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逃出绝命镇》全面上映!-《被内娱封杀后,我成了好莱坞大导》

  接下来的几天,方元和狮门影业接连达成两项合作。

  一个自然是《电锯惊魂》的发行权,八百万美元,10%票房分账比例,并保证在全球二十多个地区发行上映。

  还有一个便是《活埋》在北美市场的发行。

  签订的是常规发行协议,狮门方面只收了4%的分账票房,算是友情价。

  合作会议上,杰森笑着说道:“恭喜方导,你的第一部影片即将登陆各大院线,这是许多新人导演都会羡慕的完美开局。”

  “大概我是运气比较好。”方元谦虚道。

  杰森眼神意味深长:“能拿到奥斯卡,可不仅仅只是运气啊。”

  虽然奥斯卡有明面上的公关游说机制,但提名获奖作品至少要质量上过得去。

  要是太差的作品还能获奖,就是在砸大家分蛋糕的摊子。

  “对了方导,你觉得《电锯惊魂》在暑期档上映怎么样?”杰森问道。

  方元想了想:“暑期档的竞争应该很激烈吧。”

  “但热度高啊,或者你有什么好的提议?”杰森随口问了一句。

  不过他也就只是客气客气。

  既然《电锯惊魂》的发行已经卖给狮门,那么自然该由他们来决定上映档期。

  怎么可能会因为一个不懂行的外人随意改变。

  方元笑道:“我确实有个建议,要不你们将《电锯惊魂》安排在《逃出绝命镇》后面两周上映?”

  《逃出绝命镇》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前,只进行过小范围点映。

  根据评选规则,参评电影只要在一年内本土商业影院完成至少7天放映,即可符合要求。

  这种策略常见于冲奖影片,尤其是希望能借奥斯卡热度提升票房的电影。

  点映后,片方可以选择在各大院线正式上映。

  所以《逃出绝命镇》的全面上映时间,就在下个月!

  “这……”杰森忽然愣了一下。

  好像有点道理啊。

  《逃出绝命镇》是方元编剧作品。

  《电锯惊魂》是方元导演编剧作品。

  若是两部影片同期上映,即便相隔两周,那也算是同台竞争了!

  话题度直接拉满!

  杰森面露喜色,赞叹道:“方导,不得不说,你可真是太适合好莱坞了。”

  “还行吧。”方元耸耸肩。

  这种宣传套路在后世再常见不过。

  只不过现在很少有发行方能想到这套手段。

  ……

  自《逃出绝命镇》荣获一项奥斯卡大奖,环球方面更加重视这个项目。

  最终定档在四月初全面上映,并且投入了更多的宣发资金。

  方元对此也很关切。

  毕竟他作为编剧,有着这部影片2%的票房分成。

  这个比例不算多,环球这么大的公司,应该不至于赖账。

  “真烦啊,怎么又是邀请?”

  办公室内,方元摸摸脑袋,感觉成为奥斯卡最佳编剧,似乎也没那么美好。

  这些天好莱坞许多电影公司都想请他写剧本。

  但他的主职是导演啊!

  编剧只是他的副业!

  这些人怎么就不懂呢?

  “哎,等《电锯惊魂》上映后,这种情况或许会稍微缓解一点。”

  方元懒得理会这些人,继续埋头修改剧本。

  他在几年前觉醒前世记忆后,曾经看过的各类影片,全在脑海中清晰可见。

  最近这些日子,他陆陆续续将其中部分剧本,在编剧工会和版权局进行注册。

  据他所知,明年2005年,好莱坞将建立“剧本黑名单”机制,即未拍摄优秀剧本榜单。

  虽然名为“黑名单”,但实际是优质剧本“光荣榜”。

  主要由行业专业人士匿名投票选出,旨在挖掘潜力项目。

  像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国王的演讲》、《朱诺》等获得过奥斯卡的经典影片,其剧本都曾登上过“黑名单”。

  当然,这些剧本方元已经全部抄……不对,应该是借鉴过来了。

  艺术上的事,怎么能说抄呢?

  大家都是互相借鉴。

  “等到明年,黑名单机制在好莱坞推广开来,我应该会出个大名吧。”方元颇为感慨。

  他为了能赚到更多的钱,加速国内电影市场的发展。

  付出可真大啊。

  估计以后会有许多好莱坞编剧,感觉自已活在他的影子里。

  不过现在,只好先苦一苦好莱坞编剧,骂名我担了!

  转眼,四月初。

  这是个很冷门的档期。

  不过好处在于,同期没有一部影片能跟《逃出绝命镇》对打!

  虽然《逃出绝命镇》的制作成本只有不到五百万美元,但编剧那可是拿到过奥斯卡的!

  所以,各位观众,确定不来瞧瞧奥斯卡最佳编剧电影?

  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只要6.21美元!

  《逃出绝命镇》电影票当场带回家!

  哦,不对,应该是当场花掉。

  好莱坞知名影评人罗杰·埃伯特将电影票递给检票员,接着走进影厅。

  他环视了一圈,微微点头:“人还挺多的,上座率应该有80%。”

  罗杰·埃伯特很快找到自已的座位,十分钟后电影开始。

  银幕片头率先出现环球影业LOGO,经典的地球图案。

  作为首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影评人,罗杰·埃伯特常以通俗易懂且深刻的评论风格闻名。

  他独创的“大拇指评分”更是成为大众观影指南。

  可以说是米国最具影响力的影评人之一,被誉为“影迷的灯塔”。

  如果他给一部电影差评,那么当天就会有许多观众选择退票。

  要是好评的话,更是会引起许多原本对该电影不感兴趣的观众走进电影院。

  当然,罗杰·埃伯特评价一部电影,向来都很谨慎。

  至少不会把好的说成差的,差的夸成好的。

  “这个开头有点意思。”罗杰·埃伯特忽然眼前一亮。

  影厅大屏幕里,一个黑哥们大半夜被对象叫到某个陌生街区。

  这里是白皮富人区,他走在路上看上去毫无安全感,女友的电话也打不通。

  不一会儿,一辆白色汽车停在他身边。

  他预感到不对,刚想撤离。

  可再一转头,车门打开,一个戴头盔的人从背后绞住他的脖子。

  接着像拖拽猎物似的将他放进车里。

  “狩猎结束。”罗杰·埃伯特低声喃喃,接着赶忙从口袋里掏出笔,在本子上写下自已的观影感受。

  虽然只是个开头,但罗杰·埃伯特已经感受到这部影片别具一格的气质。

  那是从来没有在其他影片里看到过的东西。

  他不禁坐直了身体,眼神里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