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秦国依旧-《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秦国民间。

  自大王也和国师一起闭关之后,一种莫名的潮流开始出现,人们开始追寻虚无缥缈的“仙神之说”。

  之前说国师有仙人之资只是百姓们对国师的一种美誉,加上官府内有人传出国师时不时就闭关的事,人们也更乐意迎合这种猜测。

  但现在,大王也闭关了。

  难道世上真的有仙?

  “现在民间许多地方都多出了一些自称与国师一样追寻仙踪的人,大多都是一些招摇撞骗的方士,他们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只是向百姓要一些吃食就可带着他们一起。”

  廷会的部长级会议上,刑部一位副部长对着李斯汇报道。

  李斯看了自己师兄一眼,韩非正翻阅着文件,明摆着这件事他没态度。

  确实没态度。

  因为那群方士只是说了一些传言、且并没有让百姓有什么实质损失,这在律法中都找不到可以处罚他们的条例,你总不能说禁止人们讨论神仙之事吧?

  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国师或许有些神异手段,但绝对称不上传言中的仙。

  特别是李斯,他是知道李缘身份的,也在大王和国师闭关后当晚就隐约猜到了他们要去干什么。

  “哼!什么狗屁方士!”

  科学院院长李由很是不屑:“当初科学院建立时,大王向天下所有方士发出求贤令,但结果呢?”

  “除了少数有真本事的,其他人怎么连来试一试的本事都没有?”

  “结果这个时候突然多出来这么多方士?”

  “怎么?方士也有门派?”

  “现在是有门派入世了?”

  “依我看,怕不是有些人想着以此事做文章,试图引动百姓的思想风向!”

  “改变思想之后,进而阻碍秦国科学的发展,而阻碍了科学发展,是在掘秦国的未来之路,应当以叛国罪论处!”

  他说得义愤填膺!

  让诸位部长级官员都沉默了。

  你是怎么在几句话之间就把这事和叛国说到一起的?

  “话不能这么说。”

  学宫祭酒王绾说话了:“毕竟没做出什么危害之事,言叛国太过了。”

  “我看,还是以敌国细作论处吧!”

  众人:“……”

  这有区别吗?

  被抓到的敌国细作,其下场和犯叛国罪的人相差无几,都是要被发配矿山然后被当地官员授意矿区劳工“好好招待”的。

  “不可!”

  工部部长熊肃连连喊停:“如今入蜀道路正处于艰难时刻,判罪可能会让他们被发配其他地方,还是直接送去工地吧?也省了个流程!”

  众人看着他们三个,一阵无语。

  你们串通好的吧?

  可看着最前方的李斯什么话都没说,只是默默听着他们三个说着这些近乎玩笑话的发言,一些人心里又没底。

  王绾和熊肃倒没什么,可李由是李斯的儿子啊,又是他挑的头。

  该不会是李廷会的意思吧?

  李斯则看向韩非。

  韩非眉头一皱,师弟这是……以他对师弟的了解,这个时候看向自己,估计是想下命令让刑部的人抓人了。

  但这真的合适吗?

  李斯看出了韩非的抗拒,于是看向其他人:“只要他们不引起民变就无妨,朝廷应该考虑更重要的事,比如为了入蜀道路的顺利推进、防止当初的工程贪污案重演,朝廷有必要进行一次自查。”

  自查?

  谁查谁?

  “咸阳将会派出几个巡视组,去各郡、各县调查地方府衙的工程之事。”

  “李廷会!各郡县皆有刑部和御史衙门监管,无需如此啊!”有官员当即出声辩解。

  李斯摇了摇头:“话虽是如此,但百姓看不到中央的重视,久而久之,地方上的一些蛀虫就会腐蚀百姓对朝廷的信任,因此此举势在必行!”

  “打击腐败不仅是大王和国师的想法,也要成为朝廷永久的政策。”

  “本官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各位,秦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高压的反腐败斗争当中。”

  “在这场战争中,谁也不能幸免,只要你错了一步,很可能就是万劫不复!”

  众人都点了点头。

  至少表面上,每个人都是对此认可的。

  等这次会议一开完,看着御史中丞黄石公还没走,李斯有些奇怪:“先生有何事?”

