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财政-《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大王,臣算过了,明年国家财政可能会有五百万钱左右的缺口。”

  王宫大殿里。

  在外微服私访了数天后,嬴政开了一个部长级小会,隗林赶在所有人面前率先抛出了难题。

  “财部有何建议?”

  隗林沉默了一下:“臣想出了上中下三策,但廷会没给过。”

  李缘顿时翻了个白眼,他就搞不懂了,为什么这些人总喜欢说好几条计策出来?你直接说最好的一条不行吗?

  “爱卿说来听听。”嬴政略有兴趣。

  “上策,臣建议废除部分有爵位者的特权,向官员、高爵位者收税。”隗林说。

  李缘倒吸一口冷气,这上策果然不能乱说……

  嬴政眼神微动,似乎真在考虑。

  商鞅变法后,贵族也是需要交田租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秦国才是第一个做到向贵族收税的。

  但问题是,税收税收,可不止有田租,还有一大堆苛捐杂税。

  而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哪怕是需要交田租,秦国贵族也可以通过瞒报、互相勾结、造假账等等方式少交。

  所以此举对于秦国贵族们的伤害有,但并没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秦国此前国家财政超过七成,依旧是摊在底层百姓身上。

  隗林这上策,不对百姓,只对贵族,属于加大对贵族的征收。

  “中策呢?”

  嬴政还在思考,李缘已经先问了出来。

  “鼓励商业,扩大商品出口,提高商税。”隗林说道。

  现在秦国的商税,对小商人和商贩们是十税一;对商行,年营业额百万以下的是八税一,百万以上的是六税一。

  但这是因为如今天下只有秦国有那么多商品,秦国占着垄断地位所带来的高利润才有的。

  而且大部分商行背后都有贵族做保护伞,所以这交的税到底保不保真……还是个问题。

  嬴政似乎回过了神:“下策是什么?”

  “发行国家债务票据。”隗林沉默了一下,忍不住说道:“臣之所以认为这是下策,是因为以现在的情势看,有能力买的人恐怕会以此对朝廷邀功或者不利。”

  一些部长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

  现在的情势?

  你不妨把话说得再明白一点。

  “你是怕那些传统贵族捣乱?或者完全不买?”李缘想了想说了出来。

  李斯有些无语。

  百官有些愕然。

  嬴政……习惯了。

  “廷会的建议是?”嬴政看向了李斯。

  “李廷会说全由大王和国师做主。”隗林有些不爽的说道。

  李斯拱了拱手:“臣只是不想在这种事上乱做决定,以免误了大王和国师的一些决策。”

  隗林轻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他是觉得,以李斯的地位足够来做这个决定,到最后万一出什么乱子了,大不了撤一个廷会官嘛。

  而这个决定如果让大王和国师来做,不管是哪一个来做,都可能对他们的威望产生些影响。

  李缘看着嬴政。

  嬴政对他眨了两下眼。

  “那就用中策吧。”李缘说:“先按照中策准备着。”

  准备着……

  众人回味了一下这话,怎么感觉国师是‘想用上策之心不死’呢?

  但众人也只是想一想,毕竟没有谁真的希望国师发了狠对付他们。

  之后的议题李缘就不感兴趣了,他只是被嬴政拉来凑数的。

  听到最后,他直接离开去找扶苏了。

  等李缘一离开,大殿忽然寂静了一下。

  “大王,真的按照中策执行吗?”隗林似乎是不死心,还是问了一句。

  嬴政想了一会,说道:“先准备,反正还有几个月不是吗?”

  隗林点了点头,还是有些不甘心。

  李斯看了他一眼,心里有了些猜测。

  ……

  “大郎,收完这块田你就回去吧,明天你就去城里。”

  一处农田里,一个男人对着自己的大儿子说道:“剩下的我和你娘收得过来,今年朝廷农税又减少了一成,不缺吃的。”

  大儿子没回,只是默默的收着麦子。

  过了许久,这块田都快收完了,青年才说:“爹,我想去当专职工人了。”

  “为啥?”

  “城里事情越来越不好找了,朝廷工厂和商行的抢不到,大家都想去;私人商行的铺子工钱又降低了,都快卡着朝廷的工钱底线来发了,干几个月就走有些不值。”

  “你想啥嘞!我们这还算好,有些地方连工厂都没有,那里的人还盼着找事做,你就……”

  “可我们不在那些地方。”

  青年暂时停下,看着自家老爹:“我听说,是朝廷准备多收商税了,那些商人为了自己的钱不少,于是就减少给我们发的钱。”

  他没读过什么书,也就会写包括自己名字和大王国师这四个字在内的几个字。

  但他明白事理。

  多征收商税没错,国家只是为了让那些商人多交点税。

  错的是那些商人,他们本来就赚得最多,现在只是让他们多交点税,就好像跟割他们的肉一样,反过来把钱想着从我们身上赚回来。

  而且如果只是一家这么干倒没什么,可他上次去城里,发现几乎所有的商行都在这么干。

  他隐约想起了去年有一次在朝廷的工厂里做工时听到的话。

  国家上层分裂了,大王和国师想着对他们好,但其他大部分官员贵族都不想。

  于是这回他就在想,这次是不是那些官员贵族们集体对大王和国师的一次反抗?

  “我不知道具体情况是啥样,但我知道要这么发展下去,我们之后估计连临时工都打不了。”青年说:“大部分临时工都是和我一样农闲了才去,到时候人多得是,他们会招那些工钱要得低的,这样下去只会越来越低,直到完全按照朝廷规定的工钱底线。”

  老爹没说话,只是默默割着麦子。

  许久后,他说:“你当专职工人就能赚钱了?”

  “总比靠着这点地强。”青年沉默了一下:“而且,我不想让那些商人得逞,我宁可去当专职工人也不想在他们手下干临时工,这样只会让他们更加猖狂。”

  “这是我唯一能想到帮助大王和国师的办法了。”

  喜欢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