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这九个人,都是能顶用的,打包给您,诚心价,一百二十两银子!您看这价格……”
“行。”沈安安爽快地应下了。
胡三脸上瞬间绽开了一朵菊花,“哎呦!娘子就是爽快人,我这就去给您取身契!”
话音未落,一直沉稳站着的阿二突然上前一步,对着沈安安深深一揖,声音里满是恳求,“娘子!小的……小的斗胆,还有个不情之请!”
胡三立刻脸色一变,生怕到手的买卖黄了,他转身指着阿二的鼻子大声呵斥,“阿二!你干什么!反了你了!这里哪里有你说话的份!滚回去!别扰了你主子的兴致!”
阿二却是置若罔闻,他噗通一声直接跪了下去,对着沈安安深深叩首,“求主子大发慈悲,求您一并将我们戏班子里的一位老哥哥买下来吧!他叫吴伯,今年五十有二了。他的功夫本是顶顶好的,可是半年前……他为了救我儿子……才瘸了腿,最后落得这般田地!主子,求您行行好!您买下他,我挣的工钱分他一半养他老!绝不让他吃主家一口闲饭!他虽然腿脚不好,但经验老道,看家护院、指点后生都是极好的!小的在这里求您了!”
胡三气得跳脚,恨不得现在就上去踹阿二两脚,“你还敢说那个瘸子!他在我这白吃白喝多久了?快给我滚回去!你再敢多嘴一句,看我不剥了你的皮!”
“等等,”深安安的声音响起,抬手制止了暴跳的胡三,目光落在阿二身上,“你去把吴伯带过来我看看。”
阿二大喜,连磕了两个响头,“谢娘子!谢娘子大恩!”
不一会儿,他就领着一个老者走了过来。
老者头发花白,身型清瘦,穿着一身洗得发白、打着补丁却十分干净的粗布短褂。
左腿明显使不上力,走路一瘸一拐,步伐缓慢却异常沉稳。
他的眼神清明锐利,腰杆挺得笔直,他看到沈安安,微微颔首致意,不卑不亢。
胡三赶紧见缝插针,“娘子,这吴伯……哎!也是个可怜人。您要是发善心一并要了,算我半卖半送,再添五两银子就成!全当是给他个养老的地儿了,也算是您积了大德!”
沈安安点点头,“好,这十个人,我一并要了!”
阿二听了大喜,对着沈安安再次重重磕头,“谢主子大恩!我阿二永世不忘!”
吴伯眼神中也有一丝动容,他郑重地对着沈安安抱了抱拳。
沈安安来时只赶了一辆自家的驴车,想着买几个人挤挤也能坐下。
如今一下子添了十口人,显然一辆驴车是无论如何也塞不下了。
想到以后作坊运转和送货还需要驴车,她索性在县城的车马行又买了一辆结实宽敞的新驴车。
于是,回沈家的路上,来时一辆驴车,此刻变成了两辆。
张氏正在院里喂鸡,远远就看到两辆驴车驶近,车上满满当当全是人。
等看见前面一辆车上沈安安先从里面出来,她赶紧迎了出来。
“闺女啊,你咋买了这么多人回来啊?不是说好只买几个看铺子吗?”
“老夫人好!”
众人对着张氏齐齐行礼。
张氏哪里见过这阵仗,吓得连连摆手,手脚都不知道要往哪里放了,“哎,你们不用给我行礼,快别这样!”
沈安安笑着扶住张氏,对众人朗声道:“这里是村子里,没有县城那么多规矩,以后见了我家的人,都不用行礼。”
“是。”众人恭敬应声。
沈安安拉着张氏,将十个人一一介绍给张氏认识。
张氏听完,将沈安安拉到一边,“安安啊,你这买的也太多了些,还得管着他们的吃穿,还要给他们住的地方,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进县城一趟,难得有合适的,就多买了几个。娘以后就安心享福,家里那些活,都交给他们就行了,娘就只管着享福就好了!”
