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上。
蒙武说起当初自己在科学院外和李缘的谈话,言语中有些唏嘘。
“臣当时对国师其实是有些怀疑的,担心他年轻而把控不好尺度。”蒙武说:“现在看来,国师还是很有分寸的。”
尉缭微微点头,对此很是认可。
嬴政……
不知道该说什么。
李缘除了在科学院的技术上出过力,其他的事压根不管。
学宫交给王绾,工部交给熊肃。
有关军功爵后果的事,他全交给自己……不对,他只是说出了一些后果和他知道的方法,然后就甩来一句“政哥我相信你”。
有分寸的不是他,是我……
“大王,臣虽然知道您和国师有长远想法,但臣还是想问一句,军队要苦到什么时候?”尉缭问道。
嬴政想了下:“华夏族统一吧。”
尉缭点了点头。
他不是反对,只是作为军部部长,他需要一个大概的时间去安抚下面的人。
军功爵好吗?
很好。
尤其是在乱世的战国,尤其是在以前被东方六国瞧不起的“西方蛮夷”秦国。
哪怕到了现在,在百姓所能触及到的阶级上升之路中,军功依旧是诱惑力最高的一个。
为官,那是读书人的“特权”,普通百姓会写自己的名字都是见过世面的了。
经商,先不说你有没有那个脑子,你有那个家财吗?
大部分百姓每年的收成才够堪堪糊口,经商?不饿死都算好了。
所以说到底,百姓现在能接触到的最大的两条上升之路,一个是当工人,一个是依旧是从军。
但当工人,大部分百姓由于放不下土地,只是在农闲时候才去当临时工。
所以军功,依旧是百姓最想去的路。
只是由于秦国如今并无战事没有大规模征兵,各个野战军几乎都不满编,所以这条路变得狭窄了。
底层往上的压力需要路来释放。
军功之路少了,工人之路开了,这才是大秦如今依旧能在国势上升时保持稳定的原因。
而对于军队方面的安抚……
“今后,朝廷会慢慢提升将士们待遇的。”嬴政说:“大秦未来的军队组成,会变成以职业军卒为主,平时可以保证军队开支不过量,战时可以以他们为骨干,快速拉起庞大的可战之军。”
一个普通的秦军士兵,现在的训练量和知识量是按照以前的伍长、什长甚至是校尉看齐的,这样一旦需要,他随时可以变成一个班长、甚至是连长。
这种精锐培养模式,是嬴政从后世看来的。
不是以前没有过这种精锐,而是没人把全军都这么培养过。
比如魏武卒,里面人人都是精锐。
但魏国巅峰时期魏武卒也没多少人,更没人想过把魏武卒拆散去带普通部队。
这话要是放在以前,人家会反问你一句:
你是不是脑子有病?把精锐分散下去带普通部队,那你练精锐干嘛?
尉缭点了点头,以提高日常待遇和训练奖励为安抚手段,至少士卒方面不会有太大问题。
至于将领方面,尤其是那些军衔卡在大校的以前的那些偏将们……
“大王,他们……”
以前好歹是个偏将,现在成“校”了,换谁能甘心?
嬴政笑了一下:“看来是思想教育还不够。”
尉缭和蒙武对视一眼,有些疑惑。
“新式军队,武备也更新了,热兵器与冷兵器时代的打法,总有些区别的。”嬴政说:“系统性的学习一下,没问题吧?”
三个老狐狸对视了一眼,都笑了。
让军官们学习,很正常吧?
毕竟你们以前学的都是冷兵器时代的作战方式,而如今没有多少实战机会,那系统性的学习下理论也是可以的。
以这个目的,转移或者压下那些高级军官的求战心理。
“大王,那这教材?”蒙武问了句。
“去找国师吧?”
