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广宁鏖战·汉城博弈-《大明忠勇侯》

  广宁城上城下,硝烟弥漫,城外的仆从军发了疯往前冲。

  在联军的冲锋下,云梯部队很快就来到城下,开始搭靠在城墙上,小鬼子、朝鲜兵,开始攀爬。汉军二鞑子,在城下放冷箭,压制城头守军。

  “大明的将士们,顶住,顶住!绝不能让清军冲上来。”吴甡在十名官兵的护卫下,四处指挥,时而他抬手在眼前扇上一扇,拨开白烟,指挥守军奋力抵抗。

  勇卫营的两千鸟铳兵,见城下有无数支箭矢往城上射,他们纷纷靠着垛口蹲下身子躲避箭矢,听着城下杂乱的声音,知城下贼兵众多,他们从腰间掏出一枚神机火雷,点燃引线后,一伸手,顺着垛口扔了下去。

  “轰轰轰轰轰轰。”待火雷爆炸之后,两千鸟铳兵,迅速站起身来,朝着城下“砰砰砰”一同射击。

  站在城下的二鞑子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突然见有什么东西被扔了下来,还没看清地上是什么玩意,火雷发生爆炸。

  不知多少人被直接炸死,从阿济格的视角看向前方城下,就是一连串的爆炸,凡是站在城下的不是被炸死,就是被炸得粉身碎骨。

  就连还在攀爬云梯的日朝联军,都被这股子爆炸的气浪,给震了下去,随之城墙上响起密集的鸟铳声,又伴随着不少“啊”的声音。

  当烟尘散去之后,仔细一看。城下是一片血肉模糊,有些离得远一点的被炸断了大腿,伸着血淋淋的手在地上往回爬,这一场景,着实有些血腥。

  吴甡见勇卫营鸟铳兵使用的火雷将城下的鞑子炸的尸骨无存,哈哈大笑。“炸的好,炸的好,将士们,给本官狠狠的打。”说完又吩咐身边人,多熬一些金汁,喂鞑子喝。

  “是火雷,是勇卫营的火雷!”宁完我有些激动的指着城楼大喊,目光看向阿济格。“王爷,守城的果然是勇卫营,难怪他们火器如此犀利。”

  阿济格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刚才集体爆炸的那个叫什么火雷的东西,着实厉害,对集群使用威力不可小视,但破城要紧,一双犀利的眼睛,扫视城上。“哼,看是明军的火雷多,还是本王的兵力多,上!”

  很快,第二批日朝联军,又冲了上去,尽管城下血腥味很重,没死透的还在地上爬着,攻城的联军,却脚步不停,快速狂奔着。

  “七叔,这该死的勇卫营,还真是有两下子,我们一定要尽快攻克此广宁,将城中明军全部斩杀。”

  满大海看了一眼身边的大侄子,勒可德浑,点了点头,目光向阿济格。“英亲王,要不让我满洲勇士上,尽快拿下广宁。”

  阿济格摆了摆手。“先让这些炮灰上去送!等他们把守军的枪炮弹药耗的差不多了,那时明军也疲惫的不行了吧,我八旗勇士再一鼓作气,冲上去,拿下广宁。”

  “英亲王英明。”众人纷纷赞扬,好方略。

  朝鲜汉城勤政殿。

  李宗坐在王座之上,大殿里大臣们分两侧站立,但全都侧身,站列整齐。

  南人党以金自点为首站在左侧,为亲清派。西人党以金尚宪站在右侧,主张尊明攘夷为立场,两党纷争不断。

  “上国特使到。”随着殿外一声高喊,一人手捧国书走了进来,直至走到大殿中央,站定身子。

  李宗心里叫苦,唉,这满洲鞑子派人来,准没好事,但也不敢怠慢,赶忙站起身来,亲自走下御阶,前去迎接,以表示重视。

  大臣们也则躬身行礼。“见过上邦特使。”其中西人党说话的声音较小。

  手捧国书的使者,很是得意啊,对于右侧声音不大,也不在意,而李宗能亲自向迎,那就是,非常满意了,这就是上国的威压。

  双方一番虚情假意的客套后,清使将国书展开,高声念了起来,着重褒奖了一番李宗是个好国王,朝鲜对大清的忠诚,大大滴好,大清朝廷很满意。

  听着特使念出来的话,依附大清的官员们,那一个个都面色激动的不得了,高呼甘愿为大清效命,朝鲜对大清忠心耿耿。

  好听的话念完了,清使又说出了多尔衮的要求。“敕令!国王李宗,继续抽调大军赶紧入辽,协助大清铲除明军,他日大清扫平天下,定然保你朝鲜长盛不衰,国富民安!”

  “还要派兵,我们哪还有兵可派啊!”

  “是啊,如今镇压民乱都派不出兵了,哪里还有余力啊!”

