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科幻片,向来是烂片的代名词。
基本没谁会触碰这个题材。
有人可能奇怪,好莱坞科幻大片在全球如此火爆,国内为什么不拍?
其实很简单,没这个实力。
或者说,支撑不起。
无论是特效技术,还是电影工业。
比如好莱坞的《变形金刚》,当初在国内上映,带给大家的全是震撼和不可思议。
拍不出来,绝对拍不出来。
所以,也有信心不足的原因。
大家不相信,自已能做出像《变形金刚》这样的科幻大片。
对此方元也承认,确实做不出来。
但,华语科幻和好莱坞科幻,完全不同。
叙事内核就有明显区别。
《乡村教师》开机仪式上,记者们听到方元和张一谋的再次合作,竟然是科幻类型,瞬间瞪大双眼。
这片名……跟科幻有什么关系?
完全一点都不沾边啊。
他们之前还以为,张导又想拍一部文艺片。
“张导,请问这部电影的制作经费大概在什么范围?”有记者起身问道。
此话一出,周围其余人眼中都泛起好奇。
好歹是科幻片,至少不会低于5000万吧?
另外再加上是跟华星影视传媒合作。
成本估计得上亿了。
毕竟华星制作出品的影片,《妖猫传》和《长城》都能称之为大片。
《乡村教师》这个片名看似平平无奇。
但大家都确信,此作必定不一般。
要知道,方元可正坐在张导旁边呢。
“关于制作成本的经费,大概是1000万左右。”方元接过话头。
1000万美元?
大家想了想,虽然不算太高,但也不算少。
要是全花在刀刃上,应该能拍出一部不错的国产科幻片。
张一谋和方元的实力,有目共睹。
前段时间奥运开闭幕式,足以证明一切。
不过秉承着严谨的原则,还是有记者多问了一句,是1000万美元吗?
然后……
“不,就是1000万。”方元平静道。
顿时,整个记者会都躁动起来。
啥玩意?
1000万……RMB?
单位不是美元?
众人看上去都有些茫然。
1000万RMB,能拍出什么科幻片?
这不是搞笑吗?
不过也有记者感觉发现了大新闻,双眼猛亮,赶忙将开机仪式上方元的回应,发回给报社。
于是,网上很快出现《乡村教师》相关报道。
网友们看到方元亲口承认,该项目只有1000万RMB,哗然一片。
【方导知道自已在说什么吗?这点钱够拍什么东西?大烂片?】
【也不能这么说,科幻片嘛,也是有小成本的,你像好莱坞其实就有很多小成本科幻片。】
【呵呵,那是好莱坞,人家本来就是百花齐放。】
【没错,华语科幻片在我们这里向来没什么市场,我现在深刻怀疑,这部名为《乡村教师》的新片,本质其实是文艺类型。】
【确实很奇怪,感觉国内玩不转科幻类型,放在国际上也难以和好莱坞竞争,所以建议张一谋导演和方导,还是继续拍古装片吧……】
看得出来,这些讨论热烈的网友,压根不是科幻迷。
因为真正的科幻迷,早在看到片名的时候,脑海中就蹦出了一个名字。
大刘!
而在经过收集开机仪式上,制作团队对该项目的简单介绍,他们彻底确信。
没错了,张导和方元的合作新片。
就是大刘的《乡村教师》!
罹患绝症的乡村老师,在临终之际仍在要求懵懂的孩子们,背下他们不能理解的牛顿力学三定律。
在这现实主义色彩高度饱和的一幕之后,故事忽然跃向了星际战争。
神一般的外星人在清扫战场时鉴定着沿途行星的文明等级。
被随机抽作地球样本的孩子们面对一系列测试题时无动于衷,直到正确答出牛顿定律,才证明了地球值得保存。
人类躲过了一劫,却无人知晓所有的功劳,属于一个在这个星球上最贫瘠的角落里默默死去的乡村教师……
只要是真正的科幻迷,肯定都知道大刘这部很出名的科幻短篇。
然而,所谓的出名,只限于这个小圈子。
国内科幻迷感到十分激动。
张一谋和方元,两位大导演,合作改编大刘的《乡村教师》。
这说明什么?
