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乡试来临-《被赶出侯府假世子靠科举逆袭权臣》

  “小先生,这位是张起元张兄,这位是潘广潘兄,他们都是我在书院的同窗好友。”

  “张兄,潘兄,这位是……”纪溢之相互介绍起来。

  至于,赵百川,刚才在门口的时候他就已经给几人相互介绍过了。

  闻言,陈延以及张起元和潘广,三人互相见礼打招呼。

  “在下陈延,见过张兄和潘兄,能一起考试,还一起结保,当真是缘分啊!”

  陈延刚才其实就不动声色的打量了张起元和潘广。

  两人给他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张起元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张扬,结合穿着和一举一动来看,家世应当不错,看人的目光虽然带着些许傲然,但目光坦然,倒是不讨人厌。

  而潘广给他的感觉,就是活泼,大大咧咧,直性子,有事说事那种。

  嗯,直觉上,都还算是有好感的。

  陈延这话,在场众人也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初见面,他还是比较满意这两人的。

  闻言,张起元和潘广两人忙不迭拱手笑着道,“陈兄所言极是。”

  “能与陈兄一起结保当真是我等之幸事。”张起元笑容满面的说道。

  与此同时,一旁的潘广也不落后,拱手朝陈延回礼,看着陈延的目光带着难以忽视的光亮“早就从溢之这里听说过,陈兄的大名,今日一见,当真和纪兄说得那般,仪表堂堂,器宇不凡啊!”

  一行人坐下来,小二开始上茶上点心。

  纪溢之见小先生对于两位同窗的观感似乎不错,心里也高兴。

  “王秀才今日有事儿,所以便不与咱们相聚了,待过几日咱们再一起请他吃个饭你们觉得怎么样,小先生?赵兄?”

  “好,纪兄安排就好。”

  陈延与赵百川对视一眼,一同说道。

  怪不得不见王秀才呢,原来是有事儿。

  “小先生,你和冯先生最后从咱们青梧书院离开后,后面去了哪些地方啊?溢之实在好奇极了,我可太羡慕小先生了,我回家提出游学,差点没被我祖父揍!”纪溢之说起这个,实在很羡慕陈延能过拥有那样一个开明的师父,还能带着徒弟去游学两年多在,不像自己,只能够留在青梧书院一直读书。

  闻言,其余人也看向陈延。

  赵百川是知道陈延去游学的人,当时,他还特别羡慕过。

  当真是潇洒啊!

  能够见见世面,又能够学习,还有娇妻在侧,实在让人向往。

  但也只是向往了,毕竟,也不是谁家都有那个实力和时间的,再加上,不放心家眷等等原因,很少有人能够如延哥儿一般毫无顾虑的。

  所以说,要赵百川说,谁是他们这些同窗好友中过得最舒服惬意的,他觉得只有陈延是。

  至于张起元和潘广,他们两人自然也是知道陈延游学的事情的,其实这不是他们第一次见到陈延了,而是第二次。

  第一次是在青梧书院一次大课上,陈延作为一个“插班生”来到青梧书院交流学习。

  只是,他们没有见过面,正式打过招呼,所以不记得了罢了。

  陈延将自己将四大书院全部去完了,又去了北蛮等地。

  时间在众人你来我往的问话中悄然流逝。

  张起元和潘广也逐渐融入了几人的小团体中,大家聊得很是欢快。

  最后,到了吃午膳的时辰。

  陈延主动邀请众人前去庆云斋吃午膳。

  纪溢之闻言,笑得那叫一个灿烂,“既然小先生如此盛情邀约,那我们便却之不恭了,哈哈哈。”

  小先生又不是以前的小先生了,这点银钱对于他来说,根本不算是什么,所以纪溢之对于他请客这事儿完全赞同。

  赵百川和张、潘二人听到纪溢之这话,便也拱手笑着道,“倒是让延哥儿你|陈兄你破费了。”

  “走起!”纪溢之意气风发的率先走上前去。

  自从陈延知道了,庆云斋是他家师父办的,而师父又给了两成的分红,自此以后,陈延一般有什么聚会,或者请客吃饭什么的,大家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他都会去庆云斋。

  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这银钱花出去,兜兜转转,最后还不是到了他自己的口袋里面。

  美哉!

  顾甄知道这事儿后,没少笑话过他。

  但陈延坦坦荡荡,他坦然承认自己就是一个喜欢银钱的俗人,哈哈,还是大俗人!

  不巧,顾甄也是一个大俗人。

  要不说呢,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两人在很多地方想的都是一样的,就连那点贪财的模样都是一样一样的,

  冯归看得都无奈了。

  不过,陈延现在已经将自己的资产都拿给自家媳妇儿打理了。

  只是每年的焱醴堂和庆云斋的收益最先都是给到他手里,然后,他再给到顾甄。

  当然,焱醴堂的一成收益,他直接给了自家爹娘,而后剩下的才拿给自家媳妇儿。

  本来,当初他给自家爹娘的是焱醴堂的两成收益,但奈何两人根本不同意,最后说了给一成这才同意的。

  家中一切开支,如今都是顾甄在管理。

  言归正传。

  陈延带着几人去了庆云斋,吃了一顿丰盛的午膳后,各自又去逛了一会儿梧州府集市。

  集市上人来人往,大部分看着都是来赶考的考生及其家属,所以整个集市比以往都要热闹。

  陈延等人走走逛逛,不一会儿便走到了书肆。

  读书人嘛,最喜欢去的地方无非就是书肆了。

  陈延没有什么想要的书本所以最后也没有买,倒是纪溢之几人都买了一两本书或者笔墨纸砚什么的回去。

  接下来半个月左右,除了请王秀才吃饭时出去过,最后他基本上都在家中复习书本知识,练习历年考题。

  顺便,写信询问询问赖叔,自家师父的去向,如今到了哪儿了等等。

  被告知,师父路上遭遇了好几次的暗杀,有一次差点遭了道,陈延都担心起来了。

  想到有很多人不希望师父回去,但没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多人啊!

  不等他担忧几日,陈延便收到了来自自家师父的信。

  看到信中的话,陈延的担心总算是散了不少。

  他师父说,不用担心,随行的人完全应付得来,之前那是意外,之后,都很快便解决了那些来刺杀的刺客。

  看来萧珩钺和大师兄王览的人手还是很给力的,嗯,他家阿甄给的人手更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错不错。

  而后看到师父理直气壮的向自己要晏昭制作的各种药丸,特别提出,多拿些催眠药丸。

  陈延见此,便知道,他师父这是试用过这些药的威力了。

  要就给呗,这催眠药丸给师父,作用还是蛮大的,用来审人什么的,都是一大利器。

  嗯,萧珩钺那里也给弄些过去。

  想罢,陈延开始写信。

  一封写给自家师父的,一封写给晏昭的。

  ……

  很快,乡试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