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 联络员的称呼-《官场鬼才之从副镇长到权利巅峰》

  会议一散,陈平安便召集自己三个小组的工作人员在旁边的小会议室开了短会。

  小会议室的空间有限,大家都紧挨着站在了一起。

  陈平安站在众人之前,看了看,一组组长:丁文彬、二组组长:乔启东、三组组长:邵梦...

  三个小组组长,除了邵梦看起来跟陈平安年纪相当,其他两个人都要比陈平安大一些。

  但年龄并不能代表什么。

  陈平安又扫视了众人一圈,问道:

  “人都齐了吗?”

  “齐了!”

  邵梦扶了扶黑框眼镜,利索的回答道。

  这倒是吸引了陈平安注意,他冲着邵梦微微一笑,但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自知讨了没趣,陈平安便也不再看向邵梦,而是将目光收了回来。

  在陈平安收回目光的时候,邵梦却又将目光投向了陈平安。

  黑框眼镜之下,那一双葡萄般的精致眼眸不时的闪烁几下...

  “同志们,任务大家都清楚了,我不再多说,咱们明天下午两点在群里召开视频会议,各组组长要汇报各个成员的报道情况,以及各自省份的配合情况。”

  “另外,这次咱们经费充足,各组组长都不要小家子气,大家该享受的补贴一定要按照最高标准准备。”

  “不过,咱们经费充足了,就不要再麻烦当地政府...”

  “最后!再次重申一下纪律!一定要看好你们手中的权利!不要让他成为葬送你们前途的工具...”

  “散会!”

  ......

  陈平安简单讲了几句之后,便将时间留给了其他几个小组的组长。

  他们各个小组有自己的行事风格,陈平安不会过多的干预。

  陈平安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做好后勤保障,并严格把控资金投入...

  不过,没有管理经验的刘文静,则是在昨天就已经给自己分管的小组开了会。

  并且,她事无巨细的把工作小组的工作时间,工作方式,工作内容作了框框架架的安排。

  这样的行为,很有些像班主任管理学生一样,让下面的两个副组长有些心力交瘁,更是没有了任何管理的参与感...

  ......

  陈平安顾不上去管别人的闲事,在给自己的组员们开完会之后,他就抓紧时间吩咐钱多多开始购置明天一早的机票。

  下午两点。

  陈平安正靠在接待室的沙发上休息。

  一个陌生的电话打到了他的手机上。

  “喂。”

  “请问,您是陈平安,陈组长吗?”

  “对,你是?”

  “您好领导,我是云沐川,是程军程院士让我过来找您的。”

  一听是自己的秘书到了,陈平安突然睁大了双眼,然后笑着回应道:

  “好,沐川是吧?你到xxx找我。”

  “好!”

  陈平安起身站在镜子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然后打开窗户,透了透接待室中的烟雾。

  不一会儿,接待室门被敲响了。

  “进!”

  陈平安朗声说道。

  云沐川推门而入,说道:

  “领导好,我是云沐川。”

  陈平安坐在沙发上上下打量着眼前的瘦瘦高高的年轻人,满意的点了点头。

  云沐川的样子,很像是一个刚刚毕业初入社会的大学生。

  只是,这样的大学生又是如何成为程老口中的‘学术领域’小有成就的人呢?

  “坐吧,我们的时间不多,明天一早咱们就需要飞西州省。”

  陈平安淡淡说道。

  云沐川并没有坐下,而是将自己随身携带的皮包放在一边,开始在一旁的茶吧机上鼓捣起来。

  几分钟后,一杯热茶便摆在了陈平安面前。

  从他笨拙的动作可以看出,他的确不经常泡茶。

  但从他从笨拙到熟练的过程,可以发现,他是一个适应能力极强的人。

  “你这么年轻就已经是研究员了?”

  陈平安看了一眼那被沏的刚刚好的茶水,问道。

  “我没有上高中,直接从初三上的大学,然后大学也就读了两年,就被程老招到研究院了。”

  这样的经历,足以证明,坐在他身边的这个年轻人是一个天才。

  但是...

  “你是天才,为什么要接受程老的推荐来我身边做秘书呢?”

  陈平安疑惑的问道。

  云沐川扶了扶眼镜框,微微笑着说道:

  “不瞒您说,我这次来您这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做一些实际性的研究,当然也要做好您的秘书...”

  这样的回答,陈平安听起来就顺耳多了。

  一切的事情也就看起来合理了起来。

  不过,既然人家的主要目的是做学术,陈平安也就不能再名义上把他当做秘书。

  就听陈平安说道:

  “沐川,以后你不要逢人便说是我的秘书,就说是联络员,这样听起来也密切一些。”

  “当然,工作中你要你的学术研究为主,然后同时做好联络员的工作即可。”

  听到陈平安的话,云沐川便从座椅上站起了起来。

  他说道:

  “陈组长,我来的时候就担心您会有这样的顾虑。”

  “所以,我一开始就将自己来您身边的由头讲了出来。”

  “实际上,我来这里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自己骨子里并不是一个专心做学术的人......”

  陈平安听明白了云沐川的意思,但还是不着痕迹的说道:

  “不要解释太多,咱们今后相处的日子还有很长时间,你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总会有些答案。”

  “嗯...”

  接下来,陈平安又问了一些云沐川一些对于‘农业集约化改制’的问题。

  听他讲的头头是道,句句在理,陈平安对他的印象也逐渐有了一些变化。

  正如云沐川对自己的评价,他是一个并不适合研究学术的人,倒是在政策之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体制之内,从来就有学术专家半路从政的先例。

  水利、农业、林业等等,都是出封疆大吏,乃至国之重臣的专业。

  所以,云沐川的选择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自古就有,弃医从文,弃学从军的义士,想来学者半路从政也未尝不可以。

  如果农业科技推动社会的步伐太慢,那就让政策来推动......

  短短的一个小时,陈平安就喜欢上了这个新来的‘联络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