说明华语科幻兴盛之机已然降临!
于是,他们纷纷在网上发言,描述大刘有多么多么厉害,《乡村教师》的原著有多么多么好的人文情怀。
不过大部分人对此,都十分茫然。
大刘?
这是谁?
很有名吗?
啥?一个科幻作家?
他见过外星人吗?啥都不知道就乱写……
网上从来不缺少杠精,也很少有人会主动认错。
因此,双方直接开喷。
正在家中构思《三体》第三部的大刘,无辜躺枪。
杠精也是要找角度的,直接选中了大刘近些年的系列新作《三体》。
主人公眼中浮现倒计时?
好歹是外星人,直接把倒计时打到太阳上不行吗?
这不是更加震撼?
还有想看见宇宙闪烁,还得借助工具。
外星人难道不能直接让人肉眼看见宇宙闪烁吗?
一点想象力都没有,还写科幻呢?
回去当你的电修工吧!
大刘得知此事感到很委屈。
他啥都没做,为什么网友要逮着他骂?
最后还是方元主动打来电话安慰。
“刘老师,你别管那些杠精,他们就是现实里过得不如意,专门上网来发泄的。”
“没事没事,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我懂的。”
大刘一边和方元聊着,一边在心里感到意外。
现在的他,还不是后世那个科幻大师。
《三体》的创作也没全部完成。
方元作为全球闻名的大导演,竟然因为这种小事,专门给他打来电话解释。
大刘总感觉,这位方导对他有种超乎寻常的尊敬。
不过……
应该是错觉吧?
毕竟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科幻作家。
怎么能和家喻户晓,执导奥运开闭幕式的大导演相提并论?
但不得不说,每次和方元聊天,他都是收获颇丰。
对方提出的某些科幻点子,时常会让他感到很是激动。
这次同样如此。
但方元很忙,两人并未聊太久。
大刘只能遗憾地挂断电话,约好等以后有机会,一定要促膝长谈。
……
基本没谁会触碰这个题材。
有人可能奇怪,好莱坞科幻大片在全球如此火爆,国内为什么不拍?
其实很简单,没这个实力。
或者说,支撑不起。
无论是特效技术,还是电影工业。
比如好莱坞的《变形金刚》,当初在国内上映,带给大家的全是震撼和不可思议。
拍不出来,绝对拍不出来。
所以,也有信心不足的原因。
大家不相信,自已能做出像《变形金刚》这样的科幻大片。
对此方元也承认,确实做不出来。
但,华语科幻和好莱坞科幻,完全不同。
叙事内核就有明显区别。
《乡村教师》开机仪式上,记者们听到方元和张一谋的再次合作,竟然是科幻类型,瞬间瞪大双眼。
这片名……跟科幻有什么关系?
完全一点都不沾边啊。
他们之前还以为,张导又想拍一部文艺片。
“张导,请问这部电影的制作经费大概在什么范围?”有记者起身问道。
此话一出,周围其余人眼中都泛起好奇。
好歹是科幻片,至少不会低于5000万吧?
另外再加上是跟华星影视传媒合作。
成本估计得上亿了。
毕竟华星制作出品的影片,《妖猫传》和《长城》都能称之为大片。
《乡村教师》这个片名看似平平无奇。
但大家都确信,此作必定不一般。
要知道,方元可正坐在张导旁边呢。
“关于制作成本的经费,大概是1000万左右。”方元接过话头。
1000万美元?
大家想了想,虽然不算太高,但也不算少。
要是全花在刀刃上,应该能拍出一部不错的国产科幻片。
张一谋和方元的实力,有目共睹。
前段时间奥运开闭幕式,足以证明一切。
不过秉承着严谨的原则,还是有记者多问了一句,是1000万美元吗?
然后……
“不,就是1000万。”方元平静道。
顿时,整个记者会都躁动起来。
啥玩意?
1000万……RMB?
单位不是美元?
众人看上去都有些茫然。
1000万RMB,能拍出什么科幻片?