尉缭有些疑惑:“国师不是不想管军队日常建设吗?以前臣问他时他跟个……”
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他说该教的都教给我了,让臣自己摸索。”
嬴政觉得,他可能本来是想说:跟个咸鱼一样。
“教材他会帮忙的。”嬴政说。
准确来讲,他或许不会写,但他会去偷……不对,借。
哪怕是从后世抄录一些一战时期的经典战例和战法下来,也足够秦国这帮将领们思考了。
此时的将领们不是没有思想,而是没有机会印证,所有的新式战法和理论都只停留于沙盘上或者演习中。
虽然尉缭也在军队中宣传过演习就是实战的思想,但受限于科技等级,此时的秦军演习其实远做不到接近实战。
“臣倒是有个办法……”
蒙武忽然说道。
……
“紧急集合!”
汉中郡。
某师驻地。
紧急集合的锣鼓声和哨声在营地内响起,大量的士兵开始朝着预定地点集合。
师部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校师长看着面前这份咸阳传来的文件,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
“师长!”
门口,一个中校军官走了进来:“什么事这么着急的喊我?”
“你来看。”
师长指了指桌上的命令,自己则走到窗边,看着远处几个操场上正在集结的部队。
中校军官看着命令,神情渐渐变得凝重。
“实战演习?两个师对抗?”
“我们是蓝军,进攻内史地区的另一部队,输者失去晋级资格。”
中校念着一些重要信息,直到看到最后,他有些惊讶:“全军师级部队比武?”
“师长,这是要让各野战军来一次比试?然后选出师级部队里的第一?”
师长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中校继续翻看着文件。
直到看到了那一行“比试结果面向全国百姓公开”。
中校感觉脑子一懵。
“这……!”
对于秦国来说,军队是能获得的荣誉最大的一个群体;而在秦军改革之后,这一切更加凸显。
临时工只要你是个百姓都能去。
但军人,尤其是现在需要视力、纪律的新秦军里,可不是谁都能当或者留下来的。
可现在,这场比试一来……
原本你在村里人气很高,家人也享受着你带来的荣誉。
然后人家问你:你孩子在的那个部队在这次全军比武中第几?
你怎么说?
“师长,军部已经公开我们了?”中校问道。
师长沉默了一下:“三天后,新一期报纸上,直接公开。”
当然,不会公布具体的演习地域,但百姓依旧会知道,这场全军师级部队比武的第一场,就是他们师和另外一个。
中校看了看上面自己部队的对手。
军部副部长杨端和率领的野战军中的一个师。
“你带三团三营出发。”
师长突然说道:“绕小路去咸阳,进攻红方师部。”
“必要时刻,只要不违反军纪你想怎么干都行。”
“包括但不限于买通百姓、或者穿上百姓的衣服,哪怕是商队,只要你有关系能买通,也可以。”
中校欲言又止,但看到文件上写的“一切以实战标准来”,他点了点头。
一个时辰后。
这个师的部队全部集结,兵分五路朝着咸阳而去。
与此同时。
内史地区某地。
一个师级部队也集结了起来,但他们并没有朝着对方进攻,而是就地防御。
在组建防御阵地的同时,一些小部队反而出营,朝着咸阳而去。
路途中,他们就已经换上了百姓的衣服。
当进入咸阳城后,他们再次以百姓身份集结了起来,然后找到了一个商行,以商队护卫之身南下。
“这犯规了吧?”
咸阳城一处城楼上,听着对双方动向的汇报,尉缭有些无语。
嬴政没说话。
李缘则摇了摇头:“只要能赢。”
“可这样可能会影响到正常商业活动。”
“难道打起仗来就不会吗?”李缘反问道。
但紧接着,他意识到真可能不会。
后来历朝历代,许多次战争过程中,双方的经济活动依旧没停止。
甚至一些王朝末期,一些中原的商人哪怕卖国都要和对方做生意。
“可如果以后再演习或者发生战争,敌方先对付商队呢?”尉缭问道。
“你觉得,一个没和国家政策站在一起的商人,死了可惜吗?”
