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只能说懂的都懂,场刊评分-《被内娱封杀后,我成了好莱坞大导》

  方元可没有忘记,当初华艺大小王是怎么逼迫自已的。

  原本他毕业后兴致冲冲,打算向华语电影发出自已的声音,找到华艺寻求投资合作。

  结果对方反手就是威胁封杀,还要抢走剧本!

  这我能忍?

  我刚学的导演!

  还好后来冒险前往好莱坞,如今算是初步站稳脚跟。

  就算身处好莱坞,也因为《逃出绝命镇》和《电锯惊魂》的优秀表现,他在国内渐渐被许多人所知……

  等等!

  网上那些突然冒出来故意抹黑我的人,不会就是华艺专门请的水军吧?

  方元心中猛然生出一个猜测。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确实有这个可能!

  而且还很大!

  虽然方元现在没什么证据,但他也懒得管。

  无论那些小黑子是不是华艺的人,就都当是他们干的!

  所以,接下来一定要加大力度!

  必须让国内的网友观众认识到华艺的丑恶嘴脸!

  俗话说,君子报仇三年不晚。

  但方元更倾向于当场就报。

  不过去年他对华艺来说,还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

  而在当下,也算是一年不晚了。

  “说起来,我当初选择背离家乡远走好莱坞,其实和华艺有很大关系……”

  方元看向记者陈夏,开始缓缓讲述去年自已与华艺的故事。

  当他透露自已是被华艺威胁封杀赶走的时候。

  陈夏都惊了。

  什么!

  还有这档子事?

  华艺真是罪大恶极啊!

  陈夏听得义愤填膺,采访结束后,她明确表示自已一定会帮方元讨回公道!

  方元见她如此坚定,反而感到有点疑惑,如果华艺与新浪高层交涉,她还能发出报道?

  陈夏甜甜一笑,说她老爸是新浪董事。

  方元:“……”

  好吧,那没事了。

  他确实没想到,陈夏的后台这么大。

  不过你说你都能拼爹了,还来当娱乐记者做什么?

  陈夏理直气壮地表示,因为我喜欢追星啊!

  方元送别陈夏之后,转头又去一家饭店赴约。

  “韩董,不好意思,让你们等久了。”方元走进包厢坐下。

  他们昨天约好,等《活埋》首映礼结束后,再商讨签约的事。

  韩三石摇摇头:“没事,不过现在有个坏消息,我要跟你讲一讲。”

  “坏消息?”方元心头一动,“不会是《活埋》的版权,你们中影不打算买了吧?”

  “你猜到了?”韩三石抬头看了他一眼,有些意外。

  方元点点头:“大概能猜到一点。”

  韩三石无奈道:“方导,我也没办法,今天我看了你这电影,你这电影吧……有一点点敏感,可能过不了审。”

  《活埋》作为一部惊悚片,全程都没什么血腥镜头,最多就是让部分观众会感到压抑难受。

  但里面对于那啥的抨击,牵扯到米国,而且就比《华氏911》含蓄那么一点点。

  韩三石作为体制里的人,很清楚这方面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但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

  只能说,懂的都懂,不懂说了也没用,牵扯太大,只能说这里面的东西很复杂……

  韩三石断断续续说了很多,但都挺含糊的。

  不过方元懂得他的顾虑。

  说白了,就是担心老米那边对这部电影在老家上映会有意见。

  毕竟当下两边关系还算过得去,老家刚加入WTO(世贸)没几年,不像未来十年那样针锋相对。

  动不动就是什么禁售、制裁。

  这也是方元以后肯定要回老家的原因。

  不然他继续待在好莱坞,就是任人宰割的肉猪。

  当然,现在还没什么问题。

  他有足够的发育时间。

  “行吧韩董,既然你们不要《活埋》的亚洲版权,那我就联系别家了。”方元也没多说什么。

  本来是给老家的福利,但中影不要,那就算了。

  至少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活埋》获奖的可能性基本能确定。

  让-吕克·戈达尔都跟他那么说了,至少一个最佳男演员奖丢不吧?

  所以中影放弃,方元反而是赚了。

  韩三石叹息一声,道:“这次是我们的问题,方导,明年我给你留一个分账片名额。”

  分账片!

  方元眼前一亮,这个东西好啊。

  国内电影市场其实不差,票房潜力很大。

  不然《泰坦尼克号》也不可能在1998年就拿到3.6亿票房,单位没有刀。

  但是……

  这个名额用在明年的话,好像有点亏。

  国内电影市场虽说有潜力,但还没有真正成长起来。

  至少最近两年,全国院线银幕数量,还不足以支撑太高的票房记录诞生。

  想到这里,方元认真道:“韩董,这个分账片名额,我明年可能用不上,能以后再找你帮忙吗?”