  “如今各处能够自保已是不易,哪还有兵能派出去。”

  大殿中顿时响起官员们的窃窃私语声。

  清使眯着眼扫视一圈,大殿立马陷入安静,这就是大清八旗的威压,看这些官员都老实了,面上才露出笑容,显然很是满意,目光盯着李宗。“大清的敕令,你可听清了。”

  说是大清,其实不就是多尔衮的意思么,李宗很清楚,支支吾吾的回道。“不知,不知……大清这次要属国派多少兵力去。”

  清使随口说出一个数字差点把李宗给吓晕过去。“越多越好、十万八万不嫌多,五万六万也凑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宗都快要哭出来了,语气中带着恳求。“望上差明见啊,朝廷国小,国力也弱,前后派去的军队,已经是各道精锐了,眼下已经是无兵可派了!

  前番多次上书宗主国,请求大清军队帮助朝鲜平乱,唉,如今民乱四起,沿海还有一支大海盗!小王恳请大清能早日出兵帮助小国平定内乱啊!”

  由于李氏朝鲜前后往辽东输血,国内百姓的生活愈发苦难,致使很多人铤而走险,小的几十人,大的数百人,上千人,最大的一支被朝廷列为海盗,不知到底有多少兵力,派水师去剿了几次,都被打了回来,如今各地能够自保已是不易。

  一番讨价还价后,李宗看向清使,一路舟车劳顿,先下去歇息片刻。大清使者嗯了一声,就先离开大殿。

  待人走后,李宗看向大殿里的大臣们问道。“诸位怎么看。”

  怎么看,还能怎么看,金自点赶忙站了出来,微微拱手。“王上,我们必须得答应大清的要求啊,此战大清必胜,万万不可拖沓啊,以免惹怒清廷!”

  右侧班列里发出“哼”的一声,金尚宪捋了一下帽子两侧的带子,站了出来。“王上,绝不可再增兵,且不说其他的,就说我朝鲜的国号,乃是当年洪武皇帝所赐,仍沿用至今,永乐皇帝允许我们学习天朝礼仪制度,开贸易。

  神宗皇帝更是两次大规模发兵入朝帮助我朝鲜击退倭寇,帮我朝鲜复国,如今明清决战,我们不帮天朝也就罢了,怎能屡次出兵帮助胡人与故国刀兵相见!”

  “好,金大人说得对。”

  “就是,皇明对我朝鲜有百世不可忘之恩情,如今我们却要和故国兵戎相见,那我们不成了胡人的帮凶,将来就是死了又有何面目去见大明的历代先君。”

  右侧大臣们力挺金尚宪。左侧的大臣就不愿意,两边立刻就吵了起来。

  “够了!”金自点怒吼一声,大殿中立马就安静了下来,他目光看向左侧的西人党领袖。“金大人你说的那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了,现在不是以前了,大清铁骑天下无敌,无人可挡,要是我们不答应,你想让朝鲜再次遭受清军入侵吗!”

  “我呸,本官看你就是胡人的走狗!忘恩负义的老畜生!如今故国忠勇侯率领大明王师在关外与清军作战,已经胜了几仗,足以证明大明当兴,胡人当败。”

  “放屁,你妖言惑众,休要胡说,他忠勇侯打流寇是行,但你别忘了,到现在为止八旗可没完全动呢,一旦八旗入场,明军必败!”

  两派领袖在大殿上争论不休。李宗实在是听烦了,起身离开了大殿。直到他都走了,大殿里还在争吵。当众人发现王上已经走了,两派才一挥拂袖,离开大殿。

  回到宫中的李宗郁闷不已,看向自己的贴身大太监,就随口问问他有没有什么看法,实在是大臣们吵得厉害,听的烦。

  贴身大太监自然知道李宗是个怯懦、惧怕八旗的国主,就顺着他的意思说了一堆,以当下局势还是应该靠拢大清。听了宦官的话,觉得有些道理,一咬牙,让宦官去告诉清使,朝鲜力挺大清。

  当天一道旨意出了王宫,将驻守汉城、王京,总计两万人,抽调一万五千人,又从民间征调两万百姓,随着清使开赴辽东。

  临行前,清使入宫,对李宗大加赞赏了一番,你对大清的忠心,本使都看到了,回去就如实禀明朝廷,到了这时才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多尔衮写下的私人书信,递了过去,转身离开大殿,回辽东。

  等清使者离开了,李宗才将信拆开一看,信中大致写道,放心吧,你的困难,在大清眼里哪都不是事,跟着清爹混,大哥是不会亏待你的,清爹带你装逼带你飞,带你冲进白骨堆!

  不不不,是冲进黄金堆,待大清一统四海,一定将你罩的牢牢的,听大哥的话,大哥不亏待你。看完之后苦笑一声,唉,想当年大明对朝鲜有再造之恩,可如今,如今已无法回头了。

  喜欢大明忠勇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