张氏被闺女的话逗笑了,嗔怪道:“我又不是老得走不动了,哪里用得着人伺候?看着他们干活,我反倒会全身不自在!”
沈安安亲昵地晃了晃张氏的胳膊,语气温柔而又坚定,“娘,你有啥不自在的,你就看着他们,有哪里干的不好你尽管说。我说过的,我要让你们过上好日子!这才只是开始呢!”
陈家村这边,作坊盖得如火如荼。
陈广益招人时开出的条件优厚——包一顿午饭,一天还给三十文现钱!
这对村子里农闲时的庄稼汉来说,简直是天降横财。
报名的人挤破了头,人多力量大,作坊地基打的结实,作坊眼见着一天天盖得飞快。
然而,在这片辛勤的劳作中,却有一家人显得尤为刺眼。
苏老头正带着他的五个儿子,蹲在刚卸下的青砖旁,挑挑拣拣。
“爹,这块好,厚实!”苏大柱挑出一块青砖举在手里。
“嗯,那边那几根长点的木料也顺上,回去正好补补西屋。”苏老头一边挑挑拣拣一边指挥。
王木匠实在看不过去,大步走了过去,“苏老哥!你们这是干啥?这些砖是盖作坊用的,木料是打梁柱的!你们不能往自家搬,快放下!”
苏老头眼皮一翻,慢悠悠站起身来,拍掉手上的灰,那姿态抬得高高的,“王木匠,你管得还挺宽的啊?我拿我女婿的东西,碍着你啥事了?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你……!”王木匠被他这无赖劲儿噎得脸色通红。
“什么你女婿的东西!这是香满楼东家要盖的作坊!你随意从这里拿东西,这是偷!”
“放屁!陈广益是我女婿,他管着盖作坊,这里的东西也都是他管着的!我拿点不值钱的玩意儿回去补补我那破屋子咋着了?碍着谁了?你再在这儿胡咧咧,信不信我现在就让我那好女婿辞了你?这活计你不干,有的是人抢着干!”
这边的动静很快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大家纷纷停下手里的活计,看着这边的动静。
“行。”沈安安爽快地应下了。
胡三脸上瞬间绽开了一朵菊花,“哎呦!娘子就是爽快人,我这就去给您取身契!”
话音未落,一直沉稳站着的阿二突然上前一步,对着沈安安深深一揖,声音里满是恳求,“娘子!小的……小的斗胆,还有个不情之请!”
胡三立刻脸色一变,生怕到手的买卖黄了,他转身指着阿二的鼻子大声呵斥,“阿二!你干什么!反了你了!这里哪里有你说话的份!滚回去!别扰了你主子的兴致!”
阿二却是置若罔闻,他噗通一声直接跪了下去,对着沈安安深深叩首,“求主子大发慈悲,求您一并将我们戏班子里的一位老哥哥买下来吧!他叫吴伯,今年五十有二了。他的功夫本是顶顶好的,可是半年前……他为了救我儿子……才瘸了腿,最后落得这般田地!主子,求您行行好!您买下他,我挣的工钱分他一半养他老!绝不让他吃主家一口闲饭!他虽然腿脚不好,但经验老道,看家护院、指点后生都是极好的!小的在这里求您了!”
胡三气得跳脚,恨不得现在就上去踹阿二两脚,“你还敢说那个瘸子!他在我这白吃白喝多久了?快给我滚回去!你再敢多嘴一句,看我不剥了你的皮!”
“等等,”深安安的声音响起,抬手制止了暴跳的胡三,目光落在阿二身上,“你去把吴伯带过来我看看。”
阿二大喜,连磕了两个响头,“谢娘子!谢娘子大恩!”
不一会儿,他就领着一个老者走了过来。
老者头发花白,身型清瘦,穿着一身洗得发白、打着补丁却十分干净的粗布短褂。
左腿明显使不上力,走路一瘸一拐,步伐缓慢却异常沉稳。
他的眼神清明锐利,腰杆挺得笔直,他看到沈安安,微微颔首致意,不卑不亢。
胡三赶紧见缝插针,“娘子,这吴伯……哎!也是个可怜人。您要是发善心一并要了,算我半卖半送,再添五两银子就成!全当是给他个养老的地儿了,也算是您积了大德!”