  虽然黄石公和南公都已经在秦国为官,但由于他们的身份和大王要把他们当做宣传案例,所以他们的地位还是有些特殊的。

  “李廷会为何只敲打呢?”黄石公说。

  各地突然多出来的那些方士,明摆着就是一些传统贵族用来试探的。

  他们不会明着反抗朝廷——因为上一个这么干的坟头草都老高了,但他们可以暗地里使坏,就比如这一次,不用官方力量和明面身份,动用一些方士在民间搞事。

  黄石公不知道接下来这些人会怎么办,但这个时候出手,这些人就算只是试探也会让朝廷遭受点损失;尤其此事还发生在百姓之间,民心上一旦损失了,那李斯可是要承担失职之责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斯何尝不明白?

  但他明白也没用啊!

  想对付那些方士?很简单,找一个有身份地位的人出来,告诉他们国师和大王的闭关与那些招摇撞骗者无关,与你们听过的任何传说也无关。

  可这样的人……李斯自问自己并不是。

  不是地位上不行,而是在百姓那里的身份和亲切度不行。

  能有这能力的倒是有一个人——太子。

  但扶苏如今只有十岁不说,他这次也只是临时出来监国,大王闭关出来后,太子还是太子,但若因此而被传统贵族嫉恨上这个太子……朝政可能会多出许多不确定因素。

  孝公支持商鞅时,传统贵族们的势力还极其庞大,但他们仍旧在变法过程中选择了忍耐,除了孝公的支持外,与当时的太子——秦惠文王也不无关系。

  人们都知道,商鞅和太子有龃龉,只要孝公一死、太子继位,商鞅会和他的法一起去陪先王。

  只是他们没想到,秦惠文王只杀了商鞅,却并没有和他们想的一样废除新法。

  李斯不知道大王对太子的政治安排是怎样的。

  但就是因为不知道,他才不敢轻易把太子过早的拉到朝堂政治里来。

  黄石公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你是不是想错了一件事?”

  “你怕这些,大王和国师可不怕!”

  “以大王之决心,你觉得秦国的变革是他在位时就能结束的?太子的任务就只是守成之君?你觉得秦王的决心就止步于此?”

  “可太子毕竟只有十岁……”李斯还有些纠结。

  “十岁怎么了?”黄石公反问道:“百姓会关注他的年龄吗?”

  监国的太子只要发话,哪怕他说的只是一句玩笑话,百姓都会津津乐道,更何况是在朝堂之上说出来的严肃之语,百姓只会更加认真的对待。

  李斯沉默着,还在思考着这件事。

  黄石公看着他犹豫的样子,朝外走去,只留下一句话:“文信侯对当今大王有政治庇护之功,敢问李廷会之功,莫非就只是国家功业、一点不考虑君臣吗?”

  李斯心里的某个天平被打破了。

  加重的那一端,叫‘权力’。

  ……

  第二天。

  一则消息从咸阳往外流出。

  新一天的朝会上,太子过问了民间求仙问神的风气;当李廷会汇报完后,太子很是不喜。

  “父王告诉我,秦国的一切是历代君王和百姓们拼搏上百年打拼出来的;国师也教过我,华夏族的最伟大的神灵都是最值得敬佩的祖先。”

  “与其求仙问神,还不如脚踏实地为了明天和未来奋斗!”

  “上天不会辜负每一个奋斗者,也不会怜悯任何一个招摇撞骗的方士!”

  “国师出仕时能拿出那么多东西,难道你们以为那些东西是仙神给他的吗?那是国师和他们师门的长辈辛苦研究出来的!”

  “父王和国师都希望自己百年后能靠功绩成为后人的神,那些方士难道希望靠骗成神吗?”

  据说,太子在朝会上说出这番话后,百官无一人敢吱声……

  而随着这番话的传出,民间的风气顿时就没了。

  太子都说了,大王和国师都认为能成神就只能靠功绩成为后人的神,那还费那个劲干什么?

  同时,一些传言也出现在人们口中。

  ‘据说大王和国师的闭关,其实是在全国范围内微服私访,就为了贴近民情呢!’