尉缭沉默了一下:“那得看立场。”
李缘刚想说你这什么损人思想,但转念一想却好像是这个理。
以前山姆大叔封锁华夏时,如果站在山姆大叔那些西方国家的立场,那这种商人确实该死,属于卖国。
但如果站在华夏的角度。
这可是充满国际友谊的好商人啊!
“报!”
身后,一个国师府护卫快速走来。
“张管事说有要事相商。”
李缘有些疑惑,什么事不能直接说吗?
“你先回去吧。”嬴政说了句。
李缘点了点头,先离开了。
国师府。
张苍正等在正堂里,手中还拿着一封信。
“什么事?”
李缘走了进来,这还是他第一次看见张苍有什么事要等他回来再说,不然他直接就让护卫带消息来了。
“国师,这是商行行长郭童传来的信。”
郭童?
郭开的那个侄女?
“直接说。”
“郭开想直接整垮赵国算了,然后来秦国生活。”
李缘:“???”
“他不是相国当得好好的吗?怎么?赵国不够他搞了?”
“他说秦国统一已成大势,他在赵国消除百姓的反秦情绪的行动也开展得差不多了,再无进展可作,他又想念他侄女,所以……”张苍顿了一下:“他怕大王会不同意,所以才让他侄女先问下您的意见。”
“问我?”
李缘正想说问我干什么?
可仔细一想,郭开不至于连自己不管事都不知道啊,那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国师,他可能是希望您为他说说话。”张苍说:“依照我的猜想,他可能还会给您一份礼物。”
“哦。”李缘没什么态度。
什么礼物能让我动心?
郭开真是搞笑。
……
赵国邯郸。
自从赵王颓废了之后,国政全部都由郭开处理。
赵国民间甚至有“王宫外,郭开王”的俗语。
这曾一度让郭开以为自己的政治生命走到头了,就算赵偃和自己关系好,但这俗语真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然而赵偃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让郭开当即就失去了所有心气。
赵偃支棱不起来,那我在赵国还有何对手?
既然没有对手,那我留在赵国还怎么建功?
既然无法建功,那我还留在这干嘛?
“相国,这是南方五座城池上月的经济报告,臣感觉有点异常,两座城池数据不对,疑似瞒报。”
一个官员走来报告道。
郭开躺在摇椅上,身旁是两个正在给他扇风的侍女。
“那就直接抓了吧。”
“可其中有一城池旁有一位王族宗亲的侯爷,那城的县令也是他举荐的,万一他……”
“没有万一。”
郭开淡定说:“你直接拿着本相的手令去传命,我看谁敢阻拦。”
官员抬头,看了他一眼。
相国你这言论很危险啊!
大王不管事了?
哦,那没事了……
等官员走后。
玄衣卫赵国分部负责人、如今兼职相国府管家的金能走了过来:“相国,王宫那边安排好了。”
“总共三十九个宫女,一百一十个太监全部安插完毕,联络渠道也开了三条,还有一条隐秘的通讯渠道是在王宫卫士群体中,保证万无一失。”
“赵偃没有过问吧?”
“没有,他还是待在后宫。”金能迟疑了一下:“但据后宫探子报,赵偃由于过量服用您供给的‘大力丸’,底下快不行了。”
郭开笑了。
不行了好啊!
反正他孩子也有了,也没什么遗憾的了。
“好,明日本相就让人弹劾卫尉,等我的人上去后,你记得调一批玄衣卫来,充实王宫人手。”
金能沉默了一下:“我们真要那么干吗?”
“什么?”
“就是您之前提议的计划?”
“当然。”郭开点了点头:“她可是我献给国师的礼物,可得做些万全准备。”
“但我觉得国师不会要……”
金能实在是忍不住说道:“国师富有,怎会要一个……”
“你还是不懂政治。”
郭开笑了笑:“他要不要是一回事,我的诚意是另一回事。”
“砰!”
