秦蘅芜基本上隔几日就会来一次。

  顾甄也经常去东宫找秦蘅芜。

  不过,这日回来,顾甄告诉了陈延一个信息。

  “太子要纳良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