这不是搞笑吗?
不过也有记者感觉发现了大新闻,双眼猛亮,赶忙将开机仪式上方元的回应,发回给报社。
于是,网上很快出现《乡村教师》相关报道。
网友们看到方元亲口承认,该项目只有1000万RMB,哗然一片。
【方导知道自已在说什么吗?这点钱够拍什么东西?大烂片?】
【也不能这么说,科幻片嘛,也是有小成本的,你像好莱坞其实就有很多小成本科幻片。】
【呵呵,那是好莱坞,人家本来就是百花齐放。】
【没错,华语科幻片在我们这里向来没什么市场,我现在深刻怀疑,这部名为《乡村教师》的新片,本质其实是文艺类型。】
【确实很奇怪,感觉国内玩不转科幻类型,放在国际上也难以和好莱坞竞争,所以建议张一谋导演和方导,还是继续拍古装片吧……】
看得出来,这些讨论热烈的网友,压根不是科幻迷。
因为真正的科幻迷,早在看到片名的时候,脑海中就蹦出了一个名字。
大刘!
而在经过收集开机仪式上,制作团队对该项目的简单介绍,他们彻底确信。
没错了,张导和方元的合作新片。
就是大刘的《乡村教师》!
罹患绝症的乡村老师,在临终之际仍在要求懵懂的孩子们,背下他们不能理解的牛顿力学三定律。
在这现实主义色彩高度饱和的一幕之后,故事忽然跃向了星际战争。
神一般的外星人在清扫战场时鉴定着沿途行星的文明等级。
被随机抽作地球样本的孩子们面对一系列测试题时无动于衷,直到正确答出牛顿定律,才证明了地球值得保存。
人类躲过了一劫,却无人知晓所有的功劳,属于一个在这个星球上最贫瘠的角落里默默死去的乡村教师……
只要是真正的科幻迷,肯定都知道大刘这部很出名的科幻短篇。
然而,所谓的出名,只限于这个小圈子。
国内科幻迷感到十分激动。
张一谋和方元,两位大导演,合作改编大刘的《乡村教师》。
这说明什么?
说明华语科幻兴盛之机已然降临!
于是,他们纷纷在网上发言,描述大刘有多么多么厉害,《乡村教师》的原著有多么多么好的人文情怀。
不过大部分人对此,都十分茫然。
大刘?
这是谁?
很有名吗?
啥?一个科幻作家?
他见过外星人吗?啥都不知道就乱写……
网上从来不缺少杠精,也很少有人会主动认错。
因此,双方直接开喷。
正在家中构思《三体》第三部的大刘,无辜躺枪。
杠精也是要找角度的,直接选中了大刘近些年的系列新作《三体》。
主人公眼中浮现倒计时?
好歹是外星人,直接把倒计时打到太阳上不行吗?
这不是更加震撼?
还有想看见宇宙闪烁,还得借助工具。
外星人难道不能直接让人肉眼看见宇宙闪烁吗?
一点想象力都没有,还写科幻呢?
回去当你的电修工吧!
大刘得知此事感到很委屈。
他啥都没做,为什么网友要逮着他骂?
最后还是方元主动打来电话安慰。
“刘老师,你别管那些杠精,他们就是现实里过得不如意,专门上网来发泄的。”
“没事没事,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我懂的。”
大刘一边和方元聊着,一边在心里感到意外。
现在的他,还不是后世那个科幻大师。
《三体》的创作也没全部完成。
方元作为全球闻名的大导演,竟然因为这种小事,专门给他打来电话解释。
大刘总感觉,这位方导对他有种超乎寻常的尊敬。
不过……
应该是错觉吧?
毕竟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科幻作家。
怎么能和家喻户晓,执导奥运开闭幕式的大导演相提并论?
但不得不说,每次和方元聊天,他都是收获颇丰。
对方提出的某些科幻点子,时常会让他感到很是激动。
这次同样如此。
但方元很忙,两人并未聊太久。
大刘只能遗憾地挂断电话,约好等以后有机会,一定要促膝长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