忽然间,凉亭外的假山好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
喜欢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蒙武说起当初自己在科学院外和李缘的谈话,言语中有些唏嘘。
“臣当时对国师其实是有些怀疑的,担心他年轻而把控不好尺度。”蒙武说:“现在看来,国师还是很有分寸的。”
尉缭微微点头,对此很是认可。
嬴政……
不知道该说什么。
李缘除了在科学院的技术上出过力,其他的事压根不管。
学宫交给王绾,工部交给熊肃。
有关军功爵后果的事,他全交给自己……不对,他只是说出了一些后果和他知道的方法,然后就甩来一句“政哥我相信你”。
有分寸的不是他,是我……
“大王,臣虽然知道您和国师有长远想法,但臣还是想问一句,军队要苦到什么时候?”尉缭问道。
嬴政想了下:“华夏族统一吧。”
尉缭点了点头。
他不是反对,只是作为军部部长,他需要一个大概的时间去安抚下面的人。
军功爵好吗?
很好。
尤其是在乱世的战国,尤其是在以前被东方六国瞧不起的“西方蛮夷”秦国。
哪怕到了现在,在百姓所能触及到的阶级上升之路中,军功依旧是诱惑力最高的一个。
为官,那是读书人的“特权”,普通百姓会写自己的名字都是见过世面的了。
经商,先不说你有没有那个脑子,你有那个家财吗?
大部分百姓每年的收成才够堪堪糊口,经商?不饿死都算好了。
所以说到底,百姓现在能接触到的最大的两条上升之路,一个是当工人,一个是依旧是从军。
但当工人,大部分百姓由于放不下土地,只是在农闲时候才去当临时工。
所以军功,依旧是百姓最想去的路。
只是由于秦国如今并无战事没有大规模征兵,各个野战军几乎都不满编,所以这条路变得狭窄了。
底层往上的压力需要路来释放。
军功之路少了,工人之路开了,这才是大秦如今依旧能在国势上升时保持稳定的原因。
而对于军队方面的安抚……
“今后,朝廷会慢慢提升将士们待遇的。”嬴政说:“大秦未来的军队组成,会变成以职业军卒为主,平时可以保证军队开支不过量,战时可以以他们为骨干,快速拉起庞大的可战之军。”
一个普通的秦军士兵,现在的训练量和知识量是按照以前的伍长、什长甚至是校尉看齐的,这样一旦需要,他随时可以变成一个班长、甚至是连长。
这种精锐培养模式,是嬴政从后世看来的。
不是以前没有过这种精锐,而是没人把全军都这么培养过。
比如魏武卒,里面人人都是精锐。
但魏国巅峰时期魏武卒也没多少人,更没人想过把魏武卒拆散去带普通部队。
这话要是放在以前,人家会反问你一句:
你是不是脑子有病?把精锐分散下去带普通部队,那你练精锐干嘛?
尉缭点了点头,以提高日常待遇和训练奖励为安抚手段,至少士卒方面不会有太大问题。
至于将领方面,尤其是那些军衔卡在大校的以前的那些偏将们……
“大王,他们……”
以前好歹是个偏将,现在成“校”了,换谁能甘心?
嬴政笑了一下:“看来是思想教育还不够。”
尉缭和蒙武对视一眼,有些疑惑。
“新式军队,武备也更新了,热兵器与冷兵器时代的打法,总有些区别的。”嬴政说:“系统性的学习一下,没问题吧?”
三个老狐狸对视了一眼,都笑了。
让军官们学习,很正常吧?
毕竟你们以前学的都是冷兵器时代的作战方式,而如今没有多少实战机会,那系统性的学习下理论也是可以的。
以这个目的,转移或者压下那些高级军官的求战心理。
“大王,那这教材?”蒙武问了句。
“去找国师吧?”