沈安安点点头,“好,这十个人,我一并要了!”
阿二听了大喜,对着沈安安再次重重磕头,“谢主子大恩!我阿二永世不忘!”
吴伯眼神中也有一丝动容,他郑重地对着沈安安抱了抱拳。
沈安安来时只赶了一辆自家的驴车,想着买几个人挤挤也能坐下。
如今一下子添了十口人,显然一辆驴车是无论如何也塞不下了。
想到以后作坊运转和送货还需要驴车,她索性在县城的车马行又买了一辆结实宽敞的新驴车。
于是,回沈家的路上,来时一辆驴车,此刻变成了两辆。
张氏正在院里喂鸡,远远就看到两辆驴车驶近,车上满满当当全是人。
等看见前面一辆车上沈安安先从里面出来,她赶紧迎了出来。
“闺女啊,你咋买了这么多人回来啊?不是说好只买几个看铺子吗?”
“老夫人好!”
众人对着张氏齐齐行礼。
张氏哪里见过这阵仗,吓得连连摆手,手脚都不知道要往哪里放了,“哎,你们不用给我行礼,快别这样!”
沈安安笑着扶住张氏,对众人朗声道:“这里是村子里,没有县城那么多规矩,以后见了我家的人,都不用行礼。”
“是。”众人恭敬应声。
沈安安拉着张氏,将十个人一一介绍给张氏认识。
张氏听完,将沈安安拉到一边,“安安啊,你这买的也太多了些,还得管着他们的吃穿,还要给他们住的地方,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进县城一趟,难得有合适的,就多买了几个。娘以后就安心享福,家里那些活,都交给他们就行了,娘就只管着享福就好了!”
张氏被闺女的话逗笑了,嗔怪道:“我又不是老得走不动了,哪里用得着人伺候?看着他们干活,我反倒会全身不自在!”
沈安安亲昵地晃了晃张氏的胳膊,语气温柔而又坚定,“娘,你有啥不自在的,你就看着他们,有哪里干的不好你尽管说。我说过的,我要让你们过上好日子!这才只是开始呢!”
陈家村这边,作坊盖得如火如荼。
陈广益招人时开出的条件优厚——包一顿午饭,一天还给三十文现钱!
这对村子里农闲时的庄稼汉来说,简直是天降横财。
报名的人挤破了头,人多力量大,作坊地基打的结实,作坊眼见着一天天盖得飞快。
然而,在这片辛勤的劳作中,却有一家人显得尤为刺眼。
苏老头正带着他的五个儿子,蹲在刚卸下的青砖旁,挑挑拣拣。
“爹,这块好,厚实!”苏大柱挑出一块青砖举在手里。
“嗯,那边那几根长点的木料也顺上,回去正好补补西屋。”苏老头一边挑挑拣拣一边指挥。
王木匠实在看不过去,大步走了过去,“苏老哥!你们这是干啥?这些砖是盖作坊用的,木料是打梁柱的!你们不能往自家搬,快放下!”
苏老头眼皮一翻,慢悠悠站起身来,拍掉手上的灰,那姿态抬得高高的,“王木匠,你管得还挺宽的啊?我拿我女婿的东西,碍着你啥事了?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你……!”王木匠被他这无赖劲儿噎得脸色通红。
“什么你女婿的东西!这是香满楼东家要盖的作坊!你随意从这里拿东西,这是偷!”
“放屁!陈广益是我女婿,他管着盖作坊,这里的东西也都是他管着的!我拿点不值钱的玩意儿回去补补我那破屋子咋着了?碍着谁了?你再在这儿胡咧咧,信不信我现在就让我那好女婿辞了你?这活计你不干,有的是人抢着干!”
这边的动静很快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大家纷纷停下手里的活计,看着这边的动静。