  韩三石很大气,挥手道:“没问题,你什么时候想用,直接给我打个电话,只要配额还有剩的,肯定给你安排!”

  方元笑了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别看之前中影将他的《电锯惊魂》直接安排成“分账片”。

  那是看在他拿到奥斯卡的一种交好。

  以后他的电影引进国内上映,还是要按照规矩办事,在商言商。

  而现在,方元得到韩三石的承诺。

  这个分账片名额,他想用来冲击国内票房纪录。

  据他所知,《泰坦尼克号》3.6亿票房的纪录,是在2009年被《变形金刚2》打破,4.27亿。

  然后紧跟着,末日灾难片《2012》又以4.56亿票房,短暂接棒。

  为什么说是短暂呢?

  因为就在两个月后,卡梅隆带着他的《阿凡达》如天神下凡降临国内电影市场,并以超13亿的票房成绩,刷新出一个无比恐怖的纪录。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再过几年,国内电影市场就能成长到,可以支持十亿票房电影诞生的地步。

  而方元,则是打算到时候,跟世界级大导卡梅隆来一场硬碰硬的较量。

  ……

  接下来的几天,《活埋》放映厅突然开始变得火爆起来。

  电影票供不应求,甚至还有人拿着一根梯子假装工作人员,偷偷溜进去观影。

  为此,方元不得不又租了两间放映厅。

  但还是不够!

  可戛纳的放映厅是有限的,人家也有电影要展映。

  没办法,方元只能推出站票。

  如此才算勉强解决问题。

  而导致这一切的原因,自然不是方元有在故意宣传。

  而是因为《活埋》的场刊评分出来了!

  “砰!”

  张未平狠狠拍了一下桌子,看着手中的场刊书册面色铁青。

  张一谋无奈坐在一旁看着他。

  就算他们的《十面埋伏》场刊评分不高,也不至于这么生气吧?

  毕竟他们这部武侠片,本来就不太适合在电影节放映展览。

  如果不是张未平强烈要求来戛纳电影节宣传。

  张一谋其实更想让《十面埋伏》在国内举办首映礼。

  当然,他也知道张未平心里的打算。

  戛纳电影节片商繁多,很容易把《十面埋伏》卖出去。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国际电影节提前锁定收益的策略。

  这不,才过去五天,北美和霓虹两个地区的发行权已经被片商买断。

  预售2400万美元,大概2亿RMB。

  张未平原本是很高兴的,结果今天场刊评分一出,他破防了。

  “凭什么!凭什么我们的电影只有2.2分?他们是没有长眼睛吗?老子版权都已经卖出去2亿了!这难道还不是好电影?”

  戛纳电影节场刊是电影节期间的重要出版物,主要记录各个展映电影的媒体评分、导演访谈、影评人分析及当前动态。

  同时,场刊还被视为预测主竞赛单元奖项归属的参考指标之一。

  场刊满分是4分,《十面埋伏》的2.2分,其实不算低。

  毕竟今年戛纳夺冠热门《华氏911》,也才2.7分。

  最高的是王佳卫导演的《2046》,3.3分。

  方元的《活埋》较低,3.2分。

  当然,倒不是《活埋》在观众眼里不如《2046》。

  而是因为有的观众看完,表示虽然电影很精彩,但把我都看得要玉玉了,所以我一定要给你打个低分!

  场刊里对《活埋》的介绍也有一条是,心理能力承受差,或有幽闭恐惧症,建议不要观看这部电影……

  但即便如此,《活埋》的场刊评分也能高达3.2分。

  只要场刊评分≥3分,就能算是戛纳高分作品。

  今年只有《活埋》和《2046》拥有这个成就。

  这也是张未平突然破防的原因。

  《活埋》场刊评分远比《十面埋伏》高得多,这不是说自已不如那小子吗?

  张未平无能狂怒,盯着场刊看了一遍又一遍。

  然后他发现,除了一些观众感觉看完心理压抑的抱怨,《活埋》基本上都是好评。

  影评人也是纷纷夸赞方元优秀的镜头语言设计已有几分大师韵味,还有那令人惊喜的反传统叙事手法。

  “张一谋!《活埋》首映礼那天,你是不是去了!”忽然,张未平转头看向自已的摇钱树。

  “对,我去了,自已买的票。”张一谋点头承认。

  “你为什么要去!我明明都把那小子的邀请函撕了,你自已买票都要去看?难不成他的电影还能比得上你么!”张未平更加生气了,张嘴就是呵斥。

  张导是个老实人,但听到这话感到很无语。

  这是什么道理?

  他就是去看部电影而已,又没犯什么错。

  而且……

  “我感觉方导那部电影,有金棕榈之姿。”张一谋开口道。

  “金棕榈?呵,他要是能拿金棕榈,我……我把手里这本场刊当场吃下去!”张未平拿起场刊书册,纸张较厚且为铜版纸印刷,整体手感很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