尉缭有些疑惑:“国师不是不想管军队日常建设吗?以前臣问他时他跟个……”
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他说该教的都教给我了,让臣自己摸索。”
嬴政觉得,他可能本来是想说:跟个咸鱼一样。
“教材他会帮忙的。”嬴政说。
准确来讲,他或许不会写,但他会去偷……不对,借。
哪怕是从后世抄录一些一战时期的经典战例和战法下来,也足够秦国这帮将领们思考了。
此时的将领们不是没有思想,而是没有机会印证,所有的新式战法和理论都只停留于沙盘上或者演习中。
虽然尉缭也在军队中宣传过演习就是实战的思想,但受限于科技等级,此时的秦军演习其实远做不到接近实战。
“臣倒是有个办法……”
蒙武忽然说道。
……
“紧急集合!”
汉中郡。
某师驻地。
紧急集合的锣鼓声和哨声在营地内响起,大量的士兵开始朝着预定地点集合。
师部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校师长看着面前这份咸阳传来的文件,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
“师长!”
门口,一个中校军官走了进来:“什么事这么着急的喊我?”
“你来看。”
师长指了指桌上的命令,自己则走到窗边,看着远处几个操场上正在集结的部队。
中校军官看着命令,神情渐渐变得凝重。
“实战演习?两个师对抗?”
“我们是蓝军,进攻内史地区的另一部队,输者失去晋级资格。”
中校念着一些重要信息,直到看到最后,他有些惊讶:“全军师级部队比武?”
“师长,这是要让各野战军来一次比试?然后选出师级部队里的第一?”
师长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中校继续翻看着文件。
直到看到了那一行“比试结果面向全国百姓公开”。
中校感觉脑子一懵。
“这……!”
对于秦国来说,军队是能获得的荣誉最大的一个群体;而在秦军改革之后,这一切更加凸显。
临时工只要你是个百姓都能去。
但军人,尤其是现在需要视力、纪律的新秦军里,可不是谁都能当或者留下来的。
可现在,这场比试一来……
原本你在村里人气很高,家人也享受着你带来的荣誉。
然后人家问你:你孩子在的那个部队在这次全军比武中第几?
你怎么说?
“师长,军部已经公开我们了?”中校问道。
师长沉默了一下:“三天后,新一期报纸上,直接公开。”
当然,不会公布具体的演习地域,但百姓依旧会知道,这场全军师级部队比武的第一场,就是他们师和另外一个。
中校看了看上面自己部队的对手。
军部副部长杨端和率领的野战军中的一个师。
“你带三团三营出发。”
师长突然说道:“绕小路去咸阳,进攻红方师部。”
“必要时刻,只要不违反军纪你想怎么干都行。”
“包括但不限于买通百姓、或者穿上百姓的衣服,哪怕是商队,只要你有关系能买通,也可以。”
中校欲言又止,但看到文件上写的“一切以实战标准来”,他点了点头。
一个时辰后。
这个师的部队全部集结,兵分五路朝着咸阳而去。
与此同时。
内史地区某地。
一个师级部队也集结了起来,但他们并没有朝着对方进攻,而是就地防御。
在组建防御阵地的同时,一些小部队反而出营,朝着咸阳而去。
路途中,他们就已经换上了百姓的衣服。
当进入咸阳城后,他们再次以百姓身份集结了起来,然后找到了一个商行,以商队护卫之身南下。
“这犯规了吧?”
咸阳城一处城楼上,听着对双方动向的汇报,尉缭有些无语。
嬴政没说话。
李缘则摇了摇头:“只要能赢。”
“可这样可能会影响到正常商业活动。”
“难道打起仗来就不会吗?”李缘反问道。
但紧接着,他意识到真可能不会。
后来历朝历代,许多次战争过程中,双方的经济活动依旧没停止。
甚至一些王朝末期,一些中原的商人哪怕卖国都要和对方做生意。
“可如果以后再演习或者发生战争,敌方先对付商队呢?”尉缭问道。
“你觉得,一个没和国家政策站在一起的商人,死了可惜吗?”
