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阿庆嫂-《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今日自从戴上枷锁之后,黄玉昆除了在杨秀清“天父下凡”时,回应过一句问话,便再未开口。

  即使是受杖刑时,也是咬紧牙关,一声不吭。

  此时,他对着搀扶自己的石达开说道: “阿达,你放开我,我到桥上走走。”

  石达开满是关切地劝道:“岳丈,此时还是别逞强了,咱们赶紧回府,让大夫给您医治仗伤。”

  黄玉昆摇了摇头,独自倚着桥栏杆,缓缓向前走了数步,而后回头说道:“你去照顾一下佐天侯吧,他身子比我弱,受伤也比我重。”

  石达开回头望去,只见翼王府的亲卫和几个下人,正扶着陈承瑢上马车。

  “阿达,照顾好婉贞。”

  黄婉贞是黄玉昆的女儿,也是石达开的正妻。

  石达开突然听到黄玉昆再度开口,急忙转头,却见黄玉昆已爬上石城桥的栏杆。

  见石达开看来,他神色凄然,露出一抹苦笑,旋即毫不犹豫地朝着下方二三十米处的秦淮河,纵身一跃。

  石达开大叫一声,疾步上前,想要抓住黄玉昆的衣襟,却已来不及。

  只听“扑通”一声,秦淮河水花四溅,黄玉昆落入水中。

  石达开虽武功高强,水性却平平。

  好在一名亲卫和几个翼王府的下人水性娴熟,他们当即跳入河中,七手八脚地将黄玉昆救起,扶到岸边的柳树下。

  石达开脱下衣袍,亲手为黄玉昆擦去伤口上的水渍。

  这时,陈承瑢缓缓走了过来,劝慰道:“卫国侯,好死不如赖活着,何必走这条路呢?”

  今日寡言少语的黄玉昆,此刻突然放声大哭:“天国的猛将重臣,在他眼里就如卑贱的奴仆,想打就打,想骂就骂。”

  “那还要这天国律法做什么?还要刑部做什么?全由他杨家管就行了!”

  石达开让亲卫和下人,去马车里找几件干净的衣袍,顺便把他们都支开,免得看到黄玉昆的狼狈模样。

  整个河边柳树下,只剩下他们三人。

  黄玉昆继续哭诉:“黄某受此奇耻大辱,偏偏又只是个书生,除了一死了之,又能奈他何?”说罢,又放声大哭起来。

  陈承瑢眼中闪过寒光,见四周无人,不由冷笑两声,低声说道:“怎会没有办法?只要想,总会有办法的!”

  此后,石达开将陈承瑢送回佐天侯府,把黄玉昆带回翼王府救治。

  当晚,东王府又传来旨意。

  原来,杨秀清听闻黄玉昆出了东王府便投了秦淮河,更是恼羞成怒,当即追加处罚。

  褫夺黄玉昆的一切官职爵位,降为最普通的士卒,养好伤后即刻发往军前效力。

  石达开沉默的替岳父接了旨意,此后,翼王府谢绝一切宾客。

  除了必要的军务,石达开也不再外出,只在翼王府悉心照顾岳父。

  几日后的一个傍晚,洪天王的大内总管蒙得恩,从侧门偷偷进入翼王府,与石达开聊了许久,直到半夜才离开。

  --------------

  “一王两侯”同时提出辞呈,却被东王一顿杖刑打了回去。

  紧接着,天国的刑部尚书、卫国侯黄玉昆投河自尽,虽被救起,却被东王剥夺一切爵位官职,贬为普通士卒。

  如此重大的案件,无论如何都瞒不住,况且东王府也不想隐瞒。

  他们不仅不隐瞒,反而大肆宣扬,以此彰显东王的滔天权势。

  那些原本想去拜访翼王府的人,也都收起了心思。杨秀清的亲属们更是肆无忌惮。

  听闻此消息的杨宣娇却忧心忡忡。

  天国的分营制度刚刚废除,百姓可以自行回家居住,但后宫女子仍受到严格管束。

  不过,她是杨秀清的亲妹妹,且如今西王府远在重庆,她只是个前西王妃。

  这一身份反倒让她少了许多管束,可戴着帷帽,到东王府外散心。

  如此一来,她又怎会不知这闹得满城风雨的事呢?

  杨秀清如今行事,让她意冷心灰。

  她也曾多次相劝,却都被杨秀清以女子不懂权谋为由,搪塞过去。

  此事一出,她已是彻底死心。

  现在她最想做的就是前往重庆,离开这令人窒息的天京城。

  如今西王府已打下武昌,离天京更近了。

  但她知道,哥哥绝不会放她离开。杨秀清对萧云骧的心思,天国高层几乎人人皆知,她不用猜也能明白。

  萧云骧给她和萧有和写了几封信,如今她的心结已被傅善祥解开,于情于理,都该给萧云骧回信了。

  但如何将信送到萧云骧手里,却让她犯了难。

  某日,傅善祥来访,她便将此难题,告知了这位明媚聪慧的闺中密友。

  傅善祥建议她,去问问同在东王府的萧家二哥萧朝富。毕竟他和萧云骧是亲兄弟,或许有联系的法子。

  杨宣娇大喜,但为了避嫌,她自不能亲自去找萧朝富,便让仆妇于嫂去帮忙打听。

  六月的一天,于嫂喜滋滋地回来向杨宣娇汇报,说萧云骧确实给萧朝富留了联系的法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具体是什么,萧朝富不愿说。只说如果嫂嫂有书信要寄给阿骧,交给他传递即可。

  杨宣娇也没多想,当即写好书信,委托于嫂带给萧朝富。

  这一天清早,于嫂早早起床,怀揣着杨宣娇给萧云骧的书信。

  挎着一个篮子,走出杨宣娇居住的小院,朝着萧朝富等府中男丁居住的方向走去。

  拐了两道弯,待看不见杨宣娇的小院后,她却转向东王府的西门,准备出府。

  守卫的卫兵跟于嫂打招呼:“于嫂,又要买鱼去了?”

  于嫂微笑回答:“是啊,王妃和小王爷爱吃鲜鱼,我今日得赶早些,再晚就被人买去了。”

  原来此时天国不仅废除了男女分营,一些百姓基本的生活物资,如米面粮油、瓜果蔬菜等,也允许自行买卖,鲜鱼自然也不例外。

  于嫂出了汉中门,朝着不远处,秦淮河边的鱼市走去。

  到了鱼市,她穿过人群,径直往里走,直到看见一个四五十岁的妇人正在摊前杀鱼。

  妇人看见于嫂,笑着问道:“于嫂,今日又要鲜鱼?”

  于嫂也笑回道:“是啊,阿庆嫂,你今日可有鲜鱼?”

  那妇人站起身,连连说道:“有的,你来得正好,我家男人早上刚刚打了几条刀鱼,专门给你留着呢。”

  两人走向鱼摊的后棚。

  见身边没人,于嫂从怀里掏出书信,递给阿庆嫂:“这是王妃亲笔写的信,这下你可以交差了。”

  阿庆嫂在围腰上擦了擦手,接过信,笑道:“无忌长官都问过我几回了,这下可真是重要情报,这王妃终于想通了?”

  于嫂点了点头:“她自己都看不惯东王府的种种作为。我再把这段时间探听到的消息,给你详细说说。”

  喜欢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