  这个传言一出,人们更加拒绝求仙问神了。

  指不定大王和国师就在自己身边呢?

  结果看到我们去追求这些东西、上了那些骗子方士的当,那我们还有脸吗?

  “百姓还要脸?他们的脸在大王那有什么用吗?”

  咸阳某座宅院里。

  听到自己招揽的方士中七个被百姓抓去官府、十五个被百姓打残、剩下的人都躲得不知所踪,这个贵族官员顿时就气炸了。

  这帮泥腿子,真是听风就是雨啊!

  态度反转得这么快?

  这不是没脑子吗?

  “爹,那我们还……”

  “还个屁!”

  他瞪了自己孩子一眼:“我虽然不知道大王和国师究竟在干什么,但许多人才死没多久,这个时候他们就闭关了,你敢做得太过吗?”

  还是那句话,贵族是立场有问题,不是脑子有问题。

  试探可以,但你要是真和之前一样与朝廷律法对着干……指不定他们哪天就出关了再来一次屠杀呢?

  随着全国范围内的方士们陆续被百姓送交官府,这场出现得有些诡异的浪潮也彻底平息。

  李斯等了好几天,硬是没等到有什么后续消息,不由得有些失望。

  他还挺希望有人能出来搞事的。

  因为这样等自己摆平了之后,还能彰显自己的功劳。

  不过这样也好,谁不想过平静的日子呢?

  “太子殿下,这是这一次部长级会议的全程记录,另外臣自己写了一份简要报告,请殿下过目。”

  太子宫。

  李斯正对着扶苏汇报着,哪怕扶苏对许多政事都看不懂,但李斯依旧像对待大王一样的对待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扶苏没去看那份全程记录,只是拿起了李斯自己写的简要报告。

  父王教过他,在面对比你聪明或者比你强的人时,你只需要做到你该做的就行,别多想其他——因为坑你你也不是对手。

  看了一会,扶苏迷惑了。

  “月氏王,又给我写信了?”

  “是的,他这次写了一封道歉信,并且新派了一位大使过来,说那位前大使可交由我们秦国处置,您看是不是……”

  扶苏想了想:“这是以退为进?”

  “殿下聪慧!”李斯点了点头:“如果秦国真要把月氏前大使当成罪人审判,那对秦国的国际形象大有损害,月氏王只不过是多写了一封信、换了一个大使,实则毫无实质动作。”

  “至于军事支援……”

  “我看到了。”扶苏看了看手中的报告:“东胡人以经商名义请求秦国派出商队常驻东胡,实际上只是表达出一个可以臣服大秦的样子,因为他们只说了经商和商队常驻,然而东胡有什么商业可以和我们交易?商队常驻东胡、却没说让我们派去大使,用国师的一句话来说,这叫跪都跪得不诚心。”

  “他们只是怕月氏臣服大秦,然后真的获得了秦国的支持把他们打趴下了。”

  李斯心里着实被惊讶了一把。

  太子居然懂得这么多?

  幸好我恪守本分没有搞过什么小动作……

  等李斯汇报完后,扶苏才从刚才的严肃状态中退了出来,看向一侧的宫室:“母后,我说得不错吧?”

  “嗯,我儿很厉害!”走出来的熊栀满心欢喜。

  “为什么母后你自己不说呢?让我来说?”

  “因为你是太子呀!”

  “可母后你是王后啊!”

  “儿啊,你记住,国家只有一个君王,王后也无权干政的;母后这次教你只是不希望他们看轻你,但母后不能去跟这些朝臣交流。”熊栀犹豫了一下:“如果以后你要选王后,你也要记住母后今天跟你说的这些,越过你干政的女人,一律不能要!”

  “嗯,我记住了!”

  ……

  国师府。

  闭关专用的小院里。

  刚刚隐身探查过各个地方的两人出现在这里,李缘在石台旁拿出了一些东西整理着,嬴政则有些沉默的坐在一旁。

  这一个月,大秦朝廷平稳运转,显得平静无比。

  不管是李斯还是那些传统贵族,哪怕是王后熊栀,也都极其守分寸。

  恍惚间,他感觉有些荒唐:

  好像大秦没了他,也没什么关系?

  喜欢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