尉缭沉默了一下:“那得看立场。”
李缘刚想说你这什么损人思想,但转念一想却好像是这个理。
以前山姆大叔封锁华夏时,如果站在山姆大叔那些西方国家的立场,那这种商人确实该死,属于卖国。
但如果站在华夏的角度。
这可是充满国际友谊的好商人啊!
“报!”
身后,一个国师府护卫快速走来。
“张管事说有要事相商。”
李缘有些疑惑,什么事不能直接说吗?
“你先回去吧。”嬴政说了句。
李缘点了点头,先离开了。
国师府。
张苍正等在正堂里,手中还拿着一封信。
“什么事?”
李缘走了进来,这还是他第一次看见张苍有什么事要等他回来再说,不然他直接就让护卫带消息来了。
“国师,这是商行行长郭童传来的信。”
郭童?
郭开的那个侄女?
“直接说。”
“郭开想直接整垮赵国算了,然后来秦国生活。”
李缘:“???”
“他不是相国当得好好的吗?怎么?赵国不够他搞了?”
“他说秦国统一已成大势,他在赵国消除百姓的反秦情绪的行动也开展得差不多了,再无进展可作,他又想念他侄女,所以……”张苍顿了一下:“他怕大王会不同意,所以才让他侄女先问下您的意见。”
“问我?”
李缘正想说问我干什么?
可仔细一想,郭开不至于连自己不管事都不知道啊,那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国师,他可能是希望您为他说说话。”张苍说:“依照我的猜想,他可能还会给您一份礼物。”
“哦。”李缘没什么态度。
什么礼物能让我动心?
郭开真是搞笑。
……
赵国邯郸。
自从赵王颓废了之后,国政全部都由郭开处理。
赵国民间甚至有“王宫外,郭开王”的俗语。
这曾一度让郭开以为自己的政治生命走到头了,就算赵偃和自己关系好,但这俗语真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然而赵偃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让郭开当即就失去了所有心气。
赵偃支棱不起来,那我在赵国还有何对手?
既然没有对手,那我留在赵国还怎么建功?
既然无法建功,那我还留在这干嘛?
“相国,这是南方五座城池上月的经济报告,臣感觉有点异常,两座城池数据不对,疑似瞒报。”
一个官员走来报告道。
郭开躺在摇椅上,身旁是两个正在给他扇风的侍女。
“那就直接抓了吧。”
“可其中有一城池旁有一位王族宗亲的侯爷,那城的县令也是他举荐的,万一他……”
“没有万一。”
郭开淡定说:“你直接拿着本相的手令去传命,我看谁敢阻拦。”
官员抬头,看了他一眼。
相国你这言论很危险啊!
大王不管事了?
哦,那没事了……
等官员走后。
玄衣卫赵国分部负责人、如今兼职相国府管家的金能走了过来:“相国,王宫那边安排好了。”
“总共三十九个宫女,一百一十个太监全部安插完毕,联络渠道也开了三条,还有一条隐秘的通讯渠道是在王宫卫士群体中,保证万无一失。”
“赵偃没有过问吧?”
“没有,他还是待在后宫。”金能迟疑了一下:“但据后宫探子报,赵偃由于过量服用您供给的‘大力丸’,底下快不行了。”
郭开笑了。
不行了好啊!
反正他孩子也有了,也没什么遗憾的了。
“好,明日本相就让人弹劾卫尉,等我的人上去后,你记得调一批玄衣卫来,充实王宫人手。”
金能沉默了一下:“我们真要那么干吗?”
“什么?”
“就是您之前提议的计划?”
“当然。”郭开点了点头:“她可是我献给国师的礼物,可得做些万全准备。”
“但我觉得国师不会要……”
金能实在是忍不住说道:“国师富有,怎会要一个……”
“你还是不懂政治。”
郭开笑了笑:“他要不要是一回事,我的诚意是另一回事。”
“砰!”
忽然间,凉亭外的假山